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啄b木w鳥
1陶淵明《bai飲酒》一詩對酒只du字未題為何又zhi以「飲酒」為題?
2陶淵明《dao飲酒》中描內
繪傍晚時分山中美麗容景色的詩句?
3陶淵明《飲酒》詩藝術形式上的特色是什麼?
4陶淵明的《飲酒》抒發的感情是什麼?
5 淵明的人生觀和藝術追求可用《飲酒》中的是詩句概括,這兩句詩是什麼 ?
6《飲酒》詩的作者陶淵明在詩中表現了怎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緒?
2樓:tong童話
(我答了bai
樓上的)
1.2.山氣日du夕佳,飛鳥相與還.
3.藝術形式zhi上的特色是平淡而醇厚dao,情景理的融合.
4.表現了詩專人鄙棄官屬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和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與高潔人格.
5.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6.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
急求陶淵明 飲酒考試經常考的題及答案
3樓:說謊的常春藤
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描說出了什麼樣的哲理?「採菊」兩句妙在何處?
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哲理,也就是心境比環境更重要。
「採菊」兩句是「無我之境」的最好體現。
4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詩人之一。他生活在東晉至南北朝天下大亂的年代。他早期也希望進入仕途、博取功名。
有好幾年他投奔於一些將軍門下,跟著他們戎馬倥傯,但是他很快就對這樣的生活非常厭倦。趁著母親去世的機會,他按照儒家的禮制,辭職回家守孝。重新出山後,他被任命為彭澤縣令;但是在這個職位他只呆了82天,據說是因為不願意討上司的歡心,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就掛印而去了。
在40歲上陶淵明徹底放棄了進取官場之心,住在鄉下以農耕自給。此後的22年裡,他經受了作為中國農民的所有苦難:一年四季為了果腹而面朝黃土背朝天,飽嘗水旱之虞、病痛之災。
但是他不是一般的中國農民,他跟士大夫階層的人士保持緊密聯絡,經常在一起詩酒唱和。他的作品裡反映了他對這樣簡單的田園生活很滿足,甚至把這種生活美化成為世外桃源。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陶是哪個朝代的人?
2陶和梁山泊是什麼關係?
3陶淵明是儒是道?
陶淵明《飲酒》十二首全部!
陶淵明飲酒20首
5樓:霓鑀
飲酒二十首·序 衰榮無定在 棲棲失群鳥 結廬在人境 秋菊有佳色 青
內鬆在東容園 清晨聞叩門 有客常同止 故人賞我趣 少年罕人事 幽蘭生前庭 子云性嗜酒 疇昔苦長飢 羲農去我久
我想問一下:陶淵明的《飲酒》這首詩中的主題?
6樓:朱fu強
《飲酒》是一組詩共,二十二首。你問的是第三首吧?
結廬在人境,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26632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決心隱居後所作。詩人通過描寫農村的美好風光,展現自己閒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
此詩的語言平淡樸素,但又不失韻味。以毫不誇張的手法,用家常話寫出沁人心脾的境界,顯得自然而又耐人尋味。「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源,以情為詩緣,以理為詩尾。前四句的「心」與「地」正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的關係。只要你「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干擾。
你,一邊採著菊,一邊賞著山,人景融為一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成一幅美好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
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情,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沒有他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欲 人都有欲。
人慾無忌,而人慾有異;人慾無邊,而人慾有限。活到哪種年紀就有哪種慾望。無慾望便無希望。
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不同的慾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驗欲必果。
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慾是過。
慾壑難填,莫墜其淵!
《飲酒》陶淵明習題,陶淵明《飲酒》相關試題
內容來自使用者 惜時守信 飲酒 陶淵明練習及答案 班級 姓名 一 選擇題。1.關於 飲酒 的賞析不正確的是 a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歸隱後的日常勞動生活 表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抒發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鄙棄和厭惡。b 悠然 二字用得很妙,寫出了詩人那種恬淡 閒適的心境。詩人 悠然...
陶淵明飲酒詩賞析,陶淵明 飲酒賞析
陶淵明 飲酒 賞析 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的 飲酒 組詩共有20首,這組詩並不是酒後遣興之作,而是詩人借酒為題,寫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是為了在當時十分險惡的環境下借醉酒來逃避 他...
飲酒陶淵明 十七 選取了哪些意象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這是一首精緻的小詩。作者借蘭草自喻才德之高,表達了超然不群的志向。其中 蕭艾 乃是暗喻官場上的投機鑽營者以及奸佞小人。此詩言近旨遠,至今仍不失其思想的價值。其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此詩的藝術特色是 寓意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