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2021-04-01 21:33:28 字數 1343 閱讀 8051

1樓:中公教育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事業,因此她光榮;又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所以她偉大而艱鉅。

長期以來,國人的思想深處似乎永遠隱藏著「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古訓。可以說,科舉制度的長期存在,使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古代,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國家選拔輸送優秀的治國理政的人才,說白了就是為國家機器培養**。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門子弟藉助學校教育獲取功名,躋身士大夫階層,做了官,就成了人上人,也就高人一等,享有了特權,便有了錦衣玉食的可能。「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進入現代社會,民主、自由觀念深入人心,個體生命價值和民主權利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這些都促使對「人」的社會化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現代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聯絡日益緊密,社會集約化程度極高,社會分工日益細緻,相互間的合作顯得日益重要,任何人都無法遊離於社會之外單打獨鬥。物質極大豐富,科技日益進步,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公民意識越來越強的當今時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應該是社會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應該成為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也是重要目標。我們新時代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而應著力培養「人中人」。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人應該是也必須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國家建設中,需要高精尖的棟樑之才,同時更需要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更多的人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貢獻者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在培養合格公民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而不應抓了西瓜,丟了芝麻。

抓住了一部分優秀學生,而忽略了大多數普通學生,甚至放棄了一部分「難教的學生」,如此就成了教育之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誕生》一文中也提出了教育應培養合格公民的觀點。所以,教育不能止於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公民意識的養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倡導的就是一種公民意識。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切與我相關的思維習慣促成孩子們關注自我與自然、社會的密不可分的聯絡,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應該是公民意識的起點。

2樓:匿名使用者

正直,有能力,有思想,有作為的人。

教育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3樓:呂屹

教育要培養學好知識,瞭解實際,能分析處理問題,有自己見解,敢承擔,富有正氣的人,個人能生活好,對國家能做出貢獻。

今天的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教育應培養什麼樣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愛國心的人

大學教育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

我個人認為到大學以後呢,就是說這個教育的主要以思想教育為主,這個時候呢,可以讓大學生的去開房,他們的思想去創新,不太像我們初中高中的時候那樣去應試教育了這個時候呢,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就發揮自己的特長去創新,這樣的他們部落有工作有空的才能更好的去有一個發揮的空間。大學教育指的是什麼?大...

什麼樣的教育是陽光教育,什麼是「陽光教育工程」?

教師以陽光心態投入課堂教學,創設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師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達成教學目標。比如 職業中專學校 技工學校等都是陽光教育。陽光教育 的含義 關於陽光教育的一句話 沐浴陽光 快樂成長 陽光教育 是一種愛心教育。我們知道,要使孩子能夠成為一位關愛自己 關愛他人 關愛社會的充滿愛心的人,家長就得...

教育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的人嗎,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還是實現個人理想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也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從內容上看,可分為廣義的教育和狹義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還是實現個人理想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及原則 b 一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b 一 確立教育目的社會依據 1 現實依據 第一 教育目的要反映生產力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