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簡單普通人
中國木構建築的基本特徵:
一.平面
(1)單座
建築的平面
中國傳統的「單座建築」平面構成一般都是以「柱網」或者「屋頂結構」的佈置方式來表示,因此它其實是結構的平面。
(2)建築群平面
中國的建築觀認為一個單體的建築物或一個單獨的建築群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常以群體組合。如宮殿、陵墓、壇廟、衙署、邸宅、佛寺、道觀等都是眾多單體組合起來的建築群,這些建築通常都左右均齊的佈局,庭院有明顯的中軸線,顯得嚴肅尊嚴,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二. 立面
建築學家樑思成對中國古典建築的立面構圖作過這樣的總結:「中國的建築, 在立體的佈局上,顯明的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一)臺基,(二)牆柱構架,(三)屋頂。
中國古典建築在立面構圖上,一如平面組織一樣,分立分組的觀念相當強,不但讓「三位」各自存在,而且往高空發展的多層樓閣、佛塔,屋身也沒有讓它們自成為一體。除了中國古典建築之外,所有的建築立面構圖的重點都是放在屋身之中,底部和頂部不過是稍加變化而已。
三.結構與構造
中國古典建築的結構和構造,無論方法、取材、形制、用料大小等問題大部分都是主要依照當時所用的「法式」、「做法」、「定製」等來決定的。中國建築從開始的時候就把主力放在木骨架結構上,因此對於建造「骨架」就有了兩三千年的實踐經驗,除了建立穩妥可靠的建築和一般殿堂房舍的標準結構體系之外,還要負擔各個時代的各種特殊的建築任務。
四、構件
中國建築很早就對柱式做出合乎力學要求的「細長比」的規定,並不像西方古代那樣長期使用過分粗壯的柱式。中國建築的柱子不論材料、功能和形狀基本上相一致。
五、色彩與裝飾
中國木構建築裝飾包括粉刷、油漆、彩畫、壁畫、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築材料和細部如樑枋、斗拱、檁、椽等結構構件,經過藝術加工而發揮其裝飾作用。除次之外還綜合運用了我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繪畫、雕刻、書法等。色彩的運用也是我國木構建築的顯著特徵之一。
六、設計與施工
古代的建築設計不被認為是個人的藝術創作,因此甚少突出個別建築師的設計成就。
2樓:庫斯安格特耶
這個問題得好多字啊 沒有一百分沒動力 抱歉了 你按古建史歸納吧
木構架建築體系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3樓:載入中
中國建築中的重要建築都是採用木構架的,牆只起維護作用。木構架的主要型別有抬樑式、專穿鬥式兩種
屬。木構架建築體系的基本特徵有五點:
1.重視臺基
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包括土牆)需臺基高出地面。逐漸臺基的高低與形式成為顯示建築物等級的標誌。如王府臺基高度有規定、太和殿用三層須彌座漢白玉臺基等。
2.屋身靈活
由於牆不承重,可以任意設定或取消,可亭可倉可室可廳。牆體可厚可薄,開窗可大可小以適應各種不同氣候。
3.屋頂呈曲線、曲面
屋頂以舉折或舉架形成上陡下緩的坡度曲線,以取得屋面雨水以最快的速度下注而遠離屋身。中國建築的曲線坡屋頂有如建築的冠冕、優美而實惠。
4.重要建築使用鬥
鬥原為起承重作用的構件,隨著結構功能的變化,鬥成為建築物等級的標誌。
5.裝飾構造而不去構造裝飾
僅對必需的構造加以藝術處理,而不是另外新增裝飾物。如在石柱礎上加以雕飾,樑、柱做卷殺,形成梭柱、月樑。屋頂尖端接縫處加屋脊。
脊端、屋簷等有穿釘處加設吻獸、垂獸、仙人走獸、帽釘等以防雨、防滑落。甚至油漆彩畫也是由於木材需要防腐而引起的,在必需的條件下,加以美化處理,而非純粹的裝飾。
木結構建築參考圖:
中國木構架建築有哪三種結構方式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建築史 東南大學版 p3 我國的木構建築的結構體系主要有:抬樑式、穿鬥式 兩種。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變體和區域性利用斜杆組成三角形穩定構架的做法。(唐宋廟宇脊部:叉手等)=、 =
5樓:安好
是四種 抬樑式 穿鬥式 井榦式 幹闌式
6樓:臺藻趙玥
(一)、抬樑式構架(又稱「疊樑式」);(二)、穿鬥式構架;(三)、井榦式結構.
中國古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7樓:蘇堤舊事
中國建築體系在特點上,可以基本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體建築
中國建築體系以木材結構為它的主要結構方法,中國單體古建築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材。也就是房子的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柱子和樑的,成為樑架式結構。這種結構,也是當代建築中框架式結構的前身模型,為現代建築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這些,中國古建築體系中建築的特點還在於它的細部等各方面的處理。
二、屋頂的處理
這是這個建築體系中的一個特色,它在中國建築中向來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瓦面是彎曲的,當屋頂是四面坡度時,屋頂的四角也就是翹起的。尤其是屋頂壯麗的裝飾性也很早就被發現面予以運用了。
相對說來,在其它的建築體系中,屋頂是向來不受重視的,除了有時候穹隆頂得到處理之外,一般坡頂都是草草處理了事的,生硬無趣。但在中國,建築師很早就發現了屋頂部分的巨大裝飾作用。在古書中都有記載和歌頌屋頂和出簷的詩句。
它是中國古建築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特色。
三、建築物的大膽用色
在古建築體系中,大膽地使用了硃紅作為大建築物的屋身的主要的顏色,用在柱,門窗等部位,並用彩色繪畫圖案來裝飾木構架的上部結構,比如:柱、棟樑、枋等地方,無論外部內部都是如此。在合使用顏色上,中國的古建築是最大膽的,這也是古單體建築的一個特色。
大量有色琉璃瓦的使用,充分發揮各色油漆的使用潛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浮雕,磚面也加以雕刻——這些都是中國古建築體系的特徵。
四、木結構細處的精緻處理
中國古建築,一般會把構件交接的部分裸露出來,再在它們的外表形狀上稍稍加工,使它成為整個建築本身的裝飾的一部分。比如:在整組的樑柱上刻畫圖案、門環、角葉等,此外,屋脊、脊吻、瓦當等而下之都是屬於這一類的細部處理。
相對於西方國家,中國建築在單體體型上可能並沒有優勢,但精巧的構造,完美無缺的細部處理,以及中國傳統手法的運用,都讓中國的建築有了自身的特色。
8樓:匿名使用者
(一)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樑式、穿鬥式、井榦式,以抬樑式採用最為普遍。抬樑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樑,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樑,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樑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絡構架與承載屋面。
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
(二)獨特的單體造型以是多間。
國古代建築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凡是重要建築物都建在基座臺基之上,一般臺基為一層,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臺基之上。單體建築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
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對構成建築物單體的立面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由於採用木構架結構,屋身的處理得以十分靈活,門窗柱牆往往依據用材與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處置與裝飾,極大地豐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
早在漢代已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攢尖幾種基本形式,並有了重簷頂。以後又出現了勾連搭、單坡頂、十字坡頂、盂頂、拱券頂、穹窿頂等許多形式。為了保護木構架,屋頂往往採用較大的出簷。
但出簷有礙採光,以及屋頂雨水下洩易沖毀臺基,因此後來採用反曲屋面或屋
(三)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佈局
中國古代建築多以眾多的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為一組建築群體,大到宮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佈局形式有嚴格的方向性,常為南北向,只有少數建築群因受地形地勢限制採取變通形式,也有由於宗教信仰或風水思想的影響而變異方向的。方正嚴整的佈局思想,主要是源於中國古代黃河中游的地理位置與儒學中正思想的影響。
中國古代建築群的佈置總要以一條主要的縱軸線為主,將主要建築物佈置在主軸線上,次要建築物則佈置在主要建築物前的兩側,東西對峙,組成為一個方形或長方形院落。這種院落佈局既滿足了安全與向陽防風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國古代社會宗法和禮教的制度。當一組庭院不能滿足需要時,可在主要建築前後延伸佈置多進院落,在主軸線兩側佈置跨院(輔助軸線)。
曲阜孔廟在主軸線上佈置了十進院落,又在主軸線兩側佈置了多進跨院。它在奎文閣前為一條軸線,奎文閣以後則為並列的三條軸線。至於壇廟、陵墓等禮制建築佈局,那就更加嚴整了。
這種嚴整的佈局並不呆板僵直,而是將多進、多院落空間,佈置成為變化的頗具個性的空間系列。像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它的**院落各不相同。第一進為橫長倒座院,第二進為長方形三合院,第三進為正方形四合院,第**為橫長罩房院。
**院落的平面各異,配以建築物的不同立面,在院中蒔花植樹,置山石盆景,使空間環境清新活潑,寧靜宜人。
(四)變化多樣的裝修與裝飾
國古代建築對於裝修、裝飾特為講究,凡一切建築部位或構件,都要美化,所選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與構件性質不同而有別。 臺基和臺階本是房屋的基座和進屋的踏步,但給以雕飾,配以欄杆,就顯得格外莊嚴與雄偉。屋面裝飾可以使屋頂的輪廓形象更加優美。
如故宮太和殿,重簷廡殿頂,五脊四坡,正脊兩端各飾一龍形大吻,張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條垂脊的簷角部位各飾有九個琉璃小獸,增加了屋頂形象的藝術感染力。 門窗、隔扇屬外簷裝修,是分隔室內外空間的間隔物,但是裝飾性特別強。門窗以其各種形象、花紋、色彩增強了建築物立面的藝術效果。
內簷裝修是用以劃分房屋內部空間的裝置,常用隔扇門、板壁、多寶格、書櫥等,它們可以使室內空間產生既分隔又連通的效果。另一種劃分室內空間的裝置是各種罩,如幾腿罩、落地罩、圓光罩、花罩、欄杆罩等,有的還要安裝玻璃或糊紗,繪以花卉或題字,使室內充滿書卷氣味。 天花即室內的頂棚,是室內上空的一種裝修。
一般民居房屋製作較為簡單,多用木條製成網架,釘在樑上,再糊紙,稱「海墁天花」。重要建築物如殿堂,則用木支條在樑架間搭制方格網,格內裝木板,繪以彩畫,稱「井口天花」。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裝飾性的一種屋頂內部裝飾,它結構複雜,下方上圓,由三層木架交構組成一個向上隆起如井狀的天花板,多用於殿堂、佛壇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繪有藻紋,故稱藻井。
於建築物上施彩繪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建築物不可缺少的一項裝飾藝術。它原是施之於樑、柱、門、窗等木構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後來逐漸發展演化而為彩畫。古代在建築物上施用彩畫,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庶民房舍不準繪彩畫,就是在紫禁城內,不同性質的建築物繪製彩畫也有嚴格的區分。
其中和璽彩畫屬最高的一級,內容以龍為主題,施用於外朝、內廷的主要殿堂,格調華貴。旋子彩畫是圖案化彩畫,畫面佈局素雅靈活,富於變化,常用於次要宮殿及配殿、門廡等建築上。再一種是蘇式彩畫,以山水、人物、草蟲、花卉為內容,多用於園苑中的亭臺樓閣之上。
(五)寫意的山水園景
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意境,它與中國古典詩詞、繪畫、**一樣,重在寫意。造景家用山水、巖壑、花木、建築表現某一藝術境界,故中國古典園林有寫意山水園之稱。從造景藝術創作來說,它攝取永珍,塑造典型,託寓自我,通過觀察、提煉,盡物態,窮事理,把自然美昇華為藝術美,以之表現自己的情思。
賞景者在景的觸發中引起某種情思,進而昇華為一種意境,故賞景也是一種藝術再創作。這個藝術再創作,是賞景者借景物抒發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現過程,是一種精神昇華,使人心性開滌,達到高一層的思想境界。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景的意境大體分為:
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儒學講求實際,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心社會生活與人際關係,重視道德倫理價值和治理國家的政治意義,這種思想反映到園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老莊思想講求自然恬淡和煉養身心,以靜觀、直覺為務,以浪漫主義為審美觀,藝術上表現為自然境界。
佛、道兩教追求涅與幻想成仙,園林造景上反映為神仙境界。治世境界多見於皇家苑囿,如圓明園四十景中約有一半屬於治世境界,幾乎包含了儒學的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的全部內容。自然境界大半反映在文人園林之中,如宋代蘇舜欽的滄浪亭,司馬光的獨樂園。
神仙境界則反映在皇家園林與寺廟園林中,如圓明園中的蓬島瑤臺、方壺勝境、青城山古常道觀的會仙橋、武當山南巖宮的飛昇巖。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神內涵特徵有三。其一,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一。
藝術價值高的建築,也同時發揮著維繫、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其二,植根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其三,總體性、綜合性很強。
往往動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成一個整體形象,從空間組合到色彩裝飾都是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項都會整體效果。面舉拆、屋角起翹,於是屋頂和屋角顯得更為輕盈活潑。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中國傳統文化 剪紙 的主要內容
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 公元前6世紀 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的,但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 鏤 剔 刻 剪的技法在金箔 皮革 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 中的剪桐封弟...
中國傳統建築的形成與發展受到哪些文化與制度因素的影響
古代建築物的存在已有幾百年上千年不等,而現代建築物以鋼筋砼結構為為主,雖結實卻難以持久,因為水泥有制命弱點,水泥屬於水硬性材料,強度在百年以內不斷增加,百年以就會逐漸風化。你能看到美國的鋼筋砼水電站,對壽命到限逐漸拆除。這就是現代建築的缺陷。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飲食結構是...
春秋戰國以來,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c試題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步推廣。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選c。點評 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主要有 1 刀耕火種 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 2 石器鋤耕 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 鐵犁牛耕 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農業的耕作方式是農業發展水平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