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 詳細

2021-04-22 00:39:51 字數 5725 閱讀 5046

1樓:匿名使用者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

2、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則。

2樓:帥的人合不攏腿

看到一個漂亮妹子:

自我:馬上去睡了她。

本我:你這個禽獸,法律不允許啊。

超我:先追求,追上再睡!

3樓:蕭蕭灬風雲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所謂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本我,是一切"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和能量基礎。在一般意義上的理解上,可以理解為天性、本能、自然思維規律等等。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中,認為這種"本我"是追尋快樂的,是避免痛苦的,是無意識、無計劃的。比如,嬰兒生而會哭泣、飲食;比如,人生而喜歡享樂--從本源意義的角度考慮,這和動物是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的,因此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理解"本我"為"本能"。

所謂自我,指的是"自己"這個意識的覺醒,是人類特有的自我探尋的開始。一個嬰兒剛生下來是隻有"本我"而沒有"自我"的,但是當他開始探尋"我是誰"這個概念的時候,他開始真正的成為一名"人"。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穿的便是周圍環境在大腦中的不斷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稱為"在現實環境約束下的自我"。

例如,嬰兒餓的時候會哭泣,要求吃奶,這是"本我";當我們餓了的時候就要去花錢買東西而不是碰到可以吃的東西拿來就吃,這就是"自我"。因為自我意識具有"避險性",我們意識到如果只吃東西不給錢會被揍,為了避免這個結果,"自我意識"要求我們給錢。

所謂超我,指的是泛道德、倫理角度的"我"。如果將本我概括為"我想要",那麼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則是"我應該要"。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環境,尤其是道德規範、社會取向等的影響下,作用於本我的結果。

"超我"的特徵是追求完美--一種本性得到滿足,現實能夠允許,自我高度讚揚的心理集合。

4樓:chobits_嘰

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個層次

本我遵循慾望原則,一切活動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為出發點。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一切活動以符合某種社會道德標準為出發點。

自我可以理解為本我和超我中間的潤滑油,或者說是處在本我和超我中間的現實的「我」,他既要儘量滿足本我的慾望,又要顧及到超我的道德準則,防止做事過界。

5樓:

本我,原始的慾望,

自我,在原始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人格。

超我,忘我,無己的狀態,像這樣的人,他的內心忘掉了周圍的一切,他的容顏淡漠安閒,他的面額質樸端嚴;冷肅得像秋天,溫暖得像春天,高興或憤怒跟四時更替一樣自然無飾,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稱而沒有誰能探測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諦

6樓:小匠心幼兒足球

本我 基因。誰是我

自我 我是我,融合了三觀以後的我,除了先天,也有了後天對本我的諸多影響後形成的」反應」後的我。除了基因,自我擁有了審視基因,和基因相處或是鬥爭的能力。

超我 我無形無慾無求遵循自然規律 天地人合一。第三方的自我,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我人生經歷以及理解基因,理解人性,自我救贖,引領本我,自我,走向無我……

但三者在人生中不會有清晰界限,鬥爭中基因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意念很大程度上被基因的屬性控制,人很難做到在三者中切換自如,或是完全到達超我。模糊,混沌得如開天闢地時宇宙各種質量的交織纏繞。

所以,不會有真正的聖人,完人。永遠有人類無法到達的精神領域~

有詳細的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嗎?

7樓:蕭蕭灬風雲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所謂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本我,是一切"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和能量基礎。在一般意義上的理解上,可以理解為天性、本能、自然思維規律等等。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中,認為這種"本我"是追尋快樂的,是避免痛苦的,是無意識、無計劃的。比如,嬰兒生而會哭泣、飲食;比如,人生而喜歡享樂--從本源意義的角度考慮,這和動物是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的,因此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理解"本我"為"本能"。

所謂自我,指的是"自己"這個意識的覺醒,是人類特有的自我探尋的開始。一個嬰兒剛生下來是隻有"本我"而沒有"自我"的,但是當他開始探尋"我是誰"這個概念的時候,他開始真正的成為一名"人"。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穿的便是周圍環境在大腦中的不斷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稱為"在現實環境約束下的自我"。

例如,嬰兒餓的時候會哭泣,要求吃奶,這是"本我";當我們餓了的時候就要去花錢買東西而不是碰到可以吃的東西拿來就吃,這就是"自我"。因為自我意識具有"避險性",我們意識到如果只吃東西不給錢會被揍,為了避免這個結果,"自我意識"要求我們給錢。

所謂超我,指的是泛道德、倫理角度的"我"。如果將本我概括為"我想要",那麼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則是"我應該要"。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環境,尤其是道德規範、社會取向等的影響下,作用於本我的結果。

"超我"的特徵是追求完美--一種本性得到滿足,現實能夠允許,自我高度讚揚的心理集合。

什麼是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呀?具體是什麼意思?拜託了各位 謝謝

8樓:手機使用者

你還可以參考這本書《精神分析法引論》:「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專存所需的基本慾望、

屬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9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來自己說一下(當

源然是片面的哈) 本我 就是指 動物一樣的「我」,是人的本性,就是很多潛意識人類原始慾望的主要根源自我 就是指 現實中 有意識的,和社會規範的「我」,比如一些原始慾望,如果和現實原則有衝動,則有意識的調整成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比如,「性」就被調整成為只有夫妻直接才發生的行為,而不可按照本我的原始慾望,見了就上。超我 就是指 理性完美的 神性的「我」, 就是將部分「反本我」的道德規範,一些思考習慣(如,平常心,奉獻精神),融匯到血液中,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也是和本我一樣,是潛意識的行為。再比如「性」,如果可以達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 就是超我了。呵呵,普通人,這3者(動物本性,現實人性,超脫神性)皆有之,程度不同罷了。

關於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論,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一下。

10樓:各種怪

小明看到某個漂亮女孩,心動不已。本我將會遵從本能,意圖將其佔為己有,這時超我就會出來干預,從道德、法律的層面阻止,而面對衝突時,本我自我將會出面,選擇折中的辦法,如上前搭訕,或者接近展示自己等。

這時,如果搭訕失敗,還會產生焦慮(比如生氣,懊惱等),化解焦慮的方法有壓抑,迴歸,轉移等。

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們的理想化目標,自我則是二者衝突時的調節者。

11樓:資星劍後英

本我是超現實的無意識的,不易被我們發現的。他不受現實規則,道德榮辱的束縛,只是本能的追求快樂滿足,避免悲痛。超我是超現實的完美主義者,它是道德規則的化身專於負責約束本我。

自我就是融合本我和超我示人於前的。他在超我的允許下儘量得滿足本我。本我就像老百姓,自我是執法部,超我是法律。

就像我們大部分人存在性幻想,這就是本我的想法。而自我並沒有赴之於行動。那是因為有超我得存在。

這是個很淺顯得例子,它並不能解釋本我和超我。他們要更神祕難以讓人發現。只是我找不到合適易懂的例子了。

有句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不外如是吧。

12樓:leo可樂不解渴

本我可以看成一個貪婪的嬰兒, 遵循快樂原則 , 追求最原始願望的滿足;自我遵循現實原則 , 它會約束本我對慾望的滿足, 用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求 ;而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 他的功能是監督自我對本我的約束 說白了可以叫良心;

舉個例子:當你很餓 但是沒有錢 什麼都沒有 看到一家麵包店 本我會產生想吃的衝動 不計後果 而自我會理性的分析情況 剋制這種衝動 作出適當的行為處理情況 自我可能告訴自己 再忍一忍或者是用禮貌的交談活的食物 超我會督促自己 偷東西是不對的 是違法的 會受到懲罰 所以本我自我超我這三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格

弗洛伊德3個自我的理論

13樓:六六

弗洛伊德3個自我的理論具體是本我、自我、超我,感覺有幾個「我」同時存在,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和精神**症無關。

弗洛伊德是一個心理決定論者,他認為人類的心理活動有著嚴格的因果關係,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夢也不例外,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願望的達成。

在睡眠時,超我的檢查鬆懈,潛意識中的慾望繞過抵抗,並以偽裝的方式,乘機闖入意識而形成夢,可見夢是對清醒時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慾望的一種委婉表達。

夢是通向潛意識的一條祕密通道。通過對夢的分析可以窺見人的內部心理,**其潛意識中的慾望和衝突。

14樓:為誰為誰為

20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衝動力量,弗洛伊德稱其為力比多。

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

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

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有三個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衝動,二是對自我進行監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

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 詳細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 本我 自我 超我。1 本我 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 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2 自我 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3 超我 位於人格結構的最...

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的著作有哪些?

freud弗洛伊德,s.1930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文明與缺憾.london,uk l.virginia woolf at the hogarth press.freud弗洛伊德,s.1962 delusion and dream and other e...

弗洛伊德共有哪些著作弗洛伊德的著作有哪些?

一 夢的解析 德語 die traumdeutung 英文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是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得 弗洛伊德創作的心理學理論著作,又譯做 解夢 該書開創了弗洛伊德的 夢的解析 理論,被作者本人描述為 理解潛意識心理過程 的捷徑。該書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