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2樓:冰夜憐
醉翁亭記裡一抓一大把
表示寄情山水的詩句
3樓:晴天娃娃
表示寄情山水的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運算元》
表示美好品質的詩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表示悲憤之情的詩句:南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表示喜悅之情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4樓:匿名使用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塞下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5樓:匿名使用者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6樓:生生死死2號
春眠不知曉,處處聞啼鳥
7樓:北竹青碧煙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是寄情山水。是王維寫的,表現山野自然地恬靜怡然,嚮往隱居生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兩個都是表示美好品質這個挺容易看出來的,都是託物言志,讚頌美好品格「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悲憤之情。第一首曹植七步詩沒問題。
可能龔自珍這句詩有些異議,但按照上述幾種歸類,似乎悲憤最恰當,抒發了作者不滿當時人才選拔制度的感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首詩的片段肯定是喜悅之情了,是杜甫聽說官軍打勝仗以後寫的,被後人說為是杜甫平生寫過最快樂的兩首詩之一。
(另一首是《春夜喜雨》)
寄情山水的詩句
8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劉萍萍
寄情山水
一、情景匯入:
中國傳統山水畫,強調面對大自然的想象活動,追求詩的意境,創造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歷代畫家以筆情墨趣營造可遊、可居的圖畫,追尋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理想。他們寄情于山林雲水之間,抒發對生活的真切感悟。
橫嶺側峰、丘壑連綿;煙水縹緲,波光粼粼;勁鬆沉雄、遠樹含煙;平沙遠渚,水郭村野,既見山川雄偉之氣勢,又顯出平淡簡遠之意態。
二、合作**
1、富春山居圖元代黃公望●縱觀畫面全篇,畫家的視角是靜止的還是遊動的?●你能通過線條想象畫家作畫時的情緒,通過水墨想象色彩嗎?
●畫家是怎樣表現深、遠、闊、平淡的?●結合畫題,針對畫面整體或區域性,找出恰當的詞彙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意境。思考·練習中國山水畫強調「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原則,據此選擇《富春山居圖》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
2、樹木和山石●樹木的畫法
樹的造型千變萬化,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棵樹;樹的結構規律大致相同,萬變不離其宗。下筆當取勢,確定樹幹的姿態,再據樹木結構規律完成。樹幹前後左右出枝體現空間感,樹枝當爭當讓,或增或減,穿插自然。
樹木組合遵循統一變化的法則,強調大小對比、前後空間關係的變換,更注重樹木之間相互呼應的情意性。2
9樓:暮誑初
1.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4.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5.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6.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7.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9.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運算元》
表示寄情山水的詩
10樓:原野茫茫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11樓:佳人醉月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運算元
形容寄情山水的詩句
12樓:匿名使用者
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4、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5、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表達寄情山水的詩句有哪些?
13樓:夏秦紫玲
1.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遊山西村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3.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望洞庭
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盤裡一青螺。
有哪些表示寄情山水的詩?
14樓:匿名使用者
1、況屬高風晚,山
山黃葉飛。 ——唐代王勃《山中》
譯文: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代柳宗元《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唐代王之渙《登鸛雀樓》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5、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明代夏完淳《別雲間》
譯文:無限美好河山失陷傷痛淚,誰還敢說天庭寬闊地又廣。
6、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陸游《遊山西村》
譯文: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代:王維《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譯文: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縹緲若有若無中。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代杜牧《江南春》
譯文: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9、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10、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彷彿已經到了秋天。
中國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痴人」還有不少,請舉一例,並簡述其
這是初中語文練習冊的題目吧,你沒答案麼。答案是 陶淵明痴心於山水,嚮往田園生活。李白 陶淵明 歐陽修 柳宗元 蘇軾 王維 張岱。具體呢,要你自己去了解的呢 隱居的大師2 為什麼反倒出名?中國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痴人有哪些?簡述其痴行 張岱,湖心亭看雪,高潔的志行 超拔的情趣。林逋 隱逸山林,終身未娶...
優秀山水詩詞,帶有山水的詩句
帶 山 字的詩句 1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過故人莊 2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3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4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 早發白帝城 6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
描寫山水的詩句,關於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 江雪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登鸛雀樓 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望嶽 4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春望 5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 鹿柴 6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 關山月 7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 獨坐敬亭山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