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夢裡難覓夢中人
詩人抒發了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鄉愁」的不同感受,而將「詩眼」定位在對祖國大陸的深情。「鄉愁」因此而具有了深廣的時代意義,概括了中華民族半個多世紀動盪、**的歷史,對飽嘗漂泊、分離、海峽阻隔之苦的中國人來說,本詩抒發的感情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意義,因此能引起廣泛的共鳴
在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 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後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髮展的情感,逐 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 程中的滄桑體驗。
藝術特點
1、意象鮮明: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貼切地表達了離鄉、漂泊、訣別和望而不能歸的離愁別恨,將抽象 的「鄉愁」真切、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
2、韻律和諧,結構優美
本詩屬於新格律詩,節與節之間平衡,句子有參差之美。句式的重複和疊詞的自然運 用,強化了全詩低迴掩抑,如泣如訴的情思。
3、語言純淨、清淡,淺白真率而又意味雋永。
「小小」、「窄窄」、「矮矮」、「淺淺」
2樓:相信未來
《鄉愁》這首短詩以時間的順序來結構全篇,詩的內容隨著人生內在時間的推移而層層遞進。將四個比喻寄寓在四組讓人動情的形象中,充分表現了鄉愁是割不斷的離情別緒。
全詩別出心裁地體現「鄉愁」對於人的各個生命時期的各種方式,充滿了歷史的發展意味及顫動心絃的人生感。
全詩結構上以時間為序,即體現了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和對祖國的綿綿懷戀,又突出了鄉愁悠長的主題。節與節之間既均衡對稱,又有長句與短句的互動變化,於詩句外形的整齊之中體現出全詩結構上的參差之美。把思鄉情緒表現得纏綿悱惻、複雜細膩。
3樓:宇宙級狂人
其它的就不說了...1.隨著時間推進,「鄉愁」二字的內涵不斷昇華,情感至最飽滿處戛然而止,餘味無窮;2.
將「鄉愁」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由郵票一至升至海峽,真切感人;3.詩是抒發愛國之情的,前面的新娘,母親起了積蓄舍鋪墊作用,有爆發力.
余光中的鄉愁的中心思想和藝術特色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心思想:《鄉愁》是一篇懷念祖國、渴望迴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鬱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藝術特色:《鄉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首抒情詩。詩人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出四個具體的物象,把綿綿的鄉愁、無限的愁思注於筆端,把鄉愁的產生,鄉愁的無奈,卻巧借「距離」表現出來。
5樓:臭雞蛋
思鄉特色
結構美,語言美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余光中於2023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
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於2023年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8樓:月似當時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後
9樓:匿名使用者
記者 鄧卓明)「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
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前天,余光中先生應邀前往香港主持講座,在當天下午的「獅子山詩歌朗誦會」上,78歲的餘老同鄭愁予、岑昆南、蔡炎培等三位著名詩人及香港文學獎冠軍詩人,與大眾一起分享新詩的朗誦與欣賞心得。
「情人」香港風韻依舊
話閘子從他對「情人」香港的印象開始。餘先生笑稱,說香港是「情人」,源於其在《從母親到外遇》的文章裡有此一提。「香港是情人,因為我和她曾有12年的緣分,最後雖然分了手,卻不是為了爭端。
」「那10多年,是我收穫最大的時期。當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的時候,我出了好多的作品。香港緊靠內地,又與西方文化聯絡緊密,中西交匯,古今銜接,無論是自然景色,還是人文景觀,都值得欣賞。
」30多年過去了,香港,在余光中的眼裡,仍像昔日的「情人」一樣,「混血美人」,驚豔無減、風韻依舊。
鄉愁也有很多層次
余光中的鄉愁詩歌,被認為是臺灣文人中最深沉、最悲慼,也是最細膩的,尤其是關於兩岸的離愁。到底是什麼引發了詩人如此深厚的鄉愁情結?「鄉愁、鄉情,以中國文化、歷史、地理等為背景的這類詩,我至少寫過100首以上;《鄉愁四韻》後來還被譜曲。
」余光中回憶說,「我的大學時代,一半在內地,一半在臺灣完成。離開內地時,我已經20多歲了,那時我的中國意識已經很深了。如果只有十二三歲的話,對文化的認同,歷史的感覺不夠,當然寫不出像《鄉愁》這類作品。
但作為一位青年,當時對中國文化藝術等,都已經有了清楚的認識。」
在餘先生看來,「鄉愁」有著不同的層次,像同鄉會之類的鄉愁,是地理上的鄉愁;而更高層次的,則包括文化、歷史、習俗的鄉愁,對文化傳承、對歷史背景的認同。「鄉愁可大可小,可以平面,可以立體。不過,文化人的鄉愁,更包括文化的和歷史的。
」兩岸文脈不容割斷
不過,余光中也不諱言其擔憂:「在臺灣,除老一輩的民眾外,在臺灣長大的青少年,如果沒去過大陸,只能從父母或祖父母口裡聽到以前的種種,他的鄉愁情結就要少些。臺灣是個小島,外來文化的衝擊較大,如果他們不讀文言文,又被西化了,自然會與祖國文化漸行漸遠。
」「兩岸同文同種,一脈相承。文化作為連線的紐帶,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根深蒂固,深入人心,這是任何人無法割斷的。在臺灣,我們同樣過春節、一起拜媽祖,方言是閩南話,中國文化哪會那麼容易被去掉?!
」餘先生斷然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急於要積分,請設問最佳答案。謝謝)
《鄉愁》的藝術特色具體分析
1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小節,此時的作者是「少小離家」為讀書,未經世事滄桑,略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覺,更多的是對母親的依戀;
第二小節,妻子是相約一生共白頭的親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賞的亮麗風景。朗讀時應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絲絲溫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節,恰當運用顫音,表達一種如泣如訴的深深的哀傷;
第四小節,文章最後,詩人由個人的悲歡離合昇華到家國之思:此時猶如樂曲達到高潮!所以要讀得蕩氣迴腸,一波三折。
特別是最後一句要一字一頓,語調上揚,「在——那——頭」要氣流不斷,讀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詩人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也即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b、小時侯(少年)——母子分離、長大後(青年)——夫妻分離、後來(中年)——母子死別、 現在(老年)——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c、運用了獨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難以捕捉的離愁別緒為具體可感的東西,這是詩歌創作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技巧:託物寄情。在許多古典詩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余光中從親歷的生活中選取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來寄寓情感,這種取象看似平常,卻蘊涵飽滿的詩情:
郵票——母子深情(濃烈) 船票——夫妻恩愛(熱烈)
墳墓——生離死別(悲痛) 海峽——思鄉念國(深沉)
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 並且用了「一枚、一張、一方、一彎」等量詞,是不是說明余光中的鄉愁比較淡?
郵票雖小,牽繫綿長母子情,船票雖窄,負載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墳墓載不下巨大的悲痛,淺淺的海峽阻礙了無盡的鄉思,落筆雖小,卻詩情飽滿。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物件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全詩以時間的變化組詩,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詩情層層推進昇華,最後將鄉愁上升到民族和國家的角度
《鄉愁》寫作背景是什麼
11樓:張敦揚小男神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2023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一、全文
《鄉愁》
余光中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二、賞析
《鄉愁》這首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對映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從內容上說,「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學經久不衰的主題,余光中雖曾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浸染,但骨子裡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
詩歌內容觸及思想深處的「中國意識」時,自然而然地攝取了「鄉愁」這一主題。歷代愛國知識分子有借詩詞歌賦流露家國之思的傳統,本詩在這一點上可謂傳承了民族的歷史文化。
從形式上說,這首詩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漢語,使之帶上了古典詩詞的格律美和音韻美的特點。很顯然,這首詩以形式上的四個小節,將「鄉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在時間上是前後順承的,即: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這幾個標示時間的短語,都明確出現在這首詩每一小節的第一行。
詩的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短句變化錯落,同一位置上詞語和疊詞運用的重複,這樣,參差的長短句就在對稱的整體結構中,使詩歌形成一種類似**的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和抒情節奏,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三、作者簡介
余光中(2023年10月21日—2023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2023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2023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
其間兩度應美國***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
12樓:淺愛如冰
2023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並考取了臺灣大學外文系。
最主要的背景:
2023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余光中的《鄉愁》伴奏,余光中《鄉愁》求配樂
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的私語 這是一首感情豐沛的樂曲演奏內 jrltttttp日內瓦無人機南京南京諾 原聲 純 看我名字 鄉愁 作者 余光中 朝代 現代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版,母親在那頭。權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
余光中的鄉愁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裡,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 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 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臺灣海峽...
余光中的鄉愁的意思余光中的鄉愁詩意是什麼意思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 就是其中情深意長 音調動人的一曲。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