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ignment寫作要怎麼去提升深度與廣度

2021-03-17 08:08:25 字數 6395 閱讀 2257

1樓:姍合蕾

也有專家提出語文其實通過一篇作文的考查就可以看出學生所具有的語文水平,特別是人文素養的高低完全可以通過一篇文章反映出來,建議高考語文

只考作文即可. 可見,寫出有一定深度的優秀作文是多麼的重要,這也是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導向,重在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作文的深度是指學生具有在寫作當中超越平庸,擺脫童稚,寫出有一定個性特徵和創新精神作品的一種寫作能力.在和同學們談談怎樣使高考作文立意有深度.

就我們高中學生而言,因有一定的知識積澱和生活閱歷,更兼之思維活躍有較多的創新精神和想象能力,如能牢固樹立寫作的深度意識,在考場上寫出有一定深度的

作品並不是很難,關鍵是深度意識的樹立和深化能力的培養.而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 跳出個人情感區域.

是指作者能關注現實,眼光不僅僅侷限於個人情感區域,能胸懷天下,關注民生,這也正符合高考選拔人才的總原則.

如以「眼淚」為話題,大多數的學生侷限於自身狹小的領域,寫的僅僅是父母日夜的辛勞,自己受到的委屈,親人的離去讓自己流的淚,這些眼淚就遠遠不上為日本

**的災民流的淚和為敘利亞戰爭中的難民流的淚更震撼人心,更能體現作者的人文素養,更能體現文章的深度和廣度.

同樣,以「幸福」為話題的作文,很多同學就不假思索的寫什麼父母的關愛,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幫助讓我感到很幸福,這樣的寫法既模式化,又顯得幼稚化.而另

一位同學寫的卻是農民工子弟的幸福我的幸福是6 歲有學上,在學校有秋千蕩,放學沒有歧視的眼光,就顯得分分外感人而與眾不同.

這就要求我們學生能多注意觀察生活,關注實事,突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限制.在平時的寫作中才有鮮活材料的運用.

二、凡是作文材料中,寫到自然的景象,事物,在立意引申的時候學會往人類的美好品質,品德養成上想一想,看是否能有聯絡.

如冰心老人所寫的《一隻木屐》,由「離船不遠的水面上,已被海水泡成黑褐色一隻木屐,」聯想到「嘎達嘎達的木屐聲音」,再聯想到「日本勞動人民的、風裡雨

裡寸步不離的、清空而又堅實的聲音????」從而讚美日本人民的堅毅精神.

這篇文章的從隨處可見的木屐寫到日本人戰勝困難的堅毅精神,既新穎,又充滿了時代感,從而體現了作者獨到的匠心和文章的深度. 再看一位同學的隨筆:

回到家,遇到下雨,我跟媽媽說:「又下雨了,真討厭!」

媽媽正色告訴我:「你太自私了!如果再不下雨,那麼農民就沒有了收成,如果農民沒有了收成,你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碰到一件事的時候,要多為他人想一想.」

這篇隨筆就從自然界下雨的小事,引申到為他人著想的道德層面的角度,顯得與眾不同,昇華了主旨. 再看兩個例子. 以「

聲音」為話題的作文,有兩種立意, a、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組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分別列舉了泉水叮咚 鳥兒啼叫 風雨雷電的聲音.

b、即使陷入無聲的世界,他們依然奮鬥不止. 邰麗華 演繹絕美的舞蹈 ; 貝多芬演奏《命運交響曲》; 海倫.凱勒夢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愛迪生最終成為發明大王.

這兩種立意大家一看就知道,第一種只是列舉自然的事物,而沒有引申到人類的優秀品質方面,相比而言就顯得膚淺了很多,對於高中生來說,這樣的作文已經沒有

了寫作的意義.

三、提出解決的辦法,體現你的立場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高考作文中能夠恰當地運用歸納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正反對比推理,能夠運用系統論和辯證法分

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是具有思維深度的具體表現.如果僅僅只是羅列一堆社會現象,而不提出怎樣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看不出你的能力,認為你只是掉書袋,沒有

繼續培養的潛力,最終在高考中慘遭淘汰.所以要在文中明確的亮出你的觀點,在列舉分析完問題之後,給出該怎樣去解決文章中提出的問題的辦法,向閱卷老師充

分展示你的看問題的透徹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老師欣賞你並選拔你. 範例:同樣以「聲音」為話題,有三種立意、

1、放晚學時看到兩個初中生在搶一個小學生的錢時發出的哭 聲.我真無奈呀. 2、誰的眼淚在飛 家鑫的哭聲;家鑫的父母的哭聲;社會的哭聲.

大家都在哭. (僅是列舉現象,沒有任何解決的方法) 3、 讓世界傾聽我們的聲音, 北極熊 東北虎 大熊貓希望得到有效保護的心聲

(文中提出要以立法、人民監督、加大處罰力度的形式解決保護動物的問題)

這三種立意以第三種最為有深度,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三則材料都關注了社會問題,但第三個立意卻提出瞭解決的辦法,體現了小作者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採用逆向思維讓你的作文出彩.

這種方法又可以稱之為「**琵琶法」,具有逆向思維的人能擁有常人所沒有的創新能力,所以往往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具體方法指導如下:

1、先在自己第一構思的立意上加「未必」,「不一定」的詞語.辯證看問題,用全面發展聯絡的觀點.

2、換角度:如時間的角度,以前成立的,現在還成立嗎?空間的角度,在甲地成立的論點,到乙地還成立嗎?

3、換物件:為以前成定論的事物、人物辯護或批判以前讚揚的人物. 4、注意聯絡現實中的人生、社會、歷史的不良面,才更有寫作的意義.

具體的操作可以練習成語翻新,比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不要「班門弄斧」——「弄斧需到班門」;「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

「玩物喪志」——「玩物長志」.

怎麼教育三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學習寫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1.文言文字詞句翻譯(課內),課外文言文得多靠平日裡的積累 2.現代文句子含義,人物分析,專中心思想(課內屬 主要是重點篇目),課外現代文只能靠平時自己的閱讀量,以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人物的分析 3.

課外古詩十首賞析(每首詩前的小字部分) 4.語言運用 5.作文,多積累好詞佳句,最重要的是多練

追問:額..這是什? 我要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伴你學78-93的答案

怎樣學習寫作思路

3樓:匿名使用者

先概括 搞個提綱 分析其中邏輯關係 在注意如何過渡 如何激發矛盾

4樓:美學人生

我們說話做事都有個思路。警察破案有思路,領導工作有思路,學科學習中解題特別講究思路。那麼作文呢,也同樣有個思路。

從我們平時的學生作文實踐看,內容單薄,立意陳舊,構思落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思路打不開,就像水龍頭壞了,水就流不出來一樣。

作文的思路,通常是指一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本文所講的思路,則有別於此,是一個綜合性的說法,它包括立意、落筆點、文體的選擇,文章的材料和表現手法的確定等等。一個作文題往往會有很多種寫法。為何會有很多種寫法?

立意不同,文章的材料、表現手法就會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立意,落筆點不同,寫法就有差別,文體不同,表現手法就會大相徑庭,材料也肯定不一樣。因此,文章的寫作歸根到底是一個思路問題,而思路就從立意、落筆點、文體、材料、表現手法等方面體現出來。要開啟文章的寫作思路,就必須從這些方面多加考慮,多幾種方案,多幾種設想,也就是多幾種思路。

這樣,寫文章難的問題可以解決,寫不出好文章的問題也有望解決。

下面試舉例說明如何開啟文章寫作的思路。

作文題:以「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這是個話題作文題目。話題作文是近年來高考採用的最常見的形式,其目的是給考生提供更廣闊的寫作空間,有利於考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這個以「根」為話題的作文如果綜合立意、落筆點、文體、材料和表現手法考慮,它可以有幾十種寫法,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寫作自由空間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一、立意的多角度

如考生思路拓展,那麼它當有下面十幾個立意角度。示例:

1、打實基礎。這裡將「根」比作基礎。

2、根深才能葉茂。這個角度講的還是基礎問題,但略有變化,除了將基礎比為「根」,還將基礎以外的東西比喻為「葉」。

3、根的依託——土地。這個角度就思路來說,顯然是比較開闊了。它由「根」想到「土地」,跳出了「根」,將思考引向深入。

具體寫作時,可由「根」和「土地聯想。「根」的依託是土地, 那麼,我們學生或其他人的依託是什麼呢?父母、老師、祖國都是我們的依託。

父母生養我們,培養我們;老師教導我們,教給我們知識,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父母老師不就是我們的依託、我們的土地麼?而祖國則是我們最大的最堅強的依託,沒有祖國的強大和繁榮,沒有祖國的和平和穩定,哪來我們舒適的生活和專心的學習,哪來我們的工作事業和美好的前途呢?文章從這個角度立意,「根」和「土地」都為比喻,整篇文章就由比喻貫穿始終,立意逐步深化,材料涉及面頗廣,不愁沒有寫作材料。

4、尋根——中國人的情結。這個角度立意,可寫愛國主義。跟第三個角度相比,它是從中抽出了「祖國」這一點。

這樣,主題單一些突出些,材料更集中些。在這個角度中,「根」的意思也有了變化,已經化實為虛了。

5、人類之根 ——地球。這個角度可寫環境保護。

6、把根留住。這裡的「根」可聯想引申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這就涉及到了在現代化過程中,如何繼承吸收傳統文化的問題,實際也是個繼承和發展的問題。

7、醜陋的根。這個角度立意跟前一個相反,前一個是繼承肯定,這一個是批判否定。這裡的「根」指文化傳統中的醜陋部分,應該拋棄否定的部分。

8、「根」的變異——狹隘的民族主義。從這個角度立意,基調也是批判否定的。當今世界,民族紛爭、盲目排外仇外事件頗多,動輒訴之於暴力、戰爭,究其根源之一乃是民族主義的狹隘化。

9、根的悲哀。可先寫盆景。本可根深葉茂的樹囿於小小的花盆之中,枝斜葉疏,自是可悲。

然後由盆景到學生,矛頭指向畸形的應試教育,呼喚教育制度的進一步改革。這樣曲折立意,曲折行文,應該不失為一篇佳作。

10、讀書和做人——根的啟示。

11、適者生存——根的啟示。

12、愈挫愈強——根的啟示。

分析上面十二個角度的立意,我們還可作些理論上的概括,以說明多角度立意的一些方法或技巧。

1、化實為虛,由具體到抽象。前面十二個立意,「根」的內涵大部分都有了變化,不再是單純的植物之根,而賦予了它新的內涵,經歷了由實到虛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2、聯想——引申。相對於前一點而言,這一點是更具體的方法。由實到虛,通常得藉助聯想引申。示例4、9~12等都藉助了引申這一方法。

3、聯想—比喻、類比。如示例2、3、6、7、11、12等。

4、正反立意。如示例6、7,一正一反,立意得到拓展;示例8、9相對於2、3、4、10~12而言,後者為正面立意,前者則為反向立意。立意時由正到反,正反都能顧及,當可大大豐富立意的角度。

二、落筆點的多角度

立意部分示例10:讀書和做人—根的啟示,落筆點可有兩個。以「做人」為落筆點,可將「做人」比作根,「讀書」比作葉,這樣,重點為「做人」。

若以「讀書」為落筆點,則「讀書」為根,「做人」為葉,讀好書,讀好的書,可對「做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這樣就突出了「讀書」的重要作用。

立意部分示例4:尋根——中國人的情結,可從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思念落筆,可從秦牧的《土地》一文或文中的「鄉井土「落筆,也可從普通人熱愛故鄉落筆。這樣,一個立意幾個落筆點,自然拓展了文章思路,豐富了文章寫法。

三、選材的廣泛性

文章的基本意思確定以後,具體的立意其實還大有講究之處。而決定這一點的便是文章的材料。如「打實基礎」這個題目下,便有多方面材料可供選擇,而材料的不同,將關係到立意的深淺和新舊。

如以學生的學習為材料,在學習過程中要打實基礎。這個材料較陳舊,立意也就一般。「基礎」也可理解為「國家基礎設施」,這樣,就可寫在現代化建設中應注重基礎設施。

這個立意較前一個深了些 ,但這方面的材料學生可能比較陌生,不易寫好。拓展思路,可寫教育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民素質改造是國家興旺的基礎,重塑民族精神是國家強盛的基礎等等。前後比較一下,後面的幾個材料更有深意和新意。

可見,在文章的大意確定之後,在材料方面還可拓展思路,以選擇文章的最佳寫法。

四、文體的多樣性

現在的高考作文形式是話題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這使學生在文體選擇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自由。觀近幾年高考優秀作文,多有以文體的新穎取勝的。撇開高考,就學生寫作思路而言,多考慮幾種文體,可以大大豐富擴充套件學生的寫作思路。

如「根的悲哀」,可寫議**,由盆景引申到學生,由根聯想到應試教育。還可寫成散文。最佳的文體形式其實是寫成一個寓言故事,讓盆景自己開口說話。

譬如說,可先寫一個學生在題海中遨遊疲憊之後,走出房間,來到陽臺散心,觀賞盆景;觀賞一番之後準備離開,忽然聽到了盆景之間的對話。盆景訴說自己的種種束縛和痛苦;學生由此感悟:我們不正是盆景麼?

採用寓言故事寫法,更靈活自由,更有趣味。試想,常規的記敘文、議**,盆景如何能開口說話呢?還有,這種寫法也較含蓄,引人思考。

此文之真正意圖當是批判畸形的應試教育,但這個意思不必言明,結尾輕輕一兩句話點一點即可達到目的。

五、表現手法的豐富性

表現手法上作些思考,同樣可拓展文章寫作思路。各種文體有各自的表現手法,同一文體有多種表現手法;不同題材有不同表現手法,同一題材也可使用不同的表現手法。某種表現手法可用於文章整體,也可用於文章區域性。

學生在平時練習時,可嘗試各種表現手法,此處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學生在作文訓練過程中,如果能在立意、落筆點、文體、材料和表現手法上多作些思考,多一些方案,多一些選擇,當可開啟文章寫作思路。老師佈置一個題目,學生形成文字的只是一篇文章,但在構思過程中,卻可以有多種方案,多種設想。這樣,既可開闊寫作思路,又有助於比較選擇,寫出佳作。

怎麼寫作文,寫作文要怎麼寫?

在我看來看圖作文不是很難的事情,它主要發揮的就是孩子的想象能力,只要有一個好的思維方法,聯絡多了自然就會好。第一點,要引導孩子把 由平面的看成立體的,就是不要只把 看做一個平面的東西,只看到它表面所給出的內容。表面的內容只是,它給出的一些基本的要素內容。比如環境,裡面的角色,等等,這只是給出的一些最...

作文要怎麼寫,寫作文要怎麼寫?

一 題目 俗話說 題好一半文 一個好題目,等於是一篇好作文的開端,題目要新穎,與眾不同才能引人注目!二 開頭 結尾 文章的開頭是龍頭,結尾則是鳳尾。開頭多種多樣,一旦想出好開頭,筆頭的文思就會源源流出。常見開頭有以下幾種 1 開門見山。2 提問引人關注。3 概括揭示。4 描寫環境。5 倒敘,製造懸念...

作文《生命的讚歌》怎麼寫作文要怎麼寫呢?

風有點冷,我沒有看到秋天特有的景象 落葉 我在秋天的小道上散步,順著心中那古怪的想法,在深秋裡尋找生命,感受生命.樹枝上已經沒有黃葉了,只有地上躺著些枯敗的葉,風吹起它們,它們無力被風捲起,又拋下.這不是生命吧 它們如此的虛弱,如此的無聲息,這不應該是我所追尋的吧?這條蜿蜒的小路一直延伸著,而我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