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題模式:
1. 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定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 文末:點明中心;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答題示例: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著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著,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
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二、懂得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外貌②側面(間接)描寫:
其他的人或事③細節描寫④環境襯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詞的感情傾向.褒貶色彩作用是:
揭示人物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對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答題方式:本段運用了… …的描寫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側面描寫用襯托)……形象,表現了……性格,體現了……精神品質等。
三、指示代詞指代物件的判斷類考試型別及答題方法:(適用於其他文體)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當通順。
四、賞析表達技巧
抒情:引起讀者的共鳴,深化中心,畫龍點睛。
說明: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描寫:身臨其境,栩栩如生
記敘文中的議論:點明中心,昇華主題
記敘:要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分析(例:《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看到「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一句交代了時代背景。)
★答題方式:本段採用了… …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的… …感情,起到使讀者……的作用。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五、關於人稱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記敘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詩歌、**、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 方法: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中心)?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讚美了、揭示了)……。
5.劃分層次?(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6.記敘線索及作用?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作用:
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記敘順序及作用(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9.語言特色?(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0.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作用: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2)比喻手法 作用: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3)誇張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5)對比手法 作用: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作用: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8)欲揚先抑 作用: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物件,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物件,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作用: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懸念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情節曲折
11.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後文作鋪墊、打伏筆(5)照應前文(開頭)
12.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13.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4.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5.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發展(3)渲染氣氛(4)突出人物性格(5)襯托人物心情
16.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說明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分類
1、從說明物件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析:
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
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區域性。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說明順序對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方法 掌握說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徵「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物件)的……(特點)。」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 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8列數字: 用具體的資料……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特點, 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四、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麼?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詞好在**?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
狀態.性質.範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為「…「,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
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後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五、結構(a、總—分;b、總—分—總; c、分—總) 說明文開頭作用有:①引出說明物件②引出說明的內容③提出說明的問題。結尾作用有:
①總結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等。結合文章內容舉例子、提建議、說看法或暢想未來.
2樓:匿名使用者
看這裡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匿名使用者
1、依據文體特點;**、散文、說明文、議**2、照顧巨集觀,也照顧微觀3、從文中選取資訊
4、表面義和深層義5、聯絡實際別忘例子6、先草擬在修改求言簡意賅……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和答題公式!!!!要全啊,不要隨便複製的。
4樓:justin的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記敘類文章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
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複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總之,鑑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註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絡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絡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範。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覆。
(二)「情」、「景」關係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答題舉例(06浦東新區模擬)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為題,以擬人化的手法鋪寫了眾多山的不同性情,賦予其以人的靈性:
無論是南方的山靈秀不失狂野,還是北方的山健壯而不失嫵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嚴而沉默……總之,作者在對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風格的描述中筆意縱橫,令人飽覽山之情味,行文大氣而穩重。回答2:同意。
首先,運用了大量擬人、比喻等修辭格,把山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賦予豐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選材大氣,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個性,給讀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後又以山與人之關係昇華作結,拓展了思考空間:大氣盡顯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為學生服務的,是為學生升入高校服務的,而不是站在學生的對立面、設立難題,為難學生,它會為學生提供了舞臺和機會,所出的題應該能夠解答,但必須是有道理、有準備、有基礎的。
描術文學急急急急急,語文閱讀題 急急急急急!!
1.中學教師 為下文作鋪墊 與後文中更大的磨難作對比,凸顯主題 2.承上啟下 承接上文所述的海上磨難的減負,引出下文主人公生命中更大的磨難,和主人公對生命之中磨難的減負 類似的句子 你不怨嗎?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3.1 第一次出現是總寫 我 對 她 的平常印象,2 第二次出現是描寫 她 敘述自己的...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1 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並讀懂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 連線作用的詞語 句子 段落。文章的每一段 每一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2 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閱讀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
語文題,急急急,語文題,急急急急急急急!
紙上得 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陸游的 冬夜讀書示子聿 一詩。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全詩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1 桃花潭水深千尺。贈汪倫,唐,李白 2 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