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寫給朋友辛漸的詩。寫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邊送別辛漸的情景,詩中以景物來襯托離別情緒的詩句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2樓:糖醋排骨
《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寫給他的朋友辛漸的離別詩,而詩中以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的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意思就是:迷濛的煙雨,連夜撒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我對楚山離愁無限啊!
芙蓉樓送辛漸中寫詩人送別時囑託的詩是
3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
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是什麼詩?詩淡寫什麼?重寫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
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5樓:魏魏魏徵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
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裡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賞析]
這首詩不像一般的送別詩那樣,努力抒發對友人的深深眷戀之情,而是著重講述自己的純潔感情和高尚志向。當時,詩人的朋友辛漸即將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正在江寧(今江蘇南京)任職的詩人,親自送到了潤州,在西北城樓(即「芙蓉樓」)為他餞行,並寫下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這種景象襯托出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但詩的重點卻在後兩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陽,那裡也有詩人眾多的親人和朋友。
詩人深深思念洛陽的親友,並想象他們也同樣深深思念著自己。他囑託辛漸,當親友們問起來,就說我的內心依然純潔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巧妙的互相映襯的比喻,來形容一種純潔完美的品格,顯示出很高的語言技巧,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9-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有《王昌齡集》。
芙蓉樓送辛漸表現了什麼的古詩
6樓:雪雅星箜
芙蓉樓送辛漸表現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的古詩。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寒冷的冰水與江水連成一片,友人離去隱隱的孤獨在我心中。
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像玉壺一樣清潔。
作品簡介: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6),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陝西)人。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7樓:芸芸眾生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王昌齡送別親友時的一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夜晚,寒風冷雨拍打著江面,第二天剛亮,詩人在芙蓉樓送別去洛陽的朋友,客人走後,眼前一片楚山顯出孤獨的樣子,詩人用景寫出了自己此時的孤獨淒寒的心情,後兩句是詩人用潔白的冰晶玉壺比喻自己的正直清廉以及對朋友的一片忠誠。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這二首詩出自唐朝王昌齡,王昌齡(698-757),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被譽為「七絕聖手」,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代表作有《出塞》《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長信宮詞》等,有《王昌齡集》傳世。
8樓:知軒知軒
芙蓉樓送辛漸表現了詩人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寒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9樓:匿名使用者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10樓:蘭交精英
芙蓉樓送辛漸表現了詩人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
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
四言絕句 芙蓉樓 是黔陽 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 的名樓,那還有王昌齡的石像和介紹。送 是送別的意思。辛漸 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以後。王昌齡當時離京赴江寧 今南京市 丞任,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
芙蓉樓送辛漸古詩,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度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翻譯 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悽清的氣氛。二句中的 平...
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古詩意思是什麼?
譯文如下 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王昌齡 朝代 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解說 一夜寒雨過後,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