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繼潤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人。他的貢獻是編寫《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2樓:海上鋼琴師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六經病、雜病的診斷**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病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疾病**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
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鄧州市和鎮平縣一帶)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被後世尊為「醫聖」,甚至有廟供奉香火。
張仲景出生於公元一五零年正月十八日,於公元二一九年溘然長逝,享年六十九歲。他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曾在朝為官。由於家庭條件的特殊,於是他從小就接觸了許多典籍。
他從史書上看到了扁鵲望診蔡桓公的故事後,對扁鵲產生了敬佩之情。他一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這部醫書熔理、法、方、藥於一爐,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
「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
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醫聖張仲景是哪個朝代的人
3樓:穆子澈想我
醫聖張仲景的朝代:東漢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鬥殘殺的「黨錮之禍」。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
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時裡戰亂頻仍。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
建安年間,他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
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學方面的鉅著。
《傷寒雜病論》 的貢獻,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它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
尋找發病的規律,以便確定不同情況下的**原則。他創造性地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症狀,歸納為六個證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
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
由於確立了分析病情、認識證候及臨床**的法度,因此辨證論治不僅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同時也給中醫臨床各科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準繩。
4樓:巡迴中國
東漢末年的人;
張仲景簡介: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涅陽(今河南鄧州市、鎮平縣一帶)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5樓:
(公元150——219年),字璣,名仲景,東漢末年人。是我國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稱為「醫聖」。
6樓:探偵たち鎮魂歌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7樓:美麗的許嘉悅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1]。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中文名張仲景
外文名zhang zhongjing
別名張機、張長沙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人物簡介
張仲景[2],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為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他的醫學著作《傷寒
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醫聖張仲景成就特別的大,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8樓:穆子澈想我
醫聖張仲景的朝代:東漢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鬥殘殺的「黨錮之禍」。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
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時裡戰亂頻仍。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
建安年間,他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
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學方面的鉅著。
《傷寒雜病論》 的貢獻,在於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它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
尋找發病的規律,以便確定不同情況下的**原則。他創造性地把外感熱性病的所有症狀,歸納為六個證候群(即六個層次)和八個辨證綱領。
以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
由於確立了分析病情、認識證候及臨床**的法度,因此辨證論治不僅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同時也給中醫臨床各科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準繩。
9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寫了很著名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實際上有兩部構成,傷寒和金貴要略。開創了醫學史上的先河。可以說,現代的中醫很多是傳承了張仲景的。
10樓:巡迴中國
東漢末年的人;
張仲景簡介: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漢族,東漢南陽涅陽(今河南鄧州市、鎮平縣一帶)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11樓:午龍
張仲景是漢朝長沙人,是中醫的鼻祖。著《傷寒雜病論》,由於戰亂書簡失散,後有王叔和整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流傳於世。
甘英和班超是哪個朝代的人,他們有什麼貢獻
甘英,東漢人。曾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羅馬帝國 從龜茲 新疆庫車 出發,經多國,到達西海 波斯灣 雖未到達大秦,但增進了中國對中亞的瞭解。班超,東漢人。他曾出使西域,為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甘英 東漢 是史書所載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中國人,他的這一行程豐富了當時漢朝對中亞的認識,是中西方交流歷史中...
徐霞客是哪個朝代,徐霞客是哪個朝代的人
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他旅遊了一輩子,足跡遍佈當時明朝的版圖,是當之無愧的古代第一旅遊達人。徐霞客一輩子都在旅遊,沒有工作收入,他的旅遊費用,又是從哪來的呢?徐 霞 客 簡 介 徐霞客 1586 1641 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 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
鄭和是哪個朝代的,鄭和是哪個朝代的人,那時的皇帝叫什麼
鄭和 1371年?1433年?明朝人,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 三保太監 又作 三寶太監 雲南昆陽州 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 人。明朝太監,航海家 外交家。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 永樂三年 至1424年 永樂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