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尊面容是觀世音菩薩面相,懷裡抱一隻大蓮蓬的,外面只看到一隻手,另一隻手不知道是不是讓衣袖給遮

2021-04-09 05:45:44 字數 6414 閱讀 6759

1樓:南無火如來

這是大勢至菩薩!

在西方三聖中,中間是阿彌陀佛,

左邊是觀音菩薩,右邊就是大勢至菩薩!

此尊菩薩力大無窮,到來時,天地都會震動,

故而得名大勢至。

將來在極樂世界,觀音菩薩成佛後的下一尊佛,就是大勢至菩薩成就佛果,

其佛號為堅德寶聚王佛!

《 南無堅德寶聚王佛!》

2樓:法藏

大勢至菩薩!。。。。

3樓:愛笑的善善哈

頭上頂寶瓶,就是,大勢至菩薩

宗教與民俗的區別 10

4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宗教,我理解的是。在法律和道德行為準則完善形成之前,宗教本身擔任著規範人們行為底線的職責。比如說多數宗教都有描述地獄、煉獄、或類似的內容。

而且宗教也在很長時間內是朝廷治理國家的一種工具,也類似於現今的法律和社會**。而宗教信仰多是對未知自然世界的敬畏,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至於宗教文化,「文化」這東西很難說的,太過於綜合。

民俗的話,把理想化的宗教對映在現實生活就是民俗中的那一部分。而真正的民俗涵蓋量就更大了。

文化是一道菜,宗教和民俗就是油和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甚至有時候都可以互相轉化。很亂很複雜。

5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與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屬兩個不同的範疇,宗教屬於上層建築。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們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宗教與民族的聯絡就是宗教的民族性,每一種宗教的產生,總是同某些民族的社會歷史條件聯絡在一起的。

民族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物質生活,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傳統,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風尚習俗,是反映了民族的特點和形式,反映了一個民族共同的心理感情,是構成民族「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質」這一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風俗具有傳承性,社會性,自發性等特點,是民眾自發重複的行為,由某些指令所規定的行為在演變為民眾的自覺行為前,雖已廣泛流行社會,也不能列入風俗習慣之範圍,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雖然對於信仰它的民族的社會生活各方面有著深廣的影響,與這些民族的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其與民族風俗習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6樓:從鄉村走出來的

寫**呀,我不行。

宗教是一種精神信仰;民俗多指生活習俗。

----------

從現代宗教學角度說,民俗信仰是一種近似宗教信仰的準宗教現象,在某種意義上人它也可以被視為宗教信仰。但是,民俗信仰終歸和嚴格意義上的有組織的宗教信仰不同,其社會作用、社會控制力、約束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換而言之,宗教是有組織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我這麼跟你說吧,宗教是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該神祕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

再來說說宗教本身,宗教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過去,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它的反認識邏輯性、危害性和主觀性,很少認識到它的價值邏輯性、有益性和客觀性。   宗教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倫理道德,它以「上帝」、「真主」、「天公」、「諸神」等神祕偶像的意志為一條邏輯主線,把各種零碎的、具體的道德規範以及各種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聯絡起來、統一起來,這些神祕偶像實際上就是社會利益(特別是統治階級利益)的化身。總之,宗教的本質就是用主觀的、虛假的形式來反映客觀的、真實的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用唯心的外殼來包裝唯物的核心。

例如,「生死輪迴」理論反映了社會發展連續性的客觀要求;「因果報應」理論反映了人際交往的等價性規律。

民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範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他們直接的聯絡是信仰著共同的神祕,如宗教裡邊信仰**耶穌上帝釋迦摩尼的,民俗裡面信仰觀音天公財神的,都是神祕的力量。

8樓:匿名使用者

從現代宗教學角度說,民俗信仰是一種近似宗教信仰的準宗教現象,在某種意義上人它也可以被視為宗教信仰。但是,民俗信仰終歸和嚴格意義上的有組織的宗教信仰不同,其社會作用、社會控制力、約束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換而言之,宗教是有組織的。

中國人為什麼最信觀音菩薩

9樓:清一色

觀音和觀音信仰是中國佛教信仰的主要內容之一,具有極其豐富的內容,對歷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文化影響十分巨大,其影響更遠及於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傳佛教流傳的國度,如今更隨著佛教廣泛弘傳而傳播到世界各國。作為中國人在歷史上的文化創造,觀音和觀音信仰具有巨大的普世價值。

(一)觀音本是大乘佛教的菩薩,傳入中國後,歷代中國人在本土思想、文化土壤上加以發展、創造,這是古代中國與古印度和中亞文化交流的成果,顯示古代中國人勇於和善於接受外來文化並加以創造、發展的精神。

(二)中國的觀音和觀音信仰,具有巨大的普世價值,是全人類值得珍視的精神財富。

觀音和觀音信仰體現了深厚的人道精神,特別是其中體現的法雨普施的無差別的普遍濟度,對於貧弱者的關愛,對於現世苦難聞聲往救的擔當感、緊迫感,等等,都是人類人道思想的寶貴遺產。

中國的觀音信仰把本土傳統倫理包容其中,打通出家與在家的界限,反對保守的僧侶主義,不僅有助於更廣泛地弘傳,也更豐富了它的內涵。

(三)中國觀音信仰內容極其豐富。包括經典裡的救苦觀音、淨土觀音和密教各種觀音,中土更發展楊柳觀音、送子觀音、白衣觀音等各種各樣的變形觀音,各有獨特形態和內容,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倫理價值。

(四)中國是多宗教、多種信仰的國度。觀音被吸收到其它宗教之中。宋代以後勃興的各種民間宗教幾乎都把觀音作為供奉的主尊。這也顯示了觀音在中國宗教生活中的極其重要的地位。

(五)中國的觀音信仰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儀軌和風俗,如稱名、憶念、誦觀音經、頂戴經、像、造像(繡像)、吃觀音齋、拜觀音懺、誦觀音咒等。他們作為傳統的宗教生活內容,更適應中土民俗和心理。

(六)觀音和觀音信仰在中國影響巨大而深遠。自晉、宋之際廣泛流行,明清時期更形成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局面。觀音道場遍及全國;城鄉家家戶戶供養觀音聖像成為風習。

影響更廣及於哲學、文學、藝術等各文化領域。

(七)中國佛教的觀音信仰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值得認真研究、繼承。

是傳統文化還是宗教信仰

10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文化的定義就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字、宗教、禮儀、官帽服飾、藝術、瓷器雕刻等所有隻有你不知道沒有你想不到的各個方面。

宗教信仰就是必須佛教、道教、**教、天主教等教派。

而佛教、道教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的。佛教從南北朝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國,剛開始是照搬印度的所有文化的。但在唐朝到達了鼎盛,唐之後佛教衍變成中國的特色。

比如觀音菩薩在印度是男人,但在中國唐之後逐漸形成了觀音菩薩是女人,而且有菩薩顯靈等的傳說。

關於民俗民風就宗教的事說說看

觀音是本土的還是印度傳過來的?

11樓:厚柯

佛教源自印度,觀音菩薩自然傳自印度。最先其名稱為雙馬童,為男性;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以後,發展到西晉與中國傳統相結合,要讓女眾也能在家供養,遂觀音菩薩由男性變為女性。

之後發展出很多化身。

12樓:午夜飛塵

觀音本是道教中人,道教是本土的,跳槽到佛教做了菩薩,不算是佛,佛教老大如來是印度的,唐僧成了佛,猴子也成了佛,他們是本土的!沙僧也是道教仙人混得不好,觀音叫他跳槽到佛教做了個羅漢!八戒卻是個臥底,兩邊不討好,吃飽了撐的做個使者!

極度鬱悶,

13樓:菩提樹下的佛光

我們中國的佛教 是在佛法傳過來的時候依照中國的風土民情來塑造的 您看藏傳佛教的佛像和我們這邊的佛像造型都就不一樣 國外的和我們國家的也不一樣 這樣是為了讓不同人都能接受佛法 比如彌勒佛 在中國的就是按照古時候的布袋和尚的樣子打造的。

觀音 財神 保家仙 怎麼擺放啊~~

14樓:憂哉閒人

跟你爸說,除了觀音菩薩等佛菩薩之外,什麼仙家的都不要。

15樓:胡大人

保家仙放在倉房(東北土話)排放沒用東西的地方。觀音,財神放屋裡,不用在乎排放位置等等說法,觀音是普度眾生的,不是來要求你什麼的、不是胡黃白柳,俗稱草仙,他們只是精靈,說仙只是尊重他們,他們還沒有到觀音,財神那個級別,所以可能會挑剔點。就這些了,好好供奉吧,有不懂的問我q 15332872 樓上說的不對。

你家有保家仙,也供奉觀音,這樣你和你家的保家仙都能得到休養。等於是你帶著保家仙一起修佛道,這是好的。

16樓:楊曉寒

二樓把我想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頂一個先。補充:在不考慮房屋朝向的情況下,兩個方位可以安放財神:

一是明財位」,即從房屋大門向室內左右45°做對角線,最長的那個位置。二就是屋子的「大位」即一進房屋大門第一眼看到的位置,按淨空老法師的開示,這是供奉神佛的最好的位置(文財神除外)。

綜上所述,不知道你家的財神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武財神上述兩個方位都可以放。文財神則只能安放在明財位上。觀音菩薩可以供在房屋的「大位」上。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17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民俗傳統的短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必有重謝

1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民俗作為中國傳統

19樓:綸綸最可愛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眾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裡,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製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嚐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裡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衛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裡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遊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群眾,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高潮。

侯亨崇於2023年20歲那年回到新加坡。這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因素,福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無法完整保留下來。

侯亨崇說,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員,為了適應不同籍貫成員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團圓飯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單純的福州食品了。

他說:「這是時代改變的結果,年長的福州人不應固執己見,在以和為貴的原則下,我們應順應時代作出適當的調整。」

老上海過年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

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由於新出現了一個陽曆元旦,為示區別,自**以後,農曆新年就移用了節氣中的 「春節」之稱。

舊時從農曆12月23日起就進入「過年」了,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始告終,還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讓我們來看上海城舊時是如何「過年」的。

農曆臘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灶神於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灶神像的廚房灶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菰以及好魚、好肉,有竹枝詞這麼說:「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

今朝酌獻無他物,魚買新鮮肉買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彙報一年中人間的好壞、人之過失,為避免他言之過分,故「送灶」時人們還供上用飴糖所做的糖元寶等,據說為讓他吃了粘上牙齒,說話不清,以至可少說、不說人間壞話。「送灶」時各家要點上香燭,是夜,屋內香菸繚繞,各色供品耀眼,過新年的氣氛一下子到來了。

臘月廿五,是諸神下界之日。按傳統,各家各戶裡裡外外撣塵掃除,清除一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此舉頗為認真,用現在的話來說,稱得上是一次積極的、有規有模的群眾性衛生運動了。

經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戶齷齪大去,用品比前井然,裡裡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個換年的樣子了。

雍和宮給觀世音菩薩像開光的時間我請了一尊觀音菩薩像,沒有開

與您分享一下開光的含義。開光 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像意義之所在。這個事情就如同我們世俗間一個偉人的形像,我們建築成就了,舉行一個開幕的典禮。在典禮當中一定要向大眾說明,說明這個人他在世的時候,豐功偉業,他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交待的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使社會大眾見到他的形像,就生...

家裡有一尊銅製觀世音菩薩,已經供了三十多年了,觀世音雕像上長

很簡單,給佛像鍍金身,會保佑你全家的。當然是鍍金了 家裡供了一尊觀音菩薩,已經有三四年了 要修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要 一.觀世音菩薩能加持的事相 作用 一 救苦救難的加持 護佑 1.事苦 水 火難 羅剎 夜叉難 枷鎖 王難 怨賊 遇險等難.包含攝受一切果報苦。2.因苦 淫慾 過分貪心 侵佔 瞋恚...

觀世音菩薩成佛之日是哪一天,觀音菩薩的誕辰 得道日和涅磐日分別是哪三天?

觀世音菩薩於bai無量劫以du前早已成佛,號正法明zhi如來,為方便渡眾生故,dao助回佛教化。示現菩薩身答 所以叫倒駕慈航觀世音!如果您還不確定,請讀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五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以女身應化娑婆世界,為妙莊王國三公主妙善,示現果德位的千手觀音,成道日六月十九。未來西方極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