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民生為本
有意為之
讀音:yǒu yì wéi zhī
釋義:指抱著某種目的去做某事。
例句:你說,電腦壞了,是不是你有意為之?
2樓:青源
形容表面看是無意,實際上是人為,用什麼成語?
是∶暗箱操作。
3樓:鑄就輝煌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釋】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形容"表面上一條心,實際上根本都不是"用什麼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貌合神離[ mào hé shén lí ]:貌:外表;神:內心。 表面上關係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出處:漢·黃石公《素書》:「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
例句:1、原來合作很好的這兩家公司現在卻貌合神離,矛盾日趨尖銳。
2、這對夫妻多年來都是貌合神離。
3、他倆看起來很要好,實際上是貌合神離。
4、他們夫妻二人多年來貌合神離,離婚之後,都感到心靈得到了解脫。
形容表面看起來像是有,其實什麼都沒有的成語
5樓:灣花容空
1虛有其表:指空有好看的外表,實際上不行。
2外強中乾:外有強形,內中幹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
3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4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面像金像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裡破敗。
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團糟。此成語用來表達貶義,現在常用來形容某些華而不實,外表光鮮美麗而無修養內涵的人。
6樓:廿春秋
似是而非
[拼音]
sì shì ér fēi
[釋義]
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出處]
《莊子·山木》:「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孟子·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
形容「表面看起來像是有,其實什麼都沒有」的成語是什麼?
7樓:布朗趙小乖
虛有其表
讀音:【xū yǒu qí biǎo】
釋義:指空有好看的外表,實際上不行。同義詞是有名無實。
出處: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成,上擲其草於地,曰:'虛有其表耳。"
造句:(1)梅爾夫人決不虛有其表,她是表裡如一的。
(2)你這個人好象很精明,能唬得了人,可是虛有其表。
(3)她對菲利浦說,他的朋友其實並沒有什麼才華,他只是虛有其表和淺薄無知而已。
(4)有者為之雀躍,喻之為「遲來的春天」有者擔心會是一隻「白象」 ,虛有其表有者則保持中立,建議以「無為而治」的姿態處理。
(5)雖然她的美麗逐漸消逝,這位亞德里亞海之後每年仍然吸引數以百萬計的觀光客,但威尼斯並非是個虛有其表的城市。
表面看上去是玩,其實做事是很認真的那種,是用什麼成語形容的
8樓:寶寶
表裡不一
bai[讀音][biǎo lǐ bù yī][解釋du]表面與內在不一樣。zhi
[出處]《逸周書dao·諡法解》:「行見中專外曰愨屬。」[近義]陽奉陰違名不副實貌是情非葉公好龍質非文是兩面三刀徒有虛名虛有其表
[反義]表裡如一言行一致表裡相符
形容光看物體表面,卻不知實質的成語一定不要寫人的哦、
9樓:豬豬將軍
外強中乾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釋] 幹: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裡空虛。
[出自] 《左傳·僖公十五年》:「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形容「不要只看表面,要看本質」的成語有哪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白往黑歸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質。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思想家楊朱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楊朱的弟弟楊布說他的小白狗對他特別親熱,楊朱認為狗對他親熱是在騙吃的。一天楊布穿白衣外出,因雨而變成黑衣,小狗就對他狂吠。楊布對此不解,楊朱則諷刺他對換角色白往黑歸的感覺。
一葉障目:意為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藉以形容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用以比喻被區域性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
成語原文:楚人貧居,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大喜,遂於樹下仰望,欲覓螳螂伺蟬自障葉。偶見之,即緣而摘之,然不慎葉落樹下。
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乃掃取數鬥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恆答言:
「見」,經日,乃厭倦不堪,紿雲:「不見。」楚人默然大喜,齎葉入市,對面取人物。
吏遂縛而詣縣。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瞎子摸象:比喻對事物一知半解,不對全域性作判斷。
出自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斷這經濟的總趨勢,豈不等於瞎子摸象?"。
管中窺豹:意為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藉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亦即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兩豆塞耳:泛指為區域性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域性或看到根本。
出處:《鶡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
出自吳家國《普通邏輯》:"只有分析地閱讀,才能學得深透,不致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只有綜合地閱讀,才能學得完整系統,不致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形容「表面繁華或光鮮亮麗,實際上是破的」的成語有哪些?
11樓:唔仔喲
1、虛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釋義: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4虛:空;表:
表面,外貌。 空有好看的外表,實際上不行。指有名無實。
出處: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退;上擲其草於地:
『虛有其表耳!』」
2、表裡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釋義:表面與內在不一樣。出處:《逸周書·諡法解》:「行見中外曰愨。」
3、有名無實 [ yǒu míng wú shí ]
釋義:光有空名,實際上並不是那樣。出處:
《莊子·則陽》:「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國語·晉語八》:
「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4、華而不實 [ huá ér bù shí ]
釋義: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出處:《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術者》:「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5、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釋義: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 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出處:明·劉基《誠意伯集·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飲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12樓:夏風的柔語
金玉其外,敗絮bai其中
釋義:du外面像金zhi像玉,裡面卻是
dao破內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容裡面卻是一團糟。
道貌岸然
釋義: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例句:別看他平時總是一副~的樣子,接觸多了,才發現他其實品質卑劣。
衣冠禽獸
釋義: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形容只模仿了表面,實際上卻很糟糕的成語
成語 聾者之歌 聾者之歌,漢語成語,拼音是l ng zh zh g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並不瞭解其中真義。出自 淮南子 原道 不吧,模仿了表面而實際卻很糟糕的成語,比如外強中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是模仿了表面其實很糟糕。這樣的意思可以用照貓畫虎。這個成語...
我們表面上買的是產品實際上買的是什麼請你根據最近的購物經驗說
我們表面上買的是產品,實際上買的是需求,買的是心情,買的是喜歡。只想每晚清潔乾淨,有必要買luna潔面儀嗎 怎麼說呢,覺得這個看個人吧。比如你有經濟能力,對洗臉清潔方面又比較講究的入手這樣一個潔面儀還是很不錯的。潔面儀我用過一些,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潔肯定比手洗要乾淨。人家那轉速,飛飛的。而且它的矽...
表面上對你好的人,實際上很虛偽,你知道這種人的性格後,還會跟
再怎麼虛偽再怎麼表面上的功夫,重點是本質上是對你好,如果你不反感這人的話,可以繼續交往。如果你信佛,你不會來問這個問題,你會看的很開。既然來問這個問題,答案已經出來了 不會。為什麼表面上對你好的人,其實是最虛偽的?沒有一個人現在願意把100 的心思向別人透露,包括家人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太現實了,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