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讚頌了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
2樓:匿名使用者
1、讚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2、原詩簡介:
贈從弟 其二
劉禎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選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魏詩》卷三.作者是劉楨(186--217),漢末詩人。
3、作者簡介:
劉楨,出生年不詳,卒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寧陽)人,漢末詩人。「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文學家。
4、詩詞賞析:
作者以松柏為喻,讚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贈從弟》(其二)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起首二句,即以鬆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鬆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
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起首二句以客觀描寫為主,三四兩句則加強了抒情的氛圍。而且在似乎不相關的鬆和風之間衝突頓起,令聽者心驚,觀者顏開。
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衝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第三句詩順接第二句,第四句呼應首句,章法綿密,有序。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顯出環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
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出來。最後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
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全詩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覆詠歌,卻不平板單調。
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不重在工筆細描,而以層層深入事物的核心見長。
這首詩名為「贈從弟」,但無一語道及兄弟情誼。我們讀來卻頗覺情深誼長,而且能同詩人心心相印。這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松樹象徵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
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但一旦詩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樹木、風霜雷電,與自然界中某些同人類相通的特徵一撞擊,便會爆發出動人的火花。
這種象徵手法的運用,劉楨之前有屈原的桔頌,劉楨之後,則更是屢見不鮮,且形成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徵之一。劉楨如果直接抒寫內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以此自勉,也藉以勉勵從弟.全詩關於兄弟情誼雖「不著一字」,但味外之旨卻更耐人品嚐。
贈從弟其二刻畫松柏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3樓:匿名使用者
1、本詩整體上主要運用了襯托(映襯)的手法,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也藉以勉勵從弟.具體而言,全詩前三聯中,為了表現松樹由外而內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借谷中風及惡劣的天氣來襯托松樹,讓寒風瑟瑟吹起,在嚴寒大風中堅勁不移的松樹的高貴品格,不言自明.
2、本詩整體上還可以理解為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松樹象徵自己的志趣、情操和追求.自然中的松樹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更不具有詩人所說的什麼高貴品格.
是詩人用多情的目光關照松樹,讓這松樹具有了某種與人類相通的特徵,作者正是藉此來寄託懷抱,象徵自己的志趣追求.這種象徵手法的運用,在古代詩歌中屢見不鮮,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徵之一.
贈從弟其二刻畫松柏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試做簡要分析
4樓:浮生若夢
《贈從弟其二》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本詩整體上主要運用了襯托(映襯)的手法,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也藉以勉勵從弟。具體而言,全詩前三聯中,為了表現松樹由外而內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借谷中風及惡劣的天氣來襯托松樹,讓寒風瑟瑟吹起,在嚴寒大風中堅勁不移的松樹的高貴品格,不言自明。
2、本詩整體上還可以理解為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松樹象徵自己的志趣、情操和追求。自然中的松樹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更不具有詩人所說的什麼高貴品格。
是詩人用多情的目光關照松樹,讓這松樹具有了某種與人類相通的特徵,作者正是藉此來寄託懷抱,象徵自己的志趣追求。這種象徵手法的運用,在古代詩歌中屢見不鮮,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徵之一。
贈從弟其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感情 堅貞挺拔 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這首詩通篇已松柏為喻,讚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
6樓:買來的幸福
本詩通過描寫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表現了松柏堅貞挺拔的特點,表達了作者也立志成為像松柏一樣的人的思想感情。
贈從弟其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7樓:騎馬個隆咚鏘
詩人感情 堅貞挺拔 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這首詩通篇已松柏為喻,讚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
贈從弟其二怎麼賞析
8樓:學院派魚多多
魏朝詞人劉楨的《贈從弟其二》賞析:
松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頌,成為秉性堅貞,不向惡勢力屈服的象徵。孔子當年就曾滿懷敬意地讚美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釋義:
到了每年天氣最冷的時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
這一首寫法,與詠蘋藻又稍有不同,不是先寫背景,後寫主體,而是開筆便讓山上亭亭之鬆拔聳而起,展現出一種突兀撐青穹的雄偉氣象。然後再用「瑟瑟」穀風加以烘托,寫得極有聲勢。
後面兩句為表現松柏的蒼勁,進一步渲染穀風之凜烈:「風聲一何盛,鬆技一何勁!(釋義:
風聲是多麼的猛烈,松枝又是多麼的剛勁!)」前「一何」慨嘆穀風之盛,簡直就要橫掃萬木;後「一何」敘寫松枝之勁,更顯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剛挺難摧。
詩人也許覺得,與穀風相抗,還不足以表現松柏的志節,所以接著又加以「冰霜」的進襲:「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釋義: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前一個「正」字告訴人們,此刻正是滴水成冰、萬木凋零的淒寒嚴冬;後一個「正」字又告訴人們,再看松柏,它卻依舊端然挺立、正氣凜然,不減春日青蒼之色。
這兩句描摹冰霜,辭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態從容。松柏的堅貞志節,正顯現於這一鮮明的對照之中。此詩結尾也是冷然一問:「豈不罹凝寒(釋義:難道是松樹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
意謂:難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然後歸結到詩人主意之所在:
「松柏有本性(釋義: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吐語沉著,戛然收筆。
讀者於涵詠之際,恍可見到,那雄偉蒼勁的松柏,還久久矗立在眼前。
擴充套件資料:
原詩:《贈從弟》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釋義:高山上松樹挺拔聳立,山谷間狂風瑟瑟呼嘯。風聲是多麼的猛烈,松枝又是多麼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作者簡介:
劉楨(?-217),三國時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山東東平寧陽人。
創作背景:
《贈從弟》共三首,分別用蕷藻、松柏、鳳凰作喻。此為其二,作者勉勵他的堂弟要具有像松柏一樣堅貞高潔的品性,這也未嘗不是作者的自勉。
這首詩名為「贈從弟」,但無一語道及兄弟情誼。我們讀來卻頗覺情深誼長,而且能同詩人心心相印。這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松樹象徵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
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
但一旦詩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樹木、風霜雷電,與自然界中某些同人類相通的特徵一撞擊,便會爆發出動人的火花。這種象徵手法的運用,劉楨之前有屈原的桔頌,劉楨之後,則更是屢見不鮮,且形成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徵之一。
劉楨如果直接抒寫內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以此自勉,也藉以勉勵從弟。全詩關於兄弟情誼雖「不著一字」,但味外之旨卻更耐人品嚐。
9樓:山東省飛飛
《贈從弟(其二)》賞析 贈從弟(其二)——[漢] 劉楨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譯文;山上高聳挺拔的松柏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風中挺立.風颳得是多麼強大,松枝是多麼的勁挺!當冰霜一片悲慘淒涼景象之時,而松柏卻依然終年端正挺拔.
難道松柏不怕嚴寒嗎?那是松柏具有不畏嚴寒的本性!
賞析;劉楨(?-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建安七子」之一,劉楨的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作品流傳很少,現僅存十五首.
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採用的比興手法.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要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開篇描寫出松柏樹的整體形象:高聳挺拔,立於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風,不向嚴寒低頭,不在惡勢力下彎腰,高俊雄偉,傲骨錚錚.
三、四兩句「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意思是說風聲是多麼的凶猛,松枝在風中又是多麼的剛勁.是對風聲與松樹都予以描寫,描寫松柏與寒風在對立中所展現的情狀,突出了松柏樹的可貴品格.
五、六兩句「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意思是正當嚴冰寒霜帶來一片悲慘淒涼景象之時,松柏樹卻總是那麼挺拔美好.通過冰霜的殘酷再一次反襯松樹的不畏嚴寒與高潔傲骨.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兩句的意思是難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嗎?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嚴寒的本性.直接寫松柏的品格,點明主題.
如果說前面四句主要寫松樹的外在形象,那麼後面四句則主要寫松樹的內在品格.它雄偉挺拔,不懼怕任何惡劣嚴酷的環境.這樣,松樹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現.
全詩以簡練的語言寫出了松柏樹剛正堅貞、不屈不撓的鮮明形象和不向嚴寒低頭,不向殘暴彎腰的高貴氣節,詩作融入了對松樹讚頌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興手法象徵詩人自己的性格與抱負,同時也是為了勉勵他的從弟.
10樓:曉寒秋楓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
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讚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鬆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複來突出狂風與勁鬆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
全詩章法渾成,承**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詩人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樣堅貞自守,不因外力的壓迫而改變本性,也有自況自勉的含義。詩人不是孤立地詠物寫鬆,而是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中來刻畫,突出了它與作為對立面的狂風、冰雹的搏鬥,可謂是通過典型環境來刻畫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勝利者的姿態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巔,顯示出一種激勵人心和鬥志的崇高美、悲壯美。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挫折、考驗。
詩人告訴我們,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魏晉古詩贈從弟中從弟的是什麼意思
含義 從弟舊義,中古時期以同曾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從弟新義,唐宋以後以同祖父不同父親而年幼於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弟。從弟裹義,由於古時語言的地域習慣等因素,有人也將比 從弟本義 血緣隔得更遠的 平輩 或 輩分難辨而年齡比自己稍小的非親兄弟 族內兄弟 籠統 含混地稱之為從弟。拼音標...
《贈從弟》劉楨這首詩的拼音是什麼
贈從弟魏晉 劉楨 其一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採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z ng c ng d w i j n li zh n q y f n f n d ng li shu l n l n shu zh ng sh p ng z o sh ng q y...
劉楨《贈從弟》中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的勁應該怎麼讀
劉楨 贈從 bai弟 風聲一du何盛,松枝一何勁。zhi 兩句詩dao表面是歌頌松樹堅韌不內拔的意志和越戰容越勇的戰鬥精神,深層的含義是告訴人們,只有頂得住壓力,受得了磨難,才會越挫越勇,才能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勁 讀 j ng 指的是剛勁。在這裡應讀jing,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