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問什麼樣的人是君子,君子是什麼樣的

2021-03-05 20:26:50 字數 5714 閱讀 8958

1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而後"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2.對統治者和貴族男性的通稱,常與"小人"或"野人"對應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4.對別人的尊稱,猶言先生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5.舊時妻對夫之稱。

《詩·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賢注:"君子,謂夫也。"

6.指春秋越國的君子軍。

《國語·吳語》:"﹝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 韋昭注:"私卒君子,王所親近有志行者,猶吳所謂賢良,齊所謂士。"

7.美酒。

《類說》卷四三引 唐 皇甫鬆《醉鄉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為君子。"

8.竹之雅號。

宋 蘇轍《林筍復生》詩:"偶然雷雨一尺深,知為南園眾君子。"參見"君子竹"。

2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四不: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何謂君子,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著實用,而要想著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瞭解自己在這個座標系上的位置以後,你才不會有那樣一種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也就是說,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標準界定.

第二個標準他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須得是胸有大志,是巨集闊的,那麼這種巨集闊之志可以要求一個人不是太計較眼前的生活,孔子曾經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麼樣,自己過的日子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

第三個標準就是好處事,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這個人最終在集體的合作中有所作為,所以孔子曾經說君子跟小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君子群而不爭,矜而不黨.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裡面他從來是不爭的,不跟別人有太多的糾紛爭執,他一個人內心可以是驕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決不結黨營私.無疑,于丹女士對於君子的論述是十分全面和精到的,我當然是十分的認同,但是,我覺得,在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已經在論語的基礎上,給予了君子的概念更為深廣的含義,而且,如果我們一味的固守於論語對於君子的界定,可能會不利於我們後人更好的傳承先人所留給我們的優質的財富。

3樓:花開百媚

因為他們覺得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讓他們確切知道君子是什麼樣子的。

度娘說:

君子,德才兼備,文質彬彬,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君子為人應如大地一般,厚實和順,仁義道德,容載萬物。

論語中說的君子是指什麼樣的人?我們為什麼要當君子?

4樓:l_日升月恆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 :

jūn zǐ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1.理想的修身人格——君子

「仁」是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實到個人的具體修養上,「君子」則是其理想的人格典範。曾參強調「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試圖以君子的成立來輔助仁的修養的實現或者是將仁的高標準落實到具體的實踐——君子人格上。

6樓:匿名使用者

旁敲側擊幾句:

1,《辭源》對君子二字有精煉的定義:(1)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常與被統治的小人或野人對舉。 (2)泛稱有才德的人。(3)妻稱夫。(諸義所舉典例略)。

2,孔子指某人是小人,未必是罵人,只不過帶有歸歸類之意。比如樊遲問他有關稼穡之事,被他說是小人,其意也只是說樊遲不像勞心者,怎麼問起勞力的事來了,並非罵他品德不堪。

3,在現代生活中,好象並未廣泛宣揚做君子,偶而聽到的不要做小人,也只是強調說話要算數而已,並無全面推舉君子觀之意。很多高尚人物都未加「君子」貴冠。

7樓:春穹酈懷山

[jūn

zǐ]君子(漢語詞語)

編輯「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後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易經》《詩經》《尚書》廣泛使用。

《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詩經·周南·關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書·虞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8樓:殳利喬心遠

《論語》中對君子的描述有一百多處,裡面詳細描述古代人們對君子的基本要求:善良、有理想、有集體主義精神、行重於言等。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君子成了榜樣的象徵,對君子的要求也有了與時俱進內容:

善良、有理想、求同存異、敢做敢言等。

在《論語》中提及君子多達一百多處,何謂君子?《論語》裡面提及了多個方面的要求,但至少有下面四個方面是必須的:

1是一個善良的人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聰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自然也就增強了把握未來的勇氣。

2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一個人要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國家、社會這個大家庭,不是自己的小家庭、小集體,他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這份責任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演化出了諸多具有時代意義的版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等。

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無不把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拋小家、顧大家,體現了崇高的理想和抱負。

3是一個有集體思想的人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和是結果,不同是原則,兼顧了集體和個人的思想,體現了求同存異的內涵。

4是一個行重於言的人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里仁》)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做先於說,踐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命題,把對理想的執著體現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把對真理的掌握貫徹在實踐當中,這樣的人才符合君子之道對當代人的要求。

簡而言之,君子就是善良、有理想、有集體主義精神並把理想付諸實施這麼一類人,這一類人從古到今都切切實實地存在著,也真實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對這一類人的基本要求發生了些微變化,有了與時俱進的要求,也反映了當代人的精神訴求。

《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君子」是什麼樣的人

9樓:愛是錯怪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讀《論語》會發現,這裡面經常出現一個詞:君子.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說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麼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

我們把孔子對於君子所有的言語、界定、描述總結在一起,會發現,大概做一個君子要有幾個層次上的要求.

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司馬牛曾經問過孔夫子,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憂不懼.」

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這個標準太低了.

孔子說:「反躬自省,無所愧疚,當然沒有什麼可憂可懼的.」

我們把孔夫子的意思轉換成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己做不到.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麼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裡.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

《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君子」是什麼樣的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11樓:美w君

「君子」指「自己」或「別人」

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君子? 5

12樓:水果果

正直 大度 善惡分明

13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應具備以下人格結構:

第一個因子可命名為:仁者愛人,解釋了總方差的22.102%,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21個,例如:

樂於助人 有愛心 無私奉獻 孝敬父母 尊老愛幼 模範帶頭 以身作則 恭敬 寬恕

第二個因子可命名為:自強不息,解釋了總方差的15.230%,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9個,例如:

發憤圖強 勵精圖治 意志堅定 自立 勇於創新 積極探索 追求卓越 不怕挫折 自強

第三個因子可命名為:正直善良,解釋了總方差的12.373%,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8個,例如:

誠實守信 正直 真誠 善良 見義勇為 不落井下石 表裡如一 不畏權貴 捨己為人

第四個因子可命名為:心胸開闊,解釋了總方差的10.874%,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6個,例如:

光明磊落 寬容 大度 坦蕩蕩 豁達 慷慨大方 公正 識大體顧大局 知錯善改

第五個因子可命名為:理想抱負,解釋了總方差的8.983%,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6個,例如:

憂國憂民 胸懷大志 深謀遠慮 有氣節 有遠見 懲惡揚善 敢作敢當 淡泊名利 義氣

第六個因子可命名為:學識修養,解釋了總方差的5.702%,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2個,例如:

足智多謀 善於學習 有思想 才華橫溢 富於智慧 言行得體 嚴以律己 沉著冷靜

第七個因子可命名為:言行悅人,解釋了總方差的3.398%,包含的核心特徵詞語有10個,例如:

溫文爾雅 有風度 謙讓 英俊 灑脫 有主見 明辨是非 不拘小節 勇於納言 知行結合

李建偉 工商大學

什麼叫君子,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

趁這個機會 正好和大家說一下 什麼叫做君子 我們很多時候 把君子這個詞解釋的 特別特別高大上 其實什麼是君子 君子就是 有情有義之人 君子只做 合情合理的事 拿這個標準去量吧 生活當中 並不那麼多的 人生是在演戲,也是在偽裝。你把握好度,偽裝得圓滿,沒人發現 狐狸尾巴 就是君子 一旦過了頭,有了破綻...

古時的君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形象古時的君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形象

古時的君子是指人格高尚 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君子 觀念在中國各 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聖人 賢人 道家有真人 至人 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於君子,然而聖賢究竟不世出,真人 至人 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 較易至的 較完美的人格典型...

購買好品種君子蘭幼苗,想買棵君子蘭苗,什麼樣的好啊?

看葉子要厚質油亮 葉子長寬比例越小越好就是葉子要短寬 葉尖最好鈍圓,不要有很明顯的尖 葉脈清晰可見,如果能品字形分佈是最好 大致就這麼幾點 葉子光澤要好,葉尖要圓一點,不要尖的,也不要葉長的。葉子方向要規律。好不好不重要,要你好好養,要好好養哦。想買棵君子蘭苗,什麼樣的好啊?君子蘭理想品種的標準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