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冰芯的地方怎麼研究古氣候,古氣候的現代人是怎樣知道古氣候的

2021-04-22 07:36:36 字數 4824 閱讀 1549

1樓:星星愛弘基4嘏

氣候變化早為人們關注,洪澇、旱災早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甚至生死存亡休慼相關。自從有文字以來,各地旱澇災情的記載隨處可見,可見氣候與人類關係之密切。

近年來,人們又議論著一個新的話題:世界氣候真的會越來越暖嗎?世界氣候變暖真能把南極大陸的冰蓋融化嗎?海平面真的會因此而出現災難性的上升嗎?……

過去,環境變化並未被人們重視。然而,近來,人們在關注氣候變化的同時,也關心著環境狀態的演變。諸如,城市空氣是否變得汙濁,飲用水和食物是否被汙染,南極臭氧洞是否能向北移動威脅人類的安全,……

要評價現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很自然地要考證過去氣候和環境的歷史資料。然而,有觀測記錄的歷史氣候資料,最長的只有數百年,而歷史環境資料就更短了,真正有觀測記錄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

科學家們知道,氣候和環境變化的準週期長短不一,有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因此,恢復古氣候和古環境變化資料,是研究未來氣候和環境演變的基礎。

我國氣候學奠基人竺可楨先生首先採用古代文字記載、物象等手段,恢復了我國2023年來的氣候演變,成為世界上研究古氣候變化的一個里程碑。然而,恢復古環境資料,恢復比2023年更古老的氣候資料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冰芯

正當氣候學家和環境學家冥思苦想的時候,冰川學家幫了大忙。

冰川學家在研究南極大陸冰蓋的年齡及其形成的歷史過程時,採用了鑽取冰岩芯樣品的方法來測定冰川的年齡和形成過程。他們發現,從冰川的冰岩芯樣品中,不僅能測定冰川的年齡及其形成過程,還可以得到相應歷史年代的氣溫和降水資料,以及相應年代的二氧化碳等大氣化學成分含量,開闢了恢復古氣候和古環境的新的道路。

由於南極大陸的冰蓋厚度深達幾百至幾千米,而且氣候極其寒冷,成冰過程中無融化現象,因而,從這兒鑽取的冰岩芯樣品能較準確地代表歷史氣候和環境的真實狀況,這是南極得天獨厚的條件。

記載表明,從南極大陸冰蓋獲取的冰岩芯樣品,至今已超過2000米,獲得了15萬年以前的古氣候和古環境資料。 首先,談談怎樣獲取冰齡的資料。南極大陸冰蓋是由積雪本身的重量長年擠壓而成,稱作重力冰。

在南極地區,由於氣溫低,積雪不融化,每年的積雪形成一層層沉積物,年覆一年,從底部至上逐漸形成一層層的冰層,越向上年代越新。冬季氣溫低,雪粒細而緊密;夏季氣溫高,雪粒粗而疏鬆;因而,冬夏季積雪形成的冰層之間具有顯著的層理結構差異,宛如樹幹的年輪一樣,用這種直觀的方法只可辨認約90米厚的冰層,代表近500年的冰沉積。

要測定100米以上深度的冰層年齡,必須採用氧同位素方法。

所謂氧的同位素,即同屬氧元素(o)但具有不同質量數的氧原子,如16o,17o和18o就是氧的三種同位素。氧元素符號左上角的數就是它的質量數,顯然,18o的質量大於16o。18o不易蒸發,16o易蒸發。

因而,在夏天高溫時,水中所含16o減少,故18o/16o的值增加;冬天低溫時,18o/16o的值減小。據此,測定冰岩芯中各冰層的18o/16o值的變化,即可確定冰層的年齡:其比值的每一起伏為一年。

有了冰層的冰齡資料,再進一步確定各冰齡的氣溫和降水,便有了歷史氣候的最基本資料了。

原則上,可以根據各年冰層厚度來確定當年降水量。其條件是,必須選取風速很小地區的冰岩芯資料才能排除風吹雪的影響。如,在南極內陸區域,由於風速小,冰芯資料最理想。

用冰岩芯提取古代氣溫資料的方法,可通過如下途徑來進行。

首先,實際測定一組現代南極冰蓋上某點的氣溫以及相應時間降雪中18o/16o的值,得到南極地區氣溫與18o/16o值關係的曲線;之後,把過去某一年冰層中18o/16o值與上述曲線比較,即可知道當年的氣溫。

原蘇聯科學家利用這種方法,測定了南極東方站0~2038米的冰岩芯樣,從中提取了15萬年以來全球氣溫的變化資料。

獲取古環境資料的方法可根據不同的大氣化學成分而定。

二氧化碳與氣候的密切關係,早為世界關注。因此,獲取二氧化碳歷史資料的問題首先得以提到日程。

在南極地區降雪堆積並擠壓成冰層的過程中,總會保留下冰間空穴,,儲存著當年的空氣。在分析冰岩芯樣品時,分析冰芯中滯留氧泡的大氣化學成分,即可測得其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了上述測定冰齡的前提,二氧化碳的歷史演變資料即可得到。

依照同樣方法,還可分析得到諸如甲烷、氮等氣體的歷史資料。

從冰岩芯樣品中還可分析其它各種元素成分的歷史資料,如:硫,砷,氟,鉀,……這些都是研究環境變化的重要依據。同鑽取冰岩芯樣品分析古氣候和古環境資料的思路一樣,從南極地區的湖底沉積中鑽取巖芯,也可得到古氣候和古環境的歷史資料。

為什麼從湖底沉積物的柱狀剖面中能夠提取古氣候和古環境的資訊呢?

大家知道,在氣候嚴寒的極地條件下,溫度是植物生長的主要限制因素。溫度高,有利於植物生長,溫度低,植物生長受到限制。可見,有機質含量高和植物殘體豐富應指示相對高溫條件;反之,有機質含量低和植物殘體貧乏應指示相對低溫狀況。

據此,可以用湖底沉積物樣品各沉積層中的植物殘體含量變化來定性地描述歷史氣溫的變化趨勢。另外,由於南極地區氣溫低,植物有機體分解緩慢,因而,湖底沉積物中能儲存較多沒有完全分解的或比較完整的植物殘體,為我們通過湖底沉積物來反演歷史氣候變化資料提供了可能條件。

南極地區湖底沉積物樣品的年齡是採用14c方法測定的。要知道14c方法測定年齡的道理,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14c。14c即原子質量數為14的碳原子。

其次,我們要知道14c的性質。在自然界中,所有含碳物質均在與大氣不斷地交換,而產生新的14c補充於該含碳物質中;同時,按照放射性衰減的規律,14c又在不斷地減少,如此補充和衰減的綜合結果,使所有含碳物質中的14c含量保持動態平衡。然而,一旦含碳物質停止與大氣交換(如:

生物死亡,碳酸鹽沉澱理藏於地下等),14c得不到補充,原來含有的14c將按其衰減規律減少,即每隔2023年左右,14c含量將減少一半。

瞭解了14c的性質,14c測年法也就不難明白了。從埋藏在地下的生物殘體或含碳樣品中,測定含碳樣品中14c的原子數,再與現代自然界裡相同含碳物質中14c的原子數相比較,就能知道樣品的14c原子數減少了多少,根據其半衰減週期為5730±40年的規律,該樣品的歷史年代就可找確定了。

南極地區為人類蘊藏瞭如此豐富的古氣候和古環境檔案資料,應該能為研究現代和未來氣候的演變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例如,從南極內陸冰芯中獲得的15萬年來氣溫演變資料不難看出,距今2萬年以來,全球氣溫開始上升,近1萬年以來一直處於高溫期間(間冰期),這與近數十年來實測全球平均氣溫逐漸增高的結果相符。這是人類活動影響全球變暖的有力證據。於是,有人**,未來氣候將逐漸變暖,論據是工業發展和人類活動將不斷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加熱大氣。

然而,根據冰芯得到的氣溫歷史資料也表明,在距今約12萬年到14萬年之間,地球上也有一個高溫期,且其平均氣溫值要比近1萬年來的平均氣溫值還要高。如果說,近一萬年來,尤其是近百年來地球上氣溫升高是由於人類及工業活動的影響,那麼,距今十多萬年前的高溫期是否也是受人類和工業活動的影響呢?從已知的人類發展史來看,顯然,目前還沒有充分的根據證明是人類活動的影響。

人類在討論數十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原因時,往往歸咎於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產生的「溫室效應」。若僅就這數十年的情況看,的確,兩者之間似乎存在著正相關。然而,若仔細對比二氧化碳含量與氣溫變化之間關係,情況就不完全相同了。

例如,距今11萬年~10萬年間,氣溫一直在升高,但同期的二氧化碳含量卻在下降。這說明,氣溫和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之間,並不一定都有明顯的成正比變化的關係。

可見,由南極地區冰岩芯反演得到的古氣候和古環境資料,一方面為未來氣候和環境變化可提供**依據,同時,也可為解釋當今氣候環境變化的原因提供有效的科學思路。

黃土,冰芯和湖泊沉積物分別反映了什麼古氣候特徵

2樓:

利用古堰塞湖沉積物中連續的地質記錄來研究區域過去氣候變化規律,這一方法是繼通過深海沉積、極地與高山冰芯、黃土、湖泊、洞穴石筍、珊瑚等沉積物中的地質記錄來研究全球氣候變化途徑之後的又一新途徑。反映沉積物中環境資訊的代用指標有多種,其中粒度特徵就是其中一種,它可以反映沉積過程中的古環境、古氣候特徵。通過該項研究可以建立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岷江上游疊溪地區)2萬年以來的古環境古氣候演化規律以及地質環境的演化規律,找到氣候環境變化與地質環境演化的相關性。

本文采用精細粒度分析和系統粒度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堰塞湖相沉積物的粒度特徵資料,並與已有的冰川湖沉積物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精細分析得到了堰塞湖相沉積物多為粉土和黏土;深色沉積物與粗顆粒相對應,淺色沉積物與細顆粒相對應的關係;並結合有機質測試發現:深色沉積物有機質含量多於淺色沉積物,表明粗顆粒土代表的是雨水充沛水動力條件好且植被相對茂盛的氣候環境特徵,細顆粒土則與其相反;沉積物中深淺交替的紋層厚度約為2~5 cm;這些特徵與冰川湖沉積物特徵差別很大,因此其代表的氣候環境意義也完全不同。

通過整個剖面的系統粒度分析得到了整個沉積過程的粒度變化特徵,並據此結合年代測試結果將整個沉積剖面劃分了7個粒度變化週期,揭示了該沉積過程中該地區經歷了7次氣候環境的變遷。

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幾萬年前的氣候的

南極冰層底下到底發現了什麼?

3樓:錢千里

沒關注過這個新聞,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鑽透南極冰層,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南極打鑽,主要是為了獲得冰芯,研究古氣候,或者看看有沒有煤礦、鐵礦之類的礦床。

南極有極夜,不是很適合生物生存,如果地球上曾經有過史前文明、外星人之類的存在或遺蹟,那麼在地球的其它地方更有可能被發現。

南極的特點是沒有被開發。在地球的其它地方,因為人類的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東西。

4樓:shine_淺淺笑

哇咔咔、樓主你的想象力那不是一般的豐富啊…樓上說的夠好了我也不想再畫蛇添足、

只是me以前看過的某篇好象是新聞還是什麼報道的說 在南極大陸冰蓋底下、海水不是分層的嘛! 某層水下面是一種特別的、非南極木有的深層水、好象是叫深層水吧還是什麼活性水的【老久以前看的了、= =那種專業名詞記不清鳥…】、還說那個水相當有價值 可以怎麼怎麼的… 說的跟廣告樣的、要不是那篇類似調查報告 我一定會果斷把它歸納為間接廣告一類的。 最後還說那是南極的寶貴天然資源啊什麼的 有待開發 前景可觀…

< 那些人利慾薰心了… 看見啥好東西就開發 >

古氣候的研究簡況,古氣候學主要研究什麼

地球氣候變bai遷遺留的痕du 跡很早就被人們所注意 zhi。中國北宋時期的沈括通dao過對延回州 今陝西省北答部 化石的觀察,提出在當時氣候條件不宜竹類生長的延州,可能在 曠古以前,地卑氣溼而宜竹 的觀點。1686年,英國r 胡克根據波特蘭角的海龜化石和巨大的菊石,認為該地過去氣候曾經是比較溫暖的...

形容「怎麼會沒有容得下我的地方」的詩句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 行路難 樂土樂土,安得我屬?形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又想去好的地方工作實習的詩句?好高騖遠不踏實,此山偏望那山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追風寶馬威風到,只問烏紗不問名 很快要離開一個地方但是捨不得,怎麼用詩句形容?1.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2.桃花潭水深...

在家鄉縣城實在沒有合適的工作怎麼辦?小地方工資低沒發展,都是

跟人打工不如做些行銷類的工作,有系統培訓,很有錢途的 可以小企鵝相互學習交流 五六二鈴鈴鈴四五 沒有關係能在縣城裡工作生活嗎?關係是很重要,能力更重要。小地方確實不利於發展,確實裙帶關係嚴重碧蔽,就連保安都是與公安局有關係的人。小縣城李剛兒子很多,所以感覺一個都不敢得罪。你所謂的能不能在小縣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