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包括哪些方面道德包括哪幾方面

2021-03-05 09:16:58 字數 5334 閱讀 9805

1樓:demon陌

從形式來看,道德包括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

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係。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參考資料

3樓:洪洲電腦培訓

什麼是道德? 優先**悲劇後作出的忍讓是道德。優先**勝利前作出的競爭是博弈。

競爭與忍讓基本對立,博弈與道德基本對立。贏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贏得道德,就缺少博弈。

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先,道德是對抗預設。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略主題,制定規則,讓他人競賽。

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範。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會關係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總和。

四維:禮、儀、廉、恥

四維的說法,最早載於《管子》。《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

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

不自進,**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

「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

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

「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

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

」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訒。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並非遠不可及,「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

「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

「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四字:忠、孝、節、義

忠、孝在中國社會是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忠 ——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子曰: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禮記·表記》中載孔子言:

「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恥費輕實,忠而不犯」,《左傳·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於民」。

孔子講君臣關係的側重點,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此處「忠」指臣忠於君,而在後世帝王時代,這種含義幾乎演變為「忠」的唯一含義。孫中山曾說:

「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我們在**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

」《左傳·昭西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 忠,本指人與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謂之忠」,故忠「非專指臣民盡心事上,更非專指見危授命,第謂居職任事者,當盡心竭力求利於人而已」[3]。

孝 ——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從身邊之最近處做起的人間關係德目,被稱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經》中,子曰 :

「教民親愛,莫大於孝」。「孝之為義,初不限於經營家族。」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主主義》一文中指出:

「《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的孝。《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最首要的含義是尊親,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現在說孝,往往指子女贍養父母、晚輩贍養長輩,其實,尊敬先於贍養。至於祭祀祖先,祭享之禮,「其事似近於迷信,然尊祖敬宗實為報本追遠之正務」[4]。

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達德:智、仁、勇

三達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縱慾、禁慾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針對當時的人慾氾濫和奢華風氣,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又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認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違背天理的人慾,而通常飲食、一夫一妻則是天理[5]。在先儒中也有類似思想,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載告子言:「食、色,性也」,《禮記·曲禮》: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飲食男女的欲求,天經地義,滿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縱慾。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到了現代,孫中山提出中國固有的八種道德,他在《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說:「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這些舊道德,中國人至今還是常講的。

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儲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

」八德和四維,合稱「四維八德」。

道德包括哪幾方面?

4樓:**雞取

道德包括:

一、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等。

二、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

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衝動和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5樓:瀛洲煙雨

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

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與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在本質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歷史長河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澱下來的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它對維繫社會公共生活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與"私德"相對,這裡的"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而"私德"則指個人品德、作風、習慣以及個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範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範。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範,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家庭美德

屬於家庭道德範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家庭美德包括關於家庭的道德觀念、道德規範和道德品質。

家庭美德的規範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即調節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長輩與晚輩、鄰里之間,調節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的行為準則,它也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準。

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道德品質。它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規範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和凝結,是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係的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徵和傾向。個人品德的存在,構成了其它三個道德的基礎。

1、只有加強個人品德修養,才會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的修養的提升,在尊重別人、關心別人、理解別人的同時,也必然獲得別人的尊重、關心和理解,從而推動社會公德的前行。

2、只有加強個人品德修養,才會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每一名員工都代表其所屬職業的形象,其個人品德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對其職業道德的評價。不講職業道德的行為多是由於這些工作人員缺少個人品德的修養造成的。

他們平時輕視自己的人格,不用個人品德來約束自己,因而也就不可能受到職業道德的約束。

3、只有加強個人品德修養,才會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調節家庭成員間以及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關係的行為規範,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內容,它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的基礎。社會主義家庭美德最基本的要求是夫妻平等。

思想道德素質包括哪些方面道德素質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人生觀 道德觀 思想品質和傳統文化習慣。拓展資料 思想道德素質是人們的思想意識狀態按社會規範的要求所達到的水準。人生觀指人們對人生目的 意義和態度的基本看法,它是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沒有強制的法律效力,而是依靠社會 的力量,依...

健康包括哪幾個方面,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很高興為你解答,如你所說,如果是包括三個方面的話。應該是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良好1 身體健康是指人體結構完整,體格健壯,各組織 器官功能正常,沒有不適感。2 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正常,內心世界豐富 充實 和諧 安寧,情緒穩定,有自信心,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思維與行為協調統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等....

職業素養包括哪幾方面職業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職業素養 概括的說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職業道德 職業意識 思想 職業行為習慣 職業技能 前三項是職業素養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職業技能是支撐職業人生的表象內容。前三項屬世界觀 價值觀 人生觀範疇的產物。從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漸完善。而後一項,是通過學習 培訓比較容易獲得。例如,計算機 英語 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