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今異義詞:(括號來裡面是自古代意義,現代的一目瞭然,就不多說了)以上(在.....之上)、
不能(沒有能力)、
十一(十分之一)、
於是(在這裡)、
非常(特殊事故或變故)、
所以(用他來..)。
還有一些我覺得很有用的
⑵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築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a--n. 深度。窮:a-- v.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v--n.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 見:v--n. 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於險遠。 a- n.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動,弄錯,使… 錯。傳:v-n,流傳的文字。名:n- 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⑶找出文中的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餘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①偏義複詞:廬冢。
②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
一、於是、非常、所以。
2樓:白襯衫丶
【非常】copy
古義:不平bai常。
du今義:用作zhi
表程度的副詞,十dao分,很。
【學者】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所以】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於是】
古義:「於」,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
遊褒禪山記古今異義
3樓:手機使用者
⒈ 比好抄遊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義bai:十分之一。
今義:①數詞du。②中國國慶日
⒉zhi 世之奇偉、瑰怪dao、非常之觀。
【非常】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⒊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學者】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⒋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⒌於是餘有嘆焉。
【於是】
古義:「於」,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⒍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悲】古義:「悲」,感嘆
今義:悲傷。
⒎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至於】
古義:「至」是「到」,「於」為介詞,引出下文地點。
今義:表提及。
希望能幫到你,嘻嘻,望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今異義詞:(括號裡面是古代意義,現代的一目瞭然,就不多說了)以上(在.....之上)、
不能(沒有能力)、
十一(十分之一)、
於是(在這裡)、
非常(特殊事故或變故)、
所以(用他來..)。
遊褒禪山記古今異義詞 快
5樓:艹xl漏劍文丬
古今異義詞:(括號裡面是古代意義,現代的一目瞭然,就不多說了)以上(在.....之上)、
不能(沒有能力)、
十一(十分之一)、
於是(在這裡)、
非常(特殊事故或變故)、
所以(用他來..)。
還有一些我覺得很有用的
⑵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築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a--n. 深度。窮:a-- v.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v--n.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 見:v--n. 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於險遠。 a- n.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動,弄錯,使… 錯。傳:v-n,流傳的文字。名:n- 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⑶找出文中的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餘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①偏義複詞:廬冢。
②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
一、於是、非常、所以。
遊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特殊句式幾個方面歸納
6樓:c辛德瑞拉
一、通假字
1. 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2383639」,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詞類活用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築舍定居。)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極:名詞活用為動詞,盡情享受)
4.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5.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6.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7.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10. 則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詞用作動詞,指責。)
11.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險遠:
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2.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
13.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誤。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動詞用作名詞,收穫)
三、特殊句式
1、文言固定句式:
(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個……的人。)
(2).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3).何可勝道也哉! (**……呢!)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
2、省略句: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於)之
(2).距洞百餘步,有碑僕(於)道
(3).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賓語)
(6).餘於僕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賓語)
(7).餘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
3、判斷句: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餘之所得也
(4).所謂華(huā)山洞者,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
(5)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4、倒裝句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介賓短語後置)
(2.)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狀語後置)
四、一詞多義:
1. 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於是)
④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僕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 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於」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5. 然
①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於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僕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遊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後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後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7. 觀
(1)古人之觀與天地、山川......(欣賞)
(2)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五、古今異義詞:
1.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
2.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非常】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學者】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 古義:
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5.於是餘有嘆焉。 【於是】 古義:「於」,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6.餘於僕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 【悲】 古義:「悲」,感嘆 今義:悲傷。
7.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至於】 古義:「至」是「到」,「於」為介詞,引出下文地點。 今義:表提及。
遊褒禪山記句式,急求 遊褒禪山記 的文言現象 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1 省略句 而卒葬之 葬 後省略 於 有碑僕道 僕 後省略 於 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以 後省略 之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隨 後省略 之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以 後省略 之 然力足以至焉 焉 後省略 而不至 2 判斷句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者 也 表示判斷 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
《遊褒禪山記》原文及翻譯
遊褒禪山記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後名之曰 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 花山 今言 華 如 華實 之 華 者,蓋音謬也。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
文言文中雙重否定的句式,文言文 遊包禪山記 裡的文言句式 詞類活用 一詞多義 古今異義
1 豈有 一重 不從 二重 之理哉?2 豎子,安敢 一重 侵我故土而不 二重 顏澀之?3 何以 一重 致此而不 二重 悔改之?4 君非聞其香而無語於焉矣。你不是聞到真正的香味,才會對此無語的 5 蓮出淤泥而不染,豈能奈何我哉?雙重否定 漢語的否定形式可採用否定命題減去絕對命題的方式求出,由此得出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