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漢字結構
:半包圍結構
二、漢字釋義: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
2、鍋。
3、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4、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
5、大。
6、正當,正在。
三、鼎的讀音:dǐng
四、部首:鼎
五、相關片語:
定鼎、鼎助、鼎鼎、鼎盛、問鼎
擴充套件資料:一、漢字筆畫:
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撇、豎折折、橫、撇、豎、橫、豎、橫折二、詞語釋義:
1、定鼎
定國都。
2、鼎助
敬辭,大力協助。
3、鼎鼎
盛大。4、鼎盛
正當興旺發達或強壯。
5、問鼎
春秋時楚莊王陳兵於洛水,向周王朝示威。
2樓:匿名使用者
鼎是上下結構 見《全功能字典》商務印書館國際****2023年第一版第111頁。是上下結構。 鼎,12畫,目(鼎)部 上下結構,象形字 1.
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雙耳:銅錠、寶鼎 2.象徵王位、政權:
問鼎 3.比喻三方並立:三足鼎立 4.
比喻大或重:一言九鼎、大名鼎鼎 5.正在:鼎盛
3樓:包詏頸
鼎
4樓:匿名使用者
半包圍結構。
不明白歡迎來求助。
望採納,多謝了!
鼎字是什麼結構?
5樓:故事還長
鼎字是上下結構。
漢字「鼎
」拼音為dǐng,結構為上下結構,筆順為: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折、橫、撇、豎、橫、豎、橫折。
鼎,是三根立腿,兩隻提耳,是用來調和各種味料的寶器。
《易經》的卦象,用「木」進入火下, 是鼎卦。
6樓:xummer_昔年
【結構】上下結構
【拼音】dǐng
【釋義】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鑊。
鍋:~罐。~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彝。九~。定~。問~。~祚(國運)。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峙。~足之勢。
大:~族。~臣。~力支援。 6.正當,正在:~盛(shèng)。
五鼎【wǔ dǐng】
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 見《儀禮·少牢饋食禮》。《孟子·梁惠王下》:
「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 明 陸採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
鼎分【dǐng fèn】
猶鼎足三分。
鶴鼎【hè dǐng】
比喻皇家佳餚。
鼎字是什麼結構
7樓:匿名使用者
鼎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鼎[拼音] [dǐng]
[釋義]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 2.
鍋。 3.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4.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 5.
大。 6.正當,正在。
8樓:凡高來了
上下結構,因為它的部首是」目」.」鼎」也是象形字
9樓:匿名使用者
上下結構老師講的!!字典上也是這麼講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上下結構 按寫字的順序、
11樓:匿名使用者
上下結構,字典上說的,老師也改正了
關於「鼎」字是什麼結構?
12樓:**
(2)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鑊。
(3) 鍋:~罐。~鍋。
(4)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彝。九~。定~。問~。~祚(國運)。
(5)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峙。~足之勢。
(6) 大:~族。~臣。~力支援。
(7) 正當,正在:~盛(sh坣g )。鼎dǐng〔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於商、周。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3)又如:鼎峙(比喻三方並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臺(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7) 指國家 [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鼎運(國運)鼎dǐng〔形〕
(1) 顯貴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顯赫,盛大 [great]
高門鼎貴。——晉·左思《吳都賦》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門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舉世無匹);鼎族(巨族,豪門貴族)
(4) 三方並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鼎dǐng〔動〕
變革 [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舉,革故法三章。——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
鼎革固天啟。——徐浩《謁禹廟》
語文出版社出版的《漢字屬性字典》(傅永和主編)《小學生規範字典》(李行健主編)中都說「鼎」是半包圍結構。也有字典說是上下結構,例如商務印書館國際****出版的《新華大字典》。這些字典都很權威。
但是,按「鼎」是象形字的話,卻又應該是獨體字。
13樓:家幻翠黨菱
哦,比較獨特,鼎字是獨體結構,現代簡化字構件中的「目」並非「鼎」字的構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它其實是鼎腹的象形表示;左右兩個「爿」也不是表意或表音成分,只是鼎足的象形表示。
從甲骨文時代「鼎」就是個象形字,其形體有點像「貞」字,表示有腳的大腹容器。只是隸變(即小篆變為隸書的階段)以後,形體轉訛,成了左右兩個「爿」包著一個「目」,其實與木片無關,與眼睛也無關,只是個象形字,獨體字。
"鼎"字是什麼結構?
14樓:簡單點
上下結構。因為在古代,人們用架子將鍋架起,就形成了鼎。你放心,肯定對,我們才學過!
15樓:匿名使用者
上下結構
哦`11半包圍```
16樓:快樂如風
二樓的仁兄錯了,是半包圍結構,我們老師講過
17樓:淚水在流淚
應該是上下結構,「日」在上,其於的在下
18樓:呂秀英鄭子
哦,比較獨特,鼎字是獨體結構,現代簡化字構件中的「目」並非「鼎」字的構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它其實是鼎腹的象形表示;左右兩個「爿」也不是表意或表音成分,只是鼎足的象形表示。
從甲骨文時代「鼎」就是個象形字,其形體有點像「貞」字,表示有腳的大腹容器。只是隸變(即小篆變為隸書的階段)以後,形體轉訛,成了左右兩個「爿」包著一個「目」,其實與木片無關,與眼睛也無關,只是個象形字,獨體字。
鼎是什麼結構?
19樓:血色魅影
「鼎」字,目部,12畫,象形字,上下結構。構字部件可分為「目及目下面的左右兩部分」,第六筆為豎折折,末筆為橫折。
鼎字是什麼結構的字?
20樓:魘會感到憤慨
漢字首尾分解: 目片
漢字部件分解: 目爿片
筆順編號: 251115132125
筆順讀寫: 豎折橫橫橫折橫撇豎橫豎折
21樓:司徒清安希倩
上下結構,因為它的部首是」目」.」鼎」也是象形字
22樓:寸連枝繁碧
哦,比較獨特,鼎字是獨體結構,現代簡化字構件中的「目」並非「鼎」字的構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它其實是鼎腹的象形表示;左右兩個「爿」也不是表意或表音成分,只是鼎足的象形表示。
從甲骨文時代「鼎」就是個象形字,其形體有點像「貞」字,表示有腳的大腹容器。只是隸變(即小篆變為隸書的階段)以後,形體轉訛,成了左右兩個「爿」包著一個「目」,其實與木片無關,與眼睛也無關,只是個象形字,獨體字。
鼎到底是什麼結構的字
23樓:暖暖炊煙裊裊
鼎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拼音] [dǐng]
[釋義]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 2.
鍋。 3.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4.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 5.
大。 6.正當,正在。
鼎字的部首是什麼鼎的部首是什麼?
鼎字的部首是目字旁。讀作d ng,本意是古代 的一種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僅僅是用來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廟裡祭祀用的一種禮器。鼎很大 很重,所以 鼎 又表示很盛大,如 鼎鼎大名 鼎盛。由於 鼎 的重要,又常用於比喻王位和帝業,如 定鼎 問鼎。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裡翻滾...
鼎是什麼結構音序是什麼部首是什麼筆畫為什麼
鼎,音序 d 音節 ding 部首 目 上下 結構,總筆畫數 12 畫。鼎是 上下 結構,音序是 d 部首是 目 筆畫為 12 畫,書寫筆順是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折折 橫 撇 豎 橫 豎 橫折。鼎 拼音為d ng,結構為上下結構,筆順為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折折 橫 撇 豎 橫 豎 橫折。...
因字是什麼結構 偏旁部首是什麼,在字 是什麼結構 偏旁部首是什麼
字 因 筆畫 6 部首 囗 結構 全包圍 組詞 因為 因素 造句 他的話引得大家都笑了,室內的空氣因此輕鬆了很多。因是什麼結構?全包圍結構。因的部首是什麼?國字框。因是什麼結構?是全包圍結構。因是什麼部首?是國字框。因是什麼結構的字,是全包微結構的字,部首是國字框。因bai 結構 是全包du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