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引經據典正法
問:這位是蔡居士,他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常聽老法師說不可以貪財、色、名、食、睡,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貪睡?
淨空法師答:你要好好的算一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你睡多少小時,睡眠是昏沈,所以心地清淨的人睡眠自然就少。我們修行、學道時間不夠用,貪睡把你的時間空過了,非常可惜。
所以世尊當年在世,規定出家人睡眠一天只有四個小時,中夜睡眠。古印度是講六時,晝夜六時,晝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什麼時候睡覺?
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睡覺的時候,兩點鐘就要起床,勇猛精進,不可以偷懶,道理在此地。所以以前寺院庵堂多半都是建立在深山,環境非常幽靜,確實他們睡得早也起得早。
我在沒有出家之前跟懺雲老和尚住茅蓬住過半年,茅蓬只有五個人。山上沒有水,沒有電,晚上點小蠟燭,我們晚上睡覺大概九點鐘就睡覺了,早晨一點多鐘、兩點鐘起床。起床因為沒有燈,佛像前面點一對蠟燭,我們功課是拜佛,所以早晨起來拜三百拜,拜完之後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就開始自己去做去。
睡眠的時間愈少愈好,佛說五欲,財、色、名、食、睡,也叫五蓋,蓋是什麼?蓋覆,把你的性德、你的智慧、你的德能蓋住,障礙住了,蓋是障礙的意思,所以這個東西越淡薄越好。財可以不要,色也可以不要,這個色是指男女,可以不要,名也可以不要,吃跟睡沒有辦法,但是越少越好。
所以佛教人是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夠不夠?夠了,人的飲食是能量的補充,身體是個機器,需要能量補充他才有精神,才有體力。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確實,於勞心、勞力消耗都不多,消耗在妄念上消耗的最多。
所以你的妄念越少你的消耗就越少,很少的飲食你能夠維繫。佛陀在世,他帶的這批學生心地都很清淨,一天一食足夠了。阿羅漢心更清淨,見思煩惱都斷了,一個星期吃一餐;辟支佛的定功更深,就是說妄念更少,半個月吃一餐。
阿羅漢出來託缽是一個星期一次,辟支佛是半個月出來託缽一次,一次就是吃一餐,不是託一缽回去慢慢吃,不是的。從這個地方我們知道,色界天人這五條都沒有,這五欲,色界天人得初禪,禪定得初禪以上,他可以不要睡眠,他可以不要飲食。證明這個東西是真的,不是假的,是可以斷的。
我們現在就是煩惱、習氣、妄念太重,才需要這些東西。
2樓:愛裂空座
吉祥臥,心裡默唸一些聖號、咒語、**等
3樓:匿名使用者
請問你在睡覺時,造了什麼業?
一個人應該具有哪些品質?
4樓:久違
我認為首先要有上進心,這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一個人,從來到世界上開始,就決定了要走過一條沒有終極的不斷完善、不斷超越的前進之路,上進心就是讓人勝利走完這條道路的馬達。
其次,要真誠。真誠是開啟真理王國大門的第一把鑰匙,同時,它也是為人處事應該秉持的最基本的原則。
第三,要善良。善良就是對他人、對社會所懷有的一種美好的情感。善良源自於生命之愛,卻比愛的內涵更加豐富。
第四,要樂觀。樂觀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樂觀是一種陽光的生活態度,樂觀總會讓人保持輕鬆而積極的心態,從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第五,要勇敢堅韌。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不能迴避的,只能面對。
第六,要學會理解和寬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處境,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為人處事,都有自己的困難和苦惱,所以,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
第七,要有自信心。自信說白了就是相信自己。
第八,要有自尊心。自尊與自信有密切的聯絡,自信的人才會非常自尊,自尊是自信的延伸。
第九,要有責任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特定的位置決定了一個人的特定的責任。
第十,要有自律能力。自律就是一種自我約束。
5樓:白櫻
首先呢,要不是公主病,而且,脾氣也不是那麼的暴躁,很多人都不喜歡脾氣暴躁的人。最重要的不是那麼的惡,俗話說得好,心底善良才是真正的美(本人用的排除法,因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品質太多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最應該有好奇心,這個世界這麼太,你如果沒有好奇心你就不會去發現這個世界,瞭解這個世界,更加不知道這個世界,好奇心幫助我們發現、探索、瞭解
7樓:天蠍座
應該具有善良,正直,勇敢,慷慨,活潑開朗,幽默,但是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應該沒有能做到這麼多品質的人吧。
8樓:匿名使用者
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心地善良。
向勇敢、正義、敢於擔當、勇於付出、熱愛祖國的人學習!
9樓:123456789蒲
應該具有:文化品質——修養,道德品質——禮儀,政治品質——信仰,健康品質——勞動能力,生活品質——快樂,等等。
10樓:語沫
百事孝為先,首先要懂得尊重和體貼老人,由其是自己的父母,沒有父母哪有你。與外界交往時,人要厚道實誠,做事腳踏實地,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一分也不能要。做生意的人更要講究信用,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諾。
11樓:匿名使用者
善良,有愛心,有責任心,沒有人是完美的,要靠自己慢慢去完善,要堅強,要勇敢,要自信,要學會去寬容別人,將心比心,為社會做貢獻
12樓:匿名使用者
認真,堅持,責任,勇敢,善良,樂於助人,誠實。我認為這些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品質,失去了就喪失了人的本性
13樓:匿名使用者
有上進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其次要真誠它也是為人處事應該秉持的最基本的原則,另外要善良就是對他人、對社會所懷有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愛每一個身邊愛自己的人。
14樓:巨龍記錄
設立自己的基本原則。不能隨地吐痰。要有禮貌。
不能做鐵公雞,要大大方方。家裡如果有客人來了就大大方方的大客不能小氣。總之,道德是最重要的。
沒有文化可以,但是不能沒有道德。
15樓:匿名使用者
從小孩開始應該具有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長大後就增加了勇敢,堅強有責任心,心胸寬廣,吃苦耐勞,忠於祖國忠於愛情,到老了,更多的是待人寬厚,愛護幼小,慈悲為懷,修身如蓮
16樓:檸檬小姐
我個人認為,首先得有自己的原則底線,不跟風不隨流,還要有自信覺得自己很棒 ,然後就是寬容理解但不能沒有底線的寬容,對世界還是要充滿善意
17樓:匿名使用者
要有孝心,耐心,細心;堅持自己的原則,無論如何不能超過底線;用真誠去對待每個人;要有責任心,事業心。
18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人 品質
聽眾朋友們,臺長很高興在空中和大家說白話佛 法。實際上,佛法很深奧,但是用白話來解釋,讓人容易理解。臺長就是用這種方法講 法,使大家能夠學佛。
今天台長給大家講一講功德。什麼叫功德?有些人也要問了,功德和我們所做的善事有什麼不同?
臺長告訴大家,功德和善事確實不一樣。善事是你在人間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學佛的人開悟後所做的善事,這種善事已經轉化為功德了。這裡面有很大的講究。
首先,臺長給大家講一講,什麼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從內心發出的,是用心來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薩的佛性來做這件事情,就稱為功德了。
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時候,要有好的發心。雖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發心不好,你也是沒有功德的。當你在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薩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從中牟利,這樣所做出來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
人在學佛之後,所做的事情都是經過大腦考慮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夠從一個點出發,這個點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臺長經常跟大家講一句話,就是有些人從小就不喜歡吃活魚、活蝦,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魚活蝦的人在佛菩薩面前許願說,從現在開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鮮了,因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這就是有功德了。從小就不愛吃海鮮的人,他不吃海鮮,因為那是他自然的習慣,是沒有功德的。這和許願不再吃活海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後者是有功德的。一個人的發心很重要。學佛的人發心好,就有功德。
如果發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夠得到善報。
聽眾朋友們,佛法講,唸佛需甚發心者。學佛的人,首先要學你的良心啊。一個人的良心很善良,而且發心好,那才能夠學佛啊。
一個人很惡,心又不善良,發心又不好,你說他能夠學佛嗎?實際上,心為修持之主。發心、唸佛,心很重要。
你的心念一句佛,念一個經 文,行一件善事,因為你和菩薩的四巨集願合在一起了,功德無量無邊。所以,我們做人、做事情要看這個人的主流意識。如果一個人的主流意識不好,就是說發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夠成為功德的。
況且身口意三業,人的身 體會犯錯,人的嘴巴會講錯,人的意念會犯罪,這三業很難讓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法上了。一個人的身口意三業是隨著你自身在人間的惡業而成長的。你的惡業越多,你的身口意造業也越多。
你的惡業越少,你的身口意三業也越少。所以要學習佛菩薩,以唸經 學佛利生為始乎哉。
我們學佛做人,發心是最重要的。發心,講一講容易,這個心是怎麼發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
因為每個人的心,不管求什麼都是為自己的,不容易為他人著想。我們要學佛菩薩,做人做事情多為別人著想。人心若唯求自利,不願利人,所行之事雖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
如果我們求菩薩是為了自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即便沒有傷害到別人,也是沒有功德的。有些人想到了幫助人家,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雜念,這叫有相佈施,也是少功德。
現在很多人不但沒有功德,經常還有害人之意。現在的人心已經到了一個什麼地步呢?就是到了一個如果他不害人,他就無法忍耐心中所承受的壓力的地步。
為什麼丈夫在單位受了老闆的氣,回家就會拿自己的妻子出氣呢?妻子和同事不開心了,回家就拿自己的孩子出氣呢?現在的人,要舒緩他內心的孽障,只能夠用侵人、害人來發 洩自己內心的那種不快之意。
學佛的人,應該杜絕這種思想和行為,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所為。
聽眾朋友們,臺長現在跟大家講的是功德。要記住,我們做任何善事、做任何好事都要把心放在當中,否則我們所念的佛菩薩,我們所做的善事都會覺得沒有完全的功德。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無功德,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但也不是全有功德。如果行善事、做功德時,沒有佛心、沒有善心,功德會很少很少的。然而,功德就像我們存錢一樣,如果用出去的多,賺進來的少,功德就會慢慢地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孽障。
人的惡念,每天都在不斷地重複並且增加。人的意念往往容易這樣,今天做了這件事情,明天恨這件事情了,後天想起來又會恨,大後天想起來還會再恨。這些恨意惡念會不斷地加深你的孽障啊。
所以,修心的人要善於發善心,用不停地念經,唸經是有功德的,但是更要學習發心啊。發心正,一個人學修佛法也會正;發心邪 惡,一個人學修佛法也會邪 惡。任何一個人只要一邊學佛,一邊對別人的法 門進行攻擊,他就沒有功德,還會造口業,而且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之人。
一個人在經歷如此一番的身口意造業之後,所學 法 門便會面目全非。慎之再慎之,此乃人之大患。
臺長經常跟大家講,做一個小時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哪怕每天就用半小時的時間學著菩薩救 度眾生,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功德的,因為你是在學佛菩薩啊。因為你是從內心覺得眾生很可憐,真的想救 度他們。
然而,如果你在幫助別人時,對方是你的親人、朋友,或者你帶有私心雜念,即便你講得很努力,這也只能夠是善事,而不是功德。臺長經常跟大家講,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要明 心見性。我們做人要學會看人的本性、人的出發點,這就是悟,這就是德。
因為有悟,才會有德。如果你悟不到,你就不會有真正人之本性的德能出來。不管你前世修了多少,你今世會得到多少回報,要記住,這只不過是你開始發心的一種平等。
然而,你真正理解平等是在證 悟 到佛性的基礎上。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 報,而不懂得求功德。實際上,功德能夠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夠加重你身上的業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盡了,等待他的就是業障。我們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世積累的惡業。
天天求孩子、財運等,求到了,也只會給你帶來幾年在人間的歡樂,接下來的就是無盡的煩惱。因為當你的孩子身 體好了,財運有了,你的煩惱就是你老了,等你要走的時候,你又捨不得他了,這些求來的東西不是長久的,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來說,求來了又有何用呢?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人如果在監獄裡,即便讓他學了所有的佛 經,和一個本質很善良的人,學了一點點佛 經,是哪一個人更有功德呢?聽眾朋友們,大家要記住,學佛 學 法,要有正信、正念,如果把佛法作為一種武 器,作為一種工具去謾罵、去壓 制、去貶說其他法 門,這個人就是沒有學好佛法。
切忌之!我們要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要學佛菩薩能夠原諒別人,碰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要想想對方是很可憐的,自己就會生出慈悲心,這就是功德。
聽眾朋友們,臺長今天和大家講了功德。人要明白,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因為沒有功德,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等於沒有基本的要素。
這個基本要素就是人的本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的品質。一個人品質的好壞和境界的高低有賴於他的基礎。有一句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說的就是造房子的基礎很重要。
一個人要學好佛法,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本佛 經,而是在於他前世、累世積累的福德和功德。一個人有了基礎,他才能夠把佛 學好。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很壞,就算是進了佛 學院,就算是能夠和菩薩接上氣,但是給他帶來的所有佛法的深奧的功能都是暫時的。
因為基礎最重要。
佛家修行如何做到24小時不睡覺學佛修行應該怎樣減少睡眠
想要不睡覺,就要修止觀的 止 想要不昏沉,就要修觀!修止有九心住 未到地定 初禪 二 禪 三禪 四禪 所謂依次修學四禪八定!那麼只要得了禪定,進入初禪以後,只要入了禪定就可以不睡覺!人身有陰陽 應天地陰陽 這是自然規律性 除了修行有成果,死後在定位空間屬全陰的世界就無須睡眠 到唸佛堂念三個月佛的話,...
學佛人,如何入定
入定的四個層次 萬行上師 上一次講了怎樣 入定 同時講了 死亡的過程 和 入定 是一樣的。今天還接著上一堂課,講怎樣從 定中出來 同時講 處在死亡的過程中,怎麼清醒過來,與從定中出來的過程也是一樣的 首先再把入定過程講一遍 1 當感覺到身體逐漸 逐漸消失 2 接著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漸由粗變細了 3 接...
太肥了怎樣才能減掉脂肪,人太胖了,如何減肥?
1水 每天喝三千cc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天我們都離不開水,同樣不能離開水,每天至少要喝3000cc的水才能滿足一天的新陳代謝的需要。2晚餐要準時 過時不吃 晚上六點以後不吃東西,要想成功 重點在晚餐 如果可以遵循六點前吃晚餐,九點以後不喝水,想不瘦都難啊 3甜的飲料完全不碰 人群儘量避免喝碳酸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