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少數民族民歌中最常見的是詠唱神話、歷史、傳說的敘事歌,表現愛情生活的情歌,進行勞動生產時唱的勞動歌,兒歌及在各種儀式上演唱的儀式歌。
每逢傳統的民族節日,婚嫁喜慶的日子,或是新房建成的夜晚,許多民族都有演唱敘事歌的傳統。敘事歌的演唱形式多為獨唱,也有對雖和一領眾和的。敘事歌的曲調一般都很短小,為單句體或由兩個樂句構成的單樂段。
起伏不太大,音域也不太寬,詞曲結合緊密,曲調配合著語言聲調的仰揚頓挫,具有吟誦性。敘長歌的歌詞篇幅較長,少則十多段,多則幾十萬行。因需用很長時間才能唱完,故大多用自然的嗓音來演唱。
敘事歌可分為史詩歌和傳說歌兩類,史詩歌中又包括創世史詩歌和英雄史詩歌;傳說歌則多取材於民族遷徒的史實、歷史上英雄人物的業績和愛情的悲劇等。敘事歌以講述生動曲折的故事為主,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深刻的社會主題。敘事歌對於沒有文字或雖有文字但不普及的少數民族來說,遠遠的超過了藝術欣賞的意義。
通過敘事歌,祖先創業的艱辛及他們的豐功偉績,形象地展示在子孫面前,它使本民族在長期歷史演變中形成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心理意識等代代相傳,潛移默化地培育子孫後代對民族、對家鄉的熱愛和自信。許多敘事歌實際上成了維護民族精神的紐帶。
史詩歌可分為神話史詩歌和英雄史詩歌兩種。神話史詩歌產生在人類的童年時期,是各民族先民對不可理解的自然現象幼稚的解釋,也是他們征服神祕莫測的自然力的願望和力量的象徵。其內容多為如何開天闢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風雲雷電、動植物的形成、人類及民族的起源、遭受洪水劫難之後兄妹成婚繁衍後代,以及人類始祖和妖魔鬼怪鬥爭的故事。
神話史詩歌目前多流行在我國西南地區,代表性的作品有彝族的《梅葛》、《阿細的先基》,瑤族的《密洛陀》,苗族的《古詩》,哈尼族的《奧色密色》,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和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米麻》等。英雄史詩歌又叫勇士歌,它以英雄人物為中心,追述他的戰鬥業績,結構巨集傳,充滿著幻想和神話色彩。勇士歌形成的年代比神話史詩歌要晚得多,一般認為,它產生於氏族制度已瀕臨瓦解,部落聯盟或國家已經出現的時代。
那時,人們幻想的不再是開天闢地,自然界和人如何被創造出來,而更關心本氏族、本部落的生存和發展。可以說勇士歌的出現,是人類從野蠻時代跨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勇士歌目前多流行在我國北方,代表性的作品有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
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是目前世界上篇幅最長、規模最巨集偉的英雄史詩歌。據不完全統計,約三十餘卷,一百數十萬行,一千多萬字。它不僅卷帙浩翰、場景壯麗,色彩燦絢,形象鮮明,而且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有很濃郁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各民族**寶庫中放射著異彩的一顆明珠。
敘事歌中的傳說歌,歌詞篇幅一般也都比較長大、但它們所反映的內容,已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傳說歌的產生和傑出歌手的演唱活動緊密地聯絡著,因為它有固定的情節,複雜的結構,相對穩定的人物形象,所以只有一些傑出的歌手才可能儲存和傳唱。我國各少數民族的傳說歌,雖然反映了廣泛的社會生活,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
(1),反映美與醜、善與惡的鬥爭,如傣族的《凱諾和凱剛》、《召樹屯》等。(2)歌頌純真愛情,反映爭取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所的反對封建**壓迫的鬥爭。如彝族、撒尼人的《阿詩瑪》、回族的《馬五和尕豆》等。
(3)歌頌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光輝業績及講述有關民族的歷史。如蒙古族的《嘎達梅林》、裕固族的《西志哈志》和苗族的《張秀眉之歌》等。
情歌是各少數民族民歌中最多采的部分。由於風俗習慣的不同,各民族唱情歌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在草原、森林、山野裡或在勞動中唱的,多為即興演唱的單聲部的抒情短歌,有男女對唱,也有獨唱。
表達的內容,一般是對愛情的嚮往、追求,對戀人的愛慕思念等。這種型別在我國北方各少數民族中比較常見,因為北方各民族的婚姻狀態舊時多為父母包辦,男女青年在婚前的社交活動也不自由。另一類是在月光下、火塘邊、公房裡,或是專門唱情歌的節日、歌會上唱的。
大都由男女對唱,篇幅較長,細膩生動地表達出愛情的試探、相思的纏綿、離別的悽婉以及戀愛過程中種種複雜的感情。此類情歌,廣泛地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識,常常既唱愛情,也顯示了歌手的智慧和才能。除單聲部民歌外,有許多多聲部的作品。
這種型別的情歌在西南地區比較普遍,因為那裡大多數少數民族的習俗上允許男女青年婚前進行廣泛而自由的社交活動,為產生和儲存這種情歌創造了條件。
彝族尼蘇人的「曲子」是第二種型別情歌的代表。「曲子」由「構腔」、「正曲子」、「白活」三大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又包括許多小的部分,在曲式上已成為篇幅長大的套曲形式。「曲了」的演唱形式多樣,獨唱與齊唱相交替,椏腔與獨唱相結合,在演唱方法上,真假聲交替使用,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
「曲子」的旋律既有抒情性的音調,又有敘述性的部分,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勞動歌曲是直接伴隨勞動歌唱的民歌,在集體勞動中演唱的和個體勞動中演唱的兩種型別。在集體勞中演唱的勞動歌曲,多為一領眾和或齊唱,結構比較短小,節奏規整有力,音域較窄、曲調鏗鏘。在勞動中不僅起著統一勞動動作的組織作用,也能起到調劑精神、鼓舞熱情、除解疲勞的效果。
這種型別的勞動歌曲,在南方從事農業的民族中比較常見,如藏族的《打麥歌》、瑤族的《拉木歌》、景頗族的《舂米歌》等。在個體勞動中演唱的勞動歌曲,因為一般不配合勞動的動作,故旋律起伏較大,音域較寬,節奏稍自由。這類勞動歌曲主要流行在北方從事遊牧和漁獵的少數民族中,如裕固族的《奶幼畜歌》、東鄉族的《趕毛驢歌》等。
兒歌分為兩種型別,一類是催眠曲,一類是兒童遊戲歌。舊時,少數民族地區多無學校,也無任何文化教育設施,孩子們從小聆聽催眠曲,大一點之後,又在遊戲中學習兒歌,他們從這些兒歌中,認識事物,學到知識。兒歌的旋律一般都比較單純樸素,容易上口,也容易記憶,內容有兒童特點,故能代代相傳。
催眠歌是為嬰兒吟唱的,速度較慢,柔和動聽,音調一般都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且比較古老,如滿族的《搖籃曲》、維吾爾族的《咪,巴拉姆》等。兒童遊戲歌節奏比較整齊,常配合遊戲的動作,曲調活潑健康,如錫伯族的《小青蛙》、藏族的《小鹿》、佤族的《小鳥飛呀飛》等。
儀式歌是各少數民族民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形式,它是在舉行祭祀、慶典、婚喪等儀式時唱的一種有固定套式和內容的歌。儀式歌與各少數民族宗教活動和風俗禮儀有著密切的關係,可分為祭祀歌和禮儀歌兩大類別。
古代,各民族的祖先都有過一段相信「萬物有靈」的時期,經歷過多神崇拜的歷史階段。為了乞求自然的恩賜,發展生產,人們曾向大自然呼籲、詛咒、祈禱,配合這些活動而演唱的歌曲,便是最早的祭祀歌。隨著這些活動的逐步形成和固定,祭祀歌也就定形並代代流傳下來,祭祀歌一開始就和原始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由於信仰的宗教不同,崇拜的鬼神各異,各少數民族的宗教祭祀歌也非常豐富,不僅有祭祀天地鬼神、祖先靈魂的歌,還有祭山川、樹木、道路、船隻、魚類、牲畜、農作物及生產工具的歌。人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祭祀歌從它特有的角度記錄了民族歷史發展的某個側面,是研究各民族思想發展、宗教觀念、道德心理和**文化的重要材料。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祭祀歌無疑會逐漸失去它過去的意義,而作為各民族精神文化的財富被儲存下來。
與日常生活中的風俗禮儀有密切聯絡的歌被稱為禮儀歌。這部分民歌集中反映了各民族的民間風俗禮儀,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不合理事物的詛咒,是研究人民思想、社會習慣、家庭發展歷史的珍貴材料。各少數民族的世俗禮儀歌內容十分廣泛,有「賀生歌」、「成年歌」、「婚禮歌」、「喪葬歌」、「迎賓待客歌」、「賀新房歌」、「酒歌」、「茶歌」等。
可以說,凡是有禮俗形式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沒有歌。這裡我們重點介紹「婚禮歌」、「喪葬歌」和「酒歌」。
「婚禮歌」在各民族的禮儀歌中最為豐富多采,其內容和表現形式各地區各民族不同。如果說內容方面有類似之處,那就是孃家要表示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囑咐姑娘成家以後要勤儉持家、孝順公婆等;婆家則祝賀新婚夫婦和睦相處,生活美滿之類。各民族的婚禮歌都是成套的,如藏族新娘離開孃家時唱「出嫁歌」辭別父母兄弟、嫂嫂,妹妹。
男方迎接女方送親賓客唱「迎賓歌」,歡迎新娘及其親友到來。接下來男女雙方唱「樂賓歌」,以示對參加婚禮的賓客熱烈歡迎。女方送嫁人回孃家時,男方則唱「送賓歌」表示歡送。
哈薩克族的婚禮歌一般由八首歌組成,首先由一名歌手唱「婚禮起始歌」通報婚禮程式和娛樂活動的安排,並代表客人向主人表示祝賀,然後由伴郎唱「接親調」,說明女大當嫁的道理。男方接親的小夥子們和女方的姑娘、媳婦們對唱「加爾、加爾」,男方向新娘描述婚後生活的美好,女方則多敘說離家的痛苦。新娘在離家前在父母面前唱「哭嫁歌」,強烈地控訴買賣婚姻的罪惡,唱出個人的悲傷心情。
唱完「哭嫁歌」後,新娘演唱「告別歌」和家庭成員及鄉親四鄰逐一告別。作為對「告別歌」的回答,通常由一位男性長者出面演唱「勸嫁歌」。新娘到婆家後,舉行揭面紗儀式,此時由歌者唱「揭面紗歌」,勸導新娘怎樣恪守婦道,並介紹婆家的親戚朋友以及部族祖傳的規距。
「新娘歌」則是新娘在婆家進行自我介紹的歌曲,接在「揭面紗歌」之後演唱。
喪葬歌是和葬禮有關的儀式歌曲。內容有對死者的悼念,對親屬的安慰、指引亡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安息等。由於各民族的習俗不同喪葬歌的內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可分為報喪歌、弔唁歌和輓歌三種型別。
報喪歌是向死者的親友或鄉鄰報喪時唱的歌,許多民族在報喪時,有不能直述其事的習慣,而要委婉含蓄地把事情講明白,使聽者不至於感到突然。語言的含蓄、委婉及比喻的貼切,是這類歌曲的重要特色。報喪歌在曲調方面多帶有濃厚的說唱性質,輔以下行的悲哀音調。
弔唁歌同報喪歌相聯絡,歌唱的目的是對死者的親友表示慰問。輓歌主要在哀悼死者時演唱,分首領輓歌和家屬輓歌兩種。首領輓歌用來哀悼部落首領,以及其他有地位、受尊重的人。
歌中經常敘述死者生平的業績,哀悼他的死給部落或村寨帶來的損失,這種輓歌大多由全村、全部落的人齊唱。家屬輓歌多由死者的家眷演唱,速度一般很慢,表達了失去親人的悲慟之情。
「酒歌」是喜慶宴席上喝酒、敬酒時唱的歌。許多少數民族都有專門的酒歌,這些歌曲一般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流露出親友之間淳樸真摯的感情。敬酒歌在許多民族中根據敬酒人和被敬酒人的身分不同而各異,從而形成了繁多的種類和豐富的曲調。
各民族民歌體裁不同,進行體裁分類時所依據的標準也是不同的。如俄羅斯族和南方一些少數民族根據聲部的多寡把民歌分為多聲部和單聲部兩大類;蒙古族民歌依據節拍形式分為散板的長調和有板的短調;裕固族民歌根據歌詞有韻與否分為「耶爾」和「非耶爾」;哈薩克民歌根據曲調的性質分為「月倫」和「安」。朝鮮族則根據每首民歌最初產生的地理環境,分為「西道」、「南道」、「中部」民謠三類。
同時,差不多每個民族都有兩種以上的體裁分類方法。如蒙古族民歌除按節拍分類外,還可以按演唱的場合分為「圖林道」和「育林道」兩類。「圖林道」是在莊重嚴肅的場合所唱的酒歌和宗教儀式歌等:
「育林道」包括諷喻歌、情歌等日常演唱的民歌。裕固族民歌也可以按演唱的場合分為牧歌、情歌、酒歌、勞動歌等不同的類別。朝鮮族民歌除按地域分類外,還可以按最初產生的環境,分為勞動民謠、抒情民謠,敘事民謠和風俗民謠等類別。
文學分為哪幾類,文學詳細可分為哪幾類?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李鵬亞 散文可分為哪幾類 篇一 散文可分為哪幾類 1 敘事散文 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 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裡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2 抒情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
文學分為哪幾類,文學詳細可分為哪幾類?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 散文 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 散文 戲劇四大類別。按載體分為 口頭文學 書面文學 網路文學三大類。按作者所在的時代分為 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按產生地域分為 歐美文學,中國文學,日本文學,拉美文學等。按地域分為 外國文學 中國文學等。...
旦角可分為哪些種類,「旦」可以分為哪幾類
大花旦,小花旦。丑旦,老旦 旦 可以分為哪幾類 正旦 花旦 刀馬旦 武旦 花衫 老旦等六類。1 正旦 俗稱 青衣 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莊重的青年,動作幅度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韻白,唱功繁重。如 三擊掌 中的王寶釧。2 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著短衣裳,如褂子 褲子 裙子 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