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聖枝節在那一天有什麼儀式天主教有關聖枝主日的知識

2021-03-05 09:21:33 字數 6511 閱讀 2241

1樓:知信傳

2023年天主教聖枝節在3月31日(前天)。

聖枝節,天主教稱聖枝主日也叫**苦難主日,是指復活節前的一個主日,本主日教會慶祝並追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難。福音書記載耶穌在受難前五天,從伯大尼村騎著小驢駒榮進耶路撒冷城,受到群眾夾道歡迎。人們脫下衣服鋪在路上,砍下樹枝拿在手中,前呼後擁地高唱:

「賀撒納!達味之子;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瑪2l:

9)耶穌進入聖城,甘心為人受難。

在聖枝主日彌撒前,教會舉行祝聖聖枝禮儀。在聖堂外合適的地方,預備一張桌子,桌上放著為禮儀用的樹枝,教友們聚集在桌子周圍。主禮和輔禮人員,身穿紅色祭服,來到教友們聚集的地方。

主禮向教友們致候、祈禱,向樹枝劃十字、灑聖水、奉香,祝聖聖枝,並恭讀四福音之一——耶穌榮進聖城的記述。讀完福音,主禮、輔禮人員向教友們送聖枝。送完後,列隊遊行進入聖堂,次序為:

提香爐者領隊,其次是持十字者,由持蠟燭者陪同,隨後是主禮及輔禮人員,再後是眾教友。每人手持聖枝,齊聲歡唱:「希伯來的兒童,拿著橄欖樹枝,前來歡迎救主,向他高聲歡唱,響徹雲霄。

」主禮到達聖所後,向祭臺致敬、奉香,開始彌撒。彌撒的讀經以耶穌受難為主題。

彌撒完畢,教友們將領到的聖枝拿回家中,敬放一處,或摘下一些插在苦像上。若不便存放,可燒掉。

2樓:匿名使用者

聖枝節即「聖枝主日」,也叫苦難主日,是聖周的開始,主要紀念耶穌進耶路撒冷去承受十字架的苦難,所以彌撒開始有祝福樹枝和聖枝遊行禮儀,然後當天的福音要宣讀耶穌受難始末,以紀念他以苦難和死亡為人類帶來救恩。

天主教有關聖枝主日的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就是今年的聖枝主日,也就是復活節前的最後一個主日。耶穌**在這一天被耶路撒冷人民迎進聖城,當時地上鋪了人們的衣服和樹枝(好像是棕櫚枝),耶穌騎在一頭小驢上,披著大紅的斗篷,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走入耶路撒冷,也就走向救贖萬民的最後的祭獻。所以以聖枝主日來紀念耶穌**為我們的犧牲。

4樓:

聖灰禮儀日是四旬期的開始。

在身上或在頭上灑灰,根據聖經及教會的訓導,象徵懺悔者作補贖與憂愁,也象徵人生命的脆弱與短暫(參閱約三十:19;四十二:6;友九:

1;耶二十五:34;達九:3;瑪十一:

21;路十:13) 。教會早期公開舉行懺悔聖事,並有使懺悔者接受苦衣及灰土的儀式。

此懺悔聖事及儀式,為公開的罪人是在四旬期的開始舉行,因此這一天就稱為聖灰禮儀日。自第十世紀始,此灑在身上的灰要經過祝福,因而稱之為聖灰,成為教會的一種聖儀。

聖灰的祝福及施放禮於彌撒聖道禮儀後,此禮與聖道禮儀形成一種懺悔儀式,在不舉行彌撒的堂區或在彌撒外也可單獨舉行。

所用的聖灰取自前一年聖枝主日所用的聖枝。祝福聖灰的導言提示,在頭上撒灰表示懺悔認罪。祝福**在舊彌撒經中原有四端,新禮彌撒經書取用了第二端及第三端,但改編了最後的一段**詞句,以指出四旬期的主要意義,即藉著遵守四旬期而準備慶祝並參與耶穌的逾越奧跡。

主禮在頭上施放聖灰時,可念傳統的一段經句:「人哪,你要記住,你原來是灰土,將來仍要歸於灰土」,這經句源自(出三:19),使人憶及被逐出樂園的情景。

新禮又編入了另一任選經句:「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谷一:15),指出耶穌在四旬期中對我們罪人的召喚

5樓:匿名使用者

天主教過什麼節,分別在那一天?

6樓:朱雋

天主教是**

教的一個分支派系~在世界範圍內,天主教、東正教、新教被統稱為**教

天主教的節日應和**教是一樣的

(只找到**教主要節日):

1,聖誕節:聖誕節是**教最重要的節日,為慶祝耶穌誕生,定於每年的12月25日為聖誕日.12月24日通常稱為聖誕夜,一般教堂都要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根據聖經耶穌降生於晚上),禮拜中專門獻唱《聖母頌》或《彌賽亞》等名曲.

像國際禮拜堂,沐恩堂,景靈堂都以聖誕夜**崇拜水準較高而聞名於**教界.又如清心堂,華東神學院等每年聖誕節都有朝聖表演,再現耶穌誕生時的情景.

2,復活節: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載:

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覆活.根據公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圓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個節日.

慶祝活動的具體內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復活節蛋,以象徵復活和生命.每逢聖誕節前後幾日,上海各教堂都舉行豐富的禮拜活動,參加人數也極多,氣氛熱烈.

3,受難節: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

耶穌於復活節前三天被釘在十字架而死.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二天星期五為受難節.**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一節日.

4,聖靈降臨節: 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據《聖經·新約全書》載:

耶穌復活後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向世界各地傳佈福音.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教多數教派不守此節.

5,感恩節:感恩節為美國**教的習俗節日,起源於2023年,初為遷居美洲的清教徒慶祝豐收的活動,後經美國**華盛頓,林肯等定此節為全國性節日.具體日期多經更改,2023年起定為11月第四個星期四舉行,教堂在這一天舉行感恩禮拜,家庭也舉行聚會,通常共食火雞等.

中國**教部分教派守此節,並舉行感恩禮拜.

情人節:即聖瓦倫丁節.在每年的2月14日,這是一個情侶們的節日,富有浪漫色彩.

充滿了友誼和快樂.年輕的戀人一起到郊外旅遊或去參加舞會.有的俱樂部還為年輕的朋友舉行非常有趣味的化裝舞會.

戀人們互贈有紀念意義的禮品或精美別緻的賀卡,印有象徵愛情的圖案.禮品的裝飾大多是心形的糖盒,香水或飾物.也有的送繫著紅絲帶的玫瑰花或鬱金香花束.

有的老年夫婦在這天也互贈鮮花.以表達他們持久的愛情.

++++++++++++++++++++++++++++++++++++

[資料]**教節日

主日(lord's day)

——亦稱「禮拜日」。**教對星期日的別稱。《新約聖經》中:耶穌在安息日前一天(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覆活,於安息日後一日「復活」,即為主日,「主的日子」

本堂節日(altar holidays)

——為紀念**教史上各種重大事件、聖母和聖徒而建造教堂及其祭壇的節日。形成於各地正式接受**教並開始建造教堂的時期。其教堂往往用某個被視為本堂區教徒保護者的聖徒來命名,為紀念聖徒而規定的節日即稱為「本堂節」或「教堂節」。

這種節日因此頗具地方特色,為當地居民所重視。其紀念活動亦極為隆重,有時會持續數天。主要在農村流行,成為其民間傳統。

降臨節(advent)

——亦稱「將臨節」。自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的星期日起,至聖誕節止,為迎接耶穌的誕生和他將來的復臨這段時期。

西方教會年曆以降臨節開始。

其中第一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主日」(advent sunday),而最後那個週日被稱為「降臨節第四主日」。在這四個週日期間內,人們通常可以看到所製作的「降臨節花冠」,由木製或金屬製架上的四根蠟燭組成。在降臨節的每一個週日會點燃其中的一根蠟燭。

某些教會的教牧人員在這段時間內會穿象徵懺悔的紫色服裝。

5世紀末始於法國的一些教區,7世紀傳到西方各地教會。12世紀末規定該節期為四個星期,沿襲至今,惟有原定節期的大小齋已免。

聖誕節(christmas)

——亦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為紀念耶穌**的誕生,多數教會皆舉行。《聖經》中無耶穌當生日起的記載。

公元4世紀,西方教會規定於每年12月25日守此節。東正教和其它東方教會由於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6日或7日。**徒在此節日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古羅馬人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落又融入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宗教禮儀,於是有張掛樹枝、團聚歡宴、燃燒柴木、品嚐糕餅、走親訪友等慶祝活動。英美國家在家中放聖誕樹,唱聖誕歌。

火和彩燈的裝飾象徵溫暖和長壽;常青樹象徵不斷進取、奮鬥生存。

顯現節(epiphany)

——亦譯「主顯節」。源於希臘文epiphania,意指「耶穌曾三次向世人顯示其神性」。第一次誕生時,大星引領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顯示出他是**;第二次為開始傳道受洗時,「聖靈」如鴿子降臨在他頭上,顯示出他是上帝的兒子;第三次在參加迦拿城的婚宴時,將水變為酒,顯示出他的榮耀。

教會規定1月6日為此節日。天主教中是第一次顯現,故又稱「三王來朝節」;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重視第二次顯現,故又稱「主領洗節」,因曆法不同,其節日相當於公曆1月18或19日。

懺悔節(shrove tuesday)

——**徒思罪懺悔的節日。大齋節首日(聖灰節)之前的星期二舉行,以表示謝肉節的結束,人們應準備封齋。也稱「懺悔火曜日」(mardi gras)。

在英國習慣稱為「煎餅星期二」(pancake tuesday),人們在這一天要將齋戒節期間禁止食用的肉、油用完。

大齋節(lent)

——亦稱「封齋節」。**教的齋戒節期。《新約聖經》載,耶穌於開始傳教前在曠野守齋祈禱40晝夜。

始於聖灰節,終於復活節前一天(共46天)。教徒在此期間守40天齋戒,一般於星期五守大齋和小齋,週日不守(所謂齋戒是少量攝食,以魚代肉)。節期內教堂祭臺上不供花,教徒也不舉行婚配,停止娛樂。

新教多數宗派不守此節日。

大齋節最後一週被稱作「神聖週」,始於棕枝主日,終於復活節前一天。

聖灰節(ash wednesday)

復活節前七週(即前第40個週日)。在聖灰節,人們會灑灰於頭頂或衣服上,以表明悔改或懊悔。

主顯聖容節(transfiguration)

——亦譯「耶穌顯聖容日」或「儀容顯光日」。《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帶領彼得、雅各和約翰到高山祈禱時變了相貌,「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教會規定8月6日為此節。

東正教和其它東方教會因曆法不同,8月6日相當於公曆的8月18或19日。

棕枝主日(palm sunday)

——亦譯「聖枝主日」或「主進聖城節」。《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受難」前不久,騎驢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城。據稱,當時群眾手執棕枝踴躍歡迎耶穌。

為表紀念,此日教堂多以棕枝為裝飾,有時教徒也手持棕枝繞教堂一週。教會規定在復活節前一週的星期日舉行。

濯足節(maundy thursday)

——**教紀念耶穌建立聖體聖血之聖餐禮的節日。因禮儀中有濯足禮而命名。源出於拉丁文mandatum,原意指授權、委託。

因在復活節前的星期四舉行,又稱「聖週四」(holy thursday)。根據耶穌在受難前夕最後的晚餐上為十二門徒洗腳所做出的榜樣而定為節日。教會規定在該日舉行濯足節,一追隨耶穌謙卑、仁愛之舉來完成其授權的事業,實現其新約。

天主教紀念儀式包括在上午的彌撒中祝聖聖油,以供全年之用;下午4時至9時舉行彌撒和濯足禮,然後列隊恭奉聖體在教堂內遊行到一特別祭臺,教徒可在此朝拜聖體直至受難節紀念禮儀的開始。

受難節(good friday)

——亦稱「耶穌受難瞻禮」。**教紀念「耶穌受難」節日。教會稱該日在猶太教安息日的前一日,而規定於復活節前的星期五守此節。教徒在這一天要閱讀福音書中受難的章節

。神聖週六(holy saturday)

即復活節前夜,教徒們會在這一夜守夜。

復活節(easter)

——亦稱「耶穌復活瞻禮」、「主復活節」。重要節日之一,多數教派都舉行。尼西亞公會議規定,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3月21至4月25之間)為「復活節」。

16世紀西歐各國改用格列歷後,東正教仍沿用儒略曆,故東正教以及某些其他東方教會的復活節在具體日期上常比天主教和新教遲兩個星期。

耶穌**節(ascension)

——亦譯「耶穌**瞻禮」或「主**節」。《新約聖經》記載,耶穌於復活後第四十天**。教會規定復活節後第四十日(5月1日到4月6日)為此節。

傳說起源於耶路撒冷教會,約4世紀時開始舉行。由於曆法不同,東正教和其他東方教會仍沿用舊曆,節期遲於公曆13、14天。

聖靈降臨節(pentecost)

——一譯「聖靈降臨瞻禮」。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復活後第40天**,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傳教。

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又稱「五旬節」。約在三世紀末開始舉行,4世紀在**教文獻中有耶路撒冷教會歡慶此節日的記述。由於曆法不同,東方教會在具體日期上比天主教、新教遲13、14天。

三一節(trinity sunday)

五旬節後的那個週日。是為慶祝上帝三位一體。

**聖體節(corpus christi)

——又稱「**聖體瞻禮」。天主教規定恭敬「耶穌聖體」的節日。彌撒時,供「耶穌聖體」於祭臺上稱為聖體發光的器皿中。

教徒手持燭火或彩旗花束,唱讚美詩或者朗誦**,在教堂附近巡遊一週。始於13世紀比利時的一些教區,後漸漸推行至各地的天主教會。2023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定於三一主日後的星期四舉行。

聖家節(feast of the holy family)

——又稱「聖家族節」。天主教紀念耶穌、瑪麗亞以及約瑟所組成的神聖家族的節日。視之為家庭的楷模和聖潔及美德之所在。

17世紀開始有此節日,2023年教皇本篤十五世定為正式節日。原在顯現節後第一個星期日,2023年起改為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參考資料

天主教九日敬禮如何做,天主教有什麼宗教儀式

九日敬禮的意義 大多數的家族都有許多傳統,也就是代代所珍視相傳的習俗。九日敬禮就像 天主教的家庭傳統 是幾世紀以來我們信仰大家庭的祈禱方式之一。天主教的九日敬禮傳統來自初期教會。在耶穌 後,宗徒大事錄記載宗徒們和瑪利亞聚在一起,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宗一14 到五旬節那天,天主的聖神就降臨在他們身上。...

天主教堂星期天幾點做禮拜天主教堂做禮拜一般幾點開始??

早上八點左右。天主教的禮拜稱之為 彌撒.在主日天主教友一般都在八點 鐘左右到教堂,中午十二點以前彌撒結束,下午仍有彌撒儀式。星期天去教堂做禮拜,是天主教會的傳統,有人說要把一個星期最開始的時間獻給上帝。由於人數眾多,或者教眾來得分散,教堂會根據需要,適當調整,或者安排數堂,比如 7 00 08 00...

天主教在做儀式時塞進信徒嘴裡的是什麼東西

麵餅,代表耶穌的身體。的來匿名 2009 5 18 16 17 請自重!自己不源相信,也不bai要飽含攻擊。塞進嘴裡du的那個叫 聖體 是用 zhi麵粉做dao的,經過祝聖後賦予他神聖的意義,即代表耶穌的身體。耶穌在受難 被釘十字架 前夕的晚餐中對他的門徒說 你們大家拿去吃 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