《宗教社會學》宗教不同與哲學文學現象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2021-03-05 09:21:32 字數 5589 閱讀 2122

1樓:匿名使用者

「以哲學代宗教」這一命題準確地反映了馮友蘭本人的相關思想。他認為,哲學就是高於宗教。如果人們瞭解哲學,那麼他們也就沒有必要理會宗教,因為在他看來,宗教自身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而哲學卻沒有這樣的缺陷。他的結論就是「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下面,我們要分析這一命題的具體含義。

理解馮友蘭這一命題的關鍵是「哲學」這一概念。我們都知道科學具有普遍的意義。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內容在全世界幾乎都是相同的。

但哲學思想卻不一樣。可以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各有自己的哲學思想。而且這些民族、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就可能具有不同的哲學思想。

我們至今似乎還沒有發現得到全世界認同的哲學思想體系。所以馮友蘭的「以哲學代宗教」命題中的「哲學」是有其特殊的含義的。那麼他提出這一哲學思想的背景是什麼呢?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2023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作的講演。聽講的物件是美國學生。要使不懂得中國傳統哲學的外國學生理解中國哲學,當然首先要使他們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特點有大致的瞭解。

根據這樣的想法,《中國哲學簡史》的第一章題為「中國哲學的精神」。這一章的第一節是「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回答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的問題必然要涉及中國哲學的特點。

在外國人的眼中,似乎中國人一向都不那麼重視宗教,不以宗教為生活中最為迷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國家或民族都以宗教為自己的終極關懷。於是問題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是個例外?

馮友蘭認為,「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的先天的慾望,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

他們在哲學裡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裡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這就是說,如果其他文化的核心是宗教,那麼中國文化的核心應該是哲學而不是宗教。

這就是中國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當然此處所說的哲學指的是中國哲學,所以我們理解「以哲學代宗教」的思想的論域也當然是在中國哲學的範圍之內。中國哲學的這種地位就決定了中國哲學的功用。馮友蘭正確地指出:

「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積極的知識,我是指關於實際的資訊),而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中國哲學在中國文化的這一功用其實就是宗教在其他文化所起的功用。

要注意的是馮友蘭此處所說的哲學決不僅僅限於儒學,而同時也應該包括道家和佛學。在他看來儒學顯然是一種哲學是不成問題的,但它不是宗教「至於道家,它是一個哲學的學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區別。……作為哲學的佛學與作為宗教的佛教,也有區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對佛學比對宗教感興趣得多。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儒、釋、道在馮友蘭看來都應該是哲學,而不是宗教,它們都有著提高人的境界的功用,都能滿足人們追求超乎道德價值的價值的慾望或要求。馮友蘭在此處所說的是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而不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所以把馮友蘭所說的哲學僅僅侷限於儒學是不符合他的原意的。

正因為中國哲學中的儒釋道都是哲學且都能滿足中國人的人生境界,所以馮友蘭才能說,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否則是得不出這樣的結論的。

根據馮友蘭的說法,我們可以看見,他的看法是中國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學的,中國人是「按照哲學去生活」,「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只有哲學才能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我們怎麼樣才能得到這樣的最高境界呢?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這樣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第二通向這一最高境界的途徑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第二點。馮友蘭指出,根據中國哲學,人的最高境界是成為聖人。成為聖人大可不必離開世界,超脫世界。

他認為,聖人既入世而又出世。一個人如果不僅在理論上而且也在行動上完成了這個統一,那麼他就是聖人。其實,這第二點對我們理解馮友蘭的「以哲學代宗教」並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第一點,即究竟什麼才是最高境界。

回答這一問題必然要涉及到馮友蘭對宗教的看法。我們先暫且不論他對宗教的看法正確與否,而來看看他是究竟怎樣來看宗教的。

馮友蘭指出,「事實上,每種大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這就是我所說的宗教。」根據這樣的理解,作為哲學家的馮友蘭,更為重視的當然是哲學,而不是什麼儀式、清規戒律這些外在的東西。

所以在他看來,宗教的核心的東西不應該是儀式、組織、迷信等東西,而是哲學。更具體說就是,在他看來,宗教中的哲學思想要高於儀式等外在的東西。他明確地這樣說過:

「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對佛學比對佛教感興趣得多。」所以對於中國人,特別是有教養的中國人來說,通向最高境界的途徑也就不應該是宗教,而應該是哲學。這是他提出「以哲學代宗教」的第一個理由。

提出「以哲學代宗教」的第二個理由是,馮友蘭指出,「哲學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學的功用,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境界。而宗教與哲學不一樣,宗教雖然也有提高人的境界的功用,但是它也同時向人們提供積極的關於實際的資訊。「不過宗教給予的資訊,與科學給予的資訊,不相調和。

所以在西方,宗教與科學向來有衝突。科學前進一步,宗教就後退一步;在科學進展的面前,宗教的權威降低了。維護傳統宗教的人們為此事悲傷,為變得不信宗教的人們惋惜,認為他們已經墮落。

如果除了宗教,別無獲得更**值的途徑,的確應當惋惜他們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替宗教的東西,也就喪失了更高的價值。他們只好把自己限於塵世事務,而與精神事務絕緣。不過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值的途徑———一條比宗教提供的途徑更為直接的途徑,因為在哲學裡,為了熟悉更高的價值,無需採取祈禱、禮拜之類的迂迴的道路。

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的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的更**值,甚至要純粹得多,因為後者混雜著想象和迷信。」在馮友蘭看來,由於宗教提供關於實際的資訊,又由於宗教混雜著迷信和想象,所以宗教遠不如哲學來得純粹。

第三個,也可以說是更重要的一點是,馮友蘭認為宗教所提供的境界不如哲學的。我們都知道馮友蘭有四境界說,他把人的境界分為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毫無疑問,天地境界是人可能具有的最高境界。

馮友蘭認為,此種境界不是不能達到的。怎麼達到呢?他指出,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得學會從大全、理及道體的觀點來看事物「從此等新的觀點以看事物,正如斯賓諾莎所謂從永恆的形式的觀點,以看事物。

人能從此種新的觀點以看事物,則一切事物對於他皆有一種新底意義此種新意義,使人有一種新境界,此種新境界,即我們所謂天地境界。」這裡所謂的大全、理、道體等觀念是馮友蘭「新理學」的主要觀念。換一種說法,就是馮友蘭的新理學是達到天地境界的最佳途徑或方式。

在他看來,這樣的最高境界不是憑藉宗教所能達到的。他這樣明確地說道:要達到天地境界需要人對這些觀念的完全的覺解。

但他又認為,「完全的覺解,是不容易有底。但不完全底覺解,卻是比較容易有底。即平常人對於他與宇宙底關係,亦非全無覺解。

這些不完全底覺解,表現為人的宗教底思想。」可見,對這些觀念的完全覺解只有通過哲學或馮友蘭的新理學才能達到。而不完全的覺解卻表現為宗教。

為什麼呢?

馮友蘭指出,多數的宗教都認為有超人的力量或上帝為他們的崇拜物件。但他認為,這樣的看法是人對於宇宙只有模糊的胡亂的知識時所具有的觀念。而且宗教所謂的天國或天堂,在馮友蘭看來,也是因為人對於理世界只有模糊的混亂的知識時所具有的觀念。

再比如創世的觀念,馮友蘭也指出,是人對於道體只有模糊的混亂的知識時所具有的觀念。

這種混亂模糊的知識或觀念,用馮友蘭的話說就是圖畫式的思想。「用圖畫式底思想,去想這個什麼,他們即想它為神為帝,為天國,為天堂。在他們圖畫式底思想中,他們所想象底神帝等所有底性質,大部分是從人所有底性質,類推而來。

……諸如此類,總而言之,所謂上帝者,不過是人的人格的無限底放大。所謂天堂者,不過是這個世界的理想化。這都是人以人的觀點,用圖畫式底思想,以想象那個什麼』,所得底結果。

」這樣混亂的模糊的知識或圖畫式的思想,如果用馮友蘭評價形上學的話說就是「拖泥帶水」。「拖泥帶水」的形上學不是好的形上學,那麼「拖泥帶水」的宗教所能達到的境界也不是最高的境界。所以馮友蘭指出:

「人由宗教所得底境界,只是近乎此所謂天地境界。嚴格地說,其境界還是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低於天地境界,所以宗教的境界也就相應地低於哲學所能達到的境界。

馮友蘭認為,所謂哲學主要是指形上學。而形上學可以分為好的形上學和壞的形上學。壞的形上學的命題「拖泥帶水」。

他認為歷史上的大部分形上學都有「拖泥帶水」的毛病,或者說有「圖畫式的思想」,所以維也納學派拒斥形上學是有道理的。但他同時又指出,他自己的形上學不在被拒斥之列。因為他自己的形上學的命題是既「空」且「靈」的。

「空是空虛,靈是靈活。與空相對是實,與靈相對是死。

歷史底命題,是實而且是死的。因為一個歷史底命題,所說者是一件已定底事實,亦止於此已事實。」 根據這樣的看法,我們可知,在馮友蘭看來,宗教關於上帝、天堂、天國、創世說等等說法就是類似於歷史的命題,由於提供了實際的資訊,所以宗教的命題不是空的而是實的,所以也就是「拖泥帶水」的。

由於不是空的,所以宗教的命題也不可能是靈的。

而「真正底形上學,必須是一片空靈。」「形上學底命題,是空且靈底。形上學底命題,對於實際,無所肯定,至少是甚少肯定,所以是空底。

其命題對於一切事實,無不適用,所以是靈底。」 馮友蘭認為,他自己的「新理學」的命題是既空且靈的命題。所以他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或形上學體系是真正的哲學或真正的形上學。

只有這樣的形上學思想體系才能使人進入天地境界。而宗教則不能。

那麼怎麼樣才能使一形上學的命題成為空且靈呢?馮友蘭指出,藉助於邏輯分析方法。以邏輯分析方法講形上學,就是對於經驗作「邏輯底釋義」。

「所謂『邏輯底』,意思說『實質底』。……所謂『形式底』意思是說『沒有內容底』,是『空底』。」命題空,才能是靈的。

這就是說,哲學通過邏輯分析方法使人達到空且靈的目的或境界。這也就是說,哲學通過知的方法或覺解的途徑才能把握理、大全或道體這些哲學觀念。「人有這些哲學底觀念,他即可以知天。

知天然後可以事天,樂天,最後至於同天。」 宗教不是使人知,而是要使人信仰。這倒是使我們想起了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看法。

「絕對精神」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最後部分。「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過程包括三個階段:藝術、宗教和哲學。

在他看來,這三者的內容是相同的,其物件都是「絕對精神」。但它們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藝術是以直觀的形式表現,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表現,哲學則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現。

他認為概念的表現形式要高於直觀的和表象的,所以哲學業績自然要高於藝術和宗教。雖然哲學要高於宗教,但黑格爾並不認為哲學必須要代替宗教。

正是基於上述的考慮,馮友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將要以哲學代宗教。這是與中國傳統相合的。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學的。

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以哲學代宗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歷史事實。但這樣的歷史事實似乎也僅僅侷限於有教養的知識分子圈內。而且如果真正要以空且靈的標準來要求的話,那麼也就似乎只有為數有限的人才能真正通過哲學享受到宗教的洪福。

而對於廣大的群眾來說,以哲學代宗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馮友蘭的這一看法,缺乏社會的基礎。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或社會制度,宗教既有神聖性,也同時具有群眾性。

熱愛哲學,繼而學習、研究哲學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少數人的執著追求。一般人的思想「拖泥帶水」,具有圖畫式的思想,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歷史的事實。而且將來也必然是如此的。

暫且不論馮友蘭對宗教的看法有無學理的基礎,即便退一步說,他的看法是正確的,以哲學代宗教的說法永遠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對於廣大人民來說,哲學是不可能代替宗教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對於有很高學養的知識分子來說,哲學要高於宗教。

即便如此,哲學也不可能會代替宗教。所以馮友蘭的「以哲學代宗教」的看法不具有普遍的意義。還是羅素說的好,哲學和宗教應該各司其職。

哲學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一種學問。

參考資料:中州學刊2023年第四期

《宗教社會學》為什麼說宗教是社會群體現象

是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由相同信仰的人共同完成的 共同構建的一種生活模式。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該神祕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 主宰自然進化 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

社會學概論為什麼說宗教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種制度

同的社會生活。這是社群的本質特徵。4 有自己的社群文化。表現為社群風俗和基本相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社群其文化不同。5 社群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對自己所屬的社群有歸屬感和認同感。27.馬克思是怎樣看待社會的 a 社會是人們互動作用的產物,是社會關係的總和。b 人類社會區別於動物社會的特徵是勞動。c 人類...

文學反應社會生活與哲學社會科學有什麼不同

文學是將區域性社會現象藝術化,更生動地反應社會生活。哲學社會科學是從整體的高度認識世界,反映社會現象。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更加具體 細膩 生動 形象!1.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 詩歌 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 稱作體裁 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