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火雲匪
宋當年為什麼要把都城定在開封呢?
要說起來開封城作為一國之都大約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只不過,那時候的開封還不是大一統中國的首都。開封自秦漢以後真正作為政治中心是自唐末五代開始的。
自後樑到後周,都以開封(時稱汴梁)為都城,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篡位以後,建立北宋,其都城最初也定在開封。
這麼看來,北宋定都是因循舊制,開封地處平原,周圍土地肥沃,農作物繁盛,這裡做首都倒也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開封表面的繁榮之下卻暗藏隱患。
其實早在北宋立國之處,趙匡胤就考慮過遷都洛陽,趙匡胤想的很有道理,他認為:開封地處平原,周圍無險可守,要守衛這裡就必須屯紮大量的禁軍部隊,這句要耗費鉅額軍費,長久以後,國家難以負擔,財政崩潰則國家也就會滅亡。
而趙匡胤遷都洛陽是因為洛陽「依山背河,形勢險固」,在這裡定都可以省二十萬大軍。
應該說,趙匡胤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的這個計劃卻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打斷了。
趙光義認為,洛陽的漕運早已斷絕,經濟問題無法解決,因此不適合作國都,開封則是運河樞紐,經濟位置重要。
趙光義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因為唐代以後,中國北方經濟崩潰,只有靠東南地區向北方輸血,這就是大運河的意義。而北宋的時候,漕運已經無法到達洛陽,只能到達開封,因此洛陽地區無法接受南方輸血,故此不適合做首都。
2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開封之所以能夠承擔起作為一個國都的重任,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經濟原因
「都城是全國人口較多的城市,消耗巨量的糧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長途運輸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區經濟發達,就可以減少對外地的依賴程度。」(中國古代都城,吳鬆弟,商務印書館,都城的選址,110-111)唐中葉以前,我國經濟重心在北方的黃河下游,所以統一王朝的都城設在長安和洛陽,以後經濟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東向南移,開封大體上處於經濟重心東移和南移的線上,所以,開封經濟較發達是順從歷史發展規律的。
要將統治者的命令迅速送達全國各地,來自全國的資訊較快地反饋到都城,東西南北的物資儘快地輸送到都城,都離不開優越的交通條件,開封在水陸交通方面的優勢,使開封得到很大發展,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無疑也是北宋定都於此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驤教授《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一文精闢地提出都城選擇的軍事條件,即具有制內御外的性質和作用。但考慮到國家還有竭力向外發展的問題,候甬堅先生把它完善為內製外拓原則。國都選址服從全域性,審時度勢,縝密考慮其軍事地理位置的得與失、優與劣。
眾所周知,開封在華北平原的南端,四面無山,地勢平坦,《戰國策》形容開封一帶的地勢時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阻。」(戰國策。
卷二二,魏一.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秦觀在其《安都論》中談到:「……天下之勢莫如雍,其次莫如周,至於樑則天下之衝而已,非形勢之地也。
故漢、唐定都,皆在周、雍。至五季以來,實始都樑。本朝縱未能遠規長安,蓋亦近卜於洛陽乎?
而安土重遷,眷眷於開封之境,非所以為萬世之計也。……開封地平四出,諸道輻輳,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焉齊境,無名山大川之限。」(汴京遺蹟志,卷八,藝文五)從軍事地理環境上看,開封「無險可守」不符合歷代國都「因險守國」的傳統。
1、文化因素
像所有大都市一樣,開封乃百嘉所毓、人文精華薈萃之地,無論是文化設施、文化活動,還是文化素質、文化品位都是一流的,這種文化高度繁榮的基本特點是正統性和綜合性。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因為唐末五代時期開封憑藉著黃淮海平原運河水系樞紐的地位,成為北方地區的交通中心,物資運送到開封比運送到洛陽方便得多,比運送到長安方便100倍,唐朝的時候因為東南的糧食布匹運不到長安,連禁軍都不能換季,皇帝急的不行。 唐朝後期就已經是長安的統治集團倚賴東南諸道的經濟,主要是糧食,這種國家模式了。關中出產相對貧瘠,大旱之時,皇帝群臣都要東巡洛陽的。
到了宋朝更是依賴於運河漕運。開封地理位置優勢明顯。
其次,因為要養兵防止契丹和西夏入侵。然而宋朝又怕武將造反,所以只能養龐大的禁軍。宋代禁軍極其龐大,超全國半數軍力的幾十萬大軍拱衛京師如果還不安全的話,也沒啥安全的地了。
開封地處平原,交通經濟發達,才能以一城養得起如此龐大的軍隊。
4樓:可靠的桃花扇
唐朝末年時,長安被朱溫拆毀,五代時,石敬瑭反後唐,依靠契丹建立後晉,後唐末帝在洛陽放了一把火,一家老少投進火中**,所以長安和洛陽兩個都城都被毀,趙匡胤選開封作為都城
北宋為什麼選擇開封作為首都?
宋朝為什麼要選開封做為首都?
5樓:匿名使用者
開封為都始於五代。中晚唐以來,全國經濟重心逐漸由黃河下游移向江南,東北契丹的興起使中原政權的主要邊患不再來自西北,依靠江南物資支撐而又漕運不濟的關中屢遭戰火摧殘,日趨衰落,已喪失擇都條件。於是,以北控燕趙、南通江淮、舟車輻輳、人庶浩繁為優勢的開封遂取代長安、洛陽,成為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首都。
如果包括金朝末年躲避蒙古壓力從中都(今北京市)遷都於此,開封建都歷時二百二十一年。開封之興起主要得利於水陸交通之便,城市盛衰與運河通塞息息相關。開封四野平疇萬里,無險可守,除加強城垣防禦性建設之外,只好悉舉天下之兵宿於畿甸。
北宋一代,冗費俱增,國家始終處於積貧積弱之勢,與定都開封,不得不依賴"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政策是分不開的。 這一時期,分據一方的地方政權大多以所在州(郡)的治所為國都。如十六國時成漢立國益州,以成都為都城;前涼據有涼州,以姑臧為都。
各割據政權一般只設國都而無陪都之制。
6樓:匿名使用者
開封為都城的歷史,要從殷商時期的周文王--姬昌說起.戰國時期有魏國,魏是姬姓,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後代.這一脈人傳下來,到了畢萬的時候,畢萬在晉獻公那裡做事情,晉獻公十六年,以魏姓封畢萬,為大夫,世世代代為晉卿.
這魏姓再傳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時,令魏桓(huan讀第二聲)子的兒子魏文侯斯為諸侯.那時他的疆域非常的散漫,主要是現在山西西南部的河東和現在河南北部的河內,以現在山西東南部的上黨為交通通道.國都原來在安邑(讀si ),也就是現在山西的夏縣,到了惠王六年的時候,遷都到大梁,就是現在的開封了,呵呵,定國號為樑.
再後來傳到魏王假的時候,於秦始皇二是三年(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
開封建城距今已近2023年。現在的開封城垣,是清代的開封府城.相傳在2000多年前,周文王之子畢公高,曾經在此築城。
而「開封」之名始於春秋,是鄭莊公取「開拓封疆」之意而得名的。戰國時,魏惠王將國都遷到這裡,定名「大梁」。五代梁太祖建都開封,改名「東都」。
後漢、後周、北宋均沿稱「東京開封府」。金滅北宋後,改東京為「汴京」。元明時代,開封又曾稱為「汴梁」和「北京」。
因此,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譽。
從古代「天下九州」的意義上來說,這裡是「兗州」之域,春秋時為鄭地,戰國時為魏都,居於中原要地,是有名的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據說大禹塞滎陽澤開渠以通淮泗,名莨菪渠,就是後來的汴渠。漢時河、汴決壞,漢明帝曾遣使者修治汴渠,隋大業中更令開導,引河水入汴口,名通濟渠,再東引入泗,連於淮,至江都宮入於海,亦請之御河,河畔御道植柳,煬帝巡幸,乘龍舟而往江都。
自揚益湘南至交廣閩中,公私漕運商旅軸轤相接。單從汴梁連線著汴渠與通濟渠這一點上,就可見其地位之一斑。
帝國中心樞紐的地位,決定了東京汴梁的迅速興盛。唐之汴州舊城,週迴不過二十里一百五十步,本朝太平興國年間大事擴充,新城週迴增至四十八里又二百三十三步,稱為國城,又曰羅城,使東京的面積增加了一倍,沒過多久,便一躍而成為帝國最大的城市。東京陷落後,它的風華繁盛成為當時無數人心目中的美好追憶,並被髮之筆端。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種,人們從中可以看到正史記載裡所無法具備的東京的生動形象。
汴梁自古就是有名的「四戰之地」,即所謂四面平坦無險可守而極易遭受攻擊。後周顯德七年(960)春,周恭帝派趙匡胤率軍北上抗遼。至開封北40裡之陳橋驛,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被擁立為皇帝。
接著,回軍開封。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準備好的禪代詔書,宣佈周恭帝退位,趙匡胤為皇帝,從而建立了宋王朝(史稱北宋)。可是為什麼要定都在這裡呢?
其實當初選擇開封后,就準備遷都.為什麼沒遷呢,下邊就是這個小故事使得開封成為了都城.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初四,太祖西幸洛陽。西京洛陽原本是太祖的出生之地,他在此度過了充滿美好回憶的少年時光。不過,皇上自從十二歲離開後,十年仗劍漫遊,十年戎馬倥傯,君臨天下後又日理萬機,一直再也沒能很好地重遊故地。
此番親身體驗到西洛山川關河的雄壯,一剎那間大生感慨。太祖想,據此險固之地而立都,則可以不繁冗兵而自固,豈非天賜之便?新朝開國皇帝這時開始後悔自己匆匆建都開封的草率,於是提出遷都。
一代雄主發自內心地認為:一遷洛陽,再遷長安,效漢唐故事,應該是絕妙的霸策。可惜的是,從駕的大臣無不反對。
首先是起居郎李符上疏不可,太祖不聽。祭祀先祖罷,皇上賴著不肯起駕東返,那意思就是想造成既定事實。對此,群臣甚是驚駭,一時無有諫者,但有位不肯服輸的大臣再度上言。
這是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他的話說的似乎很實在:東京有汴渠,因而便有了江淮每年數百萬斛的漕米,都下數十萬兵馬仰給於此,陛下留居此地,米從何出?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安固已久,豈能動搖根本?!
那就徑遷長安!皇上的主意在那一刻還是堅決的,所以他賭氣說出此話。
終於有人叩頭了,凡是懦弱無識而又自命效忠的人最後總是會祭出這個法寶。這是晉王趙光義,皇上的御弟、新朝主要的軍事統帥,同時也是太祖黃袍加身的始作俑者之一,他的話自然有著相當的分量。晉王以首叩地言辭懇切:
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啊!
太祖沉默了。他明白這件事情一旦錯了就無法改正,一時間說不出一句話來,只能以沉默回答晉王。
看來開封當時被定為國都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呵呵.
秦朝為什麼把西安作為首都,秦朝的都城在咸陽,為什麼在描述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時,有秦朝
西安作為歷代都城的原因 封建王朝的都城市封建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被稱作 京師 釋名 說 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春秋 公羊傳 裡對 京師 有著這樣的解釋 京師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師者,眾也。在我國,有 六大古都 在這 六大古都 中,西安是西周,秦,西漢,新,前趙,前秦,後秦,西魏...
為什麼宋朝吧都城定在開封呢宋朝的都城在現在的哪裡
交通便利,當時開封水路,陸路皆為中樞。輻射全國,開封是歷代都城,人文底蘊深厚。前朝經營多年,加上後周建設,已具備並形成經濟,政治中心規模4,趙氏及朝臣家眷都在開封。故土nanli等等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及到北宋建國,中國的經濟中心還在北方,開封是後周都城,處於國內中心地帶,其次有汴水穿城而過,也方便...
為什麼巴西要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作為首都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巴西最開始的首都是東北海岸的薩爾瓦多,那是在1954年,由於規模小,它無法支援大國巴西。到1763年,里約熱內盧已成為新首都。里約熱內盧有無數的人和工廠,許多單位顯得混亂,這給人口,運輸和環境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巴西需要一個純資本功能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