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田曦
外國文學名著鑑賞分析《紅與黑》的人物形象塑造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他講述的主人公於連的一生經歷為線索向我們講述了法國19世紀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新的勢力與舊勢力的交鋒,《紅與黑》起初的標題為《於連》,2023年定名為《紅與黑》,並有副標題「2023年紀事」。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作,是因為它最早體現了這一流派的基本特徵。首先,**直接吸取現實題材,反映現實鬥爭。
2023年的《法院公報》上登載一個27歲的青年家庭教師槍殺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啟發了司湯達,但**的故事已與生活中的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用他長期以來對復辟王朝時期生活的觀察,聯絡當時的實際,注入他對社會矛盾的認識,使《紅與黑》成為一部反映復辟與反覆闢鬥爭的形象歷史。作品中的「紅」代表了充滿英雄業績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特別是拿破崙帝國;「黑」代表了教會惡勢力猖獗的復辟時期,作品對社會的種種罪惡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時,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尤其強調環境對人物的影響,也使這部作品成為典範。。
沿著於連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和事情。本書的作者司湯達使用了多種手法對人物進行了塑造,使今天的我們讀起來使我們感覺到人物栩栩如生,歷歷在目。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多角度塑造人物,並且使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那麼我們以於連為例子進行分析:一個出身卑微、到處受人歧視的鋸木廠工人,如何在階級意識濃厚的社會裡力爭上游?從小城市長家的家庭教師,做到巴黎侯爵的祕書,由於他的神學造詣與謹言慎行,漸漸得到別人的重視;甚至獲得市長夫人與侯爵千金的愛情……然而在拘謹的表象下,年輕人的心卻充滿對英雄的崇拜,對貴族的憎恨,以及想出人頭地的野心。
他一步步走向名利之路,也不時和自己內心的矛盾交戰…… 《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曾經參加拿破崙的幾次戰役,離開軍隊後便投身外交界,被派往義大利當領事官。由於他的經歷,司湯達觀察到社會種種不平的現象,特別是貴族階級與教會連手所形成的黑暗勢力,以及新興資產階級人心的反動;促使他開始寫作,完成了這部批判時代社會,剖析人性的《紅與黑》。《紅與黑》其實是一個象徵性的書名,有人說「紅」是指書中靈魂人物於連,代表小資產階級的叛逆者;「黑」則是指他所反抗的教會、貴族階級及復辟王朝所結合的強大勢力。
又有人說「紅」與「黑」代表了當時最熱門的「軍隊」與「教會」。你也可以說「紅」指的是主角於連心中善良、誠實的那一部分,而「黑」則是他內心偽善、憤恨的那一部分。「紅」與「黑」的交戰,主宰了於連的思考與行為;「紅」與「黑」的抗爭,註定了於連悲劇性的下場。
而在時代大環境的籠罩下,於連身旁的諸多人物角色,難道不也這樣徘徊在「紅」與「黑」的矛盾掙扎裡嗎?像天真單純的雷納爾夫人,初嘗愛情滋味,幸福的狂喜與衷心的悔恨不斷在內心交戰;而高傲的貴族千金拉穆爾小姐則在英雄崇拜的愛情與身分地位、自尊之間猶疑…… 他細膩地描寫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分析他們感情與慾望的細微變化,使讀者得以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你將不僅僅知道故事表層的結果,更洞察造成此一切結果背後的原因,因而獲得更深的衝擊與感動。
作者正是用了這種手法讓我們感覺到人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其實作者在無意之中也開啟了現在的一種文學的題材即現在所說的意識流文體。
作者並且通過多方面的展示人物性格向我們展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們還是以於連為代表來分析一下:於連的出生在一個下層的人物為了得到一些東西他要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首先他和雷那爾夫人的愛情就是一種逢場作戲的感覺。
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拿破崙式的征服的慾望,他對夫人的激情絕對是一種逢場作戲。當然著只是他的性格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大的側面,比如說:他在神學院的時候為了自己的晉升不惜放棄了自己的很大東西。
甚至將一些很是枯燥的東西背誦下來。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這種能力。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於連出於同樣的目的還是佔有了自己侯爵的女兒。
當然他的性格中也有一部分是出在自己的原來的階級,這是為統治階級說不可以容忍的所以於連的是也就是順理成章的東西了。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了。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的塑造達到了相同的目的讓我們感覺於連舊在我們的身邊。
他就是我們中的一個人是不存在距離的。
作者通過了這種形象的寫做手法向我們描寫了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是作者的書成為了**中的精品。我們在以後的創做中也應該使用這種創做手法多個側面,多個角度的去描寫一個人物,將這個人物寫的鮮活而生動,讓讀者與作者之間形成一種共鳴。這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才是能吸引讀者的好書。
2樓:匿名使用者
《唐吉柯德》賞析
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十七世紀)
1、 作者系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的最重要作家,主要作品:悲劇《努曼西亞》,長篇**《堂吉訶德》短篇**集《警世典範**集》,貫穿著人文主義與現實主義者精神。
2、 主要人物:堂吉訶德(吉哈諾)桑丘。潘沙
3、 作品反映的16-17世紀西班牙現實:涉及政權、經濟、宗教、道德、風俗等方面,寫出了封建政權、天主教會的黑暗和廣大人民備受剝削壓迫的現實,揭露了西放牙王國表面強大的背後,已開趨於衰落的本質。貫穿了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美好理想遭到嘲弄和踐踏的悲劇。
4、 堂吉訶德形象:耽於幻想,脫離現實,但出於善良的動機,奉行一種崇高的原則(鋤強扶弱,伸張正義),行為荒唐魯莽但表現出為了維護真理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是一個悲劇性與喜劇性結合的人物。
5、 潘沙形象:普通農民,他的窮困反映了西班牙農民的現狀。具有農民的智慧和求實的優點,也有目光短淺、狹隘的弱點。後期其懂得了堂吉訶德,逐漸接受了他無私無畏的品格。
6、 兩人對比:一個高瘦,一個矮胖;一個騎高馬,一個騎矮驢;一個沉溺主觀,耽於幻想,一個頭腦清醒,講求實際;一個行動魯莽,奮不顧身,一個謹慎小心,膽小怕事;
7、 藝術手法:
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用誇張、諷刺手法,在重複中加強喜劇效果;著重寫主觀動機與客觀後果的矛盾,在喜劇性情節中展現悲劇內涵;大量使用對比手法
8、分析堂吉訶德的人物形象。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性格複雜而矛盾的人物。1、一方面他耽於幻想,一切從主觀出發。
行為荒唐、魯莽,不會吸取教訓。如把風車想象成巨人,被風車摔倒在地,卻說中了魔法師的詭計。2、另一方面,他的所作所為的出發點卻有著高尚的一面,即為了奉行一種崇高的原則。
他要做一個行俠仗義的騎士,要鋤強扶弱、伸張正義,併為此而奮不顧身,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3、他在主觀上是追求和維護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脫離實際、早已過時的「騎士道」,所以註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他可笑又可悲,可親又可敬,在他身上將喜劇性和悲劇性奇妙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古往今來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形象。
9、分析《堂吉訶德》的藝術手法。
在塑造堂吉訶德的形象時,用喜劇性的手法寫一個帶有悲劇性的人物。
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個個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諷刺的筆調和誇張的手法,一再描寫人物的荒唐行動,造成喜劇性的效果。其次,**又著重描寫人物主觀動機與它的客觀後果的矛盾(或適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討苦吃),在喜劇性的情節中揭示其悲劇性的內涵。再次,**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在作品中,桑丘與堂吉訶德無論在外形上,還是在形象的內涵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高一個矮,一個重理想一個講實際,一個耽於幻想,一個冷靜理智,一個講究獻身,一個看重實利……兩兩對比,相得益彰。這一構思也是塞萬提斯的創造,它不僅有利於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3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我以前寫過一篇有關<哈姆雷特>的,不知你感不感興趣,如果可以,就跟我要吧.
4樓:晴雲一鶴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西方文學史》,挺不錯的,你可以看一看
5樓:我市山水
上圖書館去看看吧,可能有你要看的
外國文學名著
6樓:我是小度
1、《安娜卡列寧娜》
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
這部**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社會的寫照。
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2、《老人與海》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2023年7月21日-2023年7月2日),美國**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2023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2023年出版了長篇**《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
2023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鉅著《永別了,**》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
3、《羊脂球》
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中篇**。《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以1870—2023年普法戰爭為背景。
通過代表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的10個人同乘一輛馬車逃往一個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資產階級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卑鄙自私和出賣人民的醜惡嘴臉。
在**中,作者把下等人和上等人作了對比,檢驗了他們的道德水準。羊脂球是一個有愛國心的妓女,10人當中只有羊脂球配得上稱為高尚的人和有愛國心的人。她心地善良,在馬車上,儘管那些貴族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對她表示了輕視和侮辱,可是當他們飢餓難耐的時候,羊脂球慷慨地請他們分享自己的食物。
她還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那些所謂上等人都是些靈魂醜惡、損人利己的敗類。
4、《紅與黑》
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也是其代表作。作品講述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祕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
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臺。
**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心理**」的先河。
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之父"。《紅與黑》發表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5、《**山伯爵》
通俗歷史**,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1802-1870)的代表作。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祕密告訴了他。
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鉅富,從此化名**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勳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充滿傳奇色彩,奇特新穎,引人入勝。
外國文學名著鑑賞,外國文學名著鑑賞900字
外國文學名著鑑賞分析 紅與黑 的人物形象塑造 紅與黑 是法國作家司湯達的 他講述的主人公於連的一生經歷為線索向我們講述了法國19世紀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新的勢力與舊勢力的交鋒,紅與黑 起初的標題為 於連 1830年定名為 紅與黑 並有副標題 1830年紀事 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作,是因為它...
外國文學名著拍成電影的有哪些,外國文學作品拍成電影的有哪些?
1 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 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週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準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於1977年 1996年 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2 哈姆萊特 哈...
看外國文學名著 到底對自己能有哪些好處呢
看名著1為了增加學識修養 2為看書的精神內涵,瞭解這些精神內涵對自己的幫助不一定會很大,但是能起到一種修正的作用,或者激勵自己 3看名著的寫作方法,當然文筆不要細究,主要是看結構合手法4最重要的增加一種情趣 我經常看的,不論學習多緊。從未上過作文班,可作文將近滿分。其實,都是在自己漸漸健忘這些書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