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
二篆字,故名。錢文「五銖」二字。又名五銖錢。
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釐米,厚0.
12釐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鑄行東漢五銖錢。此錢徑2.5釐米,重3.
4~3.5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四出五銖」,即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鑄「太和五銖」,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鑄「永平五銖」,孝莊帝永安二年(529)鑄「永安五銖」;西魏文帝大統六年(540)鑄「大統五銖」,形制似「永安五銖」。蕭樑初期,曾鑄「大樣五銖」;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鑄「常平五銖」。581年,隋統一後,另鑄「開皇五銖」,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幣制混亂的局面。
唐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通寶錢」,廢止五銖錢。五銖錢流通七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2樓:匿名使用者
五銖錢鑄造量很大,存世量也很大,所以價值不是很高
3樓:匿名使用者
你有嗎?傳一張**看看
五銖錢是什麼朝代的,值多少錢?求大神幫幫忙。
4樓:偏執且傲嬌
在中國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和政權,20多個帝王鑄行過五銖錢,其鑄**況大致如下:
漢武帝時,先後鑄行「元狩五銖」「赤仄五銖」和「上林三官」五銖錢。
漢宣帝時鑄「小五銖」錢。
漢孺子嬰居攝二年,王莽鑄五銖錢。
東漢劉玄鑄「更始五銖」錢。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孫述鑄鐵五銖錢。
東漢靈帝時鑄「四出五銖」錢。
東漢獻帝時,劉備鑄「直百五銖」錢。
三國時,魏明帝鑄五銖錢。
東晉元帝時,沈充鑄「沈郎五銖」錢。
南朝宋文帝時鑄「當兩五銖」錢。
北魏孝文帝時鑄「太和五銖」錢。
梁武帝時鑄鐵五銖錢。還鑄有「大通五銖」「大吉五銖」「大富五銖」「五銖稚錢」「五銖對文」等銅錢。
北魏孝莊帝鑄「永安五銖」錢。
北齊文宣帝時鑄「常平五銖」錢。
西魏文帝時鑄「大統五銖」錢。
東魏孝靜帝時鑄「懸稱五銖」錢。
梁元帝時鑄「十當五銖」錢。
北齊文帝時鑄「兩柱五銖」「四柱五銖」錢。
南朝陳文帝時鑄「五銖一」錢,有的稱為「天嘉五銖」。
隋文帝時鑄「隋五銖」,其中有「置樣五銖」「五銖白錢」等。
除上述外,還有西域古龜茲國鑄的「龜茲五銖」;東漢晚期的「環五銖」「鑿邊五銖」;六朝時的「平當五銖」,等等。
五銖錢的版式比較複雜,如果官爐、私鑄加在一起,大小版別區別均考慮在內的話,目前已經面世的版別大約有幾百個
東漢時期的銅錢的價值是多少?
不同朝代的五銖錢有什麼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銅、鉛、
鐵、金、銀、玉、龜、貝、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
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
初開元通寶,輕重適中,重約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圓形圓孔、圓
形無孔、鏟形、刀形、長方形(錢牌)、不規則橢圓形等形式。同一錢
形,又有大小、輕重、成分、質料、版別、錢面文字、錢背符號、有郭或
無郭、重輪、重好、四出、決文、傳形等區別,有合背、合面、剪邊、磨
邊、對讀、旋讀、覆文等不同情況,按錢幣性質分,又有記重錢、記值
錢、年號錢、國號錢、記號錢、紀年錢、鎮庫錢、紀數錢、厭勝錢、廟宇
錢、撒帳錢、羅漢錢、對錢、母錢、祖錢、開爐錢、樣錢等,這些情況又
時有兩種以上並存現象,名目繁多,不勝列舉。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
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銅錢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錢,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4—2.5釐米,重約3—4克,又有折
二、折三、折
五、當十、當二
十、當三
十、當四
十、當五十甚至當百、當千大錢。
一些形制較為特殊的錢幣,或為特殊用途,或出於私鑄惡錢,或出於錯範誤鑄,這就造成了一些正用幣中較為珍稀的品種和非正用通貨的紀念性錢幣和宗教用錢幣等,例如:
厭勝錢:也叫壓勝錢,是一種具有避凶取吉含義的錢幣,錢上有吉語、符咒、人物、動物、林木花草各種圖案花紋,相當於一種護身符。
佩錢:廣義地說也是一種厭勝錢,作佩帶之用,一般有各種花紋、吉語、人名、官名等。
洗兒錢:賀人生育子女的贈錢。
撒帳錢:婚禮上分發的賞錢稱為撒帳錢。
這些用於節日、婚娶、生育、新友間互相饋贈以及宮中慶功賞賜的特殊的紀念性錢幣統稱吉慶賞錢,區別於一般正式流通的正用錢。
供養錢:寺觀內用作供品的錢幣,一般藏於佛像腹中或懸於佛龕之旁。
雕母:鑄錢前先用銅、錫、鉛、牙木等材料雕成的第一枚錢幣樣品,又稱祖錢、雕祖。
母錢:翻鑄時作範型翻鑄的銅錢。
鐵範銅:以鐵錢範型翻鑄的銅錢。
鐵母:鑄鐵錢的銅質母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對錢:對品錢。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於南唐,盛於兩宋。
剪輪錢:周邊被剪去或磨去的錢幣。
綖環錢:銅錢剪去內圈只剩下外圈。
傳形錢:錢文反寫,文字地位也隨之顛倒的錯範錢,原在右者反在左,原在左者反在右。
6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就在於上面的字。 一般都是年號。 這樣可以分辨那個朝代那個年號鑄造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五銖錢是漢朝的,你說很多朝代都發行的應該是圓行方孔錢吧,就是孔方兄。一般是銅錢,宋朝有鐵錢。一般的銅錢上都有年代年號,一般靠這個辨認。
8樓:匿名使用者
隋唐以前都是用的五銖錢(除個別錢以外),不同時代的五銖錢都有些不同,你可以看看中國古錢幣之類的書,有的只是只是字型區別,還有是方孔的大小,這個不好說
哪個朝代五銖錢最貴?
我國東漢時期的什麼改進了造紙術求東漢時期誰改進了造紙術?
東漢 蔡倫 改進造紙術 蔡倫 121 1 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 公元88年 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2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 蔡侯紙 2 3 元興元年 公元105年 奏報朝廷 2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
東漢的名醫東漢時期名醫有哪些?
1華佗 約145?208 東漢末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 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 人。華佗與董奉 張仲景 張機 並稱為 建安三神醫 關於華佗故里,學術界普遍認為華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2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
東漢時期,有什麼東西對我們現在影響深遠的 有五點
一 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大大提高了造紙的工藝,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和難度,使紙張逐漸成本日常用品並沿用至今。二 東漢時期的數學著作 九章算術 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現在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 九章算術 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該書的一些知識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經過這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