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螞蟻爬爬賽
是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出自先秦時期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亦唯伯仲叔季圖之。」意思就是說長幼次序按這樣的劃分。
伯、仲、叔、季,古時常用於表字或對人的敬稱。孫堅有四個兒子,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字中比較有代表性的。
2樓:朱梓情
古代兄弟排行稱謂 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為「仲父」,仲父之弟稱為「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為「叔父」。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間:中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出處 三國·曹丕《曲論·**》:「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示例 ~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唐·杜甫《詠懷古蹟》詩)
3樓:瑞來鮮于千兒
孟(伯)、仲、叔、季,
在先秦,姓不但是女子能否與男方婚配的重要標誌,而且還具有區別女子結婚與否的重要作用呢。因為那時的女子雖有名字,但限於周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規定,女子的姓於是擔負社會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為了加以區別,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
二、老三、老麼這種排行。如古書所記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兒,子家的二女兒,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麼姑(哭倒長城的孟姜女並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兒)。女子嫁出去以後,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孃家的並列稱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給被孔子讚譽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衛國大夫孔圉做妻子後,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給張姓男子,婚後只能稱為「張李氏」或「李氏」,這種稱叫方式在當今某些農村還能找到。
根據《國語辭典》:孔穎達.正義:「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
伯仲叔季,兄弟長幼的次序。我手邊的一本辭典解釋:「兄弟排行的次序,長兄為伯,次為仲,又次為叔,最幼為季。若兄弟三人,則稱孟、仲、季。」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伯(孟),第二仲,第三叔,第四季。
5樓:丹凝心孝芙
由大到小依次是:伯仲叔
季也可以是孟仲
叔季孟與伯相同
在古代伯用的居多
解析如下:
古代在對男性同輩排序時通常稱長子為「伯」,次子為「仲」、三子為「叔」、四子為「季」。
比如江東孫氏四兄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
匡,字季佐。
6樓:來看新聞故事
老大伯,老二仲,老三叔,老四季。
7樓:匿名使用者
依次是伯、仲、叔、季。
8樓:易海一黍
多兄弟之名分,初了伯、仲、叔、季的說法外,還有以孟、仲、季房論者,1、4、7、10、13為孟房,2、5、8、11、14為仲房,3、6、9、12、15為季房。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四兄弟的少,**個兄弟得到不少,該怎麼排行次序
10樓:匿名使用者
1,伯2,仲3,叔,4,季
11樓:匿名使用者
排行次序為:伯、仲、叔、季。
古人四兄弟從大到小排行次序
12樓:充電器大俠
古人四兄弟從大到小排行次序為:
伯、仲、叔、季
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
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為「仲父」,仲父之弟稱為「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為「叔父」。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間:中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擴充套件資料: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性外族都稱作親屬。具體稱謂如下: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祖父(母):父之父(母)。
父母:父,母。
己身:自己本代。子:子。
孫:子之子。
曾孫:孫之子。
玄孫:曾孫之子。
來孫:玄孫之子。(下五世指從本位起,下主立孫)世父 (伯父) : 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嬸) :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從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從兄弟。
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從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叔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婦:弟之婦。
從子(侄):兄弟之子。
從女(侄女):兄弟之女。
從孫:兄弟之孫。
甥(外甥出):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 女之夫。
中表(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從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從舅:母之從元弟。
從母兄弟、從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嶽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夫之父母(俗稱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婦:夫之弟婦。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婦與嫂的簡稱。
親家:妻之父母與夫之父母之間的婚姻。具體地說,夫之父為姻,妻之父為婚。
婭,連襟(襟兄、襟弟):兩喬兩婿互稱。
13樓:百度使用者
由大到小依次是:伯 仲 叔 季 也可以是 孟 仲 叔 季孟與伯相同 在古代伯用的居多
解析如下:
古代在對男性同輩排序時通常稱長子為「伯」,次子為「仲」、三子為「叔」、四子為「季」。
比如江東孫氏四兄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 匡,字季佐。
14樓:明—意
hehe 我來做任務
15樓:餘熹本柔雅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
老大到老四按照伯.仲.叔.季
古人四兄弟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
16樓:**座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
三、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仲父」,仲父之弟稱「叔父」,最小的叔父稱「季父」。
後來你之弟統稱「叔父」。《史記•項羽本紀》:「其(項羽)季父樑。
」這裡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專指最小的叔父
如滿意望採納謝謝
古代四兄弟排行次序稱謂從大到小依次是?
17樓:喵喵喵
古代兄弟排行稱謂 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季排行最小。也就是說古代在對男性同輩排序時通常稱長子為「伯」,次子為「仲」、三子為「叔」、四子為「季」。
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孫堅有四個兒子。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字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孔子,字仲尼,說明孔子在家裡排行第二。相傳孔子的哥哥叫做孟皮,是個瘸子。
魏太尉(晉宣帝)司馬懿,字仲達,其哥哥是漢兗州刺史司馬朗,字伯達;其弟弟有魏太宰(晉安平王)司馬孚,字叔達;魏東武城侯司馬馗,字季達。
魏鴻臚丞司馬恂,字顯達;魏中郎司馬進,字惠達;魏安城亭侯司馬通,字雅達;魏安平亭侯司馬敏,字幼達。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達」,於是並稱為「司馬八達」。
擴充套件資料
與伯仲叔季有關的歷史內容:
春秋時期,崔杼殺死齊國國君齊莊公,屬弒君之罪。但因齊莊公偷淫崔杼之妻在先,再加上崔杼大權在握,人們對他也奈何不得。可當時的史官太史伯,卻恪盡職守,秉筆直書,在史書上記下:
「周靈王二十三年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
崔杼看後大怒,殺之。未料想,太史伯有三位弟弟都是史官——分別是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他們說:「秉筆直書是史官的天職。
我們寧可為寫信史而死,也絕不失職貪生。」兄弟們前仆後繼,在老
二、老三又接連被殺後,**寫史的老四仲叔依然秉筆直書崔杼弒君這段歷史。
崔杼問他:「你還不怕被殺頭?」仲叔答道:
「秉筆直書,是史官人品和道德的崇高體現,史官對後世應負歷史責任!」崔杼聽後,無奈地說:「我也是為了國家才殺這個無道昏君的呀。
即使你直書,國人也會諒解我的。」於是便不再追究仲叔死罪。
古代按照伯仲叔季取名很普遍,比如三國時孫堅的四個兒子,名字即分別為: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當年魯國有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個家族,時稱為"三桓"。
若「伯仲」兩字連用,則表示相差不多,難分高下,成語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間」。兄弟講排行,姊妹也講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往往也加「伯(孟)、仲、叔、季」等位序字,如伯姬、叔姬等。
其中,「孟」表示排行老大,而人們熟悉的那個以哭夫崩城而聞名的文學人物孟姜女,姓姜,一看就知道是姜家大小姐。
孟仲叔季,不僅用在人的排行上,同時又見於四季排行。其中,不管多或少於四個,「季」都是代表最末的,如果只有三個,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各自對應「孟、仲、季」三個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18樓:為誰為誰為
伯仲叔季。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圖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按宗法社會裡常以長子繼承父位當家,當國者則一樣把持國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國奉為把持朝政的長兄,「伯」、「霸」通用。同義的「兄」字,從人從口,表示在家裡是發號施令者,這與「公」字從口,上面的「八」表出聲(甲金文下邊不是厶),表示是國家的發號施令者相似。
弟弟們對兄長是必須服從的。
唐代後漢語借用阿爾泰語系突厥語的「哥」aga ,我們的「伯」字則傳到阿爾泰語為「伯克」baeg,跟古漢語的「伯」一樣,成了官長、貴族的稱呼。「伯」字甲骨文只作「白」,好幾位文字學家解作日光初出,郭沫若則解為象大拇指,認為跟「擘」同根。不管那一說,總之是其字義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這個叫法還留在雲南白語(漢語最親的兄弟語)裡,讀 zv 陽去(第6調),在白語裡,「仲子」是二兒子,「仲女」是二女兒。
「叔」這個字也跟「俶」字同根。《爾雅"釋詁》「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來的,新生的。
「季」——這個字《說文》認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於幼禾,總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於或少於四個,「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個,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個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稱為「四季」。
文王之父季歷是老三,上有「太伯、仲雍」,所以末子為老三也可稱季。晉代著名道家葛洪字稚川,他也是老三,「稚」即是季的代換字。
金屬密度排序從大到小最好帶數字謝謝
金屬密度排序從大到小 單位 kg m 鋨 22.57 鉑 21.45 金 19.3 汞 13.5 鉛 11.3 銀 10.5 銅 8.9 鐵 7.86 錳 7.3 鉻 7.2 鈦 4.55 鋁 2.69 鎂 1.74 鈣 1.55 鈉 0.97 鉀 0.87 鋰 0.54 密度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 ...
從紫陽街到大文峰塔的小文峰塔的秋遊作文
背上書包帶零復食,歡天喜地來到絲制博館。絲博館,絲博館,扎染真好玩,我們笑得像蘋果。絲博館,絲博館,花樣真多呀 小時候,我只吃過番薯,但是從來沒有挖過番薯,我就過了一回挖番薯的癮。我和婁家怡為一組,挖番薯的工具也只有一根竹籤。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塊番薯地,並告訴我們,莖很多的地方肯定就有許多番薯。我懷著...
古代皇宮職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什麼
以清朝為例,古代皇宮職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一 皇太后等級 1 正一品 母后皇太后 2 從一品 聖母皇太后 3 正二品 護國皇太后 4 從二品 御尊皇太后 5 正三品 貴皇太后 6 從三品 御皇太后 7 正四品 尊皇太后 8 從四品 皇太后 9 正五品 貴太后 10 從五品 御太后 11 正六品 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