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屁屁鬧著玩
猙獰,指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還指表情可怕。
【拼音】zhēng níng
【引證釋義】
1、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統著兵車百乘,如今卻落不的折箭半莖,卻甚不動刀槍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猙獰。」
2、明·李東陽《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擴充套件資料
一、猙獰的近義詞
1、陰毒 [ yīn dú ]
釋義:陰險毒辣。
引證釋義:唐·李百藥《北齊書·高隆之傳》:「性多陰毒,睚眥之忿,無不報焉。」
白話釋義:性格陰險狠毒,一點點怨恨記在心中,沒有不報復的。
2、** [ xiōng hěn ]
釋義:意思是凶惡狠毒。
引證釋義:唐·魏徵《隋書·越王楊侗傳》:「本性**,恣其貪穢。」
白話釋義:生性凶惡狠毒,貪婪無度。
二、猙獰的反義詞
1、慈祥 [ cí xiáng ]
釋義:老年人的態度、神色和藹安詳。
引證釋義:宋·黃庭堅 《書陶淵明<責子詩>後》:「觀淵明之詩,想見其人豈弟慈祥。」
白話釋義:讀陶淵明的詩,想見到他的人難道只是和藹安詳。
2、和善 [ hé shàn ]
釋義:和而善良;和藹。
引證釋義:唐·李延壽《北史·恩幸傳·和士開》:「 吐根性和善,頗有計策。」
白話釋義:吐根性格溫和、善良和藹,很有計謀對策。
2樓:傻不辣雞
1.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統著兵車百乘,如今卻落不的折箭半莖,卻甚不動刀槍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猙獰。
」《說岳全傳》第十五回:「分明是狠金剛下降,卻錯認開路神猙獰。」 老舍 《四世同堂》九:
「還有許多西洋人在 北平 ,東洋的武士須戴上一張面具,遮蓋上猙獰的面孔。」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3樓:手慢半拍
猙獰原來是指古代傳說中一種樣子極其凶惡的異獸,現在是表示凶惡可怕的樣子。
4樓:匿名使用者
面目扭曲,看了很不舒服的那種
猙獰是什麼意思?
5樓:翰林學庫
猙獰猙獰
[zhēng níng]
釋義1.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近義詞狂暴
獰惡**
狠毒凶暴
殘暴凶橫
殘忍凶惡
陰毒粗暴
**反義詞
和善慈祥
例句遊樂園中的驚嚇屋裡到處充滿了面目猙獰的**鬼怪。
6樓:匿名使用者
猙獰指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還指表情可怕。
基本釋義
1、凶惡。指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3、民間傳說的怪獸,人形,直立行走,面目恐怖。在野外與人相遇,先將上肢遮蓋其面目,待人接近時,突然放下上肢,露出面目,使人驚嚇而死。後用來形容面目凶惡、極度恐怖的怪物。
猙獰是什麼意思?
7樓:我是大角度
猙獰指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還指表情可怕。
基本釋義
1、凶惡。指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3、民間傳說的怪獸,人形,直立行走,面目恐怖。在野外與人相遇,先將上肢遮蓋其面目,待人接近時,突然放下上肢,露出面目,使人驚嚇而死。後用來形容面目凶惡、極度恐怖的怪物。
例句1、日本鬼子面目猙獰地看著三毛。
2、一張因快樂而變得猙獰的臉何以會打動人呢?--鐵凝《門外觀球》
3、那隻狼狗用一雙猙獰的眼睛瞪著我,樣子凶極了。
4、生活才剛剛開始,命運之神就向她露出了猙獰的面孔。
5、裡面陶彩的佛像面部猙獰,好像要把我吃了似的。
6、一道道浪花如一隻只猙獰的猛獸向我們撲來,水漸漸地高了。
8樓:小小小叮噹瑾
目錄一分鐘瞭解猙獰
2.9萬 36"
猙獰 [zhēng níng]
漢語詞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猙獰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為zhēng níng,
釋義:1、指行為、性情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出自《題畫鷹送羅緝熙》。
中文名猙獰
拼音zhēng níng
出處《題畫鷹送羅緝熙》
釋義指性情、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近義詞凶惡、**
快速導航
拼音例句
詞目猙獰
拼音zhēng níng
1、凶惡。指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1]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統著兵車百乘,如今卻落不的折箭半莖,卻甚不動刀槍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猙獰。」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八十回:寶玉天性怯懦,不敢近猙獰神鬼之像,是以忙忙的焚過紙馬錢糧,便退至道院歇息。
《說岳全傳》第十五回:「分明是狠金剛下降,卻錯認開路神猙獰。」[2]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還有兩人……都是身材驕健,面目猙獰。」
老舍 《四世同堂》九:「還有許多西洋人在 北平 ,東洋的武士須戴上一張面具,遮蓋上猙獰的面孔。」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1]
3、民間傳說的怪獸,人形,直立行走,面目恐怖。在野外與人相遇,先將上肢遮蓋其面目,待人接近時,突然放下上肢,露出面目,使人驚嚇而死。後用來形容面目凶惡、極度恐怖的怪物。[1]
例句1、日本鬼子面目猙獰地看著三毛。
2、一張因快樂而變得猙獰的臉何以會打動人呢?——鐵凝《門外觀球》
3、那隻狼狗用一雙猙獰的眼睛瞪著我,樣子凶極了。
4、生活才剛剛開始,命運之神就向她露出了猙獰的面孔。
5、裡面陶彩的佛像面部猙獰,好像要把我吃了似的。
6、一道道浪花如一隻只猙獰的猛獸向我們撲來,水漸漸地高了。
7、壓力就像一個猙獰的魔鬼,要把所有人都吞掉,所有人都害怕了。
8、你們就會看到我人世間最猙獰的樣子,------三胖子
9樓:童毅夷君昊
「猙獰」指性情、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
拼音:zhēng
níng
近義詞:陰毒、
**、狠毒
、獰惡、
殘忍、**
、狂暴、
殘暴、粗暴、
凶惡反義詞:慈祥、
和善造句:
1、敵人見利誘不成,便露出了他們的猙獰面目,用槍斃來威脅革命者。
2、軟飯吃多了,小心牙口退化,面目再也猙獰不起來。
3、看到他猙獰凶惡的面孔,聽到他不懷好意的冷笑,小思不由自主地向牆角退去。
4、嘉道以降,則每況愈下,其末流所繪刻者,人物面目猙獰,手如雞爪,衣冠粗疏,庶幾令人不堪入目。
5、醉漢咒罵著、踉蹌地走過,並且自言自語,象一些猙獰的猿猴。
6、圖窮匕首見,勸說無用,敵人便露出了猙獰面目進行威脅。
十三、我好像生病一樣在猙獰的現實與可怕的噩夢之間輾轉反側。
10樓:
1.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明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11樓:xiao_帥
猙獰:面目凶惡。形容面目**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12樓:鄒璇焦夢易
猙獰:面目凶惡可怕的樣子.
讀法:zhēng
níng
13樓:匿名使用者
猙獰現在指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還指表情可怕。
1、凶惡。指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
3、民間傳說的怪獸,人形,直立行走,面目恐怖。在野外與人相遇,先將上肢遮蓋其面目,待人接近時,突然放下上肢,露出面目,使人驚嚇而死。後用來形容面目凶惡、極度恐怖的怪物。
14樓:匿名使用者
據說人被嚇死時的表情就可以用猙獰來形容
15樓:劉梓明
太空棉幹活呢半天不回好好加油
猙獰的意思是什麼,反義詞是什麼
16樓:冬日陽光
猙獰意思指面目,樣子很凶,很可怕。
猙獰-----溫柔、慈祥、和善。
17樓:陽光清
猙獰 發音:zhēng níng
釋義: 1.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詩:「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 睨秋碧。」
造句:日本鬼子面目猙獰地看著三毛.
近義詞:猙獰——凶惡
反義詞:猙獰——和善
18樓:唯落愛夏
猙獰: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反義詞:和善。
19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1.凶惡。指性情、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
2.猶凶猛。
反義詞:和善
20樓:百度使用者
面目凶惡。反義詞是祥和。
猙獰的近義詞是什麼,近義詞猙獰
猙獰近義詞 來 自,狠毒,bai凶橫,陰毒,獰惡du,狂暴,zhi粗暴dao,凶暴,殘忍,凶惡,殘暴 中文名 猙獰 讀 作 zh ng n ng 解釋1 凶惡。指性情 行為或相貌十分可怕。2 猶凶猛。明 李東陽 題畫鷹送羅緝熙 詩 大鷹猙獰爪抉石,側目空巖睨秋碧。3 民間傳說的怪獸,人形,直立行走,...
請問佛教中佛像都比較猙獰恐怖的是什麼教派
這尊是釋迦摩尼佛祖的坐騎,大鵬鳥 在密宗叫做憤怒相,不叫猙獰 佛菩薩為了普度眾生 需要顯現2種形象 1 慈悲相 2 憤怒相 在顯教中 佛菩薩只現慈悲相 在密教中 佛菩薩2種相都顯現 憤怒相 主要在修行秫法的時候使用 有人說 華嚴經屬於顯教 為什麼其中的菩薩 也現憤怒相呢?其實 劃分顯密的標準是 中觀...
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的?是?什麼意思?答案 離心的人是誰。離心離德 拼音 l x n l d 解釋 心 德 心意。思想不統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條心。出處 尚書 泰誓中 受 紂 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舉例造句 黎民離心離德,禍生不測。明 許仲琳 封神演義 第十七回 拼音 lxld 近義詞 背信棄義 三心二意 離經背道...