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安黃文樹
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
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祕書省。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
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
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2樓:血灑征衣
欽天監官署名。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
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祕書省。
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
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
監正監副
主薄廳:主薄,一人,從七品至從八品(掌薄書文移之事)
屬官五官正(春、夏、中、秋、冬官正的簡稱)各一人,正六品(掌推曆法,定四時)
五官靈臺郎
四人,從七品(觀測天象變化)
五官保章正
一人,正八品(記錄天象變化,佔定吉凶)
五官挈壺正
一人,從八品(掌刻漏記時)
五官監侯
二人,正九品(佐五官正,推曆法,定四時)
五官司歷
二人,正九品(佐五官正,推曆法,定四時)
漏刻博士
一人,從九品(掌定時、換時、報更、警晨昏。大朝賀時,充報唱官。)
五官司晨
二人,從九品(佐漏刻博士。定時、換時、報更、警晨昏。大朝賀時,充報唱官。)
欽天監又分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歷科。
★本監官不得改遷他官,子孫世業,非特旨不得升調、致仕。如有缺員,由本監逐級遞補。
古代朝廷觀天象的部門叫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欽天監是掌管觀察天象、推算節氣曆法的機構。秦、漢以來以太史令掌天象曆法。唐代始設太史局,後又改司天臺,隸屬於祕書剩宋、元時設有司天監,與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並置的機構。
元朝還設有回回司天監。明、清則改名欽天監
我國古代占卜神鬼和天文的官職叫什麼?
4樓:名稱未設定誒
秦漢為太史令、唐代為太史局和司天臺、宋元為司天監、明清兩代為欽天監
職能為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
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
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祕書省。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
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元有太史院,明時沿用司天監,後期改為欽天監,至清朝時官職沿明制,仍屬欽天監。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國家天文臺,承擔觀察天象、頒佈曆法的重任。欽天監正,相當於國家天文臺臺長。由於曆法關係農時,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變和人事變更直接對應,欽天監正的地位十分重要。
明代沿用的歷法計算方式誤差較大, 不利於王朝的統治。恰在此時,傳教士帶來了新曆法。
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
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5樓:一個廚師
欽天監官署名。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
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祕書省。
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
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
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6樓:趙威宇
太史周代太史掌管王國中文書之起草,策命諸侯
、卿、大夫,記載國家大事,編著史冊,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以及祭祀諸事。其地位較崇,是一種兼管人事、神職並觀察、記載社會動態及自然現象之官。秦漢設太史令,地位已降低。
西漢司馬談、司馬遷父子曾先後任過此職。魏晉以後修史的職務劃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曆法之推算。隋設太史監,唐改太史局,肅宗時又改稱司天臺。
為管理天文、曆法的專門機構,五代沿置。宋代設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機構,職權漸分。遼稱司天監,金稱司天臺。
元代改稱太史院,專管推步測算(推算曆法,觀測天象之事)。雖另有司天監,但無實際職掌,僅留空名。明清兩代均稱欽天監,以掌天文、曆法之事。
至於修史之事,則專歸翰林院。故文士喜用太史之名稱翰林院諸官。
7樓:犬晨叉
欽天監,你說的神官,陰陽師是日本才這樣叫。
8樓:
對,應該是叫欽天監。
觀天象算命的大臣是什麼官職
9樓:匿名使用者
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
掌天時。隋
所屬有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
監為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
、監,或屬
。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
。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
,金稱司天臺,屬
。元有太史院,與
,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
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
為長官,
、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
參加。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10樓:測卦算命
星官,這個官要經驗沉澱的。
古代會觀星象的被稱為什麼官
11樓:匿名使用者
天文官是對古代星象觀測(工作既包括星佔內容也包括天文學內容)、記錄的朝廷**的統稱,中國古代有很多稱呼,比如明清代稱欽天監。
古代研究天象的**叫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司天監,官名。掌管觀察天文,並推算曆法。
元初掌天文曆象的**機構。後為天文學校。金代設司天臺,隸祕書監,掌天文歷數風雲氣象,兼教授生員。
設提點、監、少監、判官、教授、司天管勾等。轄天文、算曆、三式、測驗、漏刻諸科。元初因金制,立司天臺,隸祕書監。
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與回回司天臺合併為一,並於次年招收生員入臺學習。十五年(1728)別置太史院,與司天臺並立,觀象頒置太史院,司天臺僅教授生員,成為天文學校。延佑元年(1314)改名司天監。
秩正三品。七年(1320)降正四品。設提點1員,司天監3員,少監5員,丞4員,知事1員,令史等吏員若干。
屬官有提學、教授、學正、及天文、算曆、三式、測驗、漏刻諸科管勾、陰陽管勾、押宿官、司辰官等。額定天文生75人。
歷代多設定司天監,但名稱不同。周朝有太史,秦漢以後有太史令。隋代設太史監,唐代設太史局,後又改司天臺,隸屬祕書省。
宋、元兩朝有司天監,元代又設太史院,下設三個局:推算局、測驗局、漏刻局。元代至元十七年(2023年)又設有回回司天監,任務「觀像衍歷」。
明初有司天監和回回司天監,有天文、漏刻、大統歷、回回曆四科;洪武三年(2023年)改稱欽天監,清代循稱欽天監,並設監正、監副等官。明朝以後即有歐洲傳教士加入,洪武二年(2023年)阿拉伯魯密國的黑的兒、馬德魯丁、馬哈麻父子先後出任監正。清初湯若望訂正「時憲曆」。
13樓:匿名使用者
欽天監 官署名。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
隋祕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祕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祕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祕書省。
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臺。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臺,屬祕書監。
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
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漢初負責佔天看星象的官職叫什麼 15
14樓:資深耽美狼
漢朝實行
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
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
;管軍事,是
;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
後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還設有
,掌管宮內事務。
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
(掌門房)、
(掌衛兵)、
(掌車馬)、延尉(掌法律)、
(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
(掌全國經濟)、
(掌皇室財政)。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的地位大幅抬升。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
、等為郎加以
,與共議軍國大事,組成
。原以丞相為首的
組成外朝
漢代-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軍司馬)-()-
(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
(五官、左、右、
類同五校)-軍--
(軍、應該就是
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徵、四鎮、前後左--、-大將軍你要找的應該是九卿
15樓:
太常(奉常)太常,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太常。
」王莽時改秩宗。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署,各置令丞一人;均官、都水兩署,各置長丞一人;諸廟寢園食官署,署置令、長、丞各一人。太樂令、丞,掌伎樂;太祝令丞,掌讀祝文及迎送神;太宰令丞,掌宰牲及饌具;太史令丞,掌天時星曆;太卜令丞,掌卜筮;太醫令丞,掌巫醫。
太常機構龐雜,其屬吏掾史有:太常掾、太常掌故、太史掌故、史書令史、待詔、大典星、治歷、望氣、望氣佐、高廟僕射、廟郎、寢郎、園郎、禮官大夫、曲臺署長、寫書官等多至二千人。
古代被滅門的大臣有哪些,古代各種官職的大臣的死還有什麼說法?
崩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薨 古代稱候王死叫薨。唐以後二品以上官職死亦以此稱之。卒 古代稱大夫死曰卒。不祿 古代稱士死為不祿。死 古代平民之死亡。薨 古代稱候王死叫薨。唐以後二品以上官職死亦以此稱之。古代大臣死了叫什麼?古文 趙普 裡,既薨 的薨 禮記 曲禮 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祭酒」是什麼官職,在古代「祭酒」是什麼官職
國子學或來國子監的主管官。自 國子學或國子監是bai中國封建時代du的教育管理機zhi關和最高學府。dao一開始出現在漢魏,漢代有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首。西晉改設國子祭酒,隋唐以後稱國子監祭酒,為國子監的主管官。清末始廢。唐張說 素盤盂銘序 國子祭酒韋公好遊山水。意思是韋公喜歡遊山玩水。祭酒。古代主管...
古代大臣上朝是腰間的圈圈叫什麼古代大臣上朝是腰間的圈圈叫什麼
蹀躞 後來俗稱玉帶 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 帶銙 ku 音垮 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 di xi 音碟謝 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