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犯罪認定需要注意什麼什麼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有哪些情況

2021-03-04 07:48:04 字數 5099 閱讀 2943

1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過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

(2)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過失犯罪認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刑法以懲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懲罰過失犯罪為例外。所有的過失犯都存在著與之相對應的故意犯,但反之則未必。例如,刑法只打擊故意毀壞財物的行為,過失毀壞財物的行為,不成立犯罪,對其應按侵權行為處理。

但刑法同時打擊故意和過失損毀文物的行為,對上述兩行為,均應認定為犯罪;

2、構成要件符合性是違法性的存在依據,故意、過失並不決定違法性的有無與程度,其只是責任要件。一般認為,過失是違反了注意義務,這種注意義務包括結果迴避義務和結果預見義務。顯然,結果迴避義務和結果預見義務,是過失犯罪的兩個要件,前者是過失犯的客觀構成要件,後者則是過失犯的主觀責任要件;

3、在過失犯論問題上,命題人的觀點是修正的過失論。修正的過失論認為基於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以舊過失論為基礎,同時認為,只有具備發生構成要件結果的一定程度的實質危險的行為,才是符合過失犯構成要件的行為。所以,並不是只要事後的判斷能得出行為人對結果具有預見可能性的結論,就能成立過失犯;

4、不管是認為故意犯比過失犯的違法性重,還是認為故意犯比過失犯的責任重,都只是表明二者是一種階段關係或位階關係,而非對立關係。因為從違法角度而言,結果迴避可能性是故意與過失的共同要件,從責任角度而言,他行為可能性是故意與過失的共同前提。換言之,結果迴避可能性是故意與過失的基礎概念;

5、有一些犯罪看似是故意犯罪,實則是過失犯罪,必須引起重視,因為這關係到能否成立累犯的問題。包括: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

此外,事故類犯罪、失職類犯罪,均屬過失犯罪。

什麼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有哪些情況

3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過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

(2)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的。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4樓:農村土地流轉

一、什麼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規定,過失犯罪有兩種情況:

二、過失犯罪有哪些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

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後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於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倖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於急於出車跑業務,並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倖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

二是在處罰上,鑑於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我國規定的過失犯罪具體又可以區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大多數情況下行為人要是過失實施了犯罪行為的話,通常是不認定為犯罪的。但也有少數情況,將過失行為也規定為犯罪,那麼此時就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了。

過失犯罪有哪些

5樓:vic白菜

論職務過失犯罪中的決策過失責任

單位犯罪應排除過失犯罪

由於過失犯罪大多造成單位自身損失,如果認定單位犯罪也存在過失形式,實質上是將單位成員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株連到單位,不僅對於作為受害者的單位是不公平的,對於單位責任人員以外的其他單位成員也是不公平的。我國刑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在總則部分以專節規定了單位犯罪,在分則部分則以近百個條文對此予以細化。雖然刑法規定的單位犯罪,絕大部分是故意犯罪,但也有少數是過失犯罪,如第一百八十九條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款出具證明檔案重大失實罪,第三百六十三條第二款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等等。

這些罪名的共同特徵是由於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履行職責時的過失而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後果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我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這是刑法對故意犯罪的規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危害社會的嚴重後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這樣的行為的發生和結果的產生。因此故意犯罪體現出犯罪行為人主觀惡性較大,根據該條規定,對於故意犯罪,都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在故意犯罪中,還可以將其分為直接故意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2。

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於故意犯罪。

由於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於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於故意犯罪,具體如下: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並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

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b。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

間接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的區別

我國刑法對過失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做了不同的量刑標準,對間接故意犯罪科以較重的處罰,而對過失犯罪,量刑就相對輕些但是,往往在司法實踐中,容易混淆。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貨車司機,在上路前,發現剎車有問題,認為自己注意點就不會出事,就駕車上路了,結果,由於剎車不靈,發生車禍,造成一死兩傷。

該司機,是間接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間接故意和過失的相同之處:二者都是預見到了危害結果可能發生。

不同點是:間接故意是在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採取的態度是放任,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漠然,認為發生危害結果也無所謂,採取這種放任的態度,漠視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間接故意,而過失犯罪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是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

對於共同過失犯罪的爭論,存在的另一個焦點便是共同過失犯罪是否成立共同犯罪,這也是在理論界爭論最激烈的問題。從外國刑法理論界和立法來看,主要有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對立的觀點。(一)肯定說主要為行為共同說學者所主張,將共同的本質求諸於熟人的共同行為而實現各自的犯意。

凡二人以上具有共同行為,不論其為故意行為或者過失行為,其中有過失者,無論是共同過失或一方有過失,都不妨礙共同正犯的成立。代表人物有義大利的杜里奧。帕多瓦尼、日本的福田平教授、滕木勘三郎、岡田朝太郎以及前蘇聯刑法學家特拉伊寧等。

[13]在我國現代學者中,張明楷教授、陰建峰教授、林亞剛博士等不同程度的承認共同過失犯罪屬於共同犯罪,

共同過失犯罪應成立共同犯罪

一、共同過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條件客觀方面。1、各行為人都有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共同注意義務。這裡所說的共同注意義務是指各行為人不僅都負有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而且在實施可能導致刑法分則所規定的過失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時,不僅自己注意而且也要促使他人注意,從而使行為人之間的注意義務存在互動、協作關係,來共同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

2、數人實施或促成了違**同注意義務的行為,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生。各行為人之間存在違**同注意義務的行為,各行為人共同的作為或不作為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生;各行為人違**同注意義務導致了同一危害結果的發生,共同過失造成的危害結果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違**同注意義務的共同行為

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轉化

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轉化的案件,但司法機關卻很少將這類案件按轉化的故意犯罪來解決。其結果是,不少本來應按故意犯罪論處的犯罪卻按過失犯罪論處了。這不但大大降低了刑法對社會的調控作用,而且對犯罪的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都十分不利。

另外,理論界對這個問題也研究不夠,這恐怕是司法機關不予重視的原因之一。因此,認真研究一下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轉化的有關問題,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還有相當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轉化的概念和特點過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轉化,是指行為人在構成過失犯罪之後,以過失犯罪為條件並在過失犯罪的心理基礎上,又產生故意犯罪心理,放任或追求新的危害結果發生的

【案情】被告人唐某與李某為表兄弟。一日李某與其朋友王某在飯店吃飯,其間李某因醉酒與王某發生爭執,李某便以為其表兄唐某要債為由將唐某叫來,唐某去了以後得知其表李某是因酒後滋事,便斥責李某並讓其回家。李某不僅不回家,還繼續和王某爭吵。

在氣憤之下為了制止李某,唐某便將手上的一塊磚頭向李某扔去,這是李某頭一動,正好打在頭上,唐某便將他扶回家。唐某聲稱李某回家後與平時喝醉酒一樣身體發軟,因此沒有在意,第二天早上發現李某死亡。經法醫鑑定李某是因受鈍器作用,致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分歧】&nbs

過失犯罪應承擔什麼責任,過失犯罪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 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刑法 第十五條規定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健身需要注意什麼,健身需要注意些什麼?

健身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 精神愉悅。這種長跑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鬆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在增肌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惑和問題 不知不覺增肌變成了增肥 變成了胖子那麼增肌究竟要注意哪些核心要點呢 1 戶外跑步要注意天氣條件,建議在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

開車需要注意什麼,開車要注意什麼

爆胎 嚴重時通常會導致胎壁的瞬間崩裂,從而使輪胎瞬間失去支撐力,導致車輛重心立刻發生變化,特別是前輪驅動車的前輪爆胎,爆胎後瞬間的重心轉移很可能會令車輛失控。起步先預熱 發動機起動後,只要能維持穩定的轉速就可以起步行車,在水溫未升高前,適當控制一下車速,等水溫正常後就可以正常駕駛了。在磨合期內,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