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孟子我的湯呢
曹衝稱象的故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曹衝)生
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這裡寫道:「置象大船之上」裝象的船是大船,史書記載當時吳國裝八十匹馬的船叫小船,最大的船能乘3000名士兵……如果稱象用裝30匹馬的船大象上去就不會晃,也更不會翻,至於怎麼讓大象上船就太簡單了,大象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如今人們去你會看到讓大象跳舞都不是回事,走兩步就更不在話下了。
文中還有另外一句「時孫權曾致大象」,就說明大象是孫權送的,那麼孫權的大象從哪來?就是東吳當地。距今3000多年前的黃河流域就有許多大象,有關的傳說中還有「象耕鳥耘」的傳說,據說舜在歷山(今山西南部)耕田的時候大象來幫忙,在商代的甲骨文書中,有許多關於象的記載,如商王就曾在沁陽附近的太行山南側一次獵獲7只野象。
當時不僅有象氏族,還馴養野象,有時打仗更出動象軍,《呂氏春秋》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象不僅是家畜之一,同時以象牙為原料的手工業也很發達,在樂器中有象管,在舞蹈中有象舞等,商周時代還有象簪、象珥、象笏、象觚、象環、象櫛等用象牙製成的飾物。
象的分佈還反映在地名上,河南的古稱「豫」為象形字,就是一人牽象,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安寧。
從中國象棋中也能看到,象是當年作為宙斯盾一樣的防衛**,守護帥的最後關口,說明早年象不但多,而且還用於戰爭 ,後來因為農耕社會大量開荒,導致大象生活環境惡劣,再加上天氣變冷,大象才逐步向南遷,而中原只能是經常看到象的骨架,後來和「象」有關的許多詞就派生出來了,比如「想象」,就是說人根據象的骨架想大象是什麼樣子;「表象」「抽象」……也是這麼來的。
到三國時大象生活的區域最北已經到了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孫權統治的地區有大象就不足為奇了!
2樓:這很撩妹
曹衝是在赤壁之戰之前,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前去世,因此,在曹衝五六歲稱象時,孫權不過是一位會稽太守,此時的孫權想要向曹操進獻大象,多少有些不現實。更何況在東漢末年時期,氣候較為寒冷,在當時孫權的領土上,並沒有大象的蹤跡,因此,曹衝稱的大象並不一定是孫權送給曹操的。雖說大象此前在河南地域存在過,比如河南的簡稱「豫」字,就像是一個牽著大象的人,但那是夏商周時期的事情了。
在秦漢以後,黃河流域的野生象逐漸減少。
而在秦漢時期,野生的大象逐漸轉移至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也廣泛分佈於嶺南地區。由於當時南方地區人員較少,開發程度比不得北方平原,因此,當時在熱帶地區的大象的數量肯定比現在要多的多,在當時的情況下,臨邑國、永昌郡和廣州都有大象分佈,即便大象不是孫權送過去的,也很有可能是由其他州牧抓大象送北方獻給漢獻帝。
3樓:豬寶安以沫
沒有的。當時大象最有可能生長的地方是在益州南部(今雲南)和交趾(今越南北部)。益州和孫權之間隔著荊州,所以孫權的大象基本不可能來自益州;而交趾則和孫權的揚州接壤,孫權還曾經征服過交趾,所以大象**於交趾的可能性非常大。
孫權派步騭去接管交趾的時間是公元210年,而曹衝死的時間是公元208年,也就是說:曹衝根本不可能看到交趾送過去的象。既然時間有問題,於是有人懷疑:
曹衝稱象的故事是假的,象都沒有,哪來的稱象呢?這個論點乍一看有點兒道理,但經不起仔細推敲。它的一個前置條件是:
當時除了益南和交趾,其它地方(我國)就沒有大象了。其實,這個有點兒武斷。
4樓:你好呀樂
。孫權為什麼要給曹操送象呢?他們不是關係很惡劣嗎?
曹操平定河北,多少對其它諸侯有一些震撼,此時,曹操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地盤,擺脫了對漢獻帝的依賴,並向全天下發號施令。他以天子的名義號令四方,誰敢公然反對?起碼表面上你得裝出一副擁護大漢的樣子。
所以孫權送象也在情理之中。
5樓:一夜十三郎
其實最有可能送大象的人其實還是孫權,畢竟孫權可不僅僅只給曹操送過大象。在《江表傳》中曾有記載,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北伐後還於成都,當時孫權就曾派來使者前去慰問,並給後主劉禪送上了兩頭已經循化的大象。可見孫權送大象,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外交。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送大象給曹操,或許就是為了與當時勢頭強勁的曹操建立好關係。
6樓:c2百賬號
歷史上,曹衝是曹操最小的兒子,生來聰慧,曹衝稱象的故事,小學我們都學過啦!既然寫進了教科書,歷史上又確有其人,當然是真的啦!同樣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還有司馬光砸缸等故事!
7樓:愛追劇的
曹衝自幼聰明異常,據說很小的時候就趕上了**的智商。當時,吳國國君孫權派人送來一頭大象。曹操想要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就向手下的**詢問辦法,但大家都想不出來。
當時曹衝就在現場,曹操想讓曹衝露臉出彩。如果哪個**不知趣,說出了辦法,豈不是很不長眼色。
8樓:作業幫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
「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
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向左轉|向右轉
擴充套件資料: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
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曹衝稱象」 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
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是,在那個年代(公元200年),雖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經發現了500年,但這一原理直到2023年才傳入中國,小曹衝不可能知道這個原理,更不用說浮沉條件了。
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裡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
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
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檢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複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資料,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裡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
這裡,愛迪生用倒入量杯裡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取自《三國志》: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只是一個典故。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曹衝稱象的故事是什麼年代發生的曹衝稱象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朝代
曹衝 196 208 字倉舒,諡號鄧哀王,東漢末年沛 p i 國譙 qi o 今安徽毫 b 州市 人。是曹操的三兒子,由曹操的小妾環夫人所生。曹衝稱象取自 三國志 曹衝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 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
曹衝稱象的概括曹衝稱象簡略內容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 如一個成年人 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 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 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 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
曹衝稱象讀後感,曹衝稱象讀後感50字
通過曹衝稱象,我讀後感覺曹中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曹衝稱象是講一個小孩子稱大象的故事。這小孩子名叫曹衝。曹衝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 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