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 自覺 ,和 覺他 的德行 什麼意思

2021-04-30 18:58:02 字數 4814 閱讀 9147

1樓:潛川如斯

這話說的不對。人信不信佛,都具備佛性。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就說得很明白,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的修行,所以佛性就沒有顯現出來。

佛教是一門揭示宇宙自然人生規律、洞悉真相的教育學科。

2023年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國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誕生,自幼聰慧多智,有感於人世間的眾生受生老病死及情緒帶來的痛苦,誓要尋求到能根本解決的方法,於29歲那年放棄王位、妻兒,遁入山林開始苦修,6年過去,他修習了當時印度所有的**,都無法得到他要的結果。於是決定自行領悟,於菩提樹下禪坐49天,終於睹明星而悟道,洞悉了宇宙真相,成為一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者。這樣的人,印度語稱為「佛陀」或「佛」。

那49天內,佛陀進入了高度專注寧定的心靈狀態(甚深禪定),深入觀照過萬物的本質,他發現我們的身體及周邊的一切都是由極其微小的次原子微粒組成的,而且這些肉眼難見的次原子微粒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生滅變化著,乃至這百萬兆次的生滅都是虛妄不實的(「世界此生彼滅,此滅彼生,永無休止」《華嚴經》),我們所看到都、感覺到的,一切皆是幻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

佛陀發現,宇宙萬物皆有規律及法則,他把這一切稱為「法」。因為是通過佛的轉述而讓世人得知,所以後人稱其為「佛法」。

佛陀將所有的生命體稱為「眾生」,而具有明顯生命特徵的生命體稱為「有情眾生」,其餘無明顯生命特徵的稱為「器世間」;佛陀發現,「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於未來世皆當成佛」。

自此,佛陀的足跡遍及印度的恆河流域,他將他所發現的真相講給所有的人聽(普度眾生),希望大家能擺脫情緒(心念)的羈絆,從而完成生命的進階與昇華(解脫生死),皈依門下的**無數。直至80歲,於沙羅樹下安然示寂,進入涅槃。

為緬懷佛陀,後人將佛陀對眾生的教育稱為「佛教」;將佛陀講述的經典內容結集出版,稱為「佛經」;佛陀所屬的部落是釋迦族,族人驕傲的稱佛陀為「釋迦族的聖人」,即「釋迦牟尼」。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尊稱其為「佛祖」,後受《西遊記》的傳播,又稱其為「如來」或「如來佛」(其實所有的佛都有十個名號,「如來」是其中之一,是泛稱而非專稱)。

——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對修成正果的境界描述:

自覺——瞭解自身的一切內在;

覺他——瞭解他人及宇宙自然的一切所在。

覺行圓滿——思想覺悟與行為沒有任何過錯,達到100分。

2樓:匿名使用者

自覺,自己覺悟;覺他,幫助他人覺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成佛。

覺悟之人要認知到,我和眾生是一體的,就如大樹的葉子,枝幹,樹根等構成了整個大樹,每一個單元都為其他的單元提供養分,整個大樹才能茁長成長,如果每個單元只為了自己,樹就要死亡,最終導致每個單元都死亡。

人類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只考慮自己,最終導致社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社會道德滑坡,各人連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自然環境嚴重破壞,各人都為了自己的結果就是整個人類走向滅亡。

只有發大菩提心,逐漸通過思維、言語、行為的校正,逐漸讓內心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升起,契入大乘佛道,自我才能夠覺悟,通過做好自己,逐漸用言行默默的影響周圍的人(而不是指責),眾生才能逐漸覺悟。

佛是什麼意思

3樓:熱詞課代表

佛系,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專注於事情發生的過程,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不注重結果。

4樓:

「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梵文 buddha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

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爺。~像。借花獻~。

擴充套件資料:

佛法佛法,是讓人們認識思想、擺脫思想束縛、進行自由創造的教學觀照體系。

【佛法】佛所說之教法,包括各種教義及教義所表達之佛教真理。成實論卷一舉出六種『佛法』之同義語,稱為佛法六名,即:

(一)善說,如實而說。

(二)現報,使人於現世得果報。

(三)無時,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

(四)能將,以正行教化眾生至菩提。

(五)來嘗,應當自身證悟。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

又佛法為佛教導眾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間之法;對此,世間國王統治人民所定之國法,則稱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關佛法與王法之關係,因時因地而異,有以王法而護持佛法、推動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毀佛法者,如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緣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種種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稱佛法。

故知,廣義而言,『佛法』一詞,包含極廣,上記之外,舉凡諸法本性、一切世間之微妙善語,乃至於其他真實與正確之事理等,皆屬佛法。然狹義而言,則一般所說之佛法多指佛所說之教法。

[雜阿含經卷二

十、法華經序品、金剛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四]

【佛法壽命】

即指戒律。戒律乃佛陀為防患佛**違犯身、口、意等三業之過失所設立之禁戒,佛**若能依之修行,可獲得清淨,開發智慧,入於各種禪定境界,故知戒律為佛教徒追求正順解脫之根本。

戒律若能久行於世,為代代所奉行,則佛法亦流傳久遠而不滅,故佛陀曾稱戒律為佛法壽命。

5樓:嶽玉蓉酈昭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

這裡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

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6樓:匿名使用者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梵文 buddha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陀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覺悟者」。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佛教與耆那教都以「佛陀」這個稱號來尊崇他們的創始者;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1]。

但通常所稱的佛陀,係指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

在上座部佛教中,承認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如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之過去七佛、未來佛彌勒菩薩,《**》記載有二十五佛。

大乘佛教則進一步認為在他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佛——「十方世界諸佛」,例如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等等。如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所說:「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

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大乘)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因為佛教闡明:佛陀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

與某些其他宗教裡至高無上的神不同,佛不是神也非造物主,也不掌管人們的吉凶禍福。比如佛陀不能改變人類所造下的業,也沒法度化無緣之人。

佛教認為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和圓滿覺悟者,稱為獲得無上正等正覺者(梵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與佛教徒是師生關係,佛教徒自稱為「佛**」,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因此正信的佛教徒對於佛陀的態度,是尊重恭敬與請益學習,而不只是頂禮膜拜。其他宗教以為佛教徒頂禮膜拜是崇拜偶像的行為,這對佛教是極大的誤解,佛教徒的頂禮膜拜是發自內心對佛陀法身之無上甚深微妙智慧與慈悲心表達最崇高的敬意,而非對佛像的依戀與偶像崇拜。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世尊告須菩提尊者「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是最佳的註解。

以上座部佛教的觀點來看,人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而成為超越生死的阿羅漢,而阿羅漢可依照修行過程、智慧能力的不同分為佛陀、辟支佛與聲聞阿羅漢三種,其中聲聞阿羅漢數量最多,而佛陀最稀有,成佛需要比其它種類的阿羅漢付出更多的努力修行菩薩道、經歷更漫長的輪迴時期(不少於三大阿僧只劫)。但佛陀卻具備聲聞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所不具備的智慧和能力。如雜阿含經中提到,如來擁有「如來十力」,「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世界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成為佛。不過從凡夫到成佛一般要經歷三大阿僧只劫。但只要修行努力精進,可以化長劫為短劫。

7樓:春**蒙姬

佛字乃梵文音譯為漢文後所創之字,全音譯為「佛陀耶」,意為「大覺者」。一般來講,兼含三層意思:一是自覺,二是覺他,三是覺行圓滿。

自覺者,指自心已明,無復疑惑,若就此止步,在佛教中則為聲聞、緣覺、羅漢乘;覺他者,指不單明瞭自心,且覺悟六道有情眾生,所謂不做自了漢,發心利他,乃至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此乃菩薩乘之修行;覺行圓滿者,唯有佛陀,菩薩歷經累劫修行,覺行皆已圓滿,水到渠成,立地成佛。此三者,又不可截然而分為三,實際上乃一體之不同表現爾。

從明心見性的角度來講,《壇經》雲:覺即眾生是佛,迷則佛是眾生。此處的佛,乃覺性之謂也。

人人皆有佛性,此佛性人人平等,非但人人平等,乃至大千世界一草一石,皆具足佛性。得悟此性,則自心是佛,自心作佛。

故而,解「佛陀」之意,若**字,甚簡單;論真實義,則須自下一番苦功了。願朋友佛緣殊勝,阿彌陀佛!

男人不一定要有多帥多有錢但一定要有魅力人品責任擔當女人漂亮是優勢活的漂亮才是本事

說白了這世界對男人要求太多了,而對女人要求很簡單長得漂亮就ok了 她的意思是男生不要特別帥,有那麼一點帥就行了。錢不要特別多但是你的錢要夠用。基本上就是普通人能買的你馬上也能買,比如房子車子什麼的。不需要你和某個上億元的高富帥明星比。你需要有這個能力才是有擔當。她漂亮是她的優勢,她想要活得漂亮,就需...

愛人。不一定要娶她。這句話對不,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娶她。這句話對不。

說好聽點是偉大 說不好聽是傻 可是沒娶的話不算是個完整的愛吧 如果是你的單方面的愛,那絕對四對的啊 有人覺得談張愛玲很時髦?愛不是佔有,愛是給予!假如兩情相悅,為什麼不呢?但假如只有一方愛?那就 愛對方不就是希望對方幸福快樂嗎?假如真愛對方,他快樂幸福當然也是你最大的幸福快樂嘍!他是幸福的,你就是快...

愛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擁有人就一定要珍惜,這句話代表著什麼呢

愛一個人擁有她,但是擁有過後發現她的心並不是你的 而且她和你在一起很痛苦,如果你很愛他 肯定會顧及他的感受 她的心情 只要她開心就好 就算她在你身邊了 她不開心 總有一天你肯定會放她走的,因為你愛她 你看不下去了 愛不一定非得要 得到或是傭有,但得要看你怎麼想了,雖然愛的確是一種竟境,可是不是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