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做夢的比熊
七步成詩;愚公移山;鑿壁偷光;磨杵成針;映雪讀書;夸父逐日;守株待兔;亡羊補牢;葉公好龍;塞翁失馬;黃粱美夢;畫蛇添足;破釜沉舟;井底之蛙;開天闢地;刻舟求劍;圖窮匕見等等。
中國的成語幾乎都是有歷史故事或者是有典故的,不僅如此很多故事也是非常的有趣,比如說塞翁失馬講的是戰國時期,北方邊塞有一位餵養馬的老人,他養了很多馬大家都叫他賽翁,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馬走失了,鄰居們聽說後,都來安慰他勸別難過,要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便笑了笑說:「沒關係的,丟了匹馬雖然是一大損失,但誰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果然,沒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駿馬。鄰居們聽說馬回來了,非常佩服賽翁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有福氣呀!
」塞翁聽到鄰人的祝賀,反而一臉憂慮地說:「平白無故得了一匹好馬,不知是福是禍,也許還會惹出什麼麻煩來。」鄰居們都覺得莫名其妙,議論紛紛都說賽翁一定是老糊塗了。
賽翁有個獨生子,從小就非常喜歡騎馬,家裡又多了這樣一匹駿馬,可把他高興壞了。天天起馬出去玩,有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騎得太快,一不小心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們又來看望他,這時塞翁說:
「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了性命,或許是一件好事呢!」眾人聽了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好事!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便紛紛回家去了。
一年之後,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都被徵兵去打仗,**眾多,唯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不能去當兵,保全了性命。塞翁失馬這則故事,比喻雖然一時受到損失,但也因此能得到某種好處,常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能變為好事。
2樓:木樨
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紙上談兵,牛角掛書,韋編三絕,懸樑刺股,程門立雪,一字千金,四面楚歌,指鹿為馬,班門弄斧,樂不思蜀,初出茅廬,臥冰求鯉,暗渡陳倉,上樓抽梯,聲東擊西等等,有好多的,中華民族的成語基本上都是有典故的。
像臥薪嚐膽一樣與古代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3樓:雪人晒太陽
堅貞不屈【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揚州,派明朝降將李遇春去揚州勸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罵而回。豫親王多次用書信勸降,也被史可法回書痛罵。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兵俘虜,他堅貞不屈,慷慨就義。
破釜沉舟【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勵精圖治【成語故事】公元前68年,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議漢宣帝劉詢採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假借太后命令欲殺魏相,漢宣帝先發制人將霍氏滿門抄斬,從此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
集思廣益【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蜀國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諸葛亮處理。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並不居功自傲,經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有部下反對他這樣做,他認為這是為了集中眾人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有益的建議。
萬死不辭【成語故事】東漢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權,驕橫跋扈,為自己修築宮殿,準備篡位。忠臣王允擔心漢室江山,他問自家歌妓貂禪能否幫他的忙。貂禪說她為大人做事萬死不辭,於是王允將貂禪許配給呂布後,又進獻給董卓,借呂布的手殺了董卓。
4樓:洛洛西米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5樓:民生為本
含垢忍辱忍辱負重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坐薪嘗膽坐薪懸膽奮發圖強枕戈飲膽飲膽嘗血
6樓:匿名使用者
退避三舍 大義滅親 約法三章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7樓:匿名使用者
驚弓之鳥、高山流水丶一飯千金丶完璧歸趙、退避三舍丶
8樓:匿名使用者
之乎者也
圍魏救趙
草木皆兵
9樓:小夥伴的雲盤
三十六計裡面的算不?
10樓:傳說初始
成語都是和古代歷史故事有關的
臥薪嚐膽類似成語故事
11樓:射手蝌蚪
懸樑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copy
[釋義] 形容刻苦學
bai習。
[語出] 西漢·劉向du《戰國zhi策·秦策一》:「dao(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近義] 懸頭刺股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例句] 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成語故事]
與臥薪嚐膽類似的歷史成語
12樓:曾1萱寒
發憤忘食、廢寢忘食、勤學苦練、笨鳥先飛、孜孜不倦
一、發憤忘食 [ fā fèn wà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6135ng shí ]
【解釋】: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翻譯】:發憤忘食,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二、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出自】:春秋.列子《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翻譯】: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地會崩塌,死亡所寄,不吃不睡的。
三、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自】:秦牧《祕訣》:「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倖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四、笨鳥先飛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釋】: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出自】: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翻譯】:我和你說一個比喻:我像那靈禽在後,你這樣粉(笨)鳥先飛。
五、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自】:先秦.諸子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翻譯】:只有天天孜孜不倦,沒有人敢安樂。
13樓:du子叫
頭懸樑,錐刺骨copy
——蘇秦
鑿壁偷bai光——匡衡du
退避三舍——晉文公
圍魏救趙zhi——孫臏
紙上dao
談兵——趙括
焚書坑儒——秦始皇
韋編三絕——孔子
臥薪嚐膽——勾踐
商鞅變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不食周粟——伯夷叔齊
東施效顰——西施
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葉公好龍、杯弓蛇影等等
14樓:5忘掉煩惱
頭懸樑,錐刺骨——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紙上談兵——趙括
焚書坑儒——秦始皇
韋編三絕——孔子
臥薪嚐膽——勾踐
商鞅變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不食周粟——伯夷叔齊
東施效顰——西施
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葉公好龍、杯弓蛇影等等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脣亡齒寒
這個故事講的是晉國興滅掉虞國,晉國給虢國國君千里馬和玉璧想借道,宮之奇極力勸阻,可虢君卻一口答應,結果被晉國把虞國和虢國都滅掉了。
這個成語比喻關細密切,利害相關。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臥薪嚐膽——勾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東施效顰——西施
圍魏救趙
脣亡齒寒
紙上談兵
圍魏救趙
焚書坑儒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
1、紙上談兵——趙括(戰國趙):形容只會按照書本生搬硬套,不能聯絡實際。
2、老馬識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經驗
3、圍魏救趙——孫臏
4、負荊請罪——廉頗(戰國趙):比喻誠心誠意地承認錯誤
5、完壁歸趙——藺相如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
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
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覆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回答者: 馬天遊 - 門吏 ** 10-30 18:54
背城一戰--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並肩作戰--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背水一戰--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不宣而戰--指不宣佈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兵凶戰危--指戰事凶險可怕。
百戰百敗--指每戰必敗。
百戰不殆--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不戰而潰--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
百戰無前--所向無敵,形容人英勇善戰。
罷戰息兵--停止或結束戰爭。
決一死戰
回答者: 阮思寧 - 初入江湖 ** 10-30 19:41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
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
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臥薪嚐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範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覆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開啟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圖窮匕見聞雞起舞臥薪嚐膽紙上談兵各和哪個
圖窮匕見 比喻形跡敗露,事情到最後顯露出了真相。荊軻 公元前227年 姜姓,慶氏 古時 荊 音似 慶 戰國末期衛國朝歌 今河南鶴壁淇縣 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 荊卿 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秦始皇 前259年 前210年 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
聞雞起舞的故事,聞雞起舞是什麼故事
祖逖 t 266 321年 劉琨 k n 271 318年 祖逖 266 321 字士雅。河北范陽逎縣 今河北淶水 人 有傳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 漢族。中國東晉初有志於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 今河北懷來縣 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 開朗。...
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聞雞起舞的故事成語故事
我把它看成是做任何事情就要堅持不懈,就像 愚公移山 精衛填海 滴水石穿 只要功夫深鐵許就能磨成針。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天天向上 經典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像聞雞起舞這樣的成語故事有什麼 5 懸樑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