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他

2021-03-07 19:39:40 字數 7662 閱讀 2263

1樓:匿名使用者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

絕句是近體詩的一類: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

2樓:匿名使用者

五言古詩,五個字 一句 很長七言古詩,七個字 一句 很長五言律詩,五個字 一句 共八句七言律詩,七個字 一句 共八句五言絕句,五個字 一句 共四句七言絕句 七個字 一句 共四句

3樓:匿名使用者

五言古詩,5字 七言古詩,7字五言律詩,5字1句 8句1首七言律詩,7字1句 8句1首五言絕句,5字1句 4句1手七言絕句 ,7字1句 4句1首

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散曲各自的區別

4樓:枯魚

五言古詩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在古代詩歌中,是形式最活潑、體裁最多樣、句法和韻腳的處理最自由,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詩歌形式,詩體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簡單地說就是篇幅較長,容量較大,用韻靈活。

五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格律詩)中的一種樣式。其格式是全詩共8句,每句5個字,有仄起、平起二格。三四句、五六句均為對仗句。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屬於近體詩範疇。有仄起、平起二格。此體源於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民歌影響。

到了唐代與近體律詩如孿生姐妹,並蒂雙花,以其嶄新的異彩出現在詩壇上。五言絕句僅二十字,便能展現出一幅幅清新的畫圖,傳達一種種真切的意境。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其最大特色。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範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很少見的六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

散曲,是一種同**結合的長短句歌詞。元人稱為「樂府」或「今樂府」。經過長期醞釀,到宋金時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間流行的曲詞,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樂曲的侵入並與中原正樂融合,導致傳統的詞和詞曲不能在適應新的**形式,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散曲。

5樓:

唐詩的形式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

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具體請參: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什麼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6樓:詩緣雅韻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近體詩的一種,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期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全詩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兩聯須作對仗。

詩體格律

五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不可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與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

但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依然有首聯用對仗的例子。

五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五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式(說明:〇表示可平可仄;韻腳要求用平聲。五言律詩以首句不入韻為正規,而且以仄起式為常見。)

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唐)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第二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式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示例: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第三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晚晴 (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第四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式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成熟於杜甫。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詩體格律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說明:〇表示可平可仄)

第一種格式

平起首句入韻

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二種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韻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酬樂天揚州(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第三種格式

仄起首句入韻

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四種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韻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山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傳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五言絕句

簡稱五絕是出現於漢朝,成熟於唐代的一種近體詩。四句,每句五個字。現時,五絕被認為近體詩中最難寫的體裁,因為它字數最少,表達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簡意賅。

詩體簡介

五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範疇。絕句,或稱截句,斷句,短句;或以為「擷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各家解釋並不一致。絕句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而六言絕句較為少見。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小詩,叫做五言絕句,簡稱五絕。

從北周詩人庾信的一首題為「絕句」的五言詩來看,五言絕句不是唐代詩人創造的,其文體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遊經歲月,羈旅故情多。近學衡陽雁,秋分俱渡河。

」這是庾信的《和侃法師三絕》之一。此詩平仄粘綴,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

二、四句尾是平聲韻,第

一、三句尾都用仄聲字,詩題已稱為「絕」。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絕句並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五言絕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由於受字數的限制,較之其他體制的詩歌,五言絕句在創作時對其語言和表現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簡練、概括,創作難度就更大。張謙宜對此就以「短而味長,入妙尤難」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絕句自然而然的成為盛唐詩歌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唐詩中的精華。

五絕在初唐時起點較高,像「初唐四傑」、宋之問等都有佳作,特別是王勃的五絕,以其優柔不迫被沈德潛譽為「正聲之始」。盛唐時,崔國輔、孟浩然、儲光羲、祖詠等一大批文人對五絕作了進一步推動和完善,其中王維、李白更是把五絕的創作推向了極致,使五絕發展達到了繁盛的頂峰。

五言絕句也稱五絕,有四種常見格式。(〇表示可仄可平)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如:

〇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示例: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所謂「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晚」字屬仄聲,末字「適」也是仄聲,是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韻式)如:

〇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示例:塞下曲(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稜中

所謂「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暗」字屬仄聲,末字「風」是平聲,是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韻。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如:

〇平平仄仄

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示例:夜宿山寺(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感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所謂「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樓」字屬平聲,末字「尺」是仄聲,是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韻。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韻式)如:

平平仄仄平

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示例:聽鼓(李商隱)

城頭疊骨聲

城下暮江清

欲問漁陽摻

時無禰正平

所謂「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頭」字屬平聲,末字「聲」也是平聲,是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韻。

七言絕句又稱為七絕,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範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個字的絕句。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第三句仄聲不同韻。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整首詩的意境高,文辭雅,寓意深。

七言絕句有四種常見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韻式)如:

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

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所謂「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辭」字屬平聲,末字「間」也是平聲,是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如:

〇平〇仄平平仄

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

〇平〇仄仄平平

示例:夜讀範至能(陸游)

公卿有黨排宗澤

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

亦逢汗節解沾衣

所謂「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卿」字屬平聲,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聲字,屬仄聲,是為「平起仄收」。

二、四句押韻。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韻式)如:

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

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蘇臺攬古(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裡人

所謂「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苑」字屬仄聲,末字「新」屬平聲,是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韻。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如:

〇仄〇平平仄仄

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

〇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所謂「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個」字屬仄聲,末字「柳」也屬仄聲,是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韻。

什麼是七言律詩什麼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簡稱七律,是律詩的一種。律詩屬於近體詩範疇,因其格律嚴密,故名。七言律詩其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 頷聯 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言律詩其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

什麼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近體詩的一種,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期沈約等講究聲律 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 宋之問時基本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全詩共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 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兩聯須作對仗。詩體格律 五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一韻到底,不可換...

七言律詩,五言律詩可以首聯和頸聯對仗麼

律詩要求頷聯bai 三du 四句 頸聯 五 六句zhi 對仗,首聯dao和尾聯可以對仗,版可以不對仗。權如果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首聯 開頭兩句 是流水對,即字面對仗,意思互補。首聯理論上可以和頸聯對仗,不過現在還沒有發現首聯跟頸聯對仗的。第一句跟第二句對仗叫首聯對仗,第七句跟第八句對仗叫尾聯對仗。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