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朝廷官品等級及稱謂是什麼

2021-03-05 20:05:20 字數 5480 閱讀 4449

1樓:mr蕎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

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

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

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

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

遊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

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

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

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

關口守禦、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

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監判、欽天監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

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

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

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僕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

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

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

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 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

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

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

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

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 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

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2樓:匿名使用者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

(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遊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

(武)守禦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

(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這裡的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3樓:匿名使用者

宰相我國封建社會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意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長。丞相官名。

長期以來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稱,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太尉官名。秦時的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

漢初與丞相、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東漢又與司徒、司空併為三公。後代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代廢。御史大夫官名。

秦朝時始設,其位相當於副丞相。侍郎官名。漢武帝時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官名。始設於秦,在官闈中掌皇帝宿衛。自隋代,為各司的主官,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部員。

卿古代高階**或爵位的稱謂。三閭大夫官名。戰國時楚國的三閭大夫,以掌王族中勢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將軍官名。春秋時,諸侯以卿統率軍隊,始有將軍的稱呼。後用於都督軍事的武官。

大將軍官名。戰國時始置,漢代沿置,掌統征戰,是將軍最高稱號。太師官名。

古代三公之一(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以太師、太傅、太保為加官,僅示榮寵而無實職。太師還是輔導太子的官,稱太子太師。

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師。西漢時把輔導太子的官稱為太子太傅。

司馬官名。西周時始設。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

漢代司馬為兵部尚書的別稱。隋、唐以後,司馬地位有所削減。巡撫官名。

始置於明太祖朱元璋,職能同於****,巡撫地方的「欽差大臣」。總督是管轄一省或數省軍政的地方最高長官。都督漢末始設。

三國時都督為率兵打仗的將帥,魏晉以後,都督成了駐地的刺史,成了轄區的軍政總首長。提督清朝官居要職。一種為提督學政,又稱學政、學臺,掌科舉大權;一種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一個省的軍務。

欽差大臣明代由皇帝親自派遣臨時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稱欽差大臣。節度使官名,武將統兵出戰稱總管,無事時鎮守邊地則稱大都督。唐代,節度使權力不斷增大,形成所謂「藩鎮割據」。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

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

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

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

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

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諱即是侍中。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分掌各司事務。

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

《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中國曆代帝王名稱,中國曆代皇帝的名字

古朝1,三皇 之前有 盤古氏 有巢氏 燧人氏 天皇 伏羲 太昊 地皇 神農 炎帝 人皇 女媧 2,五帝 約前2700年 約前2070年 黃帝 軒轅氏 前2697 前255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 前2515 顓頊 高陽氏 前2514 前2437 帝嚳 高辛氏 前2436 前2367 帝摯 高辛氏...

中國曆代導演名單

吳思遠 張鑫炎 張藝謀 馮小剛 甯浩 陳凱歌 成龍 周星馳 陸川 尹力 王晶 程小東 陳嘉上 唐季禮 徐克 洪金寶 元奎 阿甘 王家衛 吳宇森 李安 劉偉強 麥兆輝 爾冬升 姜文 近五十年中國導演五十強排名如下 李安,王家衛,胡金銓,李翰祥,張內 徹,楚原,吳宇森容,徐克,謝晉,關錦鵬,楊德昌,候孝...

中國曆代朝代最為著名的歷史事和歷史人物及這一事件或人物給中國歷史(人物)帶來的重大影響

秦王李世民於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 公元626年7月2日 發動玄武門兵變,成為太子,最後成為歷史上又名的太宗皇帝,開創了中國歷史的又一盛世 草根 皇帝朱元璋 功績一 政治上,創新政治制度,促進了政治文明的進步。功績二 經濟上,重視民生,建立社會救濟制度,促進了農耕經濟發展。功績三 文化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