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華佗(約145?-208),東漢末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關於華佗故里,學術界普遍認為華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
2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3董奉(220~280),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如當時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灌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
董氏醫德高尚,對所**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日久鬱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
4【郭玉】東漢廣漢雒(今四川廣漢北)人。 當世名醫。少從程高學醫術。
和帝時為太醫丞,醫道高明,兼重醫德。病者雖貧賤,亦必盡其心力診治。卒於宮。
郭玉(公元1~2世紀),東漢廣漢郡(今四川新都縣,一說廣漢縣)人,是漢和帝時最負盛名的醫學家。 郭玉的師祖是一位隱士醫學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釣魚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稱為「涪翁」。史志記載:
「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直隸綿州志隱逸》卷41),涪翁「所居處為漁父村」,「在涪城東四里」(《三臺縣志•方使》卷9),涪翁「乞食人間,見有疾者,時下針石,輒應而效,乃著《針經》、《診脈法》傳於世。**程高尋求積年,翁乃授之。
」(《後漢書•方伎列傳》),綿州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涪翁列入南山十賢堂,又有「涪翁山石刻」、「漢•涪翁像碑」等勝蹟。" 郭玉的醫術、醫德和對針灸與診法的貢獻,為朝野所歎服。
他死在官任上。
5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靜,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醫學諸方面都很有建樹。古人曾贊雲:
「考晉時著書之富,無若皇甫謐者。」(李巨來《書古文尚書冤詞後》) 。
2樓:風中的一弦琴
東漢的名醫 是 張仲景和華佗
東漢時期名醫有哪些?
3樓:香菇戰寶
1、華佗
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
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2、張仲景
張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為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他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1華佗(約145?-208),東漢末醫學家,字元化,一名旉,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華佗與董奉、張仲景(張機)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關於華佗故里,學術界普遍認為華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2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3董奉(220~280),字君異,侯官(今福建長樂)人。
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如當時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灌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董氏醫德高尚,對所**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
日久鬱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4【郭玉】東漢廣漢雒(今四川廣漢北)人。
當世名醫。少從程高學醫術。和帝時為太醫丞,醫道高明,兼重醫德。
病者雖貧賤,亦必盡其心力診治。卒於宮。 郭玉(公元1~2世紀),東漢廣漢郡(今四川新都縣,一說廣漢縣)人,是漢和帝時最負盛名的醫學家。
郭玉的師祖是一位隱士醫學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釣魚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稱為「涪翁」。史志記載:「涪翁避王莽亂隱居於涪,以漁釣老,工醫,亡姓氏。
」(《直隸綿州志隱逸》卷41),涪翁「所居處為漁父村」,「在涪城東四里」(《三臺縣志
5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時期出現了三大名醫,除大家都知道的「醫聖」張仲景外,還有兩位被仲景...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
6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時期中國南方經濟加快了發展。西漢時,會稽郡戶22萬,口103萬,東漢時,原會稽郡分為吳郡、會稽郡,會稽郡有戶12萬,口48萬,吳郡有戶16萬,口70萬。西漢時,豫章郡有戶6萬,口35萬,東漢時戶數達到40萬,口數166萬。
西漢時蜀郡戶26萬,口124萬,東漢時戶數30萬,口135萬。西漢時益州郡戶8萬,口58萬,東漢時分原來益州郡為益州郡、永昌郡,其中益州郡戶2萬,口11萬,永昌郡戶23萬,口189萬。東漢官職制度 1、** 東漢****的**分省官、宮官、外官三大系統。
內官、外朝的區分古已有之,而在宮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區域稱省中(亦稱「禁中」),因此內宮**中又有宮官與聲官的區分。 在皇帝身邊執役、照顧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隸屬黃門令管轄。省內的禁衛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尚書檯是皇帝的祕書機關,其官署設在宮廷之內、禁省之外。它的主要執掌是管理章奏文書、起草詔令,但實際上政務都由上書抬代表君主執掌,權力極大。上書檯設長官(令)一人、副長官(僕射)一人,下設尚書六人分十八人。
溝通上書檯與皇帝聯絡的**有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黃門侍郎則由宦者承擔。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黃門侍郎則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雖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級別最高、中常侍次之,但與君主的親密程度,則以中常侍為最。
宮內省外的禁衛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碌勳與衛尉負責,光碌勳偏於內,衛尉偏於外。光碌勳下屬五官、左、右、虎賁、羽林等五名郎將,中郎將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碌勳的禁衛力量是郎官,衛尉的禁衛力量是武裝衛士,所以,衛尉在宮衛事務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外官主要有三公九卿,他們是****的主要行政**。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他們的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三公之上還有太傅,其職責輔導皇帝,但不常設。東漢的實際政務都同屬尚書檯,因此,三公、太傅如沒有「錄尚書事」的頭銜,就是沒有實權的虛職。
三公的屬官有長史一名,掾屬、令史、御屬各
二、三十名。其中,長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屬是分管具體事務的部門負責人(掾是正職,屬是副職),除長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屬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九卿是太常、光掾、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他們各自分管的政務是:太長掌典禮,光碌勳、衛尉掌宮省禁衛,太僕掌皇帝車馬,廷尉掌司法,大鴻臚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務,大司農掌國家財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飾。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與九卿級別相當的外官(亦稱「列卿」)還有執金吾、將作大匠、大長秋等。其中,執金吾負責宮廷之外、都城之內的治安(都城門另有城門校尉負責守衛),將作大匠負責宗廟殿堂、宮室陵園等土木工程,其副手為丞,下屬的部門負責亦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大長秋主管皇后事物。性質與就卿中的少府類似,由宦者擔當。
皇位繼承人太子正式確立之後,有專門隸屬太子的東管宮。其設官大體與**類似,但分級沒有後者細密。東宮官職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在軍事方面,相當三公的**高階**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相當九卿的有前、後、左、右將軍,均不常設。其屬官與三公相同,唯在長史之下另有司馬一人,主管軍務;從事中郎二人,職掌參謀,均由朝廷任命。將軍直接領兵的,在部、曲、屯等建置上分別設校尉、司馬、軍侯、屯長等統兵官。
常備軍由**與地方軍(郡國兵)組成。**軍中,京師衛戍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野戰部隊(北軍)由北軍中侯統領。北軍下轄五個兵種的部,番號分別為屯騎(騎兵)、越騎(特種兵)、步兵、長水(水軍)、射聲(弓箭)。
長官為校尉,副職司馬。全軍總數約五千人不到。北軍平十卒駐屯在京城長管君主宿衛、助理首都治安,發生戰事就成為組建出徵步槍隊的核心。
地方上的郡國兵經東漢初期多次裁撤、削減,只剩下邊郡與內地關隘的少數駐軍。遇有戰亂,都是臨時募兵或抽調京師北軍出戰。 2、地方 東漢的行政區分為郡(國)、省二級。
郡之上還有監察區性質的州。 州的長官為刺史(中平五年改稱州牧;京畿地區的司隸部長官特稱校尉),其主要職責是巡察下屬郡國政務,年終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彙報(上計),劾奏不稱職的郡國
我國東漢時期的什麼改進了造紙術求東漢時期誰改進了造紙術?
東漢 蔡倫 改進造紙術 蔡倫 121 1 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 公元88年 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2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 蔡侯紙 2 3 元興元年 公元105年 奏報朝廷 2 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
東漢時期的鐵五銖錢有什麼價值,東漢時期的銅錢的價值是多少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 前118 錢重五銖,上有 五銖 二篆字,故名。錢文 五銖 二字。又名五銖錢。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 五 左 銖 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釐米,厚0.12釐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做了哪些貢獻,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是誰
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十多年,領導 主持和參與了靈臺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設計製造的 渾天儀 地動儀 等精巧絕倫的科學儀器,當時都安放在靈臺之上。張衡最傑出的貢獻是什麼?張衡 公元78 139年 字平子,南陽西鄂人 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 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 天資氵睿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