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

2021-03-05 09:16:57 字數 5145 閱讀 7000

1樓:快樂胡小瑞

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

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茶葉,為中國茶壇大放異彩。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

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可以提供資料,你自己斟酌**:

【茶道四諦】

中國茶道有「四諦」:和、靜、怡、真。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中國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雜糅的具體體現。

「靜」是中國茶道靈魂能以奠立和實現的憑藉,「和」是因「靜」而「和」的,沒有「靜」的氛圍和境界,「和」是一份殘缺的心靈。

「怡」是「靜」的怡,「和」的怡,因為「怡」是靈魂的跳動,是脈搏,是瞬間的人生頓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絲絲感動和一次次顫抖。

「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是品茶人的心靈宗教,是白開水中的人生況味,是無字書裡的千言萬語,是情侶眼眸的默默對視。「真」是「和」的真,「靜」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

「真」是參悟,是透徹,是從容,是圓寂,是宇宙,是八封……

喝茶、品茶與吃茶

喝茶、吃茶和品茶,說的都是人們對茶的需要,但它們之間,不可等同而言,不僅有量和質的區分,而且還有情與景的差異。

⑴喝茶和品茶

中國人飲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對此,古人已經說得很清楚。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賈寶玉品茶櫳翠庵》中,寫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到櫳翠庵飲茶的情節,庵主妙玉親手泡茶待客,雖然煮的是陳年梅花雪水,但對每個人泡的茶,盛的古玩珍器,結合每個人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格、愛好,都又是不一樣的,這樣泡出來的茶,自然使每個受茶者都能感受到賞心悅目,可口怡情,非一般飲茶可比擬的了。

所以,在飲茶過程中,妙玉借用了當時流行的話說:"一杯是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驢飲了"。妙玉的話,可謂一語中的,將飲茶區分為喝茶和品茶。

喝茶,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需要,補充人體水分的不足,其目的僅僅是為了解渴。如田間勞動、車間操作、劇烈運動後,拿起大碗杯),大口急飲快咽,重在數量者當是。

品茶,是重在意境,還要有一個好的飲茶環境,把飲茶看作是一種藝術的欣賞,精神的享受。

⑵飲茶與吃茶

飲茶,包括喝茶和品茶,這是人們熟知的常識,就是將茶葉用沸水沖泡後,把茶湯飲下去。但是把茶吃下去或者將茶摻入食料當作一般食物那樣吃下去,這對較多的茶人而言,似乎不很習慣,甚至不太理解。其實,茶的利用就是最早從吃茶開始的。

如今,新疆自治區哈薩克族老鄉,在喝奶茶的同時,仍然有將茶一同吃下去的做法。雲南基諾族的涼拌茶,福建畲族的醃茶等,是將茶作為菜餚吃下去的。至今用茶摻入其它食料,做成茶點、茶菜和茶膳吃下去,那就更多了。

科學分析表明,從營養價值的發揮,保健功能的利用而言,吃茶優於飲茶。

3樓:蕾絲一般

民族性: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我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2023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 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 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 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為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

中國茶文化是各國 茶文化的搖籃。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 易等。傳統美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美好道德 ,是民族精神和社會風尚的體現。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

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為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險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

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

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為冷漠,人際關 系趨於淡漠。通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訊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

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裡,隨意 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

上海少兒茶藝通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老人、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現代社會依靠高科技和資訊,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將越來越多,生活也將更加富裕。東亞一些國家在推行工業化過程中,在吸收西方的優秀科技和工藝技術的同 時,西方頹廢的文化價值觀、風俗習慣也侵蝕到社會,隨之產生道德 危機、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傾向。社會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不是唯一目標,現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需要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

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

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4樓:__魚兒飛

1、清幽隱逸遠功名——以茶修身 2、何當借壽長生酒,惟恐 茶仙 不肯容——以茶養生 3、 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茶會友 4、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因茶成文,經典之作有:蘇軾的《記夢迴文二首》,張奕光的《梅》等。

茶的積澱,還在於它的文化張力。茶,歷來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的重要物品,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影響力。 漢代的路上「絲綢之路」,使茶,這一神木,隨絲綢稱許於世。

響動,傳諸於東瀛諸國,發揮著中華文化的厚重影響。延至唐,中國歷史上的全盛時期,茶,在大唐繁盛的光環下,隨「海上絲綢之路」,飄諸於海內外,使世人借茶而領受盛唐文明的博大精深,傳播於四海。 茶的傳播,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綿延而冗長。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約瑟夫·奈教授,把國家實力分為「軟」,「硬」兩種,硬實力指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力量。而,軟實力指,魅力的力量,、亦稱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軟實力,是需要藉助硬實力,從而發揮大國影響的最大極至,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德化而育人育己。

茶,在漢唐已構成了這種軟實力的要旨。今天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社會風尚的轉化,「和而不同」,「與鄰為伴,與鄰為善」精神的弘揚,茶,文化的張力,又顯於無形之中,成為烘托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傳載物之一。茶,可堪稱中國指「國飲」。

茶,藉助於人、皿,傳承於張,反映的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向世人展示的是中華的風采,植根於的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闡釋的是國人的心境,意喻的是與世無爭,剛柔相濟的高風亮節。茶,猶顯「古君子之風範」,盡顯道之美。此乃,茶,傳統文化底蘊之所在,之所依。

中國傳統文化 詩詞,快,中國傳統文化古詩

一七令,茶 胡秉言茗 碧嫩,神凝 著聖水,味香盈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異客,閒雅品人生 感悟浮沉歲月,盪滌塵緣凡情 半盞淳茶方寸潤,修德養性淨心靈 一七令,茶 胡秉言祥 茗嫩,一槍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瓊玉漿 陸羽邀神農,禪坐細品嚐 清高文人墨客,達官貴侯飲狂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

中國傳統文化中「義」的真正含義,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 仁 結合最緊的是 義 人們總是將 仁義 合在一起說。如果泛泛地去談,仁 就是 義 義 就是 仁 不過,如果細分起來,仁 與 義 還是有所不同的。仁 是君子的根本品德,義 是從 仁 的品德出發所遵循的辦事原則。仁義禮智 共同構築了倫理道德的根本。孔子講 義 稱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

中國傳統服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素有 衣冠 古國 的美譽。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和人們的精神價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蘊。郭沫若說 衣裳是文化的表徵,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國傳統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