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學界的高手嗎。想問關於發燒的奇怪問題

2021-03-07 09:37:31 字數 2824 閱讀 6124

1樓:硫酸慶大

醫學院的時候學過

生理學上有,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好像是跟體溫調節中樞有關

蠻複雜的

2樓:餘柯楠

沒什麼的,被嚇的一瞬家體內的腎上腺素會瞬間升高到一個很高的濃度,不只是腎上腺素還有好多激素都會分泌增加,以應對一些突發的外界刺激!這是對機體有保護意義的一個應激反應!發熱跟一種叫做前列腺素的東西有關,這些東西都是下丘腦垂體的節制!

那一瞬間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巨大改變可能影響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或者分泌導致發熱終止!中間機理挺複雜的!沒什麼問題,放心就是了!

3樓:愛書蟲

每一種生物都有應激性,你說的就是一種生物的應激性,在醫學和生理學裡這沒什麼驚訝的,人的發汗過程分兩種,一種為熱性發汗,就是大量運動或外界環境變暖之後造成的,另一種是冷發汗也就是神經性發汗,通常人們所說的冷汗,大多由情志因素引起,您說的就這種了,所以說不是什麼怪事,是可以用科學的原理解釋的,另外在中醫裡,感冒無非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而所用方劑麻黃湯和桂枝湯也是通過發汗的方式來驅邪外出離開人體的。不是什麼鬼事和怪事,所以您就放心吧,我的回答完畢!

4樓:個香蕉

先宣告本人不是高手,如有錯誤請大家批評改正。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各種致**子進入體內可造成體溫調定點的上調,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

但下丘腦也受各種的神經支配,影響。在你受到驚嚇時,對機體來說是一種應激狀態。醫學上講應激狀態下,機體各種激素分泌水平及種類都會有所變化。

而且神經電生理生理也和平靜狀態下不同。就可能會對下丘腦產生影響,造成你自身這種獨特的「規律」。

問一個常識的問題,這個我也不明白

5樓:匿名使用者

發熱是醫學上的用法,日常生活中用「發燒」, 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溫度升高也叫發熱。

有些發熱可能伴隨發冷,但是不一定,如果一起的話,原因是溫調節中樞在疾病的情況下不能正常調節。

發熱既體溫高於正常值。正常人體溫在一個狹小範圍內有所波動,如口溫波動在36.0~37.

0℃之間,以凌晨0~4時最低,下午5~7時最高,差異在正負1.0℃左右。婦女月經前期、妊娠期、精神緊張以及劇烈運動,都會出現一些體溫升高現象。

受情緒影響體溫可升高2℃,5公里長跑後體溫可達40~41℃,這些均屬生理現象。病理條件下的發熱主要是由各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如流感、肺炎、傷寒、瘧疾等引起的發熱。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像中暑、惡性腫瘤、白血病等引起的發熱。

調節產熱、散熱的中樞稱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類似於恆溫器,正常時體溫值穩定在37℃水平上(調定點),若實際體溫高於或低於此值,中樞會加強散熱或產熱活動來保持體溫正常。發熱的根本原因在於致熱原以某種方式使調定點上移。

如調定點由37℃升高時,體內出現產熱為散熱反應(如出汗)。

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禦反應。此時白細胞生成增多,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物質代謝速度加快,有利於人體戰勝疾病。但發熱過高或過久會使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謝發生嚴重障礙。

小兒體溫超過41℃時,腦細胞就可能遭受損傷,甚至出現抽搐,並逐步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發熱時人體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難,長期下去可引起人體瘦,蛋白質及維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的繼發性病變。所以過高過久的發熱是對人體不利的。

因此遇到高熱病人應及時採用退熱措施,並立即請醫生診斷、**。

口腔溫度超過37.3℃,腋下溫度超過37℃,直腸溫度超過37.6℃,或一晝夜體溫波動在1℃以上,可認為是發熱。

發熱一般分為超高熱(體溫在41℃以上),高熱(38℃以上)與低熱(體溫37-38℃左右)。發熱持續2-4周稱為長期發熱。

發熱(fever)是指病理性體溫升高,它是內科急診中最常見的症狀。一般而言,當腋下、口腔或直腸內溫度分別超過37℃、37.3℃和37.6℃,一晝夜體溫波動在1℃以上,稱為發熱。

1 **與病理

發熱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產熱過多或散熱過少,以及體溫中樞功能障礙所致。在內科急診病例中,多為急性發熱,且不少表現為高熱(39-41℃)。究其原因絕大多數用於感染,少數屬於非感染性。

在感染性原因中尤以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最常見,因為這些系統與外界相通,最易遭受病原體的侵襲。在排除上述系統感染後,則要注意某些急性傳染病和其他系統的感染。非感染性發熱包括風溼性疾病、過敏、血液病、惡性腫瘤、中暑、藥物熱,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癲癇持續狀態以及無菌性壞死物質吸收,如內出血、心肌梗塞等。

非感染性疾病除非合併感染,多屬於低熱(37.4-38℃)和中等熱38.1-39℃),僅少數原因如甲亢危象、中暑癲癇持續狀態等體溫可超過的41℃,有別於感染性發熱。

發熱多數是由於致熱原(指能夠引起發熱的物質)引起的。致熱原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前者包括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原蟲和寄生蟲等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尤以內毒素(多屬脂多糖類物質)最為重要,其次是原膽烷醇酮、多核苦酸、抗原—抗體複合物、抗原(通過淋巴細胞釋放的淋巴啟用素)等。這些外源性致熱原一般不能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熱,但能確激和啟用主要存在於白細胞、單核細胞和組織吞噬細胞內的內源性致熱原前體,這些具有活性的熱原一旦被釋放入血液中,經血液迴圈可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亦可通過誘發下丘腦合成前列腺e(pge)和環磷酸腺苷(camp),作為中樞傳導介質對發熱也起重要作用。

體溫調節中樞在致熱原作用下,通過神經—體液調節機制,使肝臟產熱增加、代謝亢進和引起骨骼肌強烈收縮,機體產熱明顯增加;與此同時通過植物神經系統使外周血管收縮,排汗停止,散熱減少,臨床上遂出現,發熱現象,而肌肉強烈收縮可表現為寒戰)。

非致熱原性發熱在內科急診中僅佔少數,多因機體產熱和散熱不平衡所致,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癲癇持續狀態,主要由於代謝明顯亢進或肌肉持續性抽搐導致產熱過多;而高溫中暑的發熱與氣溫過高、機體散熱困難有關,至於腦溢血發熱則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有關。

醫學界三明星是誰是哪個時代的有什麼貢獻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 張仲景並稱為 建安三神醫 扁鵲 望聞問切 華佗 麻沸散 李時珍 本草綱目 醫學界三明星指的是哪三位?分別是哪個時代的醫學家?有那些醫學貢獻 醫界三明星是誰,分別是哪個時代的醫學家,有哪些醫學貢獻 華佗 約公元145 208 東漢末醫學家。義名 字元化,誕生於安徽毫縣...

醫學上的QN代表什麼意思qn在醫學界是什麼意思

醫學上的qn代表的是每晚。是拉丁文的縮寫。醫學界其他字母所代表的的含義 1 qn 每天1次口服藥物 2 bid bis in die 每天2次口服藥物 3 tid ter in die 每天3次口服藥物 4 qid qualer in die 每天4次口服藥物 5 ih 皮下注射。每晚口服一次某種藥...

請問醫學界的朋友們問題 我去醫院做了乙肝兩對半的檢驗,檢驗結果是表面抗原

第一項陽性,其餘四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後期。病情來分析 你好,從自你的這個化驗的結果來看,bai你是感染到乙肝病毒了,du乙肝zhi目前還沒有特效藥dao能使它轉陰,的目的就是要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含量的,如果這兩項都是正常的,那就可以不用 定期複查就可以了。意見建議 平時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