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送給遼西夏的歲幣,對遼和西夏地區的社會發展起了什麼作用

2021-04-18 20:30:21 字數 5543 閱讀 6059

1樓:匿名使用者

1、給了錢就很少打仗了。這對少數民族來說,也是休養生息的好機會。促進了當地專的屬人們的休養生息,也促進了北方農牧業的發展和壯大。

2、有了錢就非常容易進行**。邊境的**往來很頻繁。

3、在安定時期,國家統治者就進行變革。採取和採納了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促進了當地文化的發展。

4、往來的頻繁,文化經濟政治方面的交流,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2樓:數碼寶貝

使西夏和遼技術先進,人民富裕

3樓:悲傷舞音符

宋夏邊界**興盛,西夏積極吸取了中原文化。汗,我不太懂

4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那邊施畜牧業,不怎麼用貨幣的,當然是進一步促進了當時北方和西部經濟的發展,同時遼與西夏的封建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戰爭給雙方帶來什麼影響?

5樓:寶石飛機

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戰爭嚴重破壞社會生產力,給百姓帶來無窮災難。

6樓:很好很弱小

造**民受難,使經濟不穩定,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勞民傷財

7樓:匿名使用者

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次流.

北宋、遼、西夏的政權關係 10

8樓:三國演戲

自宋太宗趙光義起,北宋曾多次與遼交戰,但一直未能收復失地。直至公元2023年,宋真宗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宋為兄,遼為弟),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雙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國北方才有了少許安寧,宋、遼的這次結盟被後世稱之為「澶淵之盟」。

這次結盟後,北宋因為邊疆戰事危機的解除,國內經濟發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西夏(公元2023年-2023年),始於景宗李元昊,終於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項民族建立的國家,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西夏是在宋,遼兩大王朝之間誕生的,所以從建國起,就與宋,遼發生戰爭。

宋仁宗天聖九年(公元2023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繼位,他開始不斷向宋發動攻勢,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2023年),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西夏自成立後不斷向宋發動攻勢,宋就不向西夏提供錢,後西夏向宋稱臣,北宋每年還得給西夏錢

9樓:銀殿至上

現有宋西夏打仗,西夏沒吃到什麼甜頭,籤合約稱臣,但是北宋每年還得給西夏錢,西夏沒吃虧。後有北宋遼國打仗也籤合約,約為兄弟之國,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宋還是每年給東西給錢給遼。遼和西夏不清楚,只知道後來西夏好像被蒙古吃掉的,遼變成了金國,具體過程也忘了

遼,西夏與北宋的戰與和給各方帶來怎樣的影響

10樓:一想她

總的來講,遼、西夏與北宋的征戰:

(積極)——大量的勞動力向南方遷移,給南方帶來了豐富的勞動資源和技術,促進南方經濟的發展,在南宋時期形成經濟重心的南移。

(消極)——給嚴重影響了北宋的農業正常生產,給兩國的歲幣也是對北宋來說也是「屈辱」的。北方戰爭的災難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銳。

和:穩定了各方的政治局勢,有利於生產,促進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11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以上三位仁兄的回答,感覺略顯粗糙了。遼、西夏與北宋的戰和應該分開來說。

首先,應該說遼與北宋,之所以拋開西夏暫時不談,是因為沒有遼宋戰爭就不會有西夏建國。

遼宋戰爭從宋前五代就開始,或者確切的說是契丹與中原的競爭。應該來說,趁著五代十一國(一說五代十國)中原混戰,契丹佔領了燕雲十六州,從此擺脫了草原民族特有的以遊牧習慣,建立了一個農牧結合的強大國家。燕雲地區的農耕技術和肥沃土地滋潤了契丹民族,更讓其吸收了中原的文化政治,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政治體系。

所以遼國之所以不同於以往的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最大的原因在於這裡。燕雲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我就不說了,至少,沒了燕雲,宋朝就少了長城的護衛,其凶險可想而知,所以北宋開國初,太祖太宗一直極力北征,這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說我們從漢民族的角度上來說,收復燕雲勢在必行,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

而對於契丹人來說,失去燕雲就等於迴歸到以前的遊牧生活,從此跟強大一時,但曇花一現的匈奴、突厥沒有什麼兩樣了。所以,遼宋戰爭的爭執點,就在於燕雲。第一位仁兄說征戰給南方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和技術,促進南方經濟發展,形成經濟中心南移,很抱歉,我不得不說,在我的認知範圍裡,這實在是荒唐的。

戰爭不會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源,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相反,它帶來的是空前的消耗和大規模的經濟破壞,根本談不上促進經濟發展。更兼,一旦戰爭爆發,失去勞動力的一方你覺得是北宋還是契丹?在未知勝負的情況下你怎麼能斷定南方就一定會有豐富的勞動力湧入?

再說技術,向來南方技術,好吧,中原的技術比北方契丹要發達,何來技術南移之說?北宋真正開始富裕的時候,那是在宋仁宗慶曆年間,那是用歲幣,用屈辱換來的和平所孕育出來的盛世的繁榮和富裕,歸根結底一句話,和平,才有可能繁榮富裕,經濟才有可能發展。如果說仁兄的說法指的是宋朝南部,那更是荒唐了,對於宋朝而言,京師在開封,是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中心,南方大批的金銀錢糧在平定南唐和後蜀後幾乎全部運送到北方,經濟重心能夠南移嗎?

不可能。由此其實遼宋戰和的焦點和利弊權衡也已經很明顯了,如果為了長遠的發展和穩定,北宋必須在開國初年就一舉將契丹趕出燕雲之外。但是在太宗雍熙北伐之後,宋初的精銳幾乎消耗殆盡,所以後世之師多求和避戰,也就是戰爭失敗的影響,第一沒當年的實力,第二,沒當年的勇氣。

但是明看著契丹受益,其實宋遼雙方在伯仲之間,輕易不敢動對方,這是不爭的事實。和,其實對契丹來說未必見得好,因為有宋一代商業**發達程度非同凡響,和久則宋愈富,雖然在戰力上有所下降,但是中華文明中某些品質,卻往往讓外族人頭疼,這是漢民族能夠長期統治中原大地的根本。

至於宋夏,根本不必太過細談,因為李繼遷趁雍熙北伐失利依傍契丹建立起党項王國,也就是後來他孫子李元昊改名的夏,根本就是一個底蘊淺,家底薄的王國,宋朝之所以不敢輕視它,只是因為一旦輕易和西夏開戰,必然會引來遼國大軍。所以對於北宋來說,遼才是真正的敵人,西夏只是狐假虎威而已。

最後說說歲幣問題,很多人覺得二十萬貫,三十萬貫,每年送這麼多錢給遼和西夏,經濟一定受到很大的打擊吧!實際是什麼?宋夏開戰,僅僅是戰前戰備就花費百萬貫不止。

三十萬貫,說白了就相當於一個地級市一年的稅收,皇帝的零花錢的一個小零頭差不多吧。與其說送歲幣是委屈求全不得已而為之,我倒是覺得就像在給乞丐打賞一樣,這無可厚非,一來花小錢可以求得安穩發展經濟;二來與開戰花費相比,這點錢真的是少得可憐。且不說其他,如果你是皇帝,你會選擇戰爭還是和平?

嗯,有個問題,歲幣給人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基於以上觀點,你覺得如果不需要送歲幣,人民就可以不被剝削這些錢了是嗎?如果你說是,我覺得,你真的很天真。這點錢就像是你被迫給人交保護費,每個月10000元,收錢老大明天突然跟你說,從下個月開始要交10001元。

你有什麼感受?每個月多一塊錢。自己去揣摩吧。

我不多說。

以上見解雖出自個人,但大部分參考《如果這是宋史》1~7冊,建議樓主看看,不錯的一套書。

12樓:生和死

(積極)——給

南方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和技術,促進南方經濟的發展,形成經濟重心的南移

(消極)——給嚴重影響了北宋的農業正常生產,給兩國的歲幣也使北宋人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北方戰爭的災難使民族利益矛盾更加尖銳。

13樓:李寧閆榮

遼,西夏與宋之間的戰爭促使三方進行改革來壯大自己,從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和制度的完善。而和好又促進了三方之間互通**,增加了彼此的瞭解,使彼此互相借鑑,互相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14樓:匿名使用者

遼國與宋的戰爭經常以遼的獲勝為結束,後雙方簽訂盟約,宋每年給遼國歲幣,遼向宋稱兄。

西夏的情況和遼差不多

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對社會經濟和民眾生活有什麼影響

15樓:暗影格鬥

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使北宋與遼、西夏之間保持著和平穩定的局面。對社會經濟而言,避免了戰爭給社會生產力帶來的破壞,促進了我國偏遠地區的**與開發,有利於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對民眾的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眾的賦稅負擔;另一方面,使邊境民眾生活環境相對安定,加強了各民族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民族交融。

16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與遼西夏議和,使北宋與遼西夏之間保持著和平穩定的局面,避免了戰爭給社會生產力帶來的破壞,促進了我國偏遠地區的**與開發,有利於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對民眾的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眾的賦稅負擔,另一方面使邊境民眾生活環境相對安定,加強了各民族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17樓:匿名使用者

利:1.促進民族間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加強民族交往和融合。

2.遼(西夏)與宋之間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

弊:1.送「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2.對於漢族歷史上的恥辱。

18樓:璀璨的你

這使宋夏邊界**興旺,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加深各族人民之間瞭解。

19樓:匿名使用者

保證邊境安全,穩定發展經濟和文化

20樓:馬大川

商品**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物價**,購買力下降。

為什麼北宋和西夏、遼都簽約給歲幣之後,宋遼百年和好卻跟西夏老打仗??

21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之一:copy一言以蔽之,金錢買不來和平。這個道理既簡單又深刻,卻不為群眾和一些愚蠢的政客所知。

看一下現在新疆的形勢我們不難明白,這麼多年來北京對西域一直採取懷柔安撫政策,軟弱無能的北京以為給幾個錢,給幾個優惠政策就可以萬事大吉高枕無憂,現在看來,事實反反覆覆給了他們一記又一記響亮的耳光,告訴那些無知軟弱的政客們,他們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可笑,無異於痴人說夢。用錢買和平,買的了一時,買不了一世。

原因之二:三國相處的實力和策略不同。先說說宋,兩宋是中國史上出了名的以軟、遲、怕蜚聲的朝代,(其軍隊的精神面貌很類似於現在)太宗以後,真宗仁宗時期害怕戰爭,單方面幻想和平,導致軍隊數額龐大但毫無戰鬥力,在對夏,對遼外交上十分被動,作戰經常失利。

22樓:逐月臣

是這樣的

宋給抄遼歲襲幣 是地位相等 或者 宋向遼稱臣 給老大交保護費 宋朝的昏君心安理得

可是 宋給夏歲幣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當時 西夏已經向宋稱臣 可是稱臣的條件就是宋給夏歲幣 大哥向小弟交保護費 換了誰心裡也會不爽 況且西夏這麼小一個國家 西夏軍隊與宋軍戰鬥力伯仲之間 所以就想方設法要以武力屈之

北宋與遼,西夏的關係是啥???

23樓:芝麻蚊子

北宋與這兩個政權建立早年戰爭較多,後來通過談判講和.和平時期進行大量的文化\物質等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些都為我國歷史上民族的融合與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24樓:加菲貓的鬍子

與遼的關係是平等的鄰國,與西夏是宗主國和屬國

25樓:

北宋與遼進行長期戰爭後,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兩國為兄弟之國,互開邊境進行**,北宋每年向遼交歲幣。

北宋與西夏進行戰爭後,雙方損失都很大,於是訂立盟約。西夏向宋稱臣,北宋每年向西夏交歲幣。

北宋與遼 西夏和金的關係,遼 金 西夏 北宋 南宋之間的關係

北宋 遼 西夏 金都是同一時期存在的政權,這四個政權都在混戰,北宋和遼最後都被金所滅,北宋滅亡之後又成了南宋 金 遼 西夏混戰。1 北宋 北宋 960 1127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顯德七年 960年 後周諸將...

宋朝與遼,西夏,金之間的關係,遼 金 西夏 北宋 南宋之間的關係

遼宋夏金時期的 民族關係 民族政權的地位和民族關係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地位平等,都為中華也是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對民族之間戰爭的評價 無侵略和反侵略之分,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壓迫和掠奪的戰爭是正義的,凡是意在掠奪別的民族的土地和人口,實行民族壓迫的戰爭是非...

如何看待宋遼議和如何看待北宋遼西夏之間的和議

積極影響 一 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四十餘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 白髮長者 不識於戈 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二 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 30萬 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 3000萬 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