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自然災害有哪些防災減災措施

2021-03-07 06:29:04 字數 6085 閱讀 6726

1樓:手機使用者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颱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汙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氾濫、城市積水; (2)雨澇:

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

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

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

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捲風:

區域性毀壞性災害; (15)雷電:雷擊**;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髮育不利、糧食黴變等; (17)濃霧:

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颱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

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湧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颱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汙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災害 (1)構造**; (2)隔落**; (3)礦山**; (4)水庫**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

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

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7。

森林火災 最好的防災減災的辦法是保護環境,對症下藥。採納哦

2樓:貓又゛祹氬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 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

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 強,自然災害的損失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入90年代已達到每年上千億元的水平, 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的災害現 狀,我國的部分學者在分析了我國當前減災工作狀況後, 提出了建立減輕自然災害系 統工程的意見(馬宗晉等,1990,1992),並對建立這樣 一個系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了分析,對減災系統工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盡的論述(馬宗晉等,1991;馬宗晉 等,1998),指出我國的減災系統工程應包含十個方面:監測、預報、評估、防災、 抗災、救災、災後安置與重建、教育與立法、保險與**、規劃與指揮,並對這十個 方面之間的相互關係作了分析。

但是,目前關於在我國建立減災系統工程的問題上尚有一些問題值得研究:1)國 際上已有的減災系統工程有那些特色,我們可以從中得到那些啟迪? 2)建立減災系 統工程的過程中,需要解決那些最為緊迫的問題?

本文將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討論這 兩個問題。

一、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現狀 圖1、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示意圖 建國以來,我國**極為重視減災事業,先後成立了七大類的減災管理部門,此外 全國防汛抗旱工作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負責,通過40餘年的努力,使我國的減災能 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儘管前40多年的減災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我國每年的災害損失還在逐年上升 ,僅2023年就達到2800多億元,2023年預計將會超過3000億元。這說明自然災害已成為 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之一,減災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目前,我國的減災工作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減災立法尚不完善,缺少一個規 範全國減災工作的綜合性法律;沒有一個長遠的減災機構及減災物質儲備;減災通訊建 設滯後;減災、救災體制不完善;抗災、救災資金短缺;各種抗災工程老化問題嚴重; 減災工作未能納入各級**的經濟發展計劃中;各種減災監測、預報等系統分散管理, 重複建設,效益較低;各地區沒有制訂與減災工作要求相適應的社會經濟發展政策。這 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必須要依靠建立減災系統工程,並在立法的基礎上,由國家統一領導 這一系統工程。

各種自然災害都不是孤立的,單靠某一種減災措施是無法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災害 問題的,特別是巨災。要想更好地搞好減災工作,必須強調由單項減災走向綜合減災, 建立全國統一的減災系統工程。減輕自然災害的各種措施,包括監測、預報、評估、防災、抗災、救災、安置與新建、教育與立法、保險與**、規劃與指揮,都可以作為減 災系統工程的一部分統籌考慮、綜合實施(馬宗晉,1991、1993、1998)。

圖1是我國 減災系統工程的基本框架。 下面簡要介紹防災減災系統工程各部分的含義: 1.

1 監測 監測就是監視成災預兆,測量變異引數,及災後對災情進行監視和評估等。對自然 災害的監測是減災的先導性措施,通過對自然災害的監測提供資料和資訊,從而進 行示警和預報,因而災害監測的作用和任務是相當明確的,也是抗災、減災工作所 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近40年來,中國已建成7大類自然災害的單項監測網路, 這些監測網一般由國家綜合臺站、區域監測臺站和各地方臺站等幾級組成。

目前的 監測系統網主要處於單項發展,以通訊手段為主的現狀。各監測系統的發展極為不 平衡,這無疑影響了中國的災害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由於各種自然災害之間有 著有機的聯絡,因而今後的災害監測系統的建設應該是在繼續完善各單類監測系統 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國性的綜合監測網方向發展。

首先進行災害資訊的交叉使用, 並建立全國性統一的災害資料庫,然後以遙感、遙測數值記錄、自動傳輸為基礎, 建立空、地、人的立體監測網和綜合資訊處理系統。 1.2 預報 預報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預報,及臨災預報,它是減災工作的前期準備和各級減 災行動的科學依據。

對預報工作,目前主要是強調災害的**性及鏈發性,突出研 究災害的綜合特點。在對綜合自然系統的變異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各類 單項自然災害的預報工作,並逐步走向系統性、綜合性的預報,這是當前災害預報 科學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在中國,雖然各單項災害預報均有一定的經驗和理論基礎,但總的預報水平卻極不 均衡,如**災害的預報成功率僅為20%,而在短期天氣預報方面則可達70%以上。

如果我們對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能力,資料分析方法上不進行重大改進的話,則 短期內是難以提高綜合預報水平的,在這方面,大力引進先進的監測預報系統及手 段,擴大國際交往,加速資訊交流與消化,是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

有哪些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自然災害)

3樓:小卡律師

當然有的哈,

比方說去年剛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

4樓:張勇律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

中國防災減災措施

5樓:王宇翔

找了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助你——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答記者問

國家減災委、民

6樓:匿名使用者

詳見防災科技學院**

7樓:匿名使用者

經常進行宣傳教育,提高預防災害意識,進行演練

那些措施可以防災減災

8樓:銀祭

本世紀末,全球擁有2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已達110餘個,其中有40%位於構造板塊邊界200公里以內,或靠近過去曾發生過破壞性**的地區。44個左右的大城市已發生過破壞性**的就有28個。從2023年的舊金山大**開始,到2023年為止,死亡人數達50餘萬,財產損失約3750億美元,影響經濟產值(停工停產、外貿等)1800億美元。

另外,從聯合國人口報告統計來看,有30億大中小城市居民(其中發展中國家城市佔80%)生活在**危險區中,預計到2023年以前,**危險區的人口還會增加1倍。 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只會有增無減,所以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必須的,應積極有效地計劃、實施防災減災工作。 怎樣才能最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25個多**國家都曾採取過各種抗、防、救措施,這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寶貴的經驗。 一些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如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大斷層上的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日本東***圈及阪神**帶),已形成**抗震防災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之間的協作,並在**指導下,共同採取措施減輕未來**所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和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已經收到一定的實際效果。據估計2023年1月17日洛杉磯7.

1級**,災害損失減少50%;2023年9月30日墨西哥城7級**,災害損失減少了60%。 可借鑑的多**國家的經驗 在實施減災措施同時,需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的做法各不相同,如:日本:

提高建築抗震效能、防震演習、快速通訊與運輸,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墨西哥:備用城市通訊系統、利用地下空間;美國:整治城市環境(土地利用、活斷層調查等),改進建築物的建築方式、提高抗震效果,加強**早期檢驗系統、快速反應救援、保障運輸系統、讓"**的發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次你準備好了嗎?

"成為公民的生活意識。 此外,多震國家必須具備**早期預警系統;發展智慧建築,安裝強震儀,自救裝置、自開自關裝置(傳震開關,球形避震屋,高層下滑自控,計算機保安);個人、志願隊、社群、軍隊和**的快速反應;推廣高中低檔的救災工具設施;參觀**現場(編制現場考察-社會經濟報**式);開發建築物**測檢臺;成立社群防震聯合培訓班;開展小型**演習,安裝警報器;利用***、gis、可視光碟、車載電視系統防災救災;高技術裝置的防震;計算機系統的防震;生命線系統的防震,包括家庭的、公用設施;散發**準備手冊;購買**保險,個人、公司都參加;建房要選址抗震,老房要加固,選用**警報器,購置自救、自保護、逃生器具;群測群防;編制關於城市的、社群的、公司的、工廠的、家庭的、個人的**抗震防災規劃和準備計劃;普及**理論與應用教材;防災減災所用圖表彙集;**預防手冊;**救援自願組織;**慈善救濟(紅十字會救災統計資料庫資料);軍隊應急響應的經驗教訓。 究竟該如何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據統計,從2023年到2023年,主要自然災害的種類增加了4倍,現有14種;在同一時期經濟損失增加了6倍,保險損失共增加了14倍。

這種趨勢表明,減災戰略和計劃比預期中的效率要低。城市在增加,人口在增長,**值設施在集中,而人的防抗救能力(知識、技術、投資等)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戰略應表達為要象重視****那樣,重視**安全,增強減災能力。

從各個國家的防災減災行動中可以看出國際間的合作和**與有關部門的統籌規劃是必不可少的。**可制定從上到下的減災措施,包括: 建立****預警系統;建立災害評估系統;建立應急救援系統和建立震後恢復重建系統,把研究、開發和實際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協調起來,獲得減災效果。

**還要告訴大眾和決策部門,防震減災應做什麼,包括: 學習災害提供的經驗;購買**災害保險,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普及宣傳教育,提供各類防抗小冊子;改進各類**資訊的傳播方法和利用;增加防抗救的技術手段供選擇使用;公開承認人類在防抗救做法上的錯誤,增加**安全方面的意識與知識;多學科交叉做好防抗救的研究與應用。 概述以上**做法,總結出防災減災管理工作的運作準則可分為:

人才、資金、物資的大量投入;有效的資訊傳播和運輸保障;實用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有效的監督檢查及改進。 最後產生的防災規劃應具備以下特徵

一、從個人方面 (1)認識和承認災害的存在; (2)用現有知識主動行動以保持安定秩序; (3)技術、政治、社會、經濟、法律、心理、軍事、國際相結合的災害整體觀念。

二、從有關決策部門方面 (1)理論與應用、新概念與新技術的結合而不是分割; (2)應急資源協同與準備,自主決策、自主保障; (3)預估可能發生的問題與困難,準備解決的方案,加速緊急狀態下的快速反應行動。

三、從**方面 (1)組織協調:**、單位、社群、家庭、個人; (2)城市功能的整備與發揮、維修與重建; (3)實際需要與供給

有哪些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自然災害

當然有的哈,比方說去年剛修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還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 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 等等 中國有哪些自然災害?有哪些...

有哪些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怎樣預防

自然災害 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 火山爆發 泥石流 海嘯 颱風 洪水等突發性災害 也有地面沉降 土地沙漠化 乾旱 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 還有臭氧層變化 水體汙染 水土流失 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

什麼是自然災害以及其自然災害主要有哪些

自然災害 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 火山爆發 泥石流 海嘯 颱風 洪水等突發性災害 也有地面沉降 土地沙漠化 乾旱 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 還有臭氧層變化 水體汙染 水土流失 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