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元帥和將軍有什麼區別,古代上將與大將的區別

2021-03-23 19:26:42 字數 5904 閱讀 1936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宋代元帥是臨時職稱,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戊時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

將軍,按正式官職來說沒有這個職位。屬於對軍事將領的敬稱。

軍事軍隊領導體制

宋朝軍隊的建立、調動和指揮大權由皇帝直接掌握。其下軍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職官二》)。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掌 管軍政、軍令,制定戰略決策等事。

正副長官為樞密使、樞密副使, 或稱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擔任,依次宰相,卻與 宰相對持文武二柄。南宋中期,規定宰相兼摳密位為定製。

三衙, 即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 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為**軍事指揮機關。各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武帥,分統全國禁軍和廂軍,其地位低於樞密院長官。

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戊時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官名為都部署(後改名都總管)、鈐轄、都監等, 統領當地分屑三衙禁軍,事畢則罷*後又子路或州、府設經略安撫 使、經略快、安撫使等職為率臣,兼管較大地區軍民內政,由文臣任 正職,武將任副職。軍事行動一般須奉命於皇帝、宰相和樞密院。樞 密院、三衙、率臣,職權分割,上下相維,使軍權高度集中於皇帝。

此 外,尚書省還沒有兵部,主要掌管儀仗、武舉、兵器、馬政、地圖等軍 務事宜,兼學廂軍、鄉兵、土軍、薔兵、邊境少數民族首領的官封與承襲等。

2樓:愛爾蘭的蘋果

宋朝的元帥不是定職 只是在特定時間段內的產物 宋朝武將最高的是樞密使

古代上將與大將的區別

誰知道宋朝武將官職有哪些?對應現代的什麼官 50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宋朝武官官職介紹前的基本知識

1、宋朝**品級非常「珍貴」,跟明清朝那種通貨膨脹式的**品級相差非常大。比例明清稱「七品芝麻官」,在宋朝七品屬於高階**,稱為「升朝官」,具備上朝面君的資格。正六品的宋朝文臣,就具備了當宰相的資格。

清朝一艘鐵甲艦的艦長就是總兵銜(正二品),換作現代,航母艦長也就是上校、大校軍銜。所以,千萬不要把清朝的品級觀念,帶入到宋朝、帶入到現代社會中來。

2、宋朝武官正任官,最高品級是正二品的節度使,但是整個國家也只有三兩個,已經屬於榮譽職位,授官之後,基本就是留在京城當「鎮國柱石」不再外派。次一級的是「節度觀察留後」,直接就是「正四品」

3、宋朝的**多有三個頭銜,即官、職和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官是虛銜用來定俸祿和官位,職是宋朝士大夫的特殊職稱,差遣才是實際職務。

宋朝區分文武以階官為準,而不以差遣為準。宋朝武官制度更復雜,除階官外,還有正任官、遙郡官、榮譽加銜等。本文只介紹官(軍銜)、差遣(職務)兩個有實質意義的

4、我軍現代軍銜三等十級,都是實職。宋朝武官階,分成共有三等七級60階。其中最高的橫班13個等級,幾乎是虛設的,一個皇帝在位的時代也沒有幾個人能當上只有少數神一樣的存在的如狄青、岳飛、韓世忠等

5、宋朝武官品級非常珍貴。一個步軍指揮(軍隊單位)500,率兵武官連品級都沒有。韓世忠生擒方臘之後才被授予最低的「從九品」。狄青在西夏威名赫赫的時候,也是連品級都沒有。

二、宋朝武官官階(軍銜)介紹

武階官依其官階可分為橫班、諸司使、使臣三等;橫班正使、諸司正使、橫班副使、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無品尉勇七級60階;

橫班:相當於元帥;

諸司使:相當於各級將軍;

大使臣、小使臣:相當於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無品尉勇相當於:上尉、中尉、少尉、各級軍士長

(1)太尉(正二品)=[太尉主兵官為武階之首]

(2)通侍大夫(內客省使:正五品)←(3)正侍大夫(延福宮使)←(4)宣正大夫←(5)履正大夫←(6)協忠大夫←(7)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8)中亮大夫(客省使:

從五品)←(9)中衞大夫(引進使)←(10)翊衞大夫←(11)親衞大夫(從五品)←(12)拱衞大夫(正六品)←(13)左武大夫(東上閣門使)←(14)右武大夫(西上閣門使:正六品)=[橫行正使13階為大夫,正五品到正六品]

(15)武功大夫(皇城使:正七品)←(16)武德大夫(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17)武顯大夫(左藏庫、東西作坊使)←(18)武節大夫(莊宅、六宅、文思使)←(19)武略大夫(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20)武經大夫(西京左藏庫使)←(21)武義大夫(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賓使:正七品)←(22)武翼大夫(供備庫使)=[諸司正使8階為大夫,正七品]

(23)正侍郎(延福宮副使:從七品)←(24)宣正郎←(25)履正郎←(26)協忠郎←(27)中侍郎(景福殿副使)←(28)中亮郎(客省副使)←(29)中衞郎(引進副使)←(30)翊衞郎←(31)親衞郎←(32)拱衞郎←(33)左武郎(東上閣門副使)←(34)右武郎(西上閣門副使:從七品)=[橫行副使12階為郎從七品:

一般不作武階官升遷之必經梯級]  (35)武功郎(皇城副使:從七品)←(36)武德郎(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副使)←(37)武顯郎(左藏庫、東西作坊副使)←(38)武節郎(莊宅、六宅、文思副使)←(39)武略郎(內園、洛苑、如京、崇儀副使)←(40)武經郎(西京左藏庫副使)←(41)武義郎(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賓副使:從七品)←(42)武翼郎(供備庫副使)=[諸司副使8階為郎,從七品]

(43)敦武郎(內殿承製:正八品)←(44)修武郎(內殿崇班:正八品)=[大使臣2階為郎,正八品(含從八品閣門只候)]

(45)從義郎(東頭供奉官:從八品)←(46)秉義郎(西頭供奉官:從八品)←(47)忠訓郎(左侍禁:

正九品)←(48)忠翊郎(右侍禁)←(49)成忠郎(左班殿直)←(50)保義郎(右班殿直:正九品)←(51)承節郎(三班奉職:從九品)←(52)承信郎(三班借職:

從九品)=[小使臣8階為郎,從八品到從九品]

(53)進武校尉(無品)←(54)進義校尉←(55)下班祗應←(56)進武副尉←(57)進義副尉←(58)守闕進義副使←(59)進勇副尉←(60)守闕進勇副使(無品)=[無品階尉勇]

三,宋朝基層武官差遣(官職)介紹(這個級別的武官軍銜是「無品級勇尉」,也就是最高是上尉)

.宋朝軍隊編制及官職:大凡5人為伍(伍長)→5伍25人為押(押正)→2押50人為隊(正副隊將)→前後2隊100人為都(馬軍=軍使、副兵馬使;步軍=都頭、副都頭)→5都500人為營或部(正副指揮或正副將)→5營2500人為軍(正副統制、同統制、統領)→幾軍為廂(正副都統制);廂為受**直接指揮的最高作戰單位,由文職使相(或兼都統制)指揮;營(部)是作戰的基本單位,步兵1營(部)為500人,騎兵1營(部)為400人。

軍將分**:1.將校:

自都統制、統制、統領、正將、副將、準備將、部將、隊將共為八級,隊將為最低一級軍官;2.節級:包括都(隊)的軍頭、十將、將虞候、承局和押官;3.

長行:即軍兵。

三,宋朝中高階武官差遣(官職)介紹(這個級別是將校級別)

正團練使,州總管;正刺史,州鈐轄(皇城使相當於少將);諸司使副,都巡檢使、駐泊都監;內殿承製、崇班,巡檢、州都監;供奉官至借職,教押軍隊指使(少校)。

4樓:黑暗神風王

武官 官

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正二品:輔國大將軍

從二品:鎮軍大將軍

正三品上: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正三品下:懷化將軍

從三品上: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

從三品下:歸德將軍

正四品上:忠武將軍

正四品下:壯武將軍、懷化中郎將

從四品上:宣威將軍

從四品下:明威將軍、歸德中郎將

正五品上:定遠將軍

正五品下:寧遠將軍、懷化郎將

從五品上:遊騎將軍

從五品下:遊擊將軍、歸德郎將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懷化司階

從六品上:振威校尉

從六品下:振威副尉、歸德司階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懷化中侯

從七品上:翊麾校尉

從七品下:翊麾副尉、歸德中侯

正八品上:宣節校尉

正八品下:宣節副尉、懷化司戈

從八品上:禦侮校尉

從八品下:禦侮副尉、歸德司戈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

從九品上:陪戎校尉

從九品下: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

正一品【兵團長】從一品【副兵團長】

正二品【總司令】從二品【副總司令】

正三品【軍區司令】從三品【副軍區司令】

依次加副

正四品【軍長】【副軍長】

正五品【師長】

正六品【旅長】

正七品【團長】

正八品【營長】

正九品【連長】

作戰武官【排長】

然後就是兵卒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宋朝武將職務一般分為階官和職官。階官

,對於武將來說,簡單來說就是現在軍銜制度,如上校中校之類,是用於確定你幾品;而職官,就是代表你的職務,就是團長營長之類。

而階官的話lwq411323的答案已經說明白了,我說一下職官(職務)。

《宋史.兵志九》:「三人為一小隊,九人為一中隊」。

然後「三小隊為一中隊,合五中隊為一大隊」,一個大隊又設「押官、隊頭、副隊頭、左右傔旗五人」作為軍官,加起來五十人,相當於現代一個連。隊頭就是這五十人的隊長(連長),副隊頭就是副隊長(連長),左右傔旗就是護旗員(守護軍旗),另外又會從這五十人裡選擇一個能打的作為「旗頭」去拿旗。又會有一個「軍校」在這五十人後面坐督戰。

小隊、中隊、大隊宋軍基本作戰單位,隊上面編制是:

都:100人(2隊)指揮官:都頭

營:500人(5都),騎兵一個營會比這個少一些人。指揮官:指揮使(軍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指揮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軍:2500人(5個營) 指揮官:指揮使(軍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指揮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廂:25000人(10個軍)指揮官:指揮使(廂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指揮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上面參考《武經總要》前集卷1《軍制》和卷2《日閱法》的記述。但是這只是一般規定而已,但是很多時候一個廂可能達不到25000人,甚至10000人都沒有。一個營可能只有300號人。

」廂「上面的話還有一個」xx軍「的編制。例如什麼」捧日軍「,」天武軍「,一般一個xx軍有兩個」廂「。

這一級別指揮官,現在查到的叫做什麼xx軍都指揮使,或者xx幾廂都指揮使,例如」捧日軍指揮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

再上面就是「三衙」,禁軍(作戰部隊)的一般都屬於這三個部門。分別是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三種,長官分別俗稱為殿帥(正式名稱:殿前都指揮使),馬帥(正式名稱: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步帥(正式名稱: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合稱三帥,

上面就是宋軍的一般編制,還有一個叫做」班直「的編制,這個東西因為設定比較亂的不好給你講人數,有興趣自己查查吧。

至於隊頭、都頭、營指揮使等人會有一個什麼樣的階官,那我也說不太準,只能給個大概:

殿前都指揮使搭配從二品階官

殿前副都指揮節度使搭配正四品、

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 觀察使搭配正五品

殿前馬步軍都虞侯、防禦使、捧日、天武、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 諸州刺史,駙馬都尉為從五品,總管、鈐轄這些職官都是搭配從五品階官。

某路都監約為從七品

某州都監約為正八品

正將約從七品

副將約為從八品

我舉個例子給你吧,皇甫繼明這個人在當」捧日軍都指揮使「的時候」領檀州刺史「(階官),這個階官是從」五品「。

另外經略安撫使、制置使、鈐轄都是長官一路(和今天的省類似)的軍事長官,另外兼任所在州(相當於今天的市)的知州(相當現在的市長)。假設我是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那麼我掌管永興軍路(今天陝西關中一帶)的軍隊,並且擔任所在地(治所)京兆府(今天西安)的知州。一般在邊境地區才會設定經略安撫使,例如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就是為了抵禦西夏進攻而設定,一般安全地區不會設定。

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帖子寫的長

古代總督和巡撫有什麼區別

區別 1 品級不同。總督一般是正二品,但巡撫卻一般是從二品。當然,總督和巡撫都還有另加銜,但一般情況下,即使是有另加銜,也是總督經常另加 尚書銜 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而巡撫卻是經常另加 侍郎銜 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所以,從中我們就不難看出,總督要比巡撫級別高。並且,都察院這個機構也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中...

古代和現代的定義有什麼區別,君子古代和現代的定義有什麼區別

1840年之前是古代 1840 1949 是近代 建國後就是現代或者當代了 君子 古代和現代的定義有什麼區別?意思一樣,都是指高尚的人。1 君子在古漢語中是品行高尚,賢德的人。就是讓我們更超乎功利一點,讓我們所學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著實用,而要想著修養。因為一個人,只有你內心修養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

古代的霾和現代的霾有什麼區別

有。中國至少在近七百年前元朝就有過霧霾。元至元六年 霧鎖大版都 都門隱於權風霾間 至元六年 1340 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 城 門隱於風霾間 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由此可見,元代史籍中所記述大都城的這兩次 霾災 持續時間較長,能見度很低 還有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