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的水文特徵和水系特徵海河的流域特徵

2021-03-05 20:01:15 字數 5793 閱讀 3026

1樓:匿名使用者

水文特徵包括如下幾點:   a.徑流量   b.

含沙量   c.有無汛期(凌汛)   d.有無結冰期 水系特徵包括:

① 河流長度、流向 ② 流域面積 ③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 ④ 河網密度 ⑤ 落差或峽谷分佈。

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自己組織語言

2樓:匿名使用者

海河流域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區,平均年降水量為548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勻,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6—9月)佔全年的75%一85%。降水量年際變化很大,2023年降水量為798mm,而2023年僅358mm,比值為2.23。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64億m3(按1 956~2023年資料統計)。2023年最大為542億m3,2023年最小為112億m3,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4.83。徑流的年內分配,一般是6~9月的徑流量佔全年的70%~80%,個別河流達到90%;部分有春汛、泉水補給,調節效能好的河流,6~9月的徑流則僅佔全年徑流的50%~60%。

河川徑流的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又集中的這兩個特性表明:海河流域枯水年洪水可能很小,而豐水年的洪水又可能很大。本流域的暴雨的特點是,時間短、強度大且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洪水與暴雨相應,最大30d洪量一般佔汛期(6~9月)洪量的50%~90%,而5—7d洪量可佔30d洪量的60%~90%,洪峰多是尖瘦形。值得注意的是,流域內的暴雨強度和洪峰模數都達到了中國大陸的最大值。如2023年8月2日至8日,河北省內丘縣獐犯?

d降雨量達2050mm,滏陽河支流詆河西臺峪站集水面積124km2,2023年例項洪峰流量3900m3/s,洪峰模數達31.4m3/(s.km2)。

海河的流域特徵

3樓:溜冰小屋

海河是河北省第一大河。也是華北區重要河流之一。流域範圍:

西起山西高原、北到內蒙古高原,東臨渤海,南抵黃河北堤。總面積263631平方公里(包括徒駭、馬頰河流域)。在河北省境者125754平方公里。

佔全流域的48%。

流域內北有燕山東西橫貫。西有軍都山、太行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向,三山形成一弧形屏障,環抱著海河平原。由於大地構造的斷裂和沉降作用。

在山區形成若干山間盆地。海河平原按成因可分為山前沖積洪積扇平原、中部沖積平原和濱海平原。海河各支流由山地流向平原,由於坡度驟減,流緩沙沉。

河床越淤越高。不得不依靠大堤束水,久而久之,河床即高出兩岸地面,形成「半地上河」或「地上河」。河道洩洪能力日益減小,兩河之間形成河間窪地,每遇洪水,易決口氾濫,瀝水往往積於窪地,無處可排,成為河北省洪、澇、鹼極易發生的地區。

海河平原又稱河北平原,地勢南部由西南傾向東北,北部自西北傾向東南,海河各支流由北部和西部的山地流向河北平原,在地勢最低的天津附近彙集,然後經海河干流東流入海。 流域內地質構造可分北、西、東南三部分。

流域北部大部位於陰山、燕山東西向複雜構造帶內。西段的陰山山地多由前震旦紀花崗片麻岩、閃長片麻岩等組成,部分地區有中生代碎屑岩及大量的火山岩。東段的燕山山地廣泛分佈著震旦紀石英岩和矽質灰巖,下古生代淺海相沉積頁岩和灰巖以及上古生代含煤構造。

陰山及燕山地區中生代構造運動強烈,斷層發育,地面長期隆起上升。岩石受到風化剝蝕,形成了平緩的丘陵山地。

流域西部的太行山,屬新華夏第三條隆起帶的一部分,由一系列北北東向平緩複式褶皺組成,東與河北平原以斷裂帶接觸。北部小五臺山脈的岩石為片麻岩、片岩及花崗岩,南部則由震旦紀及下古生代沉積的石英岩、砂頁岩及灰巖組成,為永定河、拒馬河、滹沱河、漳河等河流的發源地,在桑乾河上游、冶河井陘盆地以及漳河的涉縣一帶岩溶發育,泉水豐富。

流域東南部的河北平原在地質構造上屬新華夏第二沉陷帶。基底由一系列北北東及北東向的隆起和拗陷相間排列而成,其上有深厚的新生代鬆散沉積,厚達數千米。這裡的沉積物除山麓有洪積扇堆積,濱海地帶夾有薄層海相沉積外,大部分為河湖相沉積物。

沉積層中區域性地區尚夾有第四紀玄武岩噴發夾層。 海河流域屬暖溫帶半乾早、半溼潤季風氣候。雖瀕臨渤海,但渤海為一內海,對氣溫影響不大,因此大陸性氣候顯著,氣溫變化較急驟。

海河流域年平均氣溫4一14℃,10℃等溫線大致自河北省東北部的山海關、繞北京市北側,再轉向西南,穿過流域,1月平均氣溫為一2~-9℃,7月平均氣溫除較高山地外,都在20℃以上。大部為23~27℃。

海河流域年降水在中國東部沿海各流域中是最少的,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在400~700毫米。降水的地區分佈不均,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麓降水最多,年降水量為700~800毫米,形成一個弧形的多雨帶。多雨帶內又有幾個多雨中心,如蟬房、獐(犭麼)、漫山、鐵嶺口、坡倉等地均位於多雨中心處,年降水約在700毫米以上。

燕山以北,太行山以西距海較遠,又處於背風坡,年降水僅400~600毫米。如蔚縣、張家口均在400毫米左右。河北平原各地年降水量為500~600毫米。

但在冀縣、衡水、深澤、束鹿一帶僅400~500毫米,是海河平原降水最少的地方。

海河流域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5~10月降水量較多,可佔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其中又以7、8兩個月最多,可佔全年降水量的50~60%。降水的集中程度,在東部沿海各省中也是最突出的。

夏季降水多以暴雨的形式降落,大暴雨(日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與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00毫米以上)多出現在太行山東麓與燕山南麓。例如2023年1月9~15日的一次暴雨,北部中心在昌平,降水量318.4毫米,南部中心在石家莊,降水量為351.

7毫米。2023年海河流域出現特大暴雨,其中心是在內丘縣的獐麼,7天降水量為2051毫米,相當於該地正常年降水量的3倍,一日最大降水量竟達865毫米。造成了巨大災害。

海河流域降水的另一特點是降水年變率大,平均年變率一般在20%以上。最大年變率可達70~80%,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一般為2~3倍,個別站可達5~6倍。如2023年夏季太行山東麓廣大地區降水量普遍在900毫米以上,而2023年夏季只降120~150毫米,相差6倍多,個別站甚至達到10倍。

海河流域春季降水量只佔全年10%左右,春季降水變率又大,這時正值作物需水時期,有的年份4~5月份滴雨不下,春旱現象經常發生。

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年際變化大以及春旱秋澇等現象直接影響到海河的水文特徵。 海河流域的植被覆蓋度不大,但流域各部分也有差異,永定河、滹沱河及濁漳河上游,山勢陡峻,盆地內黃土廣佈,這裡除高山地區有零散的森林分佈外,植被覆蓋度較小,再加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嚴重,成為海河流域幾個主要的泥沙源地。

大清河及滏陽河上游地區為太行山迎風坡,山高坡陡,降水豐沛。原來森林茂密。植被覆蓋度高。

這裡黃土分佈雖較少,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由於亂砍濫伐,森林幾被破壞殆盡,致使60%以上的面積成為光山禿嶺,人為地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採取了封山育林等一系列保護植被的措施,山上殘存的次生林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新植林面積也在逐年增加,水土流失現象逐漸減輕。

潮白、薊運河中、上游在燕山迎風坡,降水較多,黃土分佈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有成片森林,1000米以下地區為次生林和灌叢草坡、植被生長情況較好。其中長城以北的植被覆蓋度大於長城以南,下游燕山丘陵坡地區多灌草叢,植被較差。

由於海河流域目前植被援蓋度較小,水土流失現象較為普遍和嚴重,海河也因此成為一條多沙的河流。 海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具有豐富的史前文化,並在元、明、清三代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遠在200萬年前的洪荒時代,海河流域就有了人類活動。

在永定河支流桑乾河流域發現了小長樑遺址、馬圈溝遺址,距今136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早期。60-70萬年以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生活著原始人類,我們稱之為「北京人」。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海河流域從永定河的上中游到漳衛河的上游都有人類活動的足跡。

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至前2023年,海河流域內,新石器遺存主要有:山西鵝毛口石器遺址,河北磁山遺址,河南安陽後崗遺址和山西蔚縣三關等遺址,分別分佈在永定河支流桑乾河、子牙河支流滏陽河、漳衛南運河支流衛河上。磁山遺址,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前,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202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乾河流域的涿鹿是黃帝部落的定居點,並在此馴養牲畜,種植農作物,逐漸發明了畜牧業和農業。相傳,黃帝令羲和佔日、常羲佔月、臾區占星氣,於是有了原始的天文學;令倉頡造字、大撓作干支,於是有了最初的文字和曆法;令伶倫制樂器,開始有了**的最初創作。不僅如此,他們還發明瞭養蠶、繅絲、織帛。

同時,黃帝時代開始建造「宮室」,開我國原始建築藝術之先。另外,在古代文獻中,還有黃帝族同炎帝族、黎族、苗族、夷族在涿鹿一帶爭戰並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民族的傳說。據記載,大禹治水活動主要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也就是今河北平原。

相傳,商朝的始祖曾在漳河下游一帶活動,以後又在大清河支流易水河畔放牧。西周王朝建立。西周初,周公平定了東方叛亂,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全國封藩建衛。

在重要的封國中,海河流域有兩個:衛,都朝歌(今河南汲縣北),淇水一帶是其統治中心;燕,都薊(今北京市),永定河下游一帶是其統治中心,勢力遠及灤河支流青龍河源頭。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製生產工具的使用和推廣,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興修,海河流域的農業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達,形成了一些經濟都會。趙國的邯鄲、中山,燕國的薊以及衛國的濮陽,都是當時遠近馳名的城市。特別是邯鄲「北通燕涿,南有鄭衛」,溝通了中原南北之間的聯絡,促進了區內外社會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發展。

這一時期,反映各階級、各階層利益的各家學派,相互激烈的論戰。他們競相辦私學、著書立說,形成了古代學術思想史上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併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思想家慎到、公孫龍和荀子,政治家燕昭王和趙武靈王,軍事家鬼谷子和孫武,名臣趙勝和藺相如,名將樂毅、廉頗和李牧,水利專家西門豹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海河流域社會動盪不安,戰火連綿不絕,經濟社會和科學文化發展緩慢。西晉時,許多文人以避世的態度隱逸山林飲宴談玄,研經作賦,其中以竹林七賢最為著名。據考證,他們的活動地方就在衛河上游(今河南博愛境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其中,漢、前趙、後趙、前燕、後燕、南燕等國均定都於海河流域內。北魏時玄學盛極一時,佛教獲得進一步傳播,文學、史學、藝術、地理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海河流域湧現了許多傑出人物,如地理學家酈道元、數學家祖沖之、畫家楊子華、書法家盧諶、崔悅等。

這一時期,雕塑和民歌大放異彩,興盛一時。隨著佛教的傳播,海河流域內大興石窟,其中雲崗石窟舉世聞名。

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

一、社會相對安定,海河流域人口增多,水利大興,農業發達,手工業(以絲織業、制瓷業和造紙印刷業為主)興盛,水陸交通便利,商業往來頻繁,經濟社會和科技文化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隋朝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南北大運河,它的開鑿對鞏固**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和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南北朝時,南北方的經學已經產生區別。

《隋書·儒林傳》說:「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隋朝繼承北朝的治學風氣,發揚光大。

在橋樑建築上,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位於河北交河上)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唐朝建立後,海河流域文化燦爛奪目,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等領域成果輝煌,造就出魏徵、李百藥、李吉甫、盧照鄰、高適、劉長卿、賈島、孔穎達、僧一行等傑出人物。

北宋一代,宋遼以界河為線把海河流域分成兩部分。靖康之難後,海河流域處於金朝統治之下。宋遼時期,海河流域制瓷業和寺塔建築業十分發達。

在制瓷業方面,河北曲陽的定窯以其精細的製作、驚人的裝飾技巧和優雅的風致冠絕當世,一時之間引得各地瓷窯效仿,形成了定窯瓷系。定窯瓷系以白瓷為代表,在宋代各窯中出類拔萃,獨領**,「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可略表其優雅韻致之一二。 與其齊名的,還有磁州窯系。

它的窯場分佈於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重要窯口有河北磁縣觀臺窯、河南鶴壁窯、修武當陽峪窯等。在寺塔建築業方面,以 山西應縣木塔聞名於世。此外,還有建於宋代的我國磚木結構最高的古塔—河北定州開元寺塔以及靜志寺塔基地宮和淨眾院塔基地宮,河北正定的隆興寺,山西大同華嚴寺的遼金殿閣以及天津薊縣獨樂寺部分建築等。

金朝時期,流域內產生了元好問、趙秉文等著名文學家。

從元朝起,海河流域的北京成為歷代都城,海河流域便成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推動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地理水文特徵與水系特徵有什麼區別

總的來說,水文特徵包括如下幾點 a.徑流量 版b.含沙量 c.有無汛期 凌汛 d.有無結冰期 e.水能資權源是否豐富 f.水位 g.補給型別 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 等諸多因素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流速,結冰期。河流水系特徵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河...

地理中,水系特徵與水文特徵分別包括哪些方面

水文特徵 徑流量 含沙量有無汛期 凌汛 有無結冰期 水系特徵 河流長度 流向 流域面積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 河網形態 密度落差或峽谷分佈河道的寬窄 彎曲 水系特徵 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河流長度 流向 流域面積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 河網形態 密度 落差或峽谷分佈 河道的寬窄 彎曲 深淺。河流水系一般...

湖泊的水文特徵及影響因素,地形對水文特徵的影響

湖盆及其承納的水體。湖盆是地表相對封閉可蓄水的天然窪池。湖泊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 火山口湖 冰川湖 堰塞湖 喀斯特湖 河成湖 風成湖 海成湖和人工湖 水庫 等。按洩水情況可分為外流湖 吞吐湖 和內陸湖 按湖水含鹽度可分為淡水湖 含鹽度小於1g l 鹹水湖 含鹽度為1 35g l 和鹽湖 含鹽度大於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