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的服裝並不都是明朝的。首先,它的初起是從宋朝服裝開始的。宋朝形成了最早的成型戲曲:
南戲。那麼既然是戲曲,必然戲是最重要的,不然為什麼叫戲曲,而不叫曲戲呢?所以,既然是戲,自然首要標準是貼近生活。
那宋朝的服裝就成了中國戲曲服裝的基礎了。 隨時間的推移,歷史進入了元朝。戲曲在元朝的發展是空前的,在這個時間段出現了第一個全國性的大劇種:
元雜劇。那服裝也就不能沿用前朝得了。服裝開始出現了變化。
在此期間,受到長袖善舞的影響,出現了內衣(一種袖子極長的白色衣服,類似襯衣),同時,袖口也沒有宋朝的服裝打了。 接著,就進入到了連臺本戲最輝煌的時代:明朝。
在此期間所誕生的戲曲明傳奇,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於胡化,戲曲服裝又向漢化發展了些許。內襯衣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水袖。
他不但簡化了戲曲化妝的過程,同時也使袖舞更加方便。還是那句話,戲要貼近生活。臺上是以美為主,然而並不是每個好演員都很漂亮,為了符合大眾的審美,繃水沙也開始了,同時為了補足缺陷,飾演旦角的演員頭上的裝飾也越來越複雜。
舞臺上胡人的服裝沿用了蒙古服飾。 然後,我們進入了專職高度集中的清朝。雖然文人還是照樣寫傳奇,但文化氛圍也越來越不讓人樂觀。
最重要的就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被調查。同時地方戲在此期間也開始興起,敢於崑曲叫板,為首的就是秦腔。在康熙年後,秦腔成了全國最主要的劇種。
在魏長生的帶領下,秦腔走遍大江南北,這為戲曲服裝的發展又產生了影響,如將旦角的發鬏由頭頂改為腦後、加入蹺工。在清朝,戲曲服裝的改制不大,主要是因為清朝自認為自己不是打下的大明江山,而是趁內亂奇襲成功。同時這有著極強的開闊心胸,所以,保留了戲曲中原有的服飾。
但在此期間,吸取服飾的容量卻大大增加。明確了顏色等級,大量吸入了民間服飾(如飯單)。到清末,戲曲服裝的建制、種類和紋飾都以完善。
但是由於清朝統治者的文化**,並沒有表現清朝生活的戲服,僅有朝服一類的衣服。如旗莽,清官衣等。到此,後代的服裝改革,希望能夠西化好表現生活卻永遠都趕不上以前的藝術水平了。
但在明朝服裝的基礎上又發展的服裝卻大獲成功,如箭蟒、草龍蟒、改良女靠、改良官衣、改良團龍蟒等。 所以,現在舞臺上的服裝好像都是明朝的服裝。
2樓:匿名使用者
戲曲中的漢族人物服飾以歷史上的明朝服飾為基礎發
展而來,我還是持這種觀點,因為戲服和明朝服飾的共同點大大多於和其他服飾的共同點。同樣,少數民族人物的服飾也是以滿族服飾為基礎發展而來。
這可能和京劇形成於清初多少有點關係。要不然,為什麼中國歷史上那麼多朝代的服飾都不像,偏偏像明朝的?中國幾十個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不像,偏偏像滿族的?
隱約記得清初的「十從十不從」裡有和戲曲有關的條款,規定戲曲演出時是可以穿明朝服飾的,但平時絕對不允許。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從《戲曲服裝設計》上看到的。根據我對戲曲的理解加以完善。如果需要論據,你可以來山西晉南地區的元明清戲臺以及戲曲壁畫看看。
另外,繃水沙的問題可能是從元朝開始的,其他的應該沒什麼問題。
京劇的起源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
(青陽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臺。乾隆四十五年(2023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
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魏長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餘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2023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繼三慶徽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臺衚衕內),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春臺班』進京時間,按漢調名家米應先於乾隆末年,在京曾擔任『春臺班』臺柱時始,證明該班進京時間早於『四喜』和『和春』。
『春臺班』位於百順衚衕。『四喜班』於嘉慶初來京。徽戲、崑曲兼演、尤以崑曲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之語。
該班位於陝西巷內。『和春班』於嘉慶八年(2023年)於李鐵柺斜街組建。該班以武戲見長。
道光十三年(202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劇目,表演風格,各有其長,故時有「三慶的軸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之譽。「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亦用,可謂諸腔並奏。
在表演藝術上廣徵博採 吸取諸家劇種之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自魏長生被迫離京,秦腔不振,秦腔藝人為了生計,紛紛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兩腔融合的局面。
在徽、秦合流過程中,徽班廣泛取納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劇本移植,為徽戲藝術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係。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2023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
六、王洪貴、余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臺、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著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淨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余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鐗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著稱。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唸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2023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
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形成期道光二十年至咸豐十年間(1840-1860),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鑑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其標誌之一: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
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 為主;之二,行當大體完備;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之四,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
他們在演唱及表演風格上各俱特色,在創造京劇的主要腔調西皮、二簧上和京劇戲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語言特點的說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貢獻。第一代京劇演員中,尚有老生盧勝奎、薛印軒、張汝林、王九齡等;小生龍德雲、徐小香;旦胡喜祿、羅巧福、梅巧玲;醜楊鳴玉、劉趕三;老旦郝蘭田、譚志道;淨朱**子、任花臉等,他們為豐富各個行當的聲腔及表演藝術,均有獨特創造。後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於突破青衣、花旦的嚴格分工舊規,為旦角的演唱藝術開闢了一條新路。
《同光名伶十三絕》是京劇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劇裝寫真畫,由晚清民間畫師沈蓉圃繪製。他參照了清代中葉畫師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戲曲人物畫的形式,挑選了清同治、光緒年間(l860至1890)京劇舞臺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員(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時小福、餘紫雲、朱蓮芬、郝蘭田、劉趕
三、楊鳴玉),用工筆重彩把他們扮演的劇中人物描繪出來,顯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此畫於**三十二年(2023年),由進化社朱復昌在書肆收購,經縮小影印問世,並附編《同光名伶十三絕傳》一冊。
成熟期2023年一2023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為時稱「老生後三傑」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其中譚鑫培承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各家藝術之長,又經創造發展,將京劇藝術推進到新的成熟境界。譚在藝術實踐中廣徵博採,從崑曲、梆子、大鼓及京劇青衣、花臉、老旦各行中借鑑,融於演唱之中,創造出獨具演唱藝術風格的「譚派」,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
二十年代後的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等,均在宗「譚派」的基礎上發展為各自不同的藝術流派。汪桂芬,藝宗程長庚,演唱雄勁沉鬱,悲壯激昂,腔調樸實無華,有「虎嘯龍吟」的評道。他因「仿程可以亂真」,故有「長庚再世」之譽。
孫菊仙,18歲時選中武秀才,善唱京劇,常入票房演唱,36歲後投師程長庚。他噪音洪亮,高低自如。唸白不拘於湖廣音和中州韻,多用京音、京字,聽來親切自然。
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老生後三傑」師承各有側重,藝術風格各異,從全面權衡,譚鑫培文武昆亂不擋,藝術造詣及對京劇的發展,遠遠超過汪、孫。光緒年間,譚鑫培被稱為「伶界大王」,在劇界地位,如當年之程長庚。
咸豐十年(2023年)京劇始入宮廷演出。當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慶班、四喜班、雙奎班及外班(京劇班)演出。光緒九年(2023年),慈禧五旬壽日,挑選張淇林、楊隆壽、鮑福山、彩福祿、嚴福喜等18人入宮當差,不僅演唱,且當京劇教習,向太監們傳授技藝。
自此,清宮掌管演出事務的機構「昇平署」,每年均選著名藝人進宮當差,結止宣統三年(2023年),計有譚鑫培、楊月樓、孫菊仙、陳德霖、王楞仙、楊小樓、餘玉琴、朱文英、王瑤卿、龔雲甫、穆鳳山、錢金福等生、旦、淨、醜的名家150餘人曾入宮。由於慈禧嗜好京劇,加之京劇名家頻繁在宮中獻藝,聲勢日強。同期,位於大柵地區的廣德樓、三慶園、慶樂園、中和園、文明園等戲園、日日有京劇演出,形成了京劇一統的局面。
京劇成熟期,除「老生後三傑」外,生行:許蔭棠、賈洪林;武生:俞菊笙、楊隆壽;淨行:
何佳山、黃潤甫、金秀山、裘桂仙、劉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陸華雲;旦行:陳德霖、田桂鳳、王瑤卿、朱文英;醜行:
王長林、張黑、羅百歲、蕭長華、郭春山。這一時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與生角並駕齊驅之勢。武生俞菊笙,開創了武生自立門戶挑樑第一人,他被後人稱為「武生鼻祖」。
上述名家,在繼承中有創新發展,演唱技藝日臻成熟,將京劇推向新的高度。
鼎盛期2023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湧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楊小樓、梅蘭芳(貴妃醉酒)、餘叔巖。由於文人崇尚的雅文化傳統在20世紀遭遇滅頂之災,京劇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
2023年,北京《順天吋報》舉辦京劇旦角名伶評選。讀者投票選舉結果:梅蘭芳以演《太真外傳》,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硯秋以演《紅拂傳》,荀慧生以演《丹青引》,榮獲「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脫穎而出,是京劇走向鼎盛的重要標誌。他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形成了梅蘭芳的端莊典雅,尚小云的俏麗剛健,程硯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嬌暱柔媚「四大流派」,開創了京劇舞臺上以旦為主的格局。武生楊小樓在繼俞菊笙、楊月樓之後,將京劇武生表演藝術發展到新高度,被譽為「國劇宗師」、「武生泰斗」。
老生中的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馬連良,20年代時稱「四大鬚生」。同期的時慧寶、王鳳卿、貫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優秀人才。30年代末、餘、言、高先後退出舞臺,馬連良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稱之「四大鬚生」。
女鬚生孟小冬,具有較高藝術造詣,頗有乃師餘叔巖的藝術風範。
2023年秋,北京大、中學校愛好京劇者及廣大觀眾給各報寫信,倡議進行京劇童伶選舉。時富連成社社長葉龍章與北平《立言報》社長金達志商妥,由該報發表通告,專門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報上發表投票數字,並約請「韻石社」幾人來報社監督。規定投票日期為半月,到期查點票數。
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和富連成社負責人及《實報》《實事白話報》《北京晚報》《戲劇報》亦派人當場查驗票數。選舉結果,富連成社李世芳得票約萬張,當選「童伶主席」。生部冠軍王金璐,亞軍葉世長;旦角冠軍毛世來,亞軍宋德珠;淨角冠軍裘世戎,亞軍趙德鈺;丑角冠軍詹世甫,亞軍殷金振。
選舉結束後,於虎坊橋富連成社舉行慶祝大會,並於當晚在鮮魚口內華樂戲院舉行加冕典禮,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別姬》。
童伶選舉結束後,仍由《立言報》主持,選出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聯抉於長安、新新兩家戲院演出了《白蛇傳》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賀。
流派紛呈,人才濟濟,是京劇鼎盛期的又一標誌。這一時期除楊派(小樓)、梅派(蘭芳)、尚派(小云)、程派(硯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還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張派(君秋);老生行中的餘派(叔巖)、高派(慶奎)、言派(菊朋)、馬派(連良)、奚派(嘯伯)、楊派(寶森)、新譚派(富英);淨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壽臣)以及50年代後產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葉派(盛蘭);老旦行中的龔派(雲甫)、李派(多奎);醜行中的葉派(盛章)等。同期尚有眾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如生行中的王鳳卿、時慧寶、王又宸、李洪春、譚小培、李萬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閻嵐秋、徐碧雲、朱琴心、趙桐珊、雪豔琴、新豔秋、章遏雲、金少梅、碧雲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樑小鸞、吳素秋、趙燕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蘭、程繼先;醜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馬富祿、張春華等。
京劇興起和繁榮的文化背景,京劇的起源與發展
一部京劇史,就是一部微型的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京劇藝人幾度秋涼的悲歡史。記錄片 粉墨春秋 讓我們又回到那個二黃倒板 西皮流水的世界。1790年,清乾隆55年,四大徽班進京。1840年左右,一種融合了徽調 漢調 崑曲 秦腔和京高腔的新劇種 京劇 誕生。梅蘭芳 楊小樓 餘叔巖,這些響亮的名字燃燒起京劇迷...
關於京劇臉譜每個京劇臉譜的寓意是什麼
項羽,黑十字門臉,眉毛帶壽字,哭臉,表現了楚霸王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其悲催的結局。賈華,倒元寶臉,顏色簡單,只勾出眼睛 嘴部 眉毛的顏色。此人被吳國太斥責,所以會顯出醜態。孫權,水白整臉,不勾畫花紋 不歪不破。水白臉作為主色,代表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蔣幹,典型小花臉的勾臉方式,文丑中的方巾醜。關羽,...
京劇的藝術特點,京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京劇藝術特點,京劇講究唱 念 做 打,字正腔圓,京劇裡有四大行當,生 旦 淨 醜,用各種臉譜表現人物的性格 忠奸。京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概括京劇藝術的特點 京劇藝術特色 京劇耐人尋味,韻味醇厚。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 表演 唱腔 鑼鼓 化妝 臉譜等各個 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