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曆史文化的精髓及現代價值,江西曆史文化的精髓及現代價值

2021-03-20 13:55:23 字數 5234 閱讀 8084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江西是文化大省

在古代,江西文化發達。從全國看,江西是文化大省。說江西是文化大省,這是因為江西歷史悠久,人文昌盛,又是革命發源地的緣故。

清道光二丨十年(2023年)雅片戰爭以後,遭受戰亂和帝國主義侵略,江西文化受到破壞,損失慘重。在廣大人民群眾努力下,還儲存著相當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現從總體上看,分如下十二個方面作簡略的介紹:

(一)讀書成風

江西古代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不讀書,就不能傳承歷史文化。這種讀書的傳統起於何時呢?

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澹臺滅明,他字子羽,春秋末年魯國武城人。他的品德才學都好,但貌不揚,孔子不喜歡,於是離開孔子,「南遊至江,從**三百人」。孔子知道後,作了自我批評,說:

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後來,江西人建友教書院紀念他,他的墳墓在南昌二中校園內,文革時被毀(據《史記正義》說子羽墓在山東鄒城縣,待考)。至今,南昌二中仍然是全省最好的學校。

江西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文化名人是陶潛,即陶淵明,他的品德操行才學都非常好,魯迅稱譽他是「偉大的作家」。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他讀書馬虎。他的意思是指漢代經學家們大搞訓詁學,作繁瑣的考證,浪費大量精力時間,沒有必要,提出批評。他如果不「好讀書」,不認真讀書,怎麼能夠寫出那麼多好詩好文來呢!

一篇《桃花源記》沒有人能超過,包括蘇軾這樣的大家,模仿的文章,都達不到他的意境。而全國仿製的世外桃源勝境,竟有14處之多,還有人在繼續仿製。至於學習、模仿他的詩,那就更多了。

陶潛讀書,有優良的家庭傳統。他的高祖母湛氏,新干人,陶侃的母親,是中國古代的四大母親之一。陶侃父親早逝,她教育陶侃成才,「停杼教子」、「削髮留賓」、「土碗送子」、「歸還乾魚」等,都是感人的故事。

陶侃、陶潛都有珍惜寸陰的精神和傳統。陶侃常說:「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陶潛在一道《雜詩》中也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歐陽修的母親,也是中國四大母親之一,歐陽修父親早逝,歐母「畫荻教子」,成為千古佳話。

清代詩人、劇作家蔣士銓的母親,「鳴機夜課」,也是教子成龍的賢母。宋代時,饒州人讀書,蔚然成風,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的記載:饒州「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為咎;為母妻者,以其子與夫不學為辱,其美如此。

」明代時,在吉州,「序塾相望,弦誦相聞」,「人無貴賤,無不讀書」,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母親督促兒子勤奮讀書的風氣,一直世代相傳。至今高考成績,江西青少年仍居全國前茅,繼承了二千多年讀書成風的優良傳統。

二)科舉成名

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安置官吏。科舉制規定:讀書數年的生員,在縣一級考試及格者為秀才,在州(郡)、隨後為在省一級考試及格者為舉人,在京城由禮部主持考試及格者為進士,其中由皇帝親試,確定為進士中的前三名者,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秀才、舉人、進士考試,原則上三年一輪,所以民俗有「狀元三年一個」的說法。考丨中進士者,一般可獲得知縣的職務,也即有七品官銜。通過文化考試,出任封建社會的官職,比由**鄉紳推薦出任官職,顯然是一種進步。

清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七月下詔,從光緒三十二年起停止科舉考試,改由學校教育代替科舉制度。由隋至清,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

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進士最多的縣是吉安縣,有500餘名,擁有400名進士以上的縣有南昌、吉水、豐城、安福、婺源等縣。這些縣在全國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縣。

(三)作家成派

在歷代讀書成風的基礎上,江西的詩人、詞人、作家、戲劇家、文章家眾多。如《全宋詞》收入江西詞家174人,佔全書作者的12%,居全國第二位,略少於浙江。在眾多的作家中,開基立派的有:

以陶潛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隱逸詩派,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江西詞派,由歐陽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張以理入詩的宋詩派;由黃庭堅開創的倡導言必的據的江西詩派,由楊萬里首創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誠齋詩體,由文天祥、劉辰翁等興起的愛國詩體,由湯顯祖開創的以情代道的臨川劇派,由楊士奇等興起的整潔端正的館閣書體,由陳三立等興起的不推崇盛唐詩而模仿江西詩派的同光體等。這些文學方面的派別,各有優劣長短,但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價值。

(四)學者成林

首先是哲學家多,在《哲學大辭典》中收入江西宋明時期哲學家50人,佔全國同期哲學家的16%以上。理學是儒家哲學的新發展。周敦頤是理學的奠基者,又是教育家,原為湖南道縣人。

他長期在江西從政為官,後隱居廬山北麓蓮花峰下,創濂溪書院講學,他自認為是江西九江人。理學兩大派的開創者朱熹、陸九淵,都是江西人。宋、元、明三代,追隨他們的學者很多,形成理學的強大陣營。

其次是史學家多,在《二十四史》中,江西人歐陽修主修《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揭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解決,文化要靠自己去理解、研究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哥也在找這個,謝啦!

江西曆史文化

4樓:來日方長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併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澹臺滅明。

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淨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擴充套件資料: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江西境內有邗越(幹越)、百濮,《荀子·勸學篇》注:「邗越古國名」。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

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釐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

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2023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

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省共轄81縣。2023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2023年劃回安徽省,2023年再次劃歸江西省。

2023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資訊化示範省。2023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簡述中原文化對江西文化的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併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

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

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

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淨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莆田的歷史文化,莆田歷史文化有什麼

剛好和顧客 v 個月竣工 莆田的歷史 點是清代順治年間林堯英始定的。據記載,明代天順年間邑人 吳希賢第一次給莆陽標出了四個景區,即 壺橋晴嵐 烏山霽雪 綬溪待渡 寧海觀瀾 林堯英認為這四個景區不能概覽莆田優美風光,就遍覽莆陽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東山曉旭 東山是東巖山的簡稱,原名烏石山,...

唐山歷史文化,唐山的歷史文化,地域特色。

唐山城區的歷史文化,主要是百年近代工業史。周邊的灤州歷史文化,評劇皮影樂亭大鼓冀東三支花文化 源遠流長,用唐山話說就是 忒好啦 唐山的歷史 唐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球環境保護局局長及其他國家公園的重要原因,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在這裡等你回來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們的生活...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我國目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保護措施

都是人才,一個比一個字多,怎麼發出來的?關鍵是要精闢,一大堆話難得看懂。列舉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四項基本內容 1 協調發展原則 2 預防為主原則 3 環境責任原則 4 公眾參與原則 第一個問題太抽象了 列舉 我國曆史文化遺產保護的 發展 經歷的三個階段答 第一個階段的主導思想是民族主義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