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鄉試後是什麼?會試後又是什麼?殿試後又是什麼

2021-03-05 23:31:44 字數 5518 閱讀 2762

1樓:貞觀之風

古代鄉試後錄取者是舉人,會試後錄取者是貢生,殿試後後錄取者是進士。

1、鄉 試

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級考試,生員參加。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2、會 試

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國家級考試,舉人蔘加。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3、殿 試

也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國家級考試,貢士參加,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因此一般情況下並不會有淘汰的情況。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

2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時代科舉制省一級(包括京師順天府) 的考試。明洪武十五年(1384)規定了「三年大比」制度,每隔三年,舉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試步驟。以便承襲下來,並逐步予以完善,直至清末。

鄉試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是為正科。若遇慶典,有時加科,是為恩科。鄉試在秋天舉行,故又稱秋試或秋闈。

順天府的鄉試在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凡順天、直隸(今河北省)、關外各府、州、縣學的生員與貢生,經過上一年由學政主持的科考以及本年舉行的「錄遺試」、「大收試」合格者,與儒子未試者、官之未入流者經有司舉薦,均可參加鄉試。主持鄉試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經過考選而由**特派。此外還有監臨官、提調官、監視官、收掌官、同考官等。

同考官中文優學長的,派充內簾,負責分房閱卷;文字較差的,派充外簾,司受卷、對讀、謄錄、彌封等職。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八月初九為第一場,試以《論語》文

一、《大學》或《中庸》文

一、《孟子》文一以及五言八韻詩一; 十二日為第二場, 試以《易》、《書》、《詩》、《禮記》、《春秋》五**各一;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策問五道。三場都是先一日入場。應試者的試卷用墨筆書寫,稱「墨卷」。

作成後,呈交受卷官,隨即彌封編號,然後交給謄錄所用硃筆抄錄,稱作「硃卷」,校對無誤後方送同考官閱看。「硃卷」經各號房同考官閱後,選其佳卷,隨時向正副主考官呈薦。主考官決定取中之卷,再對號啟封,各書姓名於朱、墨卷上,然後依照應錄取名額及前後名次序,正式發榜,取中者即為本科中式舉人。

錄取名額,因省因年而異,順天的鄉試取中者往往有一二百名。凡考中的舉人,均應謁見薦卷的房師及主考的座師,自稱門生,拜主考為座主,得領水陸牌坊銀二十兩。院試

明清時代科舉制度由地方主持的初級考試辦法, 包括童試、院試、歲試、科試等步驟。清代康熙年間方更為完備。童試又稱小考,由各府、州縣長官主持,考選本地的童生。考試分四場舉行,第

一、二場試一文、一詩,第三場試一賦一詩或一策一論,第四場試小講三四藝。對考生逐場淘汰,最後被錄取的童生名冊被送往本縣儒學署,然後再往上送督學院,等**所派的督學使者(又稱學政)來監即舉行院試。正試試兩文一詩,複試試一文一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被錄取者即成為所在地縣學(州學或府學)的生員,初學的稱附學生,逐步升為增廣生和廩膳生,他們統稱為秀才。廩、增、附生每年必須參加由學政主持的考試,稱歲試,因故未考者,必須補考。考試時,試以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文一,五經《易》、《詩》、《書》、《禮》、《春秋》文一,五言六韻詩一。

依照考生文字的優劣,分為

一、二、三等,考列一等的,原為廩膳生的不計,原為增廣生、附學生的,經複試後可補敘廩膳生,每年便可領到廩餼銀四兩。複試試以四書文一,五言八韻詩一。當時有「三年大比」制,即每隔三年舉行一整套的自下而上的考試步驟,每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舉行鄉試,每逢辰、戌、醜、未年的春季,舉行會試。

當大比之前一年,由督學舉行一系列的科試,其次序為第一日試經古,正復兩試,與歲試同。第二日試廩、增、附生四書文

一、策一、五言八韻詩一。第三日試童生,與歲試同。第四日複試經古。

第五日複試取得一等的廩、增、附生。第六日複試取進的童生。第七日試出學的貢生,貢生如已出學,可不應試,但欲應鄉試者,必須參加此項科試。

科試除童生考試補為附學生外,凡廩膳生取列

一、二等或三等前三名的便取得了次年應鄉試的資格。童試、院試、歲試、科試等僅為科舉的初步,至進而為鄉試、會試、殿試,才是科舉選士的正途。

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金代凡府試中選者可參與會試。

泰和二年(1202) 定,策論三人取一, 詞賦經義五人取一。元代鄉試取300人,三分之一可參與會試,其中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各佔四分之一。考試內容重經義,輕詩賦。

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

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為2人)稱總載,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由部都請派充。

另有同考官18人(明代初為8人,以後有所增加,多時曾達20人),多由翰林充當。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樣。參加會試的舉子應先行復試,道遠不及者,得於會試後另行復試。

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三場所試專案,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以及策問,與鄉試同。會試取中者稱「貢士」又稱為「中式進士」 ,第一名稱「會元」。

錄取名額不定,明代約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錄取;清代無定額,每科自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錄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公取96名。各省被錄取的名額,以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會試揭榜後,中式進士須於下月應殿試。

殿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

一、二、三甲,兩榜。蒙古、色目為一榜,漢人、南人為一榜。前三人賜進士及第,為一甲;餘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為

二、三甲。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其程式大體如下:

試前須複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複試畢,於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也在保和殿。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制策題目,清初用時務策一道,題長

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後,題長達

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乾隆二十六年(1761) ,改由讀卷大臣密議八條中圈出四道為題。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

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

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的三分之二。

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一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3樓:匿名使用者

秀才―舉人―狀元、探花、解元進士。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室試、殿試,那麼它們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4樓:百度使用者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

」《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官署的高階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張衡傳》:「連闢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幹三百多年。

《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裡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

《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階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

」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裡「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

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三國歸晉後司馬家統一了多少年之後又是什麼朝代

完成一統天下這一偉業的是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長子,司馬一家三代,都是精明強幹之輩,祖父司馬懿,與諸葛亮周旋多年,終於拖死這一千古名相,並奪取魏國大權,而他父親司馬昭,不單掌控魏國大權,還南征滅了蜀漢,劉姓江山傳了這麼多年,終於徹底斷了。到了司馬炎這代,他終於取魏而代之,他繼位晉王,同年12月奪...

這又是什麼植物,這又是什麼花?

鼠曲菜。別明 菠菠草 佛耳草 軟雀草 蒿菜 面蒿 清明菜 水萩等 田艾 回,拉丁文名 gnaphalium affine d.don 為菊科答 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 40釐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 20毫米,上部節...

愛是什麼?情又是什麼?愛情又是何物呢

都想知道,元好問也在尋找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物就簡單了,可惜不是物,只有糾結!這問題很糾結啊 沒法回答,你愛一個人會對他有一種不一般的感覺,與別人不一樣的感覺 情 情感,包括好多種的 愛情就是酸甜苦辣鹹,什麼味道都有的 執子之手偕老,相濡以沫 什麼是情?什麼是愛?情是什麼?愛又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