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有什麼品質?古代詩人為什麼喜歡寫蟬?大神們幫幫忙

2021-03-04 00:41:57 字數 2200 閱讀 6948

1樓:檸檬

蟬在古代詩人心中的象徵:

一、高潔品質的象徵者

二、悲秋思緒的代言者

三、哀時傷逝的觸發者

四、迍邅命運的自喻者

2樓:木爺

「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1]一千多年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為我們道出了文學創作的起點問題,也就是說文以情生,情因物感,即感物——生情——成文的這樣一個基本創作規律。

一花一木、一蟲一禽都是詩文創作的自然觸發物,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個人遭遇,一篇詠物詩賦就這樣誕生了。翻開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我們可以讀到大量的詠物詩賦。花草魚蟲、風霜雨雪、山川夕陽這些自然之景之物很早就成為文人歌詠的物件和情感的寄託。

在這些林林總總各種各樣的物象中,就包括蟬,這隻小小的鳴蟲老早就飛入文人雅士的藝術視野。他們聞其聲、視其行、觀其容、察其性,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詠蟬詩賦。到了唐代那樣一個詩的國度裡,詠蟬詩的數量就更為空前,單以蟬為題的詩就達70多首,要統計含蟬意象的詩句便不計其數。

更要指出的是,唐代詩人擺脫了過去見物不見人,見景不見情的單一物象描摹。並且在他們眼裡,蟬已經不再是一隻簡簡單單的昆蟲,而是含有深刻文化底蘊的一種意象。所謂的意象,用西方意象主義詩論者龐德的話來說:

「一個意象就是在瞬間呈現出的一個理性和感情的複合體(情結)。」[2]這個定義包含著意象結構內外兩個層面,內層是「意」,是詩人主體理性與感情的複合或「情結」,外層則是「象」,是一種形象的「呈現」,兩者珠聯璧合,猶如一張紙的兩面,完美統一於一首詩。蟬在唐代詩句裡,就是這樣的意象。

不過由於詩人的主觀感情同他的境遇息息相關,這就導致不同的詩作表現出不同的意象特徵,有的象徵高潔,有的代言悲秋,有的觸發哀時傷逝,有的自喻迍邅命運。下面就蟬在唐詩中的不同意象特徵進行簡要分析論述。

一、高潔品質的象徵者 把蟬作為高潔品質進行歌詠的傳統要上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侯就出現了大量詠蟬詩賦。曹植《蟬賦》裡有這樣的句子:「皎皎貞素,侔夷惠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認為蟬的貞潔品質可以與伯夷、柳下惠相媲美,是帝王與臣子的楷模和典範。傅玄在《蟬賦》裡說:「美茲蟬之純潔兮,稟陰陽之微靈;含精粹之貞氣兮,體自然之妙形。

……臺群吟以近唱兮,似簫管之餘音;清激暢於遐邇兮,時感君之丹心。」陸雲更是稱蟬有五德:「頭上有緌,則其文也。

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享,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常,則其信也。」具備「文、清、廉、儉、信」這五德,是「至德之蟲」,表面上是說蟬,實際上是刻畫了一個正人君子形象。

可見蟬的高潔品質在魏晉時期就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傳播。 與魏晉時期詠蟬詩賦一味描摹物象、見物不見人相比,唐代詩人能自覺地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物我互釋。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首清新淡雅的詠蟬詩:

「散影玉階柳,含翠隱鳴蟬。微形藏葉裡,亂響出風前。」(《賦得弱柳鳴秋蟬》)有了皇帝的帶頭,大臣們更是後來者有之,如李百藥的《詠蟬》:

「清心自飲露,哀響乍吟風。未上華冠側,先驚翳葉中。」從這一君一臣詠蟬詩句的字裡行間,隱約能看出他們冰清玉潔的高尚品德,看看他們所用的詞彙,「玉階柳」、「含翠鳴」、「清心」、「華冠」,這些純粹透明、高貴典雅的辭藻,明是在寫蟬,實際上是標榜自己。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士人們受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警策,可見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樹立高尚的品格和加強道德修養,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和廟廊重臣。 同樣是太宗的名臣,虞世南更有一首詠蟬名作: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詠蟬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蟬,句句又是在寫人。

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聲音和習性,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是作者把握住了蟬的一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出了藝術上的契合點。垂綏,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類似於蟬的下巴上的細嘴。

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於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詩的後兩句評點道,這完全是由於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於憑藉秋風一類外力所致。

這句詩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自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麼權勢、關節和捧場所能得到的。實際上,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為人為官之道。

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勳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歎:「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為什麼古代詩人喜歡寫梅花,為什麼古代的文人唯獨喜歡梅花和竹子呢?

歲寒三友 鬆 菊 梅 國畫四君子 梅 蘭 竹 菊 文人喜歡吟詠風花雪月,其中猶對花與月情有獨鍾。幾千年的文化積綻,賦予了各種花不同的品格,梅與菊都是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開放的,被人格化了之後就是傲骨天成,敢於鬥爭的象徵了。而蘭和竹就是一種幽靜恬適的表徵,文人碰壁之後就要尋求一種心中的寧靜。梅花香自苦寒來...

古代人為什麼喜歡用奇數古代人為什麼喜歡用679三個數字

萬物負陰而抱陽 道德經 古人喜歡陽而不喜歡陰,奉承天而忘記地 在數裡面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而且在個位數裡面,1.3.5.7都是質數,只能被本身除盡,不能再次分解,在古人眼裡就有神祕的力量。而從數的順序來看,1是數的起源,是所有數的最低分子 5是數的正中,符合中位觀 9是代表單數內最大 最高階同樣...

為什麼古代女人都喜歡帶髮簪,古代女人為何有髮簪

古代女子的許多頭飾都很美,比如簪子,曾被作為定情信物,有許多與之有關的愛情故事。為什麼古代的女人願意戴髮髻呢?首先就是髮髻很美,也可以增加女人的美麗。將長髮鬆鬆挽起,插上一枚別緻的髮簪,再配上典雅的長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試問哪一個女人不愛美?古語不是說愛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