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照星空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1. 北陸辭寒暑;東皇告協風。
2.柳條漏洩傳春早;梅萼芳菲得氣先。
3.太昊司權,寒收北陸;勾芒布令,春迓東郊。
4.月動游塵,風消積雪;寒收北陸,氣轉東郊。
【春分】
1. 三春過半;百刻平分。
2.採雲母石;奉延壽齋。
【立夏】
1.銜杯傾綠蟻;煮豆愛青蠶。
2.晨鐘報曉春方去;佳節稱人夏始臨。
3.廚備筍櫻傾蟻釀;隴收豆麥類蠶花。
4.櫻筍廚開,春光餞別;酴醿香送,花事闌珊。
【夏至】
1.日已長至;夏正當中。
2.菊灰止蠹;荔熟設廚。
3.禁舉大火;令獻雷車。
4.城真開不夜;月自號長贏。
5.數符陽至九;候待伏交三。
【立秋】
1.氣盛時逢酉;風涼伏當庚。
2.去影催歸燕;殘聲送暮蟬。
3.律從夷則應;神以蓐收名。
4.問時已流七月火;得信先通一葉桐。
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對聯
2樓:匿名使用者
1、立 春
宜人澍雨依時落;更歲春風逐日多。
2、雨 水
酥綠萌時和鳥語;曉紅溼處滴春歌。
3、驚 蟄
寒冰漸化雷方震;春步徐來夢始甦。
4、春分
陽春更壯地天泰;桃杏初妍晝夜勻。
5、清明
清新時雨才滋綠;明豔春光便泛紅。
6、穀雨
雨潤茶香天漸暖;耕深植茂夏初陽。
7、立夏
歲稔尤期黎庶富;農忙莫誤夏陽生。
8、小滿
求偶青蛙欣雨沛;向榮玉穗映霞暉。
9、芒種
一年農事時時搶;半秀青苗節節高。
10、夏至
瓜棚犬困籲閒氣;柳岸蟬煩訴暑天。
11、小暑
煙消灶冷非貧擾;氣悶心煩是懶為。
12、大暑
極熱微風人慾倦;斜暉晚照雨涵秋。
13、立秋
寒蛩哀唱戀初夏;驟雨頻來佐晚涼。
14、處暑
日戀雲頭難別暑;風搖林杪正爭秋。
15、白露
清階翠葉凝珠露;新月流雲惹鄉思。
16、秋分
田野生金山舞火;晚霞綻彩水流澄。
17、寒露
大火銷金風入戶;寒潭刺骨涉尋橋。
18、霜降
向晚山林風割肉;清宵曠野月凝霜。
19、立冬
雪漫蒼天狐兔隱;風掀黃土日星昏。
20、小雪
早寓豐收佔瑞象;待留清白映紅梅。
21、大雪
紛揚穹宇清心魄;靜謐江山素畫圖。
22、冬至
無邊冬夜隨時盡;始發初陽與日升。
23、小寒
寒潮破鑰洶洶至;日影搖窗漸漸長。
24、大寒
冬夜將辭寒欲盡;春風始盼葉初萌。
3樓:單百啟
明代有一個絕對: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聯中嵌有三個節氣,一氣呵成,毫無痕跡。一時成為絕對。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趙恭沛先生對出下聯:
今朝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
一樣三個節氣,對得十分工整。
另一副對聯則更有文學性和科學性: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晝夜不長不短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陰陽無差無錯
上聯不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這兩個節氣所在的月份,而且把這兩個月份的時間特點講得清清楚楚,即二八月是晝夜相平。下聯則換了另一個角度,道出了農曆閏年的規律性,其科學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原明朝大臣,後降清的洪承疇,在「穀雨」那天與人下棋時對了一副對聯,雲:
一局妙棋今日幾乎忘穀雨
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上聯是洪承疇所出,下聯為同弈者所對。意在諷刺洪失義辱節,一語雙關,深藏諷意。
還有其他一些對聯
日麗鳳毛延世澤;
春回龍綰復天心。
且喜一陽今始復;
方知大造本無私。
陽曆殘年逢聖誕;
禮儀薄物送親朋。
岸容待臘將舒柳;
驛使探春為贈梅。
緹室葭灰微動候;
唐宮繡線始添時。
4樓:晴天便是安好
立 春北陸辭寒暑;
東皇告協風。
柳條漏洩傳春早;
梅萼芳菲得氣先。
太昊司權,寒收北陸;
勾芒布令,春迓東郊。
月動游塵,風消積雪;
寒收北陸,氣轉東郊。
春 分三春過半;
百刻平分。
採雲母石;
奉延壽齋。
立 夏銜杯傾綠蟻;
煮豆愛青蠶。
晨鐘報曉春方去;
佳節稱人夏始臨。
廚備筍櫻傾蟻釀;
隴收豆麥類蠶花。
櫻筍廚開,春光餞別;
酴醿香送,花事闌珊。
夏 至日已長至;
夏正當中。
菊灰止蠹;
荔熟設廚。
禁舉大火;
令獻雷車。
城真開不夜;
月自號長贏。
數符陽至九;
候待伏交三。
夏田密列青鋒劍;
至日閒拋金匾書。
錢浮蓮沼形猶小;
日映花磚影最長。
長日如年,無煩量線;
寸陰應惜,好記移磚。
立 秋氣盛時逢酉;
風涼伏當庚。
去影催歸燕;
殘聲送暮蟬。
律從夷則應;
神以蓐收名。
問時已流七月火;
得信先通一葉桐。
溽暑已闌蟬尚噪;
清商才到雁同來。
風動桂林,氣澄蘭沼;
聲驚桐院,露冷蓮房。
桐葉飛時,桂花香候;
蟬聲疏處,雁影來初。
白 露白雲片片朝霞彩;
露水漣漣夜霧輝。
秋 分月端正;
秋平分。
秋判日;
老人星。
立 冬塞北寒方至;
江南氣尚和。
籬菊已殘孟冬月;
嶺梅初放小春天。
報道秋歸,朗風未勁;
休言春小,陽氣先回。
冬 至亞歲;
融風。一陽復始;
六律初調。
才添弱線;
競著新衣。
履長納慶;
合璧呈祥。
一陽啟葭琯;
七政會璣衡。
一陽初動日;
六律始調時。
葭動灰飛管;
陽回鬥轉杓。
寒圖消九九;
春信緩三三。
登臺仁壽宇;
吹律太平年。
日麗鳳毛延世澤;
春回龍綰復天心。
且喜一陽今始復;
方知大造本無私。
陽曆殘年逢聖誕;
禮儀薄物送親朋。
岸容待臘將舒柳;
驛使探春為贈梅。
緹室葭灰微動候;
唐宮繡線始添時。
二十四節氣對聯
5樓:野草蒼茫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廿四節氣歌
6樓:紫雷星君
立 春北陸辭寒暑;
東皇告協風。
柳條漏洩傳春早;
梅萼芳菲得氣先。
太昊司權,寒收北陸;
勾芒布令,春迓東郊。
月動游塵,風消積雪;
寒收北陸,氣轉東郊。
春 分三春過半;
百刻平分。
採雲母石;
奉延壽齋。
立 夏銜杯傾綠蟻;
煮豆愛青蠶。
晨鐘報曉春方去;
佳節稱人夏始臨。
廚備筍櫻傾蟻釀;
隴收豆麥類蠶花。
櫻筍廚開,春光餞別;
酴醿香送,花事闌珊。
夏 至日已長至;
夏正當中。
菊灰止蠹;
荔熟設廚。
禁舉大火;
令獻雷車。
城真開不夜;
月自號長贏。
數符陽至九;
候待伏交三。
夏田密列青鋒劍;
至日閒拋金匾書。
錢浮蓮沼形猶小;
日映花磚影最長。
長日如年,無煩量線;
寸陰應惜,好記移磚。
立 秋氣盛時逢酉;
風涼伏當庚。
去影催歸燕;
殘聲送暮蟬。
律從夷則應;
神以蓐收名。
問時已流七月火;
得信先通一葉桐。
溽暑已闌蟬尚噪;
清商才到雁同來。
風動桂林,氣澄蘭沼;
聲驚桐院,露冷蓮房。
桐葉飛時,桂花香候;
蟬聲疏處,雁影來初。
白 露白雲片片朝霞彩;
露水漣漣夜霧輝。
秋 分月端正;
秋平分。
秋判日;
老人星。
立 冬塞北寒方至;
江南氣尚和。
籬菊已殘孟冬月;
嶺梅初放小春天。
報道秋歸,朗風未勁;
休言春小,陽氣先回。
冬 至亞歲;
融風。一陽復始;
六律初調。
才添弱線;
競著新衣。
履長納慶;
合璧呈祥。
一陽啟葭琯;
七政會璣衡。
一陽初動日;
六律始調時。
葭動灰飛管;
陽回鬥轉杓。
寒圖消九九;
春信緩三三。
登臺仁壽宇;
吹律太平年。
日麗鳳毛延世澤;
春回龍綰復天心。
且喜一陽今始復;
方知大造本無私。
陽曆殘年逢聖誕;
禮儀薄物送親朋。
岸容待臘將舒柳;
驛使探春為贈梅。
緹室葭灰微動候;
唐宮繡線始添時。
飛動葭灰,圍爐飲酒;
數殘蓮漏,擊缽催詩。
終始迴圈,四時有祖;
乾坤交泰,八方皆春。
春逗南枝,梅花破臘;
日行北陸,葭琯飛灰。
葭琯飄灰,土圭測日;
書雲備物,候雪佔年。
二十四節氣對聯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最佳節氣聯:
冬至大寒,霜降屋簷,看大雪小雪遍地白露;
夏至處暑,驚蟄亭榭,盼小寒大寒全天清明。
這一首對聯包括了所有的二十四個節氣,所有的節氣都能在對聯當中找到,可謂是一個佳作。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
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之對聯**
二十四節氣歌譯文與註釋
1 春雨驚春清谷天 立春 春雨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立春就是指春季的開始。春雨指的是雨水量漸增。驚蟄指喚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到來,使得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穀雨到來後,雨量充足穀類能茁壯成長。2 夏滿芒夏暑相連 分別指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立夏 夏季的開始。小滿...
二十四節氣歌的含義二十四節氣歌的含義
一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二 二十四節氣歌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 21日,下半年在8日 23日,前後不差1 2天...
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諺語,要完整的,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
1 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 立春節 正月節等。干支紀元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立春既是歲之首亦是春季的開始。2 白天下雨晚上晴,連續三天不會停。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 公曆2月18 20日 太陽到達黃經330 雨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