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千總】明清兩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國三大司法長官之一,正三品。掌管全國刑獄的最高長官。
【大學士、內閣大學士】「學士」是唐代掌管文學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學士」,則宰相就稱為「大學士」。宋代,「學士」中資望特別高的人,稱為「大學士」。明代,設大學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務,官階五品。
如果兼任尚書、侍郎,則可以加官到一品,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俗稱「閣老」。清代的大學士是內閣的主官,官階為正一品,一般稱為「中堂」。
【工部尚書】掌管全國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
【工部侍部】工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四畫 【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兩代為從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兩代正四品文官。
【中憲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議大夫】元、明兩代四品文官。
【中順大夫】元、明兩代四品文官。
【中書令】唐代中書省的「中書令」、尚書省的「尚書令」與門下省的「寺中」,同稱三省長官,共同掌管**的機要。中書省決策機構,中書令實際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書省與樞密院分管政務、軍事。元代廢除三省,中書令是惟一的最高國務長官司。
明、清兩代廢除中書令的官名。
【中書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設中書省左右丞(或稱國相)
,是丞相的副職。明洪武十二年以後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參政」等官名。
【太守】漢代掌管郡務的最高長官。三國以及隋煬帝、玄唐玄宗時期和五代,改州刺史為郡太守。此後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習慣上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
明、清時期專用以稱「知府」,從四品官。
【太尉】秦漢漢時期,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後來歷代也多沿用這個官銜,但逐漸變成加官的官銜,沒有實權。到了宋徽宗時期,把戚太尉定為武官的最高一級官階,其本身並不代表任何職務,一般用作武官的尊稱,而不同其職務的大小。
元代以後廢除這個名稱。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簡稱「三師」、「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親近的人。「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君主智育、德育、體育的人。隋唐以後,太子的師傅均以別的官銜任命,「三師」、「三少」公為加官贈官的官銜,沒有職事。
宋代「三師」是宰相、親王的加官官銜。「三師」是正一品,「三少」是從一品。明、清兩代,「三師」為從一品,「三少」是正二品。
【太宰】古代「太宰」為百官之長。宋徽宗時期,改尚書左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一般通稱吏部尚書為太宰。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
【太常寺卿】掌管宗廟祭祀之事的長官,正三品。
【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副長官,正四品。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正七品。
【太中大夫】掌管議論的文官,唐、宋兩代為從四品,元、明、清三代為從品。
【太僕寺卿】太僕寺長官,主管傳達王命、侍從皇帝出入。車馬等職事,正三品。
【公、侯、伯、子、男】這是皇帝授封的爵號。「公」是「王」以下最高爵號。唐、宋兩代有國公、郡公、開國縣、公等級別,所食之邑從4000戶至3000戶不等。明代僅封侯、伯。
【戶部尚書】戶部的最高長官,主管全國的財政監督、民政事務。明代為正二品官,清代為從一品官。
戶部侍郎】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文林郎】從九品文官,元、明、清三代為正七品。
【僕射】「僕射」是主任或領班的意思。唐、宋兩代「僕射」實際上就是宰相。
五畫 【左右參政、左右參議】明代清初布政使的下屬**。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務,參政、參議分守各道,並分管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撫民等事,一般是正四品。
【龍虎將軍】主簿是主管文書的意思。**卿寺中的主簿是正規的事務官,唐代列為從七品,其他官署的主簿為
八、九品,縣主簿為九品。清代把主簿看做是雜職,並將它裁減。
【禮部尚書】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貢舉的大臣,清代為從一品。
【禮部侍郎】禮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節度使】唐、宋兩代總管軍民兩政的地方長官,官階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後廢除這個名稱。
【布政使】明、清兩代一省最高民政機構為布政司。布政使為布政司的主官,從二品,僅次於巡撫一級。為防止專權,明代與清初設左右布政使二人,清康熙年間以後不再分左右。
【正奉大夫】元、明兩代從二品文官。
【正議大夫】唐代正四品文官,元、明兩代為正三品。
六畫 【刑部尚書】掌管全國司法和刑獄的大臣,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為正二品。
【光祿大夫】漢代掌管宮廷宿衛及侍從的長官。魏、晉以後有其名而無其職。唐、宋以後成為官階的稱號,從二品官。元、明為從一品,清為正一品,成為文臣最高的官階。
【同知】府的副職稱為同知,如一府的主管稱為知府,而府的佐官稱為同知。明、清時期,各府同知為正五品。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簡稱。「平章」是商量處理國事的意思。位高時,「同平章事『相當宰相的官銜;位低時,官銜也在五品以上。
宋中葉以後廢除同平章事的名稱,元代時用時不用,官位較低。
【吏部尚書】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選,是吏部的最高長官。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通常稱為天官、冢宰、太宰。
【吏部侍郎】吏部的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守備】明、清兩代正五品武官。
【安撫使】朝廷派往邊疆重要地區統轄軍民的**。元代各路安撫使是各路的行政長官。明、清兩代公在少數民族地區設有此官。官階一般是正三品,如原來官銜在二品以上,派出時則稱安撫大使。
【州牧】
唐、宋京畿的地方長官稱州牧,正六品官。清代知州已隆為與縣略相等的地方長官,但文字上仍尊稱知州為州牧,與知縣並稱牧令,正七品。
【巡按】明代派遣監察御史分赴各省區巡視,考核吏治,稱為巡按,一般僅有六品官。官階雖不高,但可以與省區行政偏分庭抗禮,知府以下要服從他的指使,事畢回京。
【巡檢】巡檢的官名始於宋代,昌邊疆要地州縣武職指揮官。元、明、清三代,巡檢僅為九品官。
【巡撫】明代凡是文職**奉命出朝,統稱「巡撫」,這官職是臨時性的。清代巡撫與總督同為封疆大臣,巡撫品級稍次於總督,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巡撫的職責隨時隨事隨人而施。
清代巡撫為從二品。
觀察使】唐代朝廷派遣分赴各道訪察州縣吏功過及民間疾苦的**,官階由原官職而定,
【把總】清代正七品武官。
【兵部尚書】統管全**事行政的找官,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
【兵部侍郎】兵部副長官,明代從二品,清代正二品。
【懷運將軍】元代稱大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員外郎】「員外」是定額以外添派的人,唐代為六品,明、清為從五品。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武將官職大全
武將官職: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
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
有長史、司馬。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比三公。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級: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
將軍。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比三公。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比三公。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
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
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
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軍
隊。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階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
、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
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階**。四軍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週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漢末群雄迭起,四軍
將軍才以重號將軍(即高階軍官)的名號屢屢出現。四徵將軍(四徵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衛將軍之下。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徵將軍之下。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公,
在四鎮將軍之下。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安將軍之下。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
等高階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都督:
東漢末年始置。因各雜號將軍之間並無隸屬關係,故設都督一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
統帥。後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紮在該州的所有軍隊,併兼管該州民政,權力非常
大。上大將軍:
孫權封陸遜為上大將軍。後呂岱亦任此職。雜號將軍:
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難度加大。因此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
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係,因此稱為雜號將軍。
軍師將軍(軍師):
雜號將軍之一。魏以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吳也曾以朱然為右軍
師,蜀國也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領軍將軍(領軍、中領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操任丞相時,置領軍一職,由史渙擔任,與護軍一起並掌禁兵,後更名
為中領軍。曹丕更名為領軍將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蜀、吳亦置,為高階將軍名
號。護軍將軍(護軍、中護軍):
雜號將軍之一。與領軍同時置,由韓浩擔任護軍,掌禁兵。曹丕更名為護軍將軍。蜀、吳
亦置,為高階將軍名號。監軍(中監軍):
監督、巡查軍隊之職,有時也以軍師或軍司兼其職。奮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階將軍名號,擔任此官職者,相當於各路軍隊中的總監軍。東漢末年,
各路諸侯打董卓時,以曹操擔任奮武將軍;沮授也曾在袁紹軍中任奮武將軍之職。都護將軍(都護):
雜號將軍之一。高階將軍名號,乃統率諸將之官。驍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階將軍名,秦朗曾任此職。越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階將軍名號,曹彰曾行此職。伏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職。厲鋒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洪曾任此職。中堅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武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蕩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遼曾任此職。討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王平曾任此職。滅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遊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折衝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虎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于禁曾任此職。平狄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合曾任此職。橫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徐晃曾任此職。捕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典曾任此職。破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堅曾任此職。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徵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飛曾任此職。討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黃忠曾任此職。平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周泰曾任此職。揚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振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定曾任此職。奮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行此職。建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郭淮曾任此職。宣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睿曾任此職。討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策曾任此職。立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德曾任此職。中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會曾任此職。振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禮曾任此職。揚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任此職。建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綏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蔣斌曾任此職。昭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冠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翊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鎮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副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綏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儀曾任此職。撫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協曾任此職。建信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儀曾任此職。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麋竺曾任此職。秉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乾曾任此職。昭德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簡雍曾任此職。昭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伊籍曾任此職。懷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耽曾任此職。興業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輔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鎮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魏延曾任此職。綏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瑜曾任此職。忠節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洪曾任此職。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恢曾任此職。撫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嶷曾任此職。奉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姜維曾任此職。安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鄧方曾任此職。威烈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扶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安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撫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輔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綏南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全琮曾任此職。橫江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魯肅曾任此職。別部司馬:
軍中司馬,因領一營故稱為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牙門將軍(牙門將):
趙雲、魏延曾任牙門將軍,位比雜號將軍略低。曹丕於黃初年間也置牙門將,冠服與雜號
將軍同。後世以牙將為低階軍官。偏將軍:
低階將軍名號,高於裨將軍。裨將軍:
最低一級將軍名號。門下督、帳下督:
蜀國將帥手下直屬部隊的低階將領。
古代武將用匕首最強的是誰,古代武將所用兵器是木柄還是金屬柄
而軍隊所 使用刀劍為抄制式,再襲說鞘也是使用者的一種身bai份和審美du的體現,相互之間可以互換,zhi就是dao一刀配一鞘。一般個人定製的 如刀劍等,鞘是不通用的古代 也分制式和非制式。這是因為單個打製的刀劍總是有所區別,尺寸相同 古代武將所用兵器是木柄還是金屬柄 其實長兵器的杆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
鑽石級別都有哪些,鑽石的級別有哪些?
鑽石的級別來自鑽石4c標準,4c指的是鑽石的克拉重量 carat weight 淨度 clarity 色澤 color 切工 cut 它們共同決定一顆鑽石的價值和品質。級別越高的鑽石,相應地會越高。重量 鑽石的重量是影響鑽石價值的四大因素中很重要且最基礎的一個因素,重量越大的鑽石越罕有,所以價值也會...
古代人穿披風有什麼用古代武將背後的披風有什麼作用?
披風最初的用途還是在寒冷的時候保暖 一般來講騎兵部隊都在平原地區作戰,而世界上大部分平原地區冬季十分寒冷,於是就需要一個擋風的比較厚重的方便的外套,就出現了披風在軍隊中,將軍的披風還有戰旗的作用,鼓舞氣勢 明確進攻方向 統一指揮在歐洲,騎士們將自己家族或是勢力的標誌畫在披風和盾牌上,以區分敵我但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