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河套平原是指: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沿岸的沖積平原。
由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平原),內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後套平原和土默特川平原(又稱前套平原)組成,面積約25,000平方公里。是鄂爾多斯高原與賀蘭山、狼山、大青山間的陷落地區,海拔1,000公尺左右。
河套平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黃河水系的,邊上的支流並不多。該地區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清代以來,開渠引黃河水自流灌溉,農業發達,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但灌溉水大量滲入,使地下水位升高,鹽鹼地面積增加,另一方面,該地區的大量引用黃河水也對下流的黃土高原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減少了它們的用水量流量。
對了,該地區在春季還會出現凌汛現象
2樓:小芽苗兒
並不是由河流就不幹旱的
地處 溫帶大陸性氣候 非季風區,降水少,比其他地區減少了大氣降水的灌溉。並且黃河上游沿岸用水過度,植被破壞,水量銳減。
再者,限制因素不是缺乏因素,而是這個地區發展這種產業本地區最不可缺少的,最容易缺乏的。
河套平原農業發展限制性因素及發展方向
3樓:匿名使用者
限制性因素應該是水源,發展方向應該是節水農業,另外還有一些保持水土,因地制宜發現農業等措施,希望能幫到你
4樓:匿名使用者
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有 塞上江南 的美譽 但是河套平原處於黃河的中游 水資源不是很豐富 發展節水農業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素是水源,發現方向是灌溉農業
河套平原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哪些限制性自然因素並說明進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發的問題?
6樓:匿名使用者
一、氣候乾旱,熱量不足。
二、沙性土壤,肥力不足。
三、生態破壞嚴重,如土地沙化、土地鹽鹼化、水土流失。
四、自然災害頻繁,如洪澇、乾旱、沙塵暴等災害。
五、農業技術落後,機械化程度低。
六、市場狹小
河套平原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哪些限制 性自然因素並說明進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
7樓:
(1)水源(2)季風水田農業或者商品穀物農業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好(3) 包頭鋼鐵企業 寶山鋼鐵企業 區位優勢條件 接近原料(鐵)、燃料(煤)產地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4)自然條件:氣候乾旱(異常),地表植被稀少,冬春季節多大風天氣
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顥。 (1)甲中①農業區是河套平原,影響其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
8樓:愛潔哥
(1)水源
(2)季風水田農業
或者商品穀物農業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好
(3)包頭鋼鐵企業
寶山鋼鐵企業
區位優勢條件
接近原料(鐵)、燃料(煤)產地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4)自然條件:氣候乾旱(異常),地表植被稀少,冬春季節多大風天氣,地表多沙質沉積物。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人類的不合理活動。
洞庭湖平原,河套平原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該如何解決?
9樓:回到過去凌秋
洞庭湖平原是因為過度圍湖造田和水汙染導致湖泊面積縮小,湖區環境發生變化;南方水田人內多地少容,耕地破碎等問題。解決方法:保護湖區生態環境,精耕細作,湖區植樹造林改善湖區環境等。
河套平原是因為氣候乾旱,灌溉農業過度發展導致土地荒漠化和鹽鹼化。解決方法:改進灌溉技術,種植耐寒耐鹼作物,保護土壤環境。
綠洲農業、灌溉農業的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別是什麼?
10樓:1292711665啊
綠洲農業的主bai導因素和du限制性因素都是水源zhi在水源較好的地dao方它就
是主導內因素,在缺乏水源的地方容它就成了限制性因素。
灌溉農業的主導因素和限制因素也是水源,和綠洲農業相同的。
綠洲農業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塔里木盆地的邊緣,依靠塔里木河的誰發展農業。
灌溉農業在我國主要分佈在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依靠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
但這兩種農業型別有區別
灌溉農業是指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天然降水遠不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依靠人工補給農田水分,其水分**是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綠洲農業一般分佈於乾旱荒漠地區的河, 湖沿岸, 沖積扇,洪積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11樓:匿名使用者
主導:地形影響,限制:水分條件。
(28分)材料一、河套平原及附近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重要的
12樓:焦作吧
(1)減少 海陸位置 大陸性 溫帶草原(8分)
(2)西北向東南((大致西向東) 海陸間 南北高中間低(6分)
(3)水源 土地鹽鹼化 (4分)
(4)原料 水域 (4分)
(5)原因:工業排放;農業汙染;城市生活用水;徑流量越來越小,汙染稀釋能力弱。(任答一點得2分,得4分)
措施:生態農業,農業結構調整;沿岸工業整頓和搬遷,達標排放;控制生活廢水量;汙水處理廠;加強管理和水質監測。(任答一點得2分,)
試題分析:
(1)讀材料一圖,根據圖例可以看到,河套地區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因為影響我國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風,由於海陸位置差異,西部距海遠,到達的水汽少,所以降水少。因為距海洋遠,氣候型別具有明顯的大陸性特徵。
該地區位於內蒙古高原,植被以溫帶草原為主。
(2)讀材料二圖左,可以判斷黃河流向為自西北流向東南。黃河水最終注入海洋,參與海陸間大迴圈。 圖中所示區域,南北兩側是高原,中間是黃河谷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
(3)河套平原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少。是農牧過渡地帶,農業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這裡蒸發較多,大量引黃河水灌溉,容易引起土地鹽鹼化。
(4)讀材料二圖左,可以看到包頭北面臨近白雲鄂博稀土礦產地,所以主導區位因素是原料。讀圖右,右側軸表示變化幅度,讀圖可以看到,圖中水域變化幅度減少的最多,所以水域是變化速度最大的。
(5)讀圖,黃河磴口到包頭段,人口較多,工業、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導致徑流量減小。沿途工業排放汙水,農業生產的汙染,城市生活汙水的大量排放,徑流量越來越小,汙染稀釋能力弱。導致水質破壞。
要提高水質,治理水汙染,在農業方面應發展生態農業,農業結構調整,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在工業方面,應對沿岸工業整頓和搬遷,做到汙水達標排放。建設汙水處理廠,加強管理和水質監測。
河套平原農業發達嗎河套平原適宜發展什麼農業?
發展節水型農業,既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應有之義,也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水資源豐富的黃河河套地區,母親河 被長期驚人的浪費,給環境保護和下游農業發展帶來負面效果。低效的利用預示著巨大的節約潛能,河套地區的節水大有可為。近年來,寧夏和內蒙古兩個自治區對節水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用市場的機制擰緊...
為什麼河套平原能種冬小麥為什麼河套平原是西北地區的重要農業區
河西走廊 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 龍首山以南,烏鞘嶺以西。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又因在甘肅境內,也稱甘肅走廊。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數十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為山前傾斜平原。在整個走廊地區,以祁連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綠洲農業較盛。走廊自古為溝通西域要道,絲綢之路 也經過...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都是塞上江南嗎,為什麼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稱
寧夏平原是塞上江南,河套平原也是!河套地區是的,寧夏平原不沾邊 為什麼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有 塞上江南 的美稱?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邊,雖然地處半乾旱地區,但還有江南風光般的肥沃土地,這就是著名的 塞上江南 這裡的對比是強烈的,大漠金沙 黃土丘陵,水鄉綠稻 林翠花紅,在這裡不僅都可以領略到,而且你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