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一品仙鶴補,朝冠頂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吉服冠用珊瑚頂;歲奉180兩
二品錦雞補,朝冠頂飾小寶石一塊,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用鏤花珊瑚頂;歲奉155兩
三品孔雀補,朝冠頂飾小紅寶石,上銜小藍寶石,吉服冠用藍寶石頂;歲奉130兩
四品鴛鴦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頂;歲奉105兩
五品白鷳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歲奉80兩
六品鷺鷥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硨磲,吉服冠用硨磲頂;歲奉60兩
七品鸂鶒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素金頂,吉服冠用素金頂;歲奉45兩
八品鵪鶉補,朝冠陰文鏤花金,頂無飾;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40兩
九品練鵲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35兩
明朝:一品畫仙鶴的補子。二品畫錦雞。
三品畫孔雀。四品畫雲雁。五品畫白鷳。
六品畫鷺鷥。七品畫鸂鸂。八品畫黃鸝。
九品畫鵪鶉。雜職畫練鵲。風憲官畫懈廌。
2樓:匿名使用者
文官是飛禽,武官是走獸,太監是四一品文官-仙鶴
白鶴在道家的思想中是不朽的仙禽。南極仙翁,經常駕著仙鶴出遊,對於文人來說,鶴不但蓮長壽的象徵.也代表高潔清雅。補子中鶴以丹頂鶴為代表.故頭頂部分為紅色,極易辨別。
二品文官-錦雉
錦雉為雉的一種,學名為赤腹錦雜,俗稱金雞。五采皆備,華麗高賁。天子十二服章中的華蟲即為錦雉。
性耿介、善鬥,雖飛不越分域。特徵為頭部有飾羽,尾部有兩根羽毛較長,代表錦雉的長尾巴。
三品文官-孔雀
孔雀的尾羽有翎眼最易識別,也是一種色彩光燦的鳥類。傳說孔雀具有九德,在清代經常做為畫稿或刺繡圖案。
四品文官-雲雀
雲雀即野鴨,所以鳥頭上無飾羽為圓禿狀,尾部是往上翹的鴨尾巴狀。
五品文官-白鷳
白鷳也是雉鳥的一種,以白色羽毛為主。但在清代補子中因重灌飾性及繡法的不同,如盤金盤銀繡。白鷳末必以全白的色彩出現,而是以膨鬆的尾羽為特徵,通常以五根長形尾羽代表。
六品文官-鷺鷥
鷺鸞以白色出現居多,在頭上有飾羽,尾巴較短。
七品文官-鸂鶒
鸂鶒是一種水鳥,形大於鴛鴦而色多紫,故又俗稱紫鴛鴦。在補子中造形也完全模式化,不似水禽。特徵在於背部的羽毛有如鱗片狀一格格的,有的延伸至頭部.色彩繁多也很容易分辨。
八品文官-鵪鶉
鵪與「安」同音,有平安的寓意。鵪鶉的外形如同小雞,在補子中的造型身體較其他鳥類渾圓且沒有尾巴、通常繡以褐色或黃土色。
九品文官-練雀
練雀即綬(壽)帶鳥。象徵高貴長壽。它的特徵是尾部有兩條極長的尾羽,且尾端有顆藍色或紅色的圓點,也很容易辨別。
一品武官-麒麟
麒麟為一想像的勳物,傳說中只有在太平盛世才會出現。人們認為麒麟具有大智慧,它的造形似乎是一組合式的勳物。清代刺繡上的麒麟是如鹿般的身體、腿和蹄,但卻披有鱗片,頭似龍頭,尾似獅尾,頭上綺角有時一個有時成對。
二品武官-獅子
獅子並非中國原產,由西域傳入,但對中國影響深遠,如廟宇或宮殿前往往放置一對石獅.象徵著勇敢與力量。又「獅」古作「師」與周代官制的太[師」少[師」相同。
所以獅子也具有官運亨通的意義。獅子在補子中的造型較為實,所以很容易明瞭。
三品武官-豹
花豹動作敏捷,在補子中造型也趨於寫實,豹身上有斑點極易辦別。
四品武官-虎
老虎勇猛,在補子中造型與豹近似,但身上浪有斑點。有的身上有虎紋,有的則沒有。
五品武官-熊
補子中的熊與真實的熊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別,而與二品官的獅子近似。兩者可以區別的特徵為:熊背部的鬃毛是直的;而獅子的鬃毛是捲曲狀。此外熊的鼻子和麵部造型較為誇張.有點**化。
六品武官-彪
身型較老虎小,但外型近似只小貓,不似老虎那麼威猛。通常前胸為白色,身體以帶褐的黃色為主。
七品武官-犀
八品武官-犀
七、八品武官補子傳世實物少見,因此很難分析辨識。據大明會典所描繪的犀牛,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指的犀牛(rhinoceros)為真實中的動物,而是近似四不像。水牛身、鹿頭,在頭後上方有隻角,尾巴細長。
九品武官-海馬
如同犀牛一樣並不是真實的動物[海馬」,而是狂海中的馬,但此品級的補子也非常罕見,只能從明清的文獻中嘹解。
爪龍稱為蟒,皇帝是五爪金龍。
3樓:翠煙利詞
我國清代文武**穿著補服,在服飾的前胸和後背正中均綴飾一塊繡有飛禽或走獸的絲篩,稱「補子」。它又因絲繡的技巧,染工的技法,成了藝術珍品。
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唐代女皇武則天時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綬制和色制,是以佩飾的數量和服裝的顏色等來區分等級。武則天把飾有動物紋樣的繡袍賜給文武**,以此來作為品級官位的區別。
這種創意一改朝服等級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
清早期,只有武官為補服制,而補子可隨意綴織於朝衣、短褂、皮褂、馬褂之上。到了順治九年後,對補服的製作有了改變,幾乎全盤承襲了明朝的定製,只有個別紋樣有所刪改。各級**補服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為圓領、對襟、平袖過肘、身長過膝,區別僅在於補子形狀和紋樣的不同。
清代的補子直接襲於明朝,但也有所發展和變化,二者的主要區別,首先在於型制上。明代補子施於袍,清代補子用於褂。明服為團領衫,前胸補子是完整的一塊,清服是對襟褂,前胸的補子被一分為二。
明代的補子既有單獨綴織到補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織繡在補服上的,清代則為單獨織繡成後再縫綴到補褂上的。明代的補子大約40釐米見方,清代的補子稍小,約30釐米見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補子多以紅色等素色為底,金線繡花,清代的補子則是以青、黑、深紅等深色為底,五彩織繡,色彩豔麗。明代補子四周多為光邊,清代補子四周加工精細,多采用花邊,並具有裝飾效果。
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補子,多繡有一對飛禽,清代的禽獸均繡單隻。
明代的補子只飾於前胸後背,清代宗室的圓補有的不僅飾胸,還有的飾於兩肩之上。
綴繡在清代官服上的補子,是識別**等級的一種標識。它只不過是繡工的複雜程度和顏色的差別。補子隨著官職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
因此有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種珍貴的文物藏品。
**所綴繡的補子圖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採用飛禽飾樣,武官採用走獸圖案,用以顯示出武官的威武氣勢。而**的元配夫人為朝廷命婦,亦可隨夫婿官階,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綴有補子。
補子分圓補和方補兩種。圓補用於貝子以上皇親者,上為五爪金龍紋,分別飾於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後背。方補均用於文官和武將等**。
文官綴繡的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為仙鶴,二品為錦雞,三品為孔雀,四品為雲雁,五品為白鷳,六口若懸河為鷺鷥,七品為(氵+雞)(氵+束+鳥),八品為鵪鶉,九品為練雀。
武官綴繡的補子圖案分別為:一品為麒麟,二品為繡獅,三品繡豹,四品繡虎,五品繡熊,六品繡彪,七品繡犀牛,八品與七品相同也是繡犀牛,九品繡海馬。
清代的補服制度嚴格,任何人不得逾越。年羹堯的兒子因穿了四團龍補服一項,在給年羹堯定罪時,就有這一項:「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順禮也。」
當時,也有**因自己的職位低,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私自找繡工製作的。加工廠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制作比自己官職高的補子,但為了利益仍有造假之事發生。製作這些補子的機構,是皇家專門織造綢錦緞的織造衙門。
皇家織造衙門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他們用各種繡絲彩料,運用和繼承精湛的織繡技術手法,織繡出了譽滿天下的傳統服飾。這些補子如今已成了珍貴的文物和藝術珍品了。
古代**官服上都繡的什麼動物
4樓:歷史那點小事
文官 :仙鶴 錦\雉 孔雀 雲雁 白鷴 鷺鷥 鸂鶒 鵪鶉 練雀。
武官 :麒麟 獅子 豹 虎 熊 彪 犀 犀 海馬。
按照朝廷官制,根據品級不同,彼此「工裝」的顏色和圖案各不相同。單說裝飾圖案吧,不外乎「飛禽」、「走獸」。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
據明、清兩代正史中的《輿服志》記載,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獸」自然和文武**的品級一一對應。
明代**的服飾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將官服繪獸。文官一品緋袍,繡仙鶴;二品緋袍,繡錦雞;三品緋袍,繡孔雀;四品緋袍,繡雲雁;五品青袍,繡白鷳;六品青袍,繡鷺鷥;七品青袍,繡鸂鶒(音『希赤』);八品綠袍,繡黃鸝;九品綠袍,繡鵪鶉。
武將一品、二品緋袍,繪獅子;三品緋袍,繪老虎;四品緋袍,繪豹子;五品青袍,繪熊;六品、七品青袍,繪彪;八品綠袍,繪犀牛,九品綠袍,繪海馬。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公、侯、駙馬、伯用麒麟補、白澤補(白澤、麒麟,是神話動物或古代絕種的動物)。
二、文官,一品畫仙鶴的補子。二品畫錦雞。三品畫孔雀。
四品畫雲雁。五品畫白鷳。六品畫鷺鷥。
七品畫鸂鸂。八品畫黃鸝。九品畫鵪鶉。
雜職畫練鵲。風憲官畫懈廌。
三、武官,一品、二品畫獅子。三品、四品畫虎豹。五品畫熊羆。六品畫彪。七品也畫彪。八品畫犀牛。九品畫海馬。
6樓:匿名使用者
從上到下分別是鶴…錦雞…孔雀…雁…白嫻…鷺鷥…鵪鶉練雀
古代文官一到九品官服圖案是什麼?
7樓:天天天藍
文官官服的圖案:
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明、清兩代,**在朝服的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圖案,叫補子,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官品區分)的。
其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製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補子卻只用單隻立禽,而武官還是用單獸,各品級略有區別。
8樓:儒雅的小心心呀
清代**的補子大體分為文、武兩種。
文官為: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鷳,六品鸕鶿,七品鴻漱,八品鵪鶉,
九品練雀。
武官為: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馬。
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
各個朝代的官服不同:
顏色的表現上,可能並不如官方規定的:一至四品官用大紅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品以下用綠色。一般官便服都以暗藍色、天青色居多,也有綠色。
而戴官帽的官服,則以大紅色常見,如我們在古裝戲看到中進士或狀元的人,都穿大紅色官服,然而依照官階,進士、狀元是七品官,然而依照官階,進士、狀元是七品官,應該穿青色官服,大概是中國人比較喜歡紅色的喜氣洋洋,就並不完全照規定穿著了。
清代的補子直接襲於明朝,但也有所發展和變化,二者的主要區別,首先在於型制上。明代補子施於袍,清代補子用於褂。明服為團領衫,前胸補子是完整的一塊,清服是對襟褂,前胸的補子被一分為二。
明代的補子既有單獨綴織到補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織繡在補服上的,清代則為單獨織繡成後再縫綴到補褂上的。明代的補子大約40釐米見方,清代的補子稍小,約30釐米見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補子多以紅色等素色為底,金線繡花,清代的補子則是以青、黑、深紅等深色為底,五彩織繡,色彩豔麗。明代補子四周多為光邊,清代補子四周加工精細,多采用花邊,並具有裝飾效果。
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補子,多繡有一對飛禽,清代的禽獸均繡單隻。
為什麼古代一品官服上有仙鶴含義是什麼
主要是因為仙鶴品性高潔,比較適合用於文人 而且長壽,寓意社稷能夠長久留存。另外,在鳥類中是僅次於鳳凰的第二吉祥鳥,古代龍用於形容皇帝,鳳凰用於形容皇后,所以用仙鶴來作為文官一品的官服圖案。同時,其在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一等的文禽。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 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文官的補服,一品文...
古代女官什麼開始有的,古代女官有哪些?有什麼職責?
女官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中國古代女官制度總結最早的記載始於 周禮。天官 周制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其內則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供宮中之職,外又有典婦功,典絲,典?掌女工之事 內有司服 縫人掌王后之服,外又有染人 追師 屨人供服飾之物。皆統於天官冢宰。秦漢時存在女官制...
太尉是什麼官,古代的太尉是什麼官位
太尉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總理級別,裡裡外外都想管 古代的太尉是什麼官位 太尉是什麼官職 司徒.為六卿之一.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 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 商 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