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洩和瀉有什麼區別,洩和瀉怎麼區別

2021-03-29 13:51:52 字數 6433 閱讀 4952

1樓:追日逐年

這兩個字,普通話讀音完全相同,讀作xiè,但用法不同。

查究「洩」字含意

,本指液體或氣體排出,故有「洩氣」、「水洩不通」、「氣可鼓不可洩」等詞語。它還有「洩露」解釋,「洩漏」「洩底」即此類用法。「洩」還講成發洩發散,如「洩憤」、「洩恨」。

「瀉」字同「洩」完全不同了,它本來的意思是指水向下流,或是流得很快,雖同「洩」字的液體流出講解有關連,但是中國字在長期使用中,各自偏向某詞義發展,使原來意思逐漸縮窄了,以「瀉」為例,現在只是在成語「一瀉千里」中。

以下是兩字的詳細解釋:

瀉(xiè),中國漢字。意思是液體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狀的物體一邊放入液體一邊攪拌,如熬粥時瀉糝子。

基本字義:

1.液體很快地流。如:傾瀉。

2.排出稀屎。如:瀉肚、瀉藥。

詳細字義:

一、瀉xiè〈動〉

(1)傾瀉。

瀉,傾也。——《玉篇》

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2)又如:瀉淚(形容淚流如注);瀉溜(瀉下小股水流);瀉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傾灑);瀉潤(謂雨水傾瀉滋潤。比喻帝王下施恩澤)

(3)傾注;傾倒。

吟詩欲瀉百重愁。——《水滸全傳》

(4)又如:瀉注(傾注);瀉盆(大雨傾盆);瀉辯(滔滔不絕地辯論);瀉囊(傾囊,謂拿出所有的錢)

(5)排洩

瀉,吐瀉。——《廣韻》

(6)又如:瀉邪(中醫謂以藥物洩去致病的因素);瀉痢(下痢);瀉證(下瀉的症候);瀉火(中醫為清瀉邪火實熱的一種治法);上吐下瀉

(7)消散

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史記》

二、瀉xiè〈名〉

鹽鹼地。如:瀉土(有鹽鹼不能生長草木的土壤);瀉滷(冒鹽鹼,亦指鹽鹼地)

洩,發音xiè,中國漢字,同瀉,也表示疏散、宣洩等意思。

解釋:①同瀉。指腹瀉。《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②疏散,宣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氣得洩。」

③用瀉法**。《素問·熱論》:「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

④洩露。《靈樞·外揣》:「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洩也。」

⑤病症名。《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筋傷則緩,名曰洩。」

⑥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洪。~瀉。

釋義:和樂、融洽。

出處:《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2樓:蘇山舒溶溶

中醫中「洩」與「瀉」是有一定區別的:

1、「洩」的含義比較廣,指的可以是液體或氣體的排出,如排便、排尿、排汗、排氣、**排出等。

此外,中醫的洩,還有某些病症的專指,如:

胃洩,指飲食不化,色黃;

脾洩,指腹脹滿;

洩注,食即嘔吐上逆;

大腸洩,指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小腸洩,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洩,指裡急後重等。

2、瀉:比較狹義,指液體排出較快,多指腹瀉,如五更瀉等;

洩瀉,也指腹瀉。

另外,瀉還用於中醫的治法,以補相對,如補法、瀉法等。

3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你好:

洩: 有 舒 緩 的 作 用 也。 如 排 洩, 很 舒 服 滴。

瀉: 鬧 肚 子 的 跡 象。 不 能 控 制 地 拉 得 劈 裡 啪 啦, 很 苦 的。

瀉——強調從上往下的流動。洩——僅僅表述露出來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瀉一般都是指【實物】的傾瀉而下,比如說「一瀉千里」;

而洩一般指的是:氣體或者抽象的事物的排出,如「洩氣」。

洩和瀉怎麼區別

5樓:追日逐年

這兩個字,普通話讀音完全相同,讀作xiè,但用法不同。

查究「洩」字含意,本指液體或氣體排出,故有「洩氣」、「水洩不通」、「氣可鼓不可洩」等詞語。它還有「洩露」解釋,「洩漏」「洩底」即此類用法。「洩」還講成發洩發散,如「洩憤」、「洩恨」。

「瀉」字同「洩」完全不同了,它本來的意思是指水向下流,或是流得很快,雖同「洩」字的液體流出講解有關連,但是中國字在長期使用中,各自偏向某詞義發展,使原來意思逐漸縮窄了,以「瀉」為例,現在只是在成語「一瀉千里」中。

以下是兩字的詳細解釋:

瀉(xiè),中國漢字。意思是液體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狀的物體一邊放入液體一邊攪拌,如熬粥時瀉糝子。

基本字義:

1.液體很快地流。如:傾瀉。

2.排出稀屎。如:瀉肚、瀉藥。

詳細字義:

一、瀉xiè〈動〉

(1)傾瀉。

瀉,傾也。——《玉篇》

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2)又如:瀉淚(形容淚流如注);瀉溜(瀉下小股水流);瀉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傾灑);瀉潤(謂雨水傾瀉滋潤。比喻帝王下施恩澤)

(3)傾注;傾倒。

吟詩欲瀉百重愁。——《水滸全傳》

(4)又如:瀉注(傾注);瀉盆(大雨傾盆);瀉辯(滔滔不絕地辯論);瀉囊(傾囊,謂拿出所有的錢)

(5)排洩

瀉,吐瀉。——《廣韻》

(6)又如:瀉邪(中醫謂以藥物洩去致病的因素);瀉痢(下痢);瀉證(下瀉的症候);瀉火(中醫為清瀉邪火實熱的一種治法);上吐下瀉

(7)消散

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史記》

二、瀉xiè〈名〉

鹽鹼地。如:瀉土(有鹽鹼不能生長草木的土壤);瀉滷(冒鹽鹼,亦指鹽鹼地)

洩,發音xiè,中國漢字,同瀉,也表示疏散、宣洩等意思。

解釋:①同瀉。指腹瀉。《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②疏散,宣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氣得洩。」

③用瀉法**。《素問·熱論》:「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

④洩露。《靈樞·外揣》:「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洩也。」

⑤病症名。《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筋傷則緩,名曰洩。」

⑥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洪。~瀉。

釋義:和樂、融洽。

出處:《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6樓:qixiaoxuan喵喵

瀉和洩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是洩:主觀上的。

自己是主動性的。如洩氣。瀉:

被動的,由於某種原因而產生的。如瀉藥、瀉火。都是被動採取措施。

瀉: 液體很快地流下,瀉強調從上往下的流動.洩:

液、氣排出 (喪失希望),僅僅表述露出來了.

7樓:涼涼的涼麵

洩和瀉釋義區別如下:

洩讀音:[xiè];[yì]

筆劃:8

部首:氵

筆順:捺捺橫橫豎豎橫折

釋義: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洩。洩洪。洩瀉。

2.漏,露:洩勁。洩露。洩漏。洩密。

3.儘量發出(情緒、情慾等):洩憤。洩恨。發洩。

4.緩飛的樣子,如「雄雉于飛,洩洩其羽」;

5.閒散自得,如「十畝外兮,桑者洩洩兮」;

6.弛緩的樣子,如「天之方噘,無然洩洩」。

瀉讀音:[xiè]

筆劃:8

部首: 氵

筆順:捺捺橫捺折橫折橫

五筆:ipgg

釋義:1.液體很快地流:傾瀉。

2.排出稀屎:瀉肚。瀉藥。

擴充套件資料例句洩

運物之洩也。——《莊子·山木》。司馬注:「發也。」

2.窮岫洩雲。——左思《魏都賦》。注:「猶出也。」

3.宗氣洩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注:「謂發洩也。」

4.精洩於目。——《淮南子·本經》

5.惠此中國,俾民憂洩。——《詩·大雅·民勞》

瀉1.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2.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3.吟詩欲瀉百重愁。——《水滸全傳》

4.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史記》

5.瀉,傾也。——《玉篇》

8樓:匿名使用者

瀉是液體的流動,洩是蒸汽水分的排出。

9樓:匿名使用者

〈動〉傾瀉

傾注;傾倒

〈名〉鹽鹼地 [salt-alkali field]。

組詞傾瀉 下瀉 奔瀉 瀉藥 腹瀉 吐瀉 瀉肚 淘瀉 瀉注 瀉溜 飧瀉 瀉淚 瀉邪 流瀉 更多

10樓:蒙古_往事

uffguuunjcjxjhncbhdbhhrhh

瀉和洩的區別?

11樓:超級飄飄乖乖

洩:主觀上的。自己是主動性的。如洩氣。

瀉:被動的,由於某種原因而產生的。如瀉藥、瀉火。都是被動採取措施。

瀉: 液體很快地流下,瀉強調從上往下的流動.

洩: 液、氣排出 (喪失希望),僅僅表述露出來了.

洩:xiè

解釋①同瀉。指腹瀉。《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②疏散,宣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氣得洩。」

③用瀉法**。《素問·熱論》:「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

④洩露。《靈樞·外揣》:「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洩也。」

⑤病症名。《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筋傷則緩,名曰洩。」

⑥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洪。~瀉。

瀉:xiè

(1)傾瀉。

瀉,傾也。--《玉篇》

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2)又如:瀉淚(形容淚流如注);瀉溜(瀉下小股水流);瀉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傾灑);瀉潤(謂雨水傾瀉滋潤。比喻帝王下施恩澤)

(3)傾注;傾倒。

12樓:成績冒汗

瀉,動詞。①表示很快地流。如「高山瀑布直瀉而下。」②指腹瀉。如:「他患了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洩,動詞。①指液體或氣體排出。如「自行車輪胎剛打的氣,怎麼又洩氣了。

」②表示發洩。如:「他鬧意氣,發洩私憤。

」③表示洩露的意思。如:「這件事叫他事先給洩出去了。

」「瀉」與「洩」之間的比較。①「瀉」指水流得急;「洩」指水或氣體排出。②「瀉」專指腹瀉;「洩」沒有這個意思;「洩」指洩露和發洩,「瀉」在運用上就沒有這樣的意思。

13樓:追日逐年

這兩個字,普通話讀音完全相同,讀作xiè,但用法不同。

查究「洩」字含意,本指液體或氣體排出,故有「洩氣」、「水洩不通」、「氣可鼓不可洩」等詞語。它還有「洩露」解釋,「洩漏」「洩底」即此類用法。「洩」還講成發洩發散,如「洩憤」、「洩恨」。

「瀉」字同「洩」完全不同了,它本來的意思是指水向下流,或是流得很快,雖同「洩」字的液體流出講解有關連,但是中國字在長期使用中,各自偏向某詞義發展,使原來意思逐漸縮窄了,以「瀉」為例,現在只是在成語「一瀉千里」中。

以下是兩字的詳細解釋:

瀉(xiè),中國漢字。意思是液體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狀的物體一邊放入液體一邊攪拌,如熬粥時瀉糝子。

基本字義:

1.液體很快地流。如:傾瀉。

2.排出稀屎。如:瀉肚、瀉藥。

詳細字義:

一、瀉xiè〈動〉

(1)傾瀉。

瀉,傾也。——《玉篇》

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2)又如:瀉淚(形容淚流如注);瀉溜(瀉下小股水流);瀉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傾灑);瀉潤(謂雨水傾瀉滋潤。比喻帝王下施恩澤)

(3)傾注;傾倒。

吟詩欲瀉百重愁。——《水滸全傳》

(4)又如:瀉注(傾注);瀉盆(大雨傾盆);瀉辯(滔滔不絕地辯論);瀉囊(傾囊,謂拿出所有的錢)

(5)排洩

瀉,吐瀉。——《廣韻》

(6)又如:瀉邪(中醫謂以藥物洩去致病的因素);瀉痢(下痢);瀉證(下瀉的症候);瀉火(中醫為清瀉邪火實熱的一種治法);上吐下瀉

(7)消散

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史記》

二、瀉xiè〈名〉

鹽鹼地。如:瀉土(有鹽鹼不能生長草木的土壤);瀉滷(冒鹽鹼,亦指鹽鹼地)

洩,發音xiè,中國漢字,同瀉,也表示疏散、宣洩等意思。

解釋:①同瀉。指腹瀉。《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虛則瀉。」

②疏散,宣洩。《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氣得洩。」

③用瀉法**。《素問·熱論》:「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

④洩露。《靈樞·外揣》:「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洩也。」

⑤病症名。《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筋傷則緩,名曰洩。」

⑥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洪。~瀉。

釋義:和樂、融洽。

出處:《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中醫洩和瀉有什麼區別,語文上洩和瀉的區別是什麼?

洩和瀉的區別主要有 1 意思不同。瀉的意思是液體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狀的物體一邊放入液體一邊攪拌,如熬粥時瀉糝子。洩同瀉,但還表示疏散 宣洩等意思。2 筆畫不同。瀉筆畫順序名稱 點 點 提 點 橫撇 橫 豎折折鉤 橫。洩筆畫順序名稱 點 點 提 橫 豎 豎 橫 豎折。3 用法不同。洩字含意,本指液體...

中醫和西醫治療有什麼區別嗎,中醫和西醫有什麼區別?

1 看病方式不同 中醫主要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 西醫主要是通過醫療儀器裝置和實驗室得出 2 開的藥不同 中醫主要是開草藥,煎水服用,或者是通過鍼灸 西醫開藥都是開藥片或者口服劑等,西藥即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3 起源不同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

赤洩和綠豆和百合一起煮水喝有什麼作用

赤小豆和綠豆和百合一起煮水喝有止渴 祛暑 納涼 敗火 清熱 解毒 潤喉的作用。材料 綠豆90克 赤小豆45克 百合50克。烹製 各物分別浸泡 洗淨。在瓦煲內加入綠豆 赤小豆和清水2000毫升 約8碗量 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至綠豆爛,下百合續煲15分鐘,可下鹽或糖鹹食或甜食,為3 4人用。綠豆百合湯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